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特色|江陽教育:木刻版畫進課堂

2021-01-15 川南眼

畫版,製版,雕刻,上墨,拓印,在高新區小學木刻社團活動室裡,學生們正在專心致志的忙著手裡的「活兒」……在社團林錚老師的指導下,一幅幅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木刻版畫在學生們手中誕生。

作品欣賞

(高新區小學林錚供圖)

那麼什麼是木刻版畫呢?

版畫是集創作畫稿、製版、雕刻、拓印為一體的藝術,是繪畫形式的一種。木刻版畫是將畫稿拓印在用細砂子打磨過的上了底色的木板上,以刀代筆,用刀具在木版上刻出畫面,再拓印於紙上。在黑與白的世界裡自由取捨,大黑大白的高度概括使之形成了「極色」之美,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木刻畫製作

2019年9月,高新區小學成立木刻社團,木刻版畫作為一門興趣課,走進了高新區小學的四點半課堂,深受學生們喜愛。從選材畫版到一幅作品的完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專心、細心、耐心,偶爾還會劃傷手指,也有學生想過放棄,但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既培養了學生的興趣特長,也磨鍊了學生吃苦耐勞的堅強品質。

近年來,江陽區各學校根據學校和學生發展實際,開設了豐富多彩的四點半課程。樂器、舞蹈、遊泳、射擊、陶藝、機器人……越來越多的特色課程走進四點半課堂,讓四點半課堂不僅僅是輔導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更培養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是對「五育並舉,融合育人」教育理念的創新探索。

一起看各學校豐富多彩的四點半課堂。

▲瀘州十五中器樂興趣班的同學在新年音樂會上表演節目。(陳乙菲)

▲梓橦路小學陶藝興趣班。(劉玉梅)

▲黃艤小學足球、吉他興趣班。(羅毅)

▲大北街小學機器人編程興趣班。(楊慧)

▲丹林小學鋼琴興趣班。(嚴莉)

▲況場實驗學校網球興趣班。(楊永)

▲力行路小學長江石藝興趣班。(孫勤)

▲瀘南中學籃球、生物生活、象棋興趣班。(徐建)

▲瀘州七中茶藝、花藝興趣班。(唐麗)

▲梓橦路小學漁子溪學校二胡、網球、羽毛球興趣班。(劉鳳雨)

▲長江小學射擊、遊泳興趣班。(宋正春)

▲況場中學手工編織興趣班。(許慶)

來源:江陽教育【聲明:「瀘州教育體育」微信公眾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

責編:李翔

編輯:波戈

相關焦點

  • 優秀傳統文化進英語課堂,打造特色課程實驗校(僅限30所!)
    基於對新時期國際理解教育的深入分析,為貫徹各項文件精神,培養具有家國情懷的未來人才, 中國外文局教育培訓中心、牛津大學出版社聯合明師國際教育研究院共同發起「優秀傳統文化進英語課堂―― 國際理解教育課程實驗校
  • 西南大學打造假期特色課堂 教育關愛助力青少年築夢遠航
    科普教育之光點亮科技強國夢「哇,火箭發射啦!你看它離太陽好近!」重慶市九龍坡區華巖鎮的孩子們興奮地聚集在民安華福社區,目睹了「火箭」升空的一瞬間。這是來自西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實踐團給當地孩子帶來的趣味課堂,他們結合自己的專業所學,在課堂上帶領孩子們做起了水火箭,剛剛的一幕便是在展示實驗成果。
  • 沈家本著作木刻版在法大首次集中展出
    本次展覽最令人驚喜的是十八塊沈家本著作木刻版的公開面世。這是沈家本著作木刻版自法大建校以來的首次集中展出。原版刷印《沈寄簃先生遺書》《吳興長橋沈氏家集》《枕碧樓叢書》共九函也將在本次展覽中亮相。該展覽持續到12月25日,其中沈家本著作木刻版展出時間為2020年12月21日-12月22日。機會難得,千萬別錯過~
  • 山東省中小學海洋教育觀摩團點讚西海岸新區特色海洋教育
    省觀摩團觀摩西海岸新區薛家島小學特色海洋課堂省中小學海洋教育現場觀摩團一行走進西海岸新區薛家島小學、貝殼博物館,現場觀摩了薛家島小學的特色海洋教育基地建設、貝殼博物館特色海洋教育場館布展情況,觀摩團一行對西海岸新區紮實推進海洋特色教育實踐
  • 重慶首個木口木刻版畫展開展
    11月27日,重慶天地佳想安善美術館,參觀者正在欣賞版畫作品。11月27日,重慶首個木口木刻版畫展在位於重慶天地的佳想安善美術館拉開帷幕。展覽展出了出生於保加利亞的著名版畫藝術家彼得·拉沙洛夫創作的80餘幅木口木刻版畫作品。  木口木刻版畫起源於18世紀的英國。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要求藝術家在木板的橫斷面進行雕刻,對技法要求的精細程度,堪比中國的繡花技藝。木口木刻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如今,它的價值正在重新得到人們的認識。
  • 匯聚區域資源,實現共享共進 智學網推動青島教育信息化交流
    9月18日,孫睿名校長工作室啟動儀式在青島實驗高中成功舉行,青島實驗高中、即墨區第一中學、青島第十七中學、城陽區第三高級中學、膠州市第二中學、膠州市第三中學、平度第一中學、平度經濟開發區高中等各校校長,共同參觀了智學網和青島實驗高中聯合建立的「大數據個性化學習服務中心」,直觀感受了人工智慧技術與教學資源的深度融合,探索推動區域智慧教育的發展之路
  • 講好中國科學家故事 推動科學家精神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講好中國科學家故事 推動科學家精神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2020-11-30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突出區域特色 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在結合區域優勢、學科特色與適應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基礎上,如何發揮大學在區域高等教育發展中的引領和示範作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學校內涵式發展,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2012年,廣西大學召開第八次黨代會,校黨委做出了實施「面向工程、面向應用、面向社會、全程互動」(以下簡稱「全程互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戰略部署。
  • 田東小學探索網球特色教育之路
    ▲鹽田區田東小學積極探索網球特色教育之路。 近年來,鹽田區田東小學在校長劉澤斌的引領下,致力於打造網球特色學校。 2018年,田東小學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網球特色學校」。這是繼2014年成為深圳市網球項目傳統學校、2018年成為深圳市網球基地學校之後,田東小學獲得的又一殊榮,充分展現了鹽田教育在體育品牌特色建設方面的重要成果。
  • 藍色教育進校園 探索李滄特色的「五個一」海洋教育模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尚青龍 李滄區教育和體育局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發展,推進藍色海洋教育進校園工作,積極探索出具有李滄特色的「五個一」海洋教育模式,提高學生對海洋的認知水平,激發學生熱愛海洋、保護海洋、探索海洋奧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培養新型海洋人才奠定基礎。
  • 樂器進課堂 強制學生買葫蘆絲?
    有家長認為,學校走教學特色道路,但不應把資費轉移到學生和家長身上,教育財政應該跟上。劉校長表示,學校「樂器進課堂」項目的實施,由始至終以「學生自願參與、課程內容與義務教育階段小學音樂課教學內容相整合」為原則,採取學校聘請專業教師,學生自備樂器在校內免費參加學習的方式,每周都會安排一節課,家長完全不用擔心葫蘆絲買來會成為「擺設」。
  • 風從海中來 嵊泗孵化中小學海洋美術特色教育品牌
    在日常課堂中融入海洋元素,不僅是對課堂內容的創新,更是教育的一次轉型。課堂從一陣悠揚的漁歌聲開始,這是音樂課?課上老師開始介紹老漁民的「船」說,一塊塊展板上是一系列嵊泗漁船,這是歷史課?在問答的環節,學生們一個個站起來對漁船種類和構造侃侃而談,這是語文課?通過前面一系列對海島漁船的學習,最後學生們拿出陶泥,開始製作自己心中的漁船的樣子。
  • 瀘州江陽:重點項目奏響最強音 跑出「加速度」
    企業整體建成後,將成為全國品種最全、產值最大、配套最完善的電容產業特色專業化企業,年產值可達200億元。重點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2020年,江陽區緊扣全市「開放合作、產業突破」工作主題,聚焦「三大千億」產業發展規劃,強力攻堅招商引資工程,通過「線上線下合力招、整合資源借力招、點片結合發力招」的方式招大引強,為江陽高質量發展蓄積了強大動能。全年新招引項目96個,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18個,到位市外國內資金120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133%,較上年同期增長近17個百分點。非常時期,非常形式。
  • 非遺進校園|鄉土教育融合美育,澆灌出雲鄉深處的非遺之花
    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為切實推進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工作,依託大理州豐富的白族非遺文化資源,率先在大理市東門完小開展非遺進校園創新實踐。大理州非遺保護中心以「知家鄉、愛故土、懂非遺、傳文化」的鄉土教育理念為引領,將所在地非遺項目引入校園,融入學生的學習成長環境,以鄉土藝術之美育化兒童心靈。先行先試,系統性開發非遺課程、豐富非遺課堂教學內容、創建「非遺特色學校」。
  • 機器閱卷改作業、教育超腦進課堂,機器人能給教學減負嗎
    28個省180多個區縣的地方教育局長、中小學校長教師等近千人深入了解人工智慧與大數據下的教育模式變革,學習人工智慧進課堂的深度應用,探討人工智慧將如何促進教育發展。批改作業生成大數據,幫助師生減負增效峰會上,來自一線的教師、科技專家們分享了人工智慧如何進入日常課堂,實現精準教學。武漢七一中學語文老師曲付坤介紹,她同時帶兩個班的語文課,一個從七年級就使用智慧課堂教學,另一個採用傳統方式教學。
  • 海洋教育,山東先行
    威海市文登區南海實驗學校結合海洋教育,對國家課程進行整合拓展,編寫了《海韻詩情》《海洋探秘》《海戰風雲》《海生物象》《海洋生命》《海洋尋寶》《海洋之聲》等12本教材,在此基礎上進行學科教學的有效拓展,以教材為載體,以課堂為主陣地,全員參與,在課堂教學中全力滲透海洋文化教育。
  • 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探索
    圍繞區域發展定位,2017年4月鹽田區政府出臺《鹽田區教育品質提升行動計劃(2017-2019年)》、2017年10月鹽田區教育局出臺《鹽田區教育局整體推進「課堂革命」改革指南》、2018年12月鹽田區教育局出臺《鹽田區中小學學生學業質量評價改革指南》等文件,以行政力量「促進跨學科課程整合和項目式、主題式學習和評價方式的改革。」
  • 省級「非遺」――高州木刻畫傳承分教處和創作基地在高師附一小...
    黃興光校長介紹了吳思志主席的事跡和成就,闡述了省「非遺」傳承分教處和創作基地對學校的意義與作用,並希望全體教師不忘初心,努力拼搏,為孩子成長奠基,為祖國未來育才,不斷擦亮高師附一小教育特色的品牌。吳思志向高師附一小現場捐贈木刻畫作品《家園》吳思志對高師附一小藝術教育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和讚揚,就如何傳承省「非遺」高州木刻畫和開展木刻畫創作提出了一些建議,並表示今後將一如既往支持高師附一小,為推進木刻畫進校園盡一分力
  • ...全國政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
    11月27日,全國政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在北京召開。除了主會場的全國政協機關視頻會議室,還有天津市政協、山東省政協、湖南省政協三個分會場,參會人士包括長期關注議題的全國政協委員,分會場所在省、直轄市政協負責人,部分地方政協委員,群眾代表,以及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有關負責同志。
  • 積極打造辦學特色 譜寫職業教育序章——聚焦江蘇省高郵中等專業...
    原標題:積極打造辦學特色 譜寫職業教育序章——聚焦江蘇省高郵中等專業學校的特色育人之路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普及程度逐年提高,職業教育為越來越多的學子搭建起通向成人、成才、成功的通道,國家也從頂層設計層面出臺諸多政策措施,支持各級、各類職業教育逐步完善壯大,積極推進其發展。但如何立足根本,因人而異、因時制宜地將職業教育辦出特色、辦出水平,需要各大職業院校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不斷突破創新,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