《阿德勒心理學講義》(3)心理三巨頭釋夢

2021-01-11 街角有個小書吧

夢一直讓人覺得神秘,佛洛依德第一次找到了打開夢境之門的鑰匙。

《夢的解析》系統的論述了解夢的方法。精神分析對於夢的假設是:在人熟睡之時,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警衛」也會睡著,由此潛意識便偷偷溜出它的駐留地,來到意識的領地。

也就是說,佛洛依德認為夢是潛意識的表達。同時,出於對「力比多」的重視,夢中的很多情況都被視為「性表達」,比如花瓶被等同於女器,而竹竿等就會被解釋為男器。

在佛洛依德看來,夢的重要功能在於滿足潛意識欲望。

阿德勒對此很不贊同。他說:如果說夢境是一種滿足,那麼每件事都可以說是一種滿足,每一種概念,都是從潛意識深處浮出,來到意識層面。

阿德勒對夢的看法延續了他的基本概念,自卑與超越。他認為夢都是帶有目的的夢,這個目的就是優越感的需要。

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兩個學生在考試前夕,做了兩個不同的夢。其中一個夢見自己「跌到」在路上,另一個夢見自己「攀爬」高山。

在我們不了解夢者的情況下,通過分析也可以知道,夢見跌到的那位學生一定很害怕考試,並認為自己無法通過考試,因此才需要用一個意外來延遲失敗的到來,以維持住那份優越感。

與此相反,夢見爬山的學生則是個努力奮鬥的孩子,有信心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考試。當然,結果未必能夠如意。但重點在於,他的自信和他的努力,表現於夢中就是登上山峰。

所以,夢對於阿德勒來說,跟清醒生活並沒有什麼不同,也同樣遵從人生風格。

這是阿德勒的看法,讓我們比較下同時代的另一個巨頭,榮格怎麼看?

眾所周知,榮格提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觀點——集體潛意識。集體潛意識作為一種人類集體本能的象徵,與個人潛意識遙相呼應。

與此對應,榮格對夢的看法是,夢分兩種:小夢與大夢。小夢是個人潛意識的表現,大夢則關係著集體潛意識。

在解夢的方法上,榮格也有獨特又迷人的地方。他不用自由聯想法,而是喜歡分析一系列的夢,將多個夢進行整合性分析。具體的分析中,使用他的另一個概念——原型作為武器。

比如,在夢中夢到白鬍子老人,可能是「智慧原型」,注意他說的話總能夠得到一些平時不可知的洞見;夢見被人追,怎麼也甩不掉,則可能是「影子原型」,是被個人忽視或拋棄的心理部分。

後來也出現過很多解夢的方法,比如格式塔心理學,採用一種扮演的方式進行解夢,更加注重創造性的領悟。

就我個人而言,喜歡採用意象語言來解夢。這種方法跟榮格解夢法的本質是相似的,認為夢中出現的內容都會帶有兩個層面的內容:個人意象和集體意象。

集體意象是人類共同的感受,比如火代表著溫暖,熱情,活力等。而個人意象則是跟個人有關的感受,比如若夢者小時候被火所傷,則火對他意味著可怕,恐懼,傷害。

因此,解夢要根據個人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也因此會有一句話:自己是自己最好的解夢師。

相關焦點

  • 目的論 - 顛覆傳統因果論的阿德勒心理學
    阿德勒是誰?一提到心理學,人們往往只會想到弗洛伊德或榮格的名字,但在世界上,阿德勒是與弗洛伊德、榮格並列的三大巨頭之一。
  • 《理解人性》: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從表象窺到人性本質以理解人生
    自卑補償:因為自卑,所以奮力追求卓越,補償缺憾在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理論中,自卑與補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個人追求優越的基本動力;追求優越也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核心,也是支配個體行為的總目標。他不僅曾親眼目睹了重病纏身的3歲弟弟去世,他自己還遭遇過兩次差點喪命的車禍。這些遭遇讓年幼的阿德勒夢想長大做一個醫生,救死扶傷,拯救生命。阿德勒的父母共生養了6個孩子,阿德勒排行第二。哥哥長相英俊,頭腦發達,頗具經商頭腦,深厚父母喜愛。而阿德勒自己年幼多病,長相一般,內心裡始終覺得自己比不過哥哥,長期生活在哥哥的光環的陰影之下。
  •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 之 C3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理論 &...
    B2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C3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理論一、理論觀點(一)人性觀1.阿德勒認為弗洛伊德過於狹隘地強調生物本能的決定論。他認為人類行為是受到社會驅力的激勵,而非性驅力,行為是有目標導引的,以及人格的核心是意識而非潛意識。阿德勒重視選擇、責任、生命的意義,以及追求成功與完美。
  • ...之 C3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理論 & C4 經典精神分析各理論的比較
    B2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C3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理論一、理論觀點(一)人性觀1.阿德勒認為弗洛伊德過於狹隘地強調生物本能的決定論。他認為人類行為是受到社會驅力的激勵,而非性驅力,行為是有目標導引的,以及人格的核心是意識而非潛意識。阿德勒重視選擇、責任、生命的意義,以及追求成功與完美。
  • 走進阿德勒——心理學入門「第4集」
    在心理學歷史上,還有很多心理學家也為心理學的發展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其中有一位讓我們感到特別溫暖的心理學家就是他的學生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他的傑出貢獻就是創立了個體心理學,他同意他師傅的關於兒童期心理創傷對成年性格的影響觀點,他反對他的師傅把心理問題的根源歸結為性相關的戀父戀母情結,他把問題的根源的原因轉向社會層面。認為一個人成功與失敗都來自早年的自卑感。
  • 用阿德勒心理學解讀《地球上的星星》,帶你看清教育的本質
    我想用阿德勒心理學來為大家作以分析,讓大家能更清晰地明白在教育中,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者,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阿爾弗雷德 阿德勒是奧德利心理學家,和弗洛伊德、榮格並稱心理學三大巨頭。其開創了「個體心理學」,且其在教育心理學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為教育者指明方向。
  • 新心理學史二三事:精神分析的後世時代
    從22歲開始,出於對父親的信賴和對性心理的興趣,她開始要求父親對自己進行夢境解析。 安娜所報告的夢境大多數都是充滿暴力的內容,而弗洛伊德又堅持宣稱兒童性虐待是不良社會因素出現的原因之一,這讓每次對女兒的釋夢都十分的尷尬。一方面要接受學術性的合理解釋,一方面又要聽取女兒關於對自己亂倫幻想的描述,這讓弗洛伊德經常處於進退維谷的狀態。
  • 弗洛伊德主義與阿德勒主義,人類的兩種思維模式
    弗洛伊德與阿德勒都是西方有名的心理學家,但大部分人好像只了解弗洛伊德,對阿德勒知道的就比較少。一般大學圖書館裡比較多的也是弗洛伊德寫的《夢的解析》,其實阿德勒的心理學理論比弗洛伊德心理學更有創造性和顛覆性。
  • 「心理學必讀清單」10本經典著作
    阿德勒《自卑與超越》阿爾弗雷·阿德勒,是早期著名的心理學家、也是弗洛伊德的學生,跟著弗洛伊德學習了九年。與榮格、弗洛伊德並稱為心理學家中的三巨頭,但後來他與老師意見相左分道揚鑣,成立了自己的派別——個體心理學。
  • 阿德勒的自卑理論在營銷管理中的應用
    我在前兩篇文章中分別討論了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和榮格的集體無意識理論在營銷中的應用,今天我來談另一位心理學大師的理論,他就是阿德勒,他也曾跟著弗洛伊德研究潛意識理論,但後來他與弗洛伊德分道揚鑣,自己創立了個體心理學。
  • 那些打不倒你的,必然會使你更加強大:阿德勒《自卑與超越》
    相反,一個人擁有得越多,他就越會恐懼,越容易故步自封,也越會更深刻地產生自卑的心理。阿弗萊德·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創始人,奧地利精神病學家,他曾是弗洛伊德的學生,但同時也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弗洛伊德心理學體系的人。阿德勒小的時候曾經患過佝僂病,直到四歲才慢慢學會走路。
  • 心理學有哪些著名的流派? | 心理科普
    費希納在心理物理學的研究中曾創造了三種心理測量的方法:最小可覺差法、正誤法和均差法。費希納把物理學的數量化測量方法帶到心理學中,提供了後來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工具。從現代心理學發展的歷史上看,費希納應被認為是現代西方心理學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學為馮特心理學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 描述心理學開啟人文科學心理學主體論邏輯
    心理學作為探究人及其心理生活的科學,必然繞不開主體性問題。主體論要求心理學以人及其主體性為中心,把人作為目的而非手段,凸顯對人的心理生活的本質、樣態及發展本身的研究,而非過於關注心理的元素構成及其生理或物理發生機制。主體性喪失幾乎是自然科學心理學的普遍命運。
  • 學習心理學對我們的意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學在今天衍生出了一些職業,如心理醫師,心理諮詢師,這兩者有何區別呢?區別很多,但有一個就在於前者能開醫用處方藥,後者不能,由此看出心理學並不僅僅是心理層面的的學問,它還有生物機能方面的內容,從近年來發展很快的「身心一體」學就能看出。
  • 關於人生的意義,阿德勒總結了10句話,讀懂者人生開掛!
    阿德勒是哲學詩畫特別喜歡的一位奧地利作家,嚴格來說,其實是一位精神病理分析學家,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也是一位了解人性與心理的現代哲學家。他的著作不僅幫助全球億萬有心理疾病的患者走出了人生困境,讓他們的心智逐漸的走向健康與完善,而且受到了馬斯洛、墨菲、杜安·舒爾茨等現代心理學大師們的強烈關注和廣泛推薦。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人性洞察》等書都很好的證明了一點,即他是完全可以配得上人們對他的稱謂的。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流派梳理
    ①亞里斯多德的《論靈魂》是歷史上第一部論述各種心理現象的著作。②洛克的《人類理解論》主張人所經歷過的感覺和經驗才是形塑思想的主要來源。(2)實驗生理學淵源:為心理學提供方法論基礎。費希納的《心理物理學原理》,首創科學的實驗方法,奠定實驗心理學的基礎。
  • 心理學丨全面解讀傳奇人物之弗洛伊德
    他在心理學史上的地位無人可比,知名度更是超出心理學的領域,對文學、歷史、哲學、藝術、宗教、法學、醫學和社會學等諸多領域影響深遠。作為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及精神分析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以及心理學領域的先驅者,他的學說、治療技術以及對人類心理隱藏部分的揭示,開創了心理學研究的全新領域。他認為被壓抑的欲望絕大部分是屬於性的,性的擾亂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
  • 心理學流派梳理
    (2)實驗生理學淵源:為心理學提供方法論基礎。費希納的《心理物理學原理》,首創科學的實驗方法,奠定實驗心理學的基礎。2.心理學產生的標誌馮特1879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也標誌著心理學從哲學中分離出來,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正式誕生。)因此,馮特也被稱之為「心理學之父」。
  • 人生的不斷成長,建立在無數個改變的基礎之上:十堂助力改變的心理...
    一、 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依靠心理和行為支撐的,而人的行為與心理,又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 所以,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 學心理先學心理學效應——「心理」學「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