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U課堂|樊登:給中國家長的三條建議與三本書

2020-11-26 騰訊網

溫暖From: 搜狐教育

看點:他曾是央視主持人,師從崔永元,主持過央視的《12演播室》和《三星智力快車》。2004年他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攻讀電影學博士,2007年進入北京交通大學教書。

因發現人們買書而不看書成為社會問題,2013年他辭職創辦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讀書會,帶領大家一起學習。目前,讀書會付費會員的人數已經超過了1300萬,而且每天以5000人的速度在遞增。

作為一個講書人,他講解的許多經典書目使很多人受益。同時作為一個父親,他也在不斷分享自己獨到的心得與體會。

他就是,樊登。

近日,樊登接受搜狐教育專訪,講述了他對家庭教育以及閱讀的理解。

搜狐教育:您之前出版過一本《讀懂孩子的心》,分享親子養育的心得和教養孩子的方法。如果讓您列出親子教育最重要的三個原則或者你最迫切的想要告訴家長們的心得是什麼?

樊登:

第一個是無條件的愛。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能有附加條件的,但是很多父母對孩子都是交換、要挾,所以導致孩子長大之後內心缺乏愛與安全感,跟他人的相處過程中也會充滿大量的交換、要挾與恐嚇。如果一個孩子跟父母的關係處理不好,那他跟整個世界的關係都會出現問題。

第二個是要讓孩子擁有「成長型心態」,而不是固定型心態。

固定型心態來自於過多的評判,擁有固定型心態的孩子做任何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好還是不好,輸還是贏,這樣的孩子不敢嘗試新的事物,不敢於接受新的挑戰,遇到了挫折就會痛苦。而擁有成長型心態的孩子會把人生中每一個經歷視為一次學習的機會,他的目標是為了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第三個就是要賦予孩子足夠的價值感,讓他感覺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讓他感覺自己是可以為這個家庭,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

而不是一味的打擊,否定,指出他的缺點,作為父母指出孩子再多的缺點,也不一定能全部幫助他們改正。真正給孩子帶來改變的是自尊心得到了提升,他才會有動力改變自己的缺點。

搜狐教育:能否給中國父母推薦三本關於親子養育的書?

樊登:我覺得很重要的一本書是《自卑與超越》,另外一本書是《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還有一本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

搜狐教育:在您看來,什麼樣的親子關係才是最理想的,父親、母親、孩子分別應該在家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如何建立這種理想的家庭氛圍?

樊登:中國古代講的父慈子孝是非常重要的,父親、母親、孩子都應該自己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不是在家庭中將父母與孩子的角色顛倒過來,如果孩子成了父母,父母成了孩子,整個家庭關係就會混亂,孩子會背負太多的壓力。

此外,孩子的安全感是建立在父母的關係穩定基礎之上,很多父母為了孩子的養育問題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其實帶給孩子的傷害更大。很多孩子成績下滑、注意力不集中都是因為家裡父母吵架,這種情況下孩子會分出80%的精力去應對大人的情緒,只有20%的精力用來學習,沒有辦法做到注意力集中。

很多人在成年之後感覺自己生活不如意就開始反思,但是很多人的反思特別的淺,他反思的結果是自己現在的境遇是因為當年沒有好好學習,導致我現在這麼慘。

其實這類家長並沒有反思到自己當年為什麼沒有好好上學,每個人都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人生,他沒有反思到自己的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有問題的。那麼他對孩子的教育就是逼迫孩子好好學習,所以你會發現最捨得給孩子報培訓班的就是工薪階層。因為他們簡單的認為只要孩子好好上學就會有好的未來

搜狐教育:很多父母意識到了孩子閱讀的重要性,但是有兩個問題:在閱讀方面學校如何提高孩子閱讀的興趣?孩子們閱讀應該掌握什麼樣的方法?

樊登:孩子的閱讀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家長不閱讀,所以家長應該把勁兒使在自己身上,那麼孩子就會慢慢去改變。孩子是模仿的動物,如果家長整天在打麻將、玩手機,他卻希望自己的孩子讀書那是不可能的。如果父母因為讓孩子讀書而懲罰孩子,那反而把讀書變成了一件糟糕的事情。讀書沒有捷徑可以走,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讀書,讀好書,讀有價值的書。

搜狐教育:在您的孩子嘟嘟的教育過程中,您比較會關注哪些方面,如果必須要選擇一個最重要的素養或者能力,您會選擇什麼?

樊登:從嘟嘟生下來到現在十歲多我沒有一次跟他大聲說過話,完全不需要,他的閱讀量很大,可以讀下來《未來簡史》這樣的書,最近在讀《數學史》、《達文西傳》。而我從來不規定他的閱讀時間,我們參與的很少也不會去輔導他的作業。

很多老師和家長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要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一二年級非常重要。這時候就開始破壞了,就開始盯著孩子學習,孩子們就會逐漸覺得我得被人盯著,因為我沒有自控能力,他的自尊水平會快速下降,慢慢就會形成條件反射,沒人盯著就會去玩。

所以很多小孩晚上寫作業寫到十點半,不是因為作業多而是因為邊寫邊玩。如果要是把孩子管理自己的習慣培養起來,家長就非常省心。

搜狐教育:您覺得領導力是只有管理者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嗎?

樊登:領導力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具備的能力,領導力是可以通過後天訓練學習的東西,是一種可學習可複製的工具而不是一種感覺。過去很多人會把領導力誤解為是一種經驗、人格魅力和氣質。領導力就是一系列的工具,包括怎麼表揚別人,怎麼批評別人,怎麼授權,怎麼開頭腦風暴會議等等。

在生活中,管孩子、管老公都是「管理」,處理任何人之間的關係都需要具備領導力。

本文系授權發布,From搜狐教育,郵箱:cpcedusohu@sohu-inc.com

相關焦點

  • 成為更好的父母:崔玉濤育學園聯合樊登推出家長必讀育兒書單
    父母在養育這條徵途上一路升級打怪,闖過一道道關卡,為孩子打造強健體魄的同時,還要兼顧孩子的心理成長和教育環境。不論是從老一輩那裡傳承下來的育兒經驗,還是通過新媒體形式隨時隨地獲得的育兒資訊,書籍依然是新手家長學習養育孩子的重要工具之一。其中,更以兒科醫生、教育專家、心理專家這樣的專家資源佔據著母嬰和育兒領域的話語權。
  • 如何讀好一本書?「樊登讀書」創始人的秘訣是……丨21讀書
    21讀書來源丨本文內容綜合選自《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 》編輯丨阿巷;實習生 思純圖片來源丨《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 》,網絡每本書都有自己的使命,而讀書的過程就是人為地弄清楚一本書解決了什麼問題,抓住一本書的脈絡和重點
  • 樊登「樊登讀書」的堅持與夢想
    樊登在大學時代已經嶄露頭角,榮膺「1999年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因為他的睿智和敏捷,師從崔永元,成為一名年輕的央視主持人,先後主持《12演播室》和《三星智力快車》;因為對知識的渴望,他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攻讀電影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在北京交通大學做老師;又因為「立志幫助中國三億人培養閱讀習慣」的夢想,2013年辭職成為了一位在知識領域探索的創業者。
  • 樊登的這8條標準值得借鑑
    樊登老師有一位企業家朋友,他先讀完一本書,還把裡面的重點內容畫了出來,之後,再去聽樊登老師講這本書。企業家聽完之後,發現自己畫出來的重點和樊登老師講的重點完全不一樣,但是樊登老師講的明顯更重要,而他自己,畫的全是名言警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是最好的自我增值方法,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從書中找到「黃金屋」和「顏如玉」。
  • 用耳朵打開書籍:從三個維度分析「樊登讀書」的成功之道
    樊登讀書也身處此番困局之中,卻走出一條自己的成功之道。下面我從內容生產、內容傳播和用戶體驗三個維護來分析「樊登讀書」的成功之道。所選書籍內容優質樊登讀書的內容十分豐富,覆蓋事業、家庭、心靈、文化四個方向,每本書都是從萬卷書海中精挑細選你出來的,解決了用戶不會選書的困難,節省了用戶選擇好書的精力。2. 講書過程生動有趣樊登讀書在為用戶選出書籍後,還會為用戶講解。
  • 《讀懂一本書》:書讀不懂?完成7個底層積累就能快速讀懂一本書
    二、池子理論這是我在讀了《讀懂一本書》後得到的體會。這本書的作者樊登老師有一個說法讓我印象深刻:理解力的池子。如果你讀過《一萬小時天才理論》這本書,或者讀過我以前分享的關於這本書的心得,那你就會了解,人的動作神經纖維鏈之間溝通的結果,而髓鞘質就是包裹這條鏈路之間的物質,髓鞘質越多的人,技能掌握也越熟練。如何讓自己理解力的池子水位變高呢?
  • 對話樊登:知識的作用是啟迪而不是威脅
    樊登原為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後從央視離職,2013年樊登與郭俊傑等共同發起創立了樊登讀書會。樊登讀書會是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學習型機構,倡導「全民閱讀」,通過每周更新一本優質書籍的精華解讀,以視頻、音頻、圖文等多種形式呈現在App中,讓沒有時間讀書、不知道如何選書和希望通過讀書來提升自我的人群,能夠每年吸收50本書的核心精華內容。
  • 三天內零成本5000萬銷售量,樊登讀書會如何讓大眾接受知識付費?
    具備這三個條件的人自己本身就能聚集不少粉絲,形成自己的社群,「樊登讀書會」即是基於樊登個人流量很自然形成的一個社群項目。當初創立「樊登讀書會」,面臨了哪些困境?一、社群是否要引進更多講師?在對比各類社群時,樊登發現所有能夠賺錢的社群基本都是一個人做的,一群人的都是免費的,因為一群人沒法保證質量。樊登也有嘗試過找別人來講,甚至說找作者本身來講,然而效果並不好。
  • 「樊登讀書會」APP正式更名為「樊登讀書」
    據悉,「樊登讀書」前身 「樊登讀書會」成立於2013年,由樊登、郭俊傑、田君琦、王永軍共同發起,總部設於上海。2015年2月,樊登讀書APP正式上線。截止2018年8月,已在全球範圍內設立了2200多家授權點,用戶人數超過800萬。本次更名不會影響APP的正常使用和用戶的各項權益。更名涉及到樊登讀書旗下微信公眾號、微博官方帳號以及原線下分會的名稱變更。
  • 樊登讀書會創始人樊登:讀書點亮生活
    「我錄書一般會畫一個腦圖」,樊登說如何分享圖書正如自己在《認知天性》中讀到的感悟一樣,首先要通過畫腦圖去理解一本書的使命,再去尋找書的「坡道」,即書與讀者的關聯性,最後拆解書的核心內容樊登還特地舉了中信出版社一領導誇讚通過「樊登讀書會」的分享,書籍銷量增加的例子,向記者展示了「樊登讀書會」在讀者中的影響力。誠然,正如樊登所言,「樊登讀書會」不同於其他類型的物理式拆解拼湊的讀書分享,它是帶有化學反應式的分享,能用樊登式的語言去啟發讀者。 談到圖書選擇的基本原則,樊登說自己堅決不會選擇心靈雞湯類的書籍。何為「心靈雞湯」?
  • 拆解3000萬用戶毛利90%的樊登讀書會
    曾經有這麼一段描述,我覺得講得非常貼切——「我們讀一本書是50分鐘,是一節課的時間。我們相當於一所學校,是幾千萬人一起上的、中國最大的夜校。」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對夜校這個概念並不陌生,當時的很多的成年人職工,他們晚上會去上夜校,學習硬性或軟性的知識。
  • 樊登讀書會:浸在咖啡中的閱讀室
    走進咖啡街區樊登讀書會,感受不一樣的咖啡、不一樣的圖書。,魏娜書童興奮的告訴記者"9月29日晚十二點,這是咖啡街區開街的第一天,在這時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光臨了樊登讀書會,在參觀了樊登讀書會後,永康書記向店員詢問了開店時間、樊登老師的具體情況等。
  • 樊登:如何把讀書這件小事兒做到極致?
    今天生逢君為你帶來樊登的最新演講,與你一起探索樊登讀書的秘密~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樊登讀書的秘密——我們是怎麼把讀書這樣一件很平常的事,做成了一個成長很快的商業模式,並且能夠一直延續到今天。2013年底開始做樊登讀書時,我覺得讀書是一件沒有門檻的事。因為大家都會讀書,誰願意讀就可以讀,誰願意講就可以講。
  • 樊登讀書會:0到50億的社群生長,背後有何玄機?
    在4年多的時間裡,樊登讀書會從一個小小的微信群發展壯大為擁有470萬會員,2000多個分會,遍布全球10多個國家的中國超大學習型社群組織,市場估值達到50億!    在我的深度粉銷理論裡,有一個黃金法則,第一條就是「圈層化」,即先找出核心目標用戶群體。我們不可能讓所有的用戶都成為我們的粉絲,但一定要找到產品的核心用戶,然後做深做透,超出他們的預期,打動他們,讓他們產生分享的強烈欲望和衝動,這就是口碑產生的過程。
  • 東莞一公辦小學普及器樂進課堂學生必須會三門樂器
    原標題:東莞一公辦小學普及器樂進課堂學生必須會三門樂器   核心摘要:馮正華稱,學校普及器樂進課堂,是本著對每一名孩子的終身發展負責的態度,讓每一名孩子都得到全面發展。熊丙奇也提出了自己的一點建議:希望學校不僅將器樂作為一種技能教給孩子,更要注重提高孩子的藝術修養,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從而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 樊登讀書會:慢熱型知識服務類產品分析
    產品使命:幫助三億國人養成閱讀的習慣產品口號:Keep Learning/每年一起讀50本書/讀書點亮生活產品概述:每周更新一本優質書籍的精華解讀,通過視頻、音頻和圖文等形式交付於用戶。從搜索活躍指數能看出:樊登讀書會從2015年產品上線,在2016年6月活躍數猛增,2017年4月出現第二個高峰期,今年5月達到第三個高峰期。這三個時期分別發生了什麼?
  • 樊登讀書會:花5分鐘,感受價值1個億的感動
    這是5月1日樊登先生作客三一魔豆倉,現場一位書友向樊登先生說的一句話。那一瞬間,所有人都靜默,似乎自己都有一個與讀書有關的故事。讀書不是為了解答,讀書亦不是功利的事情,但又能為太多事找到答案。三一與樊登讀書會結緣不得不說三一魔豆倉創新中心的成立。全國最大的樊登讀書會線下書店就坐落在這裡。為推動產業智能製造轉型升級,三一集團擬投資300億元,在長沙產業園引入「現代工業家+」體系,打造三一眾智新城智造創新旗艦項目。
  • 樊登:為什麼你的公司還沒有實現「指數級增長」?
    在混沌創業營,所有同學都需要閱讀經典,在課堂上分享思考,通過輸出將知識內化。在創業營六期第三模塊「生物學思維與產品創新」的課堂上,學員樊登(樊登讀書會創始人)分享了閱讀網絡科學經典著作後的心得——用「冪次法則」改變世界。在過去幾年中,「樊登讀書會」是知識付費領域勢頭最猛的產品之一,它的成功背後,其實就是簡單而深刻的冪次法則。
  • 三本書,讓你讀懂數學之美
    其實數學在現實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三本書,帶大家來觸摸數學的歷史,看懂數學為人類文明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數學簡史》作者: 蔡天新本書是由我國知名數學家蔡天新教授編寫,是中國人自己的「數學簡史」。
  • 少兒英語課堂體驗:來自兩個家長的真實反饋
    一對一課堂好,還是小班課好?這是很多家長們都愛提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我一般不做回答,因為在不知道孩子具體情況下,這種回答是不負責任的。一對一雖然更具有針對性,但小班教學在互動性和課堂氛圍上也更出色,兩種課程類型對家長的經濟能力要求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