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說 | 海洋汙染與毒理

2021-01-15 中大海院學生會

      各位師弟師妹大家好呀!我是16級海洋生物班的吳琦琳,很榮幸被邀請來微信說和大家分享一下海洋汙染與毒理的學習心得和考試技巧。


      海洋汙染與毒理這一門課的任課老師是王曉瑋老師,王老師上課幽默風趣,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們除了可以學習到很多與汙染、毒物毒性等相關的知識外,還可以學習到很多額外的知識,例如為什麼北門的燒烤最好不要吃太多等等,這門課會讓大家對多種食物有全新的認識。


      這門課內容較廣,名詞、概念等比較多,但知識點主要集中於海洋汙染、汙染物的遷移轉化、毒物的毒性等等,平時上課的時候老師也會有重點提及到的名詞概念以及理論,只要大家上課認真,就不難發現這門課程的重點是哪些了。並且在考前王老師會很熱心地為大家重新梳理並複習課程所學習到的內容,大家要好好記錄複習課上的內容,結合自己在平時上課時記下的重點以及學術網盤的資料等,梳理並記憶相關內容即可。我個人覺得這門課程的總體難度並不大,主要還是要多記記多背背,只要肯用心,期末考試就可以容易得高分啦。

相關焦點

  • 海洋二所科研人員發表系列研究成果,揭示海洋微塑料生態毒理
    李德望 攝  海洋微塑料汙染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環境問題。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偉及團隊在微塑料分布狀況和微塑料對重要海洋經濟物種的生態毒理效應方面取得系列研究進展,相關成果陸續發表在《危險材料雜誌》《環境汙染》《總環境科學》等國內外環境科學與生態學主流刊物。
  • 近海生態系統與生態毒理國際研討會首期論文發表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主辦的「近海生態系統與生態毒理國際研討會」(2018年)會議論文,首期18篇論文近日在《生態毒理學》以專刊的形式發表。內容涉及水域浮遊生物群落結構與水環境特徵、海洋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和紅樹林生態學等方面研究。
  • 為什麼說海洋的汙染幾乎都是人類造成的?
    為什麼說海洋的汙染幾乎都是人類造成的?這不是一張普通的地圖,而是美國國家生態分析及合成中心繪製的一張觸目驚心的全球海洋汙染地圖。這張地圖顯示,全球41%的海域受到17種不同人類活動的強烈影響,這些活動包括海上採油、商業船運、人類活動導致的物種入侵、漁業捕撈、各種人為汙染等。將17項人類活動綜合起來,就得到了人為海洋危害的示意圖。示意圖顯示,人類活動的影響已遍及全球各處海域。毫無疑問,海洋的汙染幾乎都是人類造成的。
  • 海洋汙染
    海洋汙染(marine pollution)通常是指人類改變了海洋原來的狀態,使海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 【地理突破】為什麼說真正的地球之殤是海洋汙染?!
    每年有800萬噸塑料進入海洋,對野生動物、漁業和旅遊業造成嚴重的影響; 每年有100萬隻海鳥和10萬隻海洋哺乳動物因塑料汙染而喪生; 魚吃塑料,我們吃魚; 塑料汙染每年給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的損失達80億美元。
  • 農藥汙染對海洋生態環境的汙染
    但實際上,農藥本身是一種難以降解且危害環境的有機汙染物質,對土壤、水源及生物的危害非常嚴重。水是生命之源,農藥汙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又通過降水、河流等匯入大海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影響了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最終會危害到人類自身。
  • 海洋汙染80%以上為陸源汙染
    科技日報南京6月8日電 (記者付麗麗)「海洋保護不只是沿海城市的事,海洋汙染80%以上為陸源汙染,通過河流的汙染又佔陸源汙染的80%,將來會有更多內陸城市承辦海洋日活動。」8日,2017世界海洋日及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在南京舉辦,國家海洋局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李航說。
  • 聯合國警告海洋汙染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7日發布年度報告,警告全球海洋汙染日益加劇,化學肥料和塑料垃圾汙染令海洋不堪重負。環境規劃署《2011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年鑑》說,氣候變化造成海水酸化,加之海洋過度開發,海洋環境已不容樂觀。現在,化學肥料和塑料垃圾又加劇海洋汙染,致使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海洋水質下降、魚群死亡,沿海旅遊業受到影響。
  • 海洋汙染的特點
    由於海洋的特殊性,海洋汙染與大氣汙染和陸地汙染有很多不同,有其突出的特點:(1)汙染源廣。海洋是地球上地勢最低的區域,它不可能像大氣和江河那樣,通過一次暴雨或一個汛期使汙染得以減輕,甚至消除。一旦汙染物進入海洋後,很難再轉移出去,不能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質在海洋中越積越多,它們可以通過生物的濃縮作用和食物鏈傳遞,對人類造成潛在威脅。
  • 海洋汙染如何影響人類以及我們如何減輕海洋汙染?
    當化學品,顆粒和廢物進入海水時,就會發生海洋汙染。它也可能是由於魚類入侵物種的傳播以及噪音引起的。大多數海洋汙染來自通過非點源汙染在陸地上進行的活動。這種汙染包括船,化糞池,汽車和牲畜牧場等大型汙染源。海洋是生命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保持海洋儘可能清潔和健康很重要。海洋中提供了全世界超過70%的氧氣。
  • 觸目驚心的海洋汙染
    漏油持續了87天,根據美國政府估算,大約共洩露了490萬桶石油,而被油汙影響的海洋面積達10萬平方公裡。 2010年4月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圖為一隻鵜鶘在被油汙染了的墨西哥灣海水裡掙扎,身上已經被油汙覆蓋。圖片來源:Carolyn Cole / Los Angeles Times 10萬平方公裡是什麼概念呢?
  • 海洋微纖維汙染 這鍋塑料不背—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Patti Virtue 長期以來,汙染海洋的大部分微纖維被認為是塑料,但新研究指出,實際上它們很多是棉花和羊毛這類的天然纖維,而且我們不知道這些纖維是否會對海洋生物造成巨大的健康風險。 在一般的磨損和洗滌過程中,紡織微纖維很容易從衣服上脫落,在空氣中飄散,或沿著排水溝進入水道。例如,一次聚酯纖維衣物的機洗就會釋放出50萬根紡織微纖維。
  • 成都生物所長江水生態毒理水環境安全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長江流域在我國生態保護和環境安全中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是現如今長江流域卻面臨一種新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多溴聯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的汙染
  • 工業廢水對海洋的汙染
    除前面所述的兩種原因以外,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陸地工廠對海洋的汙染。  陸地工廠對海洋的汙染主要表現在:① 與海相通的河流兩岸的造紙廠、化工廠等利用河道排放汙水而流入海洋。② 含有汙染物質的工業垃圾、生活垃圾傾倒河岸或河道,隨河水或漲落潮流入海洋。
  • 海洋汙染已經如此嚴重,但是你知道嗎?
    海洋汙染作為十大環境問題之一,理應被大家正視!也許有人會說,我久居內地,一輩子也許也不會看見一次大海,它汙不汙染的又和我有什麼關係?這個問題的回答是:保護海洋與所有人都息息相關!我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天道好輪迴」。
  • 近海環境汙染影響海馬性腺與育兒袋發育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諸晗寧)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林強團隊,以海馬為研究對象,系統揭示了海洋近岸環境汙染物對海馬性腺與育兒袋發育影響的分子機制,闡明了海洋環境變化在海洋生物行為、生理與基因層面的綜合作用機理。相關研究近日在線發表於《有害物質雜誌》。
  • 生態環境部:我國海洋垃圾汙染處於中低水平
    三是加強回收,回收利用和處置塑料廢棄物,禁止隨意堆放、傾倒造成塑料垃圾汙染,規範廢舊漁網漁具回收處置。  四是開展清理,即開展生活垃圾清理、港灣塑料垃圾清理、清潔海灘行動。  「禁止和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政策,配合其他減塑限塑措施和清理整治行動,將會對微塑料汙染治理產生積極作用。」霍傳林說。
  • 聯合國計劃研究海洋噪聲汙染
    新華社巴黎8月19日電(記者舒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日說,將啟動一項為期10年的實驗項目,研究噪聲汙染對海洋生物可能產生的影響。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聲明說,許多海洋生物都是通過聲音獲取環境信息,就像人類對眼睛的依賴一樣。但海洋工業化正加劇海洋噪聲汙染,而科學家對此領域卻不甚了解,因此決定啟動「寧靜的海洋國際實驗」研究項目。  聲明說,海洋研究人員、私營部門和一些軍事機構的代表將於8月30日至9月1日在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舉行會議,為「寧靜的海洋國際實驗」項目出謀劃策。
  • 垃圾分類與海洋垃圾汙染
    說說垃圾回收和海洋垃圾汙染上海人最近可說是被垃圾分類給逼瘋了,日常問的問題都是『儂四撒拉西(你是什麼垃圾)?』。
  • 海洋塑料汙染超乎你的想像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關注陸地上土壤環境中的塑料汙染,而對海洋中的塑料汙染卻很少關注。事實上,海洋塑料垃圾汙染以及它們對於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有多嚴重?  全球每年有2000萬噸的塑料垃圾被直接丟棄或從陸地通過河道、風力最終進入海洋。  大量塑料微粒不斷積累, 遍布整個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