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一公辦小學普及器樂進課堂學生必須會三門樂器

2020-12-04 東方網

原標題:東莞一公辦小學普及器樂進課堂學生必須會三門樂器

  核心摘要:馮正華稱,學校普及器樂進課堂,是本著對每一名孩子的終身發展負責的態度,讓每一名孩子都得到全面發展。熊丙奇也提出了自己的一點建議:希望學校不僅將器樂作為一種技能教給孩子,更要注重提高孩子的藝術修養,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從而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五六年級的學生在練習長笛

  東莞一公辦小學普及器樂進課堂,考核比語數英更嚴格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餘曉玲

  實習生 雷芙蓉

  由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主辦的首屆中國青少年優秀鼓管樂隊展演上月在北京舉行。東莞松山湖實驗小學學生管樂隊作為廣東唯一的代表隊參加了此次比賽及展演活動,並一舉獲得專業「銀獎」、「最佳創作獎」和「優秀組織獎」。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在東莞松山湖實驗小學,每名學生都得至少會玩三門樂器,考核很嚴格,此外,校長和學校老師、行政人員都得跟著一起練。

  考核嚴格,校長也得一起學

  「我就坐在臺上,孩子們要一個一個在我面前過,考核甚至比語文、數學、英語還要嚴格。」11月8日上午,東莞松山湖實驗小學校長馮正華在辦公室演奏了一段薩克斯,這也是他每天的「必修課」。馮正華告訴記者,自己一直到高中畢業都沒有接觸過音樂,但現在他也會了幾門樂器,包括薩克斯這種有難度的。

  馮正華稱,學校普及器樂進課堂,是本著對每一名孩子的終身發展負責的態度,讓每一名孩子都得到全面發展。學校從建校之初就面向全體學生普及器樂教育,一年級至二年級開設豎笛課程,三年級至四年級開設葫蘆絲課程,五年級至六年級開設長笛課程。至六年級畢業時,每名學生都至少學會三門樂器。每天下午上完第二節課,4點至4點15分這15分鐘的時間,就是全校學生練習樂器的時間,學校為此專門開發了教材《暮韻》。

  學生會的老師一定要會,老師會的行政幹部也要會。每周三晚,是學校所有老師的音樂培訓時間,授課者有的是學校的專業老師,有的是校外的專家。

  「我對於樂器是零基礎,剛開始學的時候還是很難的,和孩子們一樣,每天堅持練。」學校副校長、語文老師孫道明告訴記者,他主要練習長笛,一個多月才入門,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吹奏的第一首曲子《走進新時代》,「當吹出來的是樂音而不是噪音的時候,就有點小小的幸福感了」。

  雖然到學校之前也沒怎麼接觸過器樂,但舞蹈老師的彭君君學習器樂起來還是容易多了。「豎笛和葫蘆絲大約都只花了一節課的時間,關鍵是每天的練習,現在每天自己都會和學生一起練習。」

  家長開心,省下幾萬培訓費

  8日中午12時,正值孩子們午飯時間,羊城晚報記者隨機採訪了兩名學生。「我是三年級轉學到松山湖實驗小學的,一二年級開設的豎笛課程我沒有學過,但是老師和同學會在課餘時間教我。」五年級二班的樊星語還即興給記者表演了葫蘆絲。

  五年級一班的馮鶴汀則告訴記者,自己最喜歡的就是「暮韻時間」了,因為每天下午上完第二節課時都特別困,只要一吹葫蘆絲或者長笛,整個人都神清氣爽了,學習效率也會提高。作為學生管樂隊的成員,馮鶴汀也參加了上月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青少年優秀鼓管樂隊展演。談到學習樂器的感受,兩名學生都告訴記者,能上臺表演展示,自己很自豪也很光榮。

  「器樂進課堂,我們注重普及性和公平性。」馮正華告訴記者,平常只要有出校門表演的機會,他們都是整班的孩子出演。馮正華表示,其實學習與音樂、運動都是相通的,音樂能更好地促進孩子們的學習。

  「如果學校能夠系統地教這些器樂課程肯定很好啊,這樣就不用花錢到外面去上培訓班了。」兒子讀小學四年級的家長秦先生告訴記者,他兒子在校外學習小提琴,一年下來培訓得好幾千元。松山湖實驗小學的一名家長就曾對校長說,學校的器樂進課堂讓他省下了幾萬元的培訓費,且學校的器樂教學比校外培訓機構的更系統更嚴格。

  專家肯定,對學生成長很有益

  11月11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大多數學校藝術體育教學邊緣化的當下,這所學校的做法很值得肯定。熊丙奇向記者介紹,雖然在中小學教學大綱中對藝術教育有要求,但從全國各地學校的實際情況來看存在很大困難,有三個方面的原因:藝術老師匱乏;教學器材設施缺乏;學校面臨的升學壓力「迫使」學校將藝術體育教學邊緣化。他說,其實從古到今,藝術體育對一個孩子的成長發展而言都是非常有用的。藝術能夠讓孩子提高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愉悅身心拓寬認知,體育可以增強孩子的體質和提高學習效率。

  熊丙奇也提出了自己的一點建議:希望學校不僅將器樂作為一種技能教給孩子,更要注重提高孩子的藝術修養,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從而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網友熱議

  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

  別語·江南:欣賞,羨慕,在陽光下幸福的學生、家長、老師。

  orler: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讓樂器陶冶孩子的情操。

  路邊小草:如果考大學器樂也能加分就更好了!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樂器進課堂 強制學生買葫蘆絲?
    近幾年,國家對中小學學生體育藝術發展越來越重視,有些學校開設書法班、樂器班甚至京劇班,成為教學一大特色。然而,3月23日,南昌市青雲譜洪都小學幾名家長向記者反映,該校強制學生自費購買150元一支的葫蘆絲。對於學校讓學生購買葫蘆絲的做法,有些家長覺得流於形式,認為義務教育不應該變相收費。
  • 讓器樂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葫蘆絲是我國特有的優秀少數民族樂器之一,它音色柔美、細膩,典雅、極具穿透力,吹奏出的樂曲富有詩意、舞蹈韻味和民間特色。葫蘆絲攜帶方便、易教、易學。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葫蘆絲作為課堂樂器來教學。從小學三年級教材我們不難看出,音樂教學有了一些新的要求,不僅是表演、欣賞方面,同時也加入了對音符的認識與器樂的學習,而樂器的學習讓學生有了一些明顯的感知,讓他們充滿了期待。
  • 區域特色|江陽教育:木刻版畫進課堂
    畫版,製版,雕刻,上墨,拓印,在高新區小學木刻社團活動室裡,學生們正在專心致志的忙著手裡的「活兒」……在社團林錚老師的指導下,一幅幅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木刻版畫在學生們手中誕生。作品欣賞(高新區小學林錚供圖)那麼什麼是木刻版畫呢?
  • 深圳最強公辦學校排行榜!涵蓋小學到高中
    4、和平實驗小學 和平實驗小學創辦於2017年,是龍華區委區政府重點打造的一所公辦新建校,去年才搬入新校址。和平實驗小學是龍華區成立後高標準打造的一所學校,也是深圳市執行2016年學校建設規範標準的第一間學校。
  • 馬林巴這種樂器聽說過嗎?東莞一中學生獨奏《野蜂飛舞》,好聽到上頭
    在眾多打擊樂器中,馬林巴是重要的旋律打擊樂器,集節奏與音準為一體;它還是木琴的一種,將木製琴鍵置於共鳴管之上,以琴槌敲打以產生旋律,但琴鍵較木琴闊,音域較廣,音色圓潤。■可園中學117班學生塗鴻林馬林巴的聲音被稱之為天籟之音,深受人們的鐘愛,獨特的音色和聲響滲透骨髓,也流淌在血液裡。
  • 臨渭區北塘實驗小學舉辦素質大課堂匯報演出 健康快樂促成長
    臨渭區北塘實驗小學素質大課堂匯報演出主會場渭南青年網(圖/文 閔盼龍)7月3日,臨渭區北塘實驗小學2018至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素質大課堂匯報演出成功舉辦。此次活動集中展示該校一學期來的學習成果,並特邀臨渭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學生家長,共同見證孩子成長。
  • 11所熱點公辦小學昨電腦派位 480名學生「派」上
    8月14日,11所熱點公辦小學電腦派位在鼓樓區大馬路小學、中山外國語實驗學校、鼓樓小學、星源小學、生態園小學;雲龍區公園巷小學、解放路小學、雲興小學(本部及城東分校);泉山區少華街小學、淮海西路中心小學、求是小學同時進行,共派位錄取了480個學生,比去年多出120個派位名額。
  • 杭州眾多公辦小學一年級開上杭版英語課,龍井茶到底該怎麼說
    從這個學期起,杭州眾多公辦小學的一年級伢兒開始上英語課,而且用上了自己的英語教材——市編地方課程《English for KIDS》(杭州出版社出版)。早在兩年多前,杭州市就有了這樣的想法。昨天,杭州市教育局的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說,杭州基礎教育的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年級開設英語課的條件,杭州城市發展的國際化目標讓這個想法變得越發清晰。
  • ...霍森斯小學校長曾霞:5年,「成都最美小學」從無到有,再到創新前沿
    「隨著成都公園城市建設不斷深入 ,我們把課堂開進綠道、公園,讓學生零距離接觸自然、人文之美,探索空間即課堂的教育模式。」在曾霞眼中,在這5年裡,隨著城市發展,教育領域改革逐步深入,不僅成都霍森斯小學從無到有,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段走在了發展前沿,成都以「15分鐘」為半徑,人人都能享受優質教育的「美麗畫卷」也正徐徐展開。
  • 把學生放在課堂最中央 全國小學科學名師新課堂走進育英小學
    課堂上,李霞尊重兒童的年齡特殊性及個體差異,立足「以學生為本」,從兒童的思維視角出發,以提問引導的方式,激發學生自主思考、探究。40分鐘的課堂,不僅觸發了學生對科學課的興趣,更讓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    此外,全國小學科學教育最優秀的特級教師章鼎兒,全國特級教師徐傑、曾寶俊,沙坪垻區名師陳偉傑,都作為本次活動的名師專家組成員全程參與。
  • 5年後高中公辦學位將達11萬個!東莞全面加快教育現代化強市建設
    「12」行動計劃分別為:一是推進公辦中小學校建設行動計劃。完善學位動態監測機制,優化學校布局結構,強化施工質量管理,加強資源保障,完善督導激勵,力爭「十四五」期間完成新改擴建公辦中小學校204所,增加學位超過31萬個。二是推進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行動計劃。
  • 青年演奏家帶葫蘆絲走進小學傳播傳統文化
    28日上午,江北區新村國奧小學元旦慶祝活動隆重舉行,同學們身著盛裝,迎接新一年的來臨。現場來了一位特別嘉賓—青年葫蘆絲演奏家蔣璐宇也來到孩子們身邊,她領銜的團隊奏響了一曲明亮歡快《阿里郎》,伴隨旋律還有孩子們的翩翩起舞,很快點燃了節日的氛圍。演出現場。
  • 北京師範大學東莞石竹附屬學校舉行品牌開放日活動
    秉持「一部一特色、一師一風格、一生一專長、一個都不少」的辦學特色,學校大力推進學部「第二課堂」,讓每個學生掌握一項基於自身興趣與擅長項目的藝體類技能,形成三級校本課程體系「小學興趣遇見、初中特長培養、高中專業發展」。精品課程,浸潤竹苑為了向社會更好地展示辦學、教學特色,學校還在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部設置了分會場,來賓可以走進課堂,直觀感受學校的教與學。
  • 中醫藥課進小學:中醫與科學矛盾時如何處理?
    中醫藥課進小學:是利是弊?  突然被要求多開一門課,老師們覺得太匆忙。讓科學課老師來教中醫藥與健康課,老師面臨的「選擇題」是:  當中醫與科學的知識之間相互矛盾時,該如何處理?在楊君看來,從開課角度,必須得先有課標,再有課程,這門中醫藥與健康課目前只有教材,其他什麼都沒有。  同一時期進行課改的是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全國小學科學課實行新課標,取代2001年開始使用的《義務教育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
  • 東莞入學新政詳解來了
    無論申請積分制入學還是申請民辦學校,從今年起,非東莞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申請東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其父或母一方(簡稱「家長方」)必須要在東莞辦理相應的居住證或居住登記。4.父母都在外地工作,能用爺爺奶奶或其他親戚作為「家長方」嗎?
  • 東莞2021年計劃新增學位4.68萬個!普高錄取率將提升至60%!
    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校33所(其中小學24所,初中9所),新增學位約3.13萬個(其中小學學位2.18萬個,初中學位0.95萬個);高中階段學校12所,新增學位約1.55萬個。根據預測,2021年東莞參加中考學生人數或有大幅增長,預計為6.8-7萬之間,因此需增加6000個普高學位,才能實現普高錄取率達60%。
  • 李春華:葫蘆絲是個令人開心的樂器
    長期以來,李春華先生為了葫蘆絲的推廣普及,在全國各地義務演出、作講座上百場。      12月8日、9日,李春華應寧波「金葫蘆樂坊」的邀請來到寧波作題為《「甬情絲語」李春華葫蘆絲演奏藝術》講座。      記者:給我們講講葫蘆絲跟其他民族樂器的不同。   李春華:葫蘆絲是一門國樂,而最早的時候我們給它的定位是少數民族樂器。
  • 東莞理工學院2門課程入選國家級本科一流課程
    東莞理工學院2門課程入選國家級本科一流課程!日前,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東莞理工學院《工程力學》、《微機原理與單片機技術》2門本科課程入選。這是教育部在2018年新時代中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 「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啟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雙萬計劃」以來,國家級五大「金課」首次一併亮相。
  • 杭州85所公辦小學一年級試點開設英語課 這本教材濃濃的杭州味
    浙江在線杭州8月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阮飛霞 通訊員 夏天馬)日前,杭州市教育局宣布,今年9月將在全市85所公辦小學一年級試點開設英語課。其中,開發區16所小學就在試點範圍內。也就是說,今年9月上一年級的小學生,除了要上好語文、數學課外,還要上一門英語課。要告訴大家的是,英語的新教材很有特色,濃濃的杭州味。
  • 電力小課堂進校園 「電雷鋒」傳播安全理念
    電力小課堂進校園 「電雷鋒」傳播安全理念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張巍 3天,5所小學,5位「老師」,幾十名「紅馬甲」……國網長沙供電公司望城公司(電雷鋒)共產黨員服務隊及青年志願者服務隊隊員幾乎全軍出動,走進望城小學課堂,傳播安全用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