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感詮釋故事,用故事講述情感,這裡是大臉貓講故事
很多人都說,一個人的錢就是一個人的膽。而在大城市,房子就是最有升值價值的不動產,有幾套房,那可是一筆用不完的資產。要說在一線大城市,有3套房子,那即使算不上什麼大富豪,也稱得上是個有條件實現財務自由的人。怎麼說,也得悠哉悠哉過得很爽吧,可是我認識的一個人,就在京城郊區擁有3套商品房,可是,在外人眼裡,他卻和那些每天掙扎在溫飽線的普通打工族一樣,每天差不多5點就開始忙碌地工作了。
這個人姓陳,是我家曾經的鄰居,一直是賣早點為生,因為一手絕活豆腐腦,火遍我家那一片,被稱為「豆腐腦陳」。開始時,他還年輕,被大家稱為小陳,後來,我們眼看著他靠著手藝,從一個小攤子發展成店面,眼看著他結婚生子,慢慢的,店面越來越大,還開了分店,小陳也成了老陳。
最近,聽老媽說,老陳家一夜暴富,老家郊區的房子拆遷,他成了拆遷戶,連補償的宅基地再加上菜園,一下子分得了三套商品房,這下子,真是成了標準的富戶。其實他家以前就有兩家飯店,也算是有車有房,本來經濟水平就不差,現在就更是上了一個等級。有了這三套房子,再加上自己的買賣,真可算是財務自由的富戶了。我羨慕不已地說,「您這下成了有錢人,以後想吃您家的豆腐腦和拿手小吃,可就吃不上了。」
沒想到,老陳卻憨憨地笑了,「有房子又怎麼樣,就躺著不幹活了?那福我還真享不了。我還是會照樣開我的店,賣我的小吃。喜歡吃啊,儘管來!」老陳——這個有3套房,出租房子再加上開店的收入,肯定是普通人收入的好幾倍啊,早就實現了財務自由。沒想到,他還真是說到做到,依然起早貪黑地忙著買材料,做早點,設計小吃,店裡店外照樣忙忙乎乎,沒有一絲停下的意思。
反觀現在的很多人,月薪3000的時候,是月光族,月薪6000的時候,依然月光族,現在月薪過萬了,反而成了負資產。唉,經常看到這些人在朋友圈裡感慨,為什麼我總是沒有錢啊!我的工資增長水平,總是比不上物價增長水平呢?
相信這些議論大家也看過了不少,其實很多人之所以總是覺得錢不夠花,不是「錢賺得太少」、「花錢的地方太多」,而是因為過日子沒有量力而行,欲望太大,自己的步子沒有跟上物質的發展。
再看看老陳,一個有三套房子,實現了財務自由,可還是跟普通人一樣,照樣每天不到5點就起床,辛辛苦苦打理自己的生意,穩步前進。能不能說明一定問題呢?天道酬勤,還是要腳踏實地好好幹,懂得理財,才能創造更多的價值和財富。而真正的所謂財務自由,並不是一個財富數字,而是心中那份可以掌控自己經濟的能力。
歡迎在留言區參與我們的話題討論,大臉貓講故事,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