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帶薑黃素和地塞米諾的功能化固體脂質納米顆粒可用於治療重度抑鬱症

2020-12-19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雜誌

來自中國同濟大學賀曉烈團隊最新研究發現攜帶薑黃素和地塞米諾的功能化固體脂質納米顆粒(Cur/SLNs-HU-211)可通過大麻素受體1相關信號通路對重度抑鬱症發揮治療作用。

地塞米諾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大麻素衍生物,可通過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發揮其神經保護作用。薑黃素對重度抑鬱具有抗抑鬱作用。因而Cur/SLNs-HU-211被認為是一種潛在的抗抑鬱藥物。

賀曉烈等為證實其作用效果並研究其作用機制,實驗通過連續21d腹腔注射皮質酮分別建立了野生型(CB1+/+)與大麻素受體1敲除(CB1-/-)重度抑鬱症小鼠模型,然後連續2周腹腔注射攜帶薑黃素和地塞米諾的功能化固體脂質納米顆粒進行治療。結果發現,攜帶薑黃素和地塞米諾的功能化固體脂質納米顆粒可增加CB1+/+重度抑鬱症小鼠模型海馬和紋狀體成熟神經元標記物NeuN,MAP2和Tuj1基因及蛋白表達,增加海馬和紋狀體中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並增加海馬和紋狀體中大麻素1及其下遊Rasgef1c和Egr1 mRNA的表達,同時明顯改善小鼠的神經功能;但是這種納米顆粒對CB1-/-小鼠抑鬱模型無效。因而認為Cur/SLNs-HU-211治療重度抑鬱症的作用依賴於大麻素受體1。

這項成果撰寫的文章發表在《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21年3期。

文章摘要:地塞米諾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大麻素衍生物,可通過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發揮其神經保護作用。薑黃素對重度抑鬱症具有抗抑鬱作用。為證實攜帶薑黃素和地塞米諾的功能化固體脂質納米顆粒(Cur/SLNs-HU-211)的抗抑鬱作用效果並研究其作用機制,實驗通過連續21d腹腔注射皮質酮分別建立了野生型(CB1+/+)與大麻素受體1敲除(CB1-/-)重度抑鬱症小鼠模型,然後連續2周腹腔注射攜帶薑黃素和地塞米諾的功能化固體脂質納米顆粒(含薑黃素20 mg/kg)進行治療。結果發現,攜帶薑黃素和地塞米諾的功能化固體脂質納米顆粒可增加CB1+/+重度抑鬱症小鼠模型海馬和紋狀體成熟神經元標記物NeuN,MAP2和Tuj1基因及蛋白表達,促進海馬和紋狀體中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並提高海馬和紋狀體中大麻素1及其下遊Rasgef1c和Egr1 mRNA的表達,同時明顯改善小鼠的神經功能;但是這種納米顆粒對CB1-/-小鼠抑鬱模型無效。說明Cur/SLNs-HU-211可能通過大麻素受體1相關信號通路對重度抑鬱症發揮治療作用。實驗於2017年5月24日經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倫理委員會批准,批准號2017-DW-020。

文章關鍵詞:抑鬱;納米顆粒;薑黃素;地塞那醇;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生物相容性

文章來源:He XL, Yang L, Wang ZJ, Huang RQ, Zhu RR, Cheng LM (2021)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loading with curcumin and dexanabinol to trea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Neural Regen Res 16(3):537-542.

相關焦點

  • 中國農業大學高彥祥、陳帥:基於玉米醇溶蛋白和透明質酸的層層納米顆粒用於共傳遞薑黃素和槲皮萬壽菊素
    基於玉米醇溶蛋白和透明質酸的層層納米顆粒用於共傳遞薑黃素和槲皮萬壽菊素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成果展示|英都斯特杯獎學金薑黃素是一種天然多酚,具有很多有益於人體的生理功效,可用於預防和治療許多慢性疾病,例如帕金森氏症,阿爾茨海默氏症和多發性硬化症等。
  • 《科學進展》:可電離脂質納米顆粒或可在胎兒出生前治療遺傳疾病
    費城兒童醫院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可電離的脂質納米顆粒可用於傳遞mRNA。  今天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這一概念驗證研究,設計並篩選了許多針對小鼠胚胎器官的脂質納米顆粒製劑,為測試潛在的治療出生前遺傳疾病的療法奠定了基礎。  DNA測序技術和產前診斷的最新進展使得在出生前診斷許多遺傳疾病成為可能。其中一些疾病在出生後通過蛋白質或酶替代療法進行治療。但此時,疾病已經紮根,破壞性影響在所難免。
  • 基於角鯊烯的納米顆粒可用於治療中毒性休克及非可控性炎症
    科技日報記者 李宏策隸屬於巴黎-薩克雷大學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蓋倫研究所近期發現了可以用於治療多種嚴重炎症的有效納米顆粒。這些炎症出現在多種病理中,尤其是由於新冠肺炎引起的感染。近二十年的研究表明,此類急性炎症是由兩個因素共同導致的:炎症和氧化應激互相作用,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加劇並傳播炎症反應。蓋倫研究所的科研小組專門從事納米藥物的研發。在藥理學中引入納米技術,特別是通過矢量化原理,徹底改變了藥物的管理方式。藥物的矢量化是基於尋址原則,即將藥物封裝在納米載體中(通常是脂質體或納米顆粒)。
  • 肝纖維化如何治療?新研究納米顆粒知識集結(上)
    用於生物醫學研究和給藥的NPs數量與日俱增,大體上NPs可分為有機(如聚合物、樹狀大分子、膠束、脂質體、外泌體和固體脂質)和無機NPs被定義為是一種具有無機核和有機外殼的金屬氧化物或金屬組合物顆粒,它穩定了顆粒在生物環境中的穩定性,並為引入靶向藥物傳遞的生物分子提供功能化位點。
  • 036期抑鬱症研究簡報|抗炎藥治療重度抑鬱症的功效和安全性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doi: doi.org/10.1016/j.bbi.2019.10.0052,標題:抗炎藥治療重度抑鬱症的功效和安全性: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譯者:Sheena目標:系統評價抗炎藥對重度抑鬱症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 038期抑鬱症研究簡報|對重度抑鬱症認知功能的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
    先前的研究表明,與抑鬱相關的食慾變化可能提示MDD亞型之間存在潛在的神經和炎症差異。本研究探討了系統性炎症與支持MDD患者食物享樂的腦環路之間的關係。64名參與者(31名目前未接受藥物治療的MDD患者和33名健康對照[HC])提供了血液樣本用於分析炎症標記物C反應蛋白(CRP),並完成了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掃描,評價各種食物引發的愉悅感。
  • 重度抑鬱症患者電休克治療2年後神經認知功能改善及症狀緩解
    4,標題:重度抑鬱症患者電休克治療2年後神經認知功能改善及症狀緩解譯者:He背景:對於電休克療法(ECT)在治療後最初幾個月可能產生的認知副作用,目前還了解。我們的目的是描述ECT治療2年後對重度抑鬱症的認知效果和症狀緩解。方法:對27例抑鬱症患者進行ECT治療前和治療後2年的認知測驗(MCCB)和日常記憶問卷(EMQ)評估。
  • 保護大腦——「黃金營養素」薑黃素研究新進展
    薑黃素是印度香料薑黃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它賦予美味的印度咖喱燦爛的金黃色澤和濃鬱的辛香氣味,薑黃素還是一種傳統中藥,常被用於對抗炎症。隨著研究水平的進步,研究的深入,薑黃素對健康的好處越來越多地被發現。近日,多項研究表明,薑黃素可以對抗抑鬱症、焦慮、腦老化等疾病。
  • Nature子刊重大突破:納米顆粒實現器官特異性基因編輯!
    脂質納米顆粒(LNP)技術使一種小幹擾siRNA (siRNA)藥物的臨床轉化和首次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批准成為可能。最有效的電離陽離子脂質,其特徵是明顯的pKa值在6.2和6.5之間,具有三種功能:(1)在LNP生產期間,酸性pH值下質子化的叔胺脂質頭部促進其與帶負電荷的核酸結合,(2)在生理的pH值,附近無電荷的脂質確保淨中性表面電荷,以減少免疫反應和循環時間延長和(3)細胞攝取後進入酸化的內體中,正電荷脂質促進膜融合和有效的胞質遞送。
  • 全新的納米技術據稱可以提高薑黃素的生物利用度
    全新的納米技術據稱可以提高薑黃素的生物利用度2020-03-07 15:26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如果您喜歡辛辣食物,那麼您可能已經知道薑黃具有抗炎功效。
  • 研究稱Psilocybin療法用於治療重度抑鬱症時效果比抗抑鬱藥好4倍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一項新研究調查了賽洛西賓(psilocybin,又名裸蓋菇素)輔助療法對重度抑鬱症的影響。 這項隨機臨床試驗發現,psilocybin輔助療法可有效地對重度抑鬱症患者產生大的,快速的和持續的抗抑鬱作用。
  • 雙重靶向納米方法是阿爾茨海默病治療的有利工具
    阿爾茨海默病的一般病理特徵是大腦中澱粉樣β蛋白斑塊沉積和細胞內神經原纖維纏結,而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的發展,乙醯膽鹼酯酶水平的改變以及活性氧的形成為共同支持因素。最近的研究還顯示澱粉樣β蛋白和非澱粉樣蛋白途徑的相互關聯行為,這使疾病更加嚴重。
  • 二氧化鈦納米顆粒影響巨噬細胞功能新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人口健康領域)營養代謝與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尹慧勇研究組研究生陳群和王寧寧等在研究員尹慧勇的指導下,通過對蛋白質組學的數據分析,發現用二氧化鈦納米顆粒處理巨噬細胞,可導致細胞膜重構和激活炎症反應。
  • 薑黃和薑黃素的10種經證實的健康益處
    摘要薑黃素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它可以自行中和自由基,還可以刺激人體自身的抗氧化酶。4.薑黃素可促進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與改善腦功能和降低患腦病的風險有關在過去,人們相信在兒童早期後神經元就無法分裂和繁殖。
  • 納米顆粒攜帶藥物組合可治療黑色素瘤
    2017年3月17日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美國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類新型藥物,可以藉助納米顆粒對一種藥物組合進行運輸這樣可以避免黑色素瘤產生治療抵抗這種叫做CelePlum-777的藥物包含了一定比例的抗炎藥物Celecoxib和毒性藥物Plumbagin,通過這兩種藥物的結合,細胞很難產生抵抗。Celecoxib和Plumbagin以特定比例聯合使用能夠協同殺死黑色素瘤細胞。研究人員藉助納米顆粒將藥物直接送達癌細胞,「將多種藥物裝載到納米顆粒中是一個創新方法,可以將多種癌症藥物同時送達需要它們發揮作用的部位。
  • 【中國科學報】長春應化所發現多功能診療納米顆粒
    ,其可同時實現「增強滲透滯留」(EPR)效應和體內快速清除功能。該成果近期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上。  具有診療功能的納米顆粒在臨床轉化中面臨許多挑戰。其中,具有適宜尺寸的納米顆粒可以具有較好的EPR效應,從而在腫瘤內蓄積,但可能引起潛在的體內毒性。較小納米顆粒雖能實現快速腎清除,但其腫瘤蓄積和滯留較差,從而影響治療效果。因此,EPR效應和腎清除之間的兩難問題限制了納米顆粒的進一步臨床應用。
  • 解讀納米醫療:納米藥物正在成為製藥領域的新寵
    納米藥物顆粒的開發配方包括聚合物納米粒子、膠束、脂質體、樹枝狀大分子、金屬納米粒子、固體脂質納米粒子等。1995年,研究人員公布了第一種基於脂質體的納米藥物 Doxorubicin,用於治療腫瘤。時至今日,由於科學的迅速發展,人們已經開發了大約50種基於納米顆粒的藥物。 納米藥物與生物環境(分子、細胞、器官等層級)的相互作用基於顆粒與生物介質之間一系列複雜的相互反應。
  • VBT納米薑黃素:以納米膠束實現超高吸收度
    軍事醫學科學院的葛忠良教授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薑黃素對癌細胞作用的藥理研究,通過長期的藥物研究以及動物實驗,肯定了薑黃素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可選擇性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和血小板來源的生長因子受體,從而抑制細胞無序增殖,並使凋亡恢復,達到抗腫瘤目的。作為能對癌症有特殊療效的好東西,真正能夠起到療效的藥用薑黃素卻很稀缺。
  • 【每日動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劉夫國:EGCG改善薑黃素負載玉米醇溶...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劉夫國:EGCG改善薑黃素負載玉米醇溶蛋白納米顆粒的理化性能和生物可及性 J. Agric. Food Chem. 已有研究表明,當薑黃素與EGCG聯合使用時, EGCG可增強薑黃素的抗癌效果。然而,EGCG對包封在蛋白質納米顆粒中的薑黃素的理化性質和胃腸道命運的影響尚未進行研究。因此,本研究集中於探究EGCG對負載薑黃素的蛋白質納米顆粒的影響。
  • 重度抑鬱症新藥!首個選擇性血清素反向激動劑Nuplazid輔助治療近入...
    這些研究將評估Nuplazid(pimavanserin)作為一種輔助療法,用於對標準抗抑鬱藥(一種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或一種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治療反應不足的重度抑鬱症(MDD)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