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進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上,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TSRI)分子生物學系與化學系教授雷蒙德·斯蒂文斯,帶來了轉化醫學和醫療的主題演講。
他說,首先要告訴年輕人,基礎科學非常重要,有了基礎研究,我們才能做轉化研究。10年前,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還是人們的夢想,很多人說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現在,這些都變成了現實,這都是轉化研究而做出的貢獻。這次疫情給我們的經驗是:快速檢測、快速治療,這樣才能降低人們的痛苦。正如前面的發言者所說,科學是無國界的,全球科學研究者需要共同分享。
現在,轉化研究為什麼還不能應用於所有疾病?因為我們還對很多疾病不夠了解。
在這個時代,科學家可以獲得很多關於人體的數據。目前,獲取這些數據的節奏、速度在全球層面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們正在進入一個集成的醫療科學發現時代。
雷蒙德·斯蒂文斯以他的研究領域為例。生命可以看做是不同時空的成像。在空間尺度上,人們可以運用核磁共振、PET-CT等手段對器官成像。比如,他每隔幾年都會做一次大腦核磁共振檢查,他太太很高興看到,他的大腦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形成斑塊,這意味著他還未受到阿爾茨海默症的困擾。同時,人們也可以對蛋白質和單個原子成像;而在時間尺度上,包括震動和移動這兩個維度,人們也可以成像。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把時間和空間集成在一起。
我們已經了解細胞的基因圖譜,但需要很大的算力來運算,這樣才能在未來不斷獲得進展。現在,算力是一大瓶頸和局限,但情況也在改變。
正如之前軒尼詩教授所說,已有一些晶片可以用於更快的計算,目前已經出現了專門用於分子生物計算的晶片。此外,近年來,至少有40家專注於分子生物學深度學習的晶片公司成立,還有很多人在從事相關的軟體和算法開發。這體現了數據匯總和集成的重要性,這是轉化醫學進入新時代的重要表現。
分子標記物和成像,能讓我們更快地診斷和治療。我們已經有了450個常規用於診斷的生物標記物,希望接下來能夠儘快將它們形成數據的集成,從而更好地用於診斷,以應對健康挑戰。
腫瘤、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代謝疾病等,這是人類的主要殺手,要解決這些健康挑戰,需要轉化醫學的發展。我們需要推進個性化醫療,並降低它的成本,從而讓細胞和生物藥品能在全球被更多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