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滄教育,比您聽說的更精彩 : 海洋教育篇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曲順 青島報導 李滄區教育和體育局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發展,推進藍色海洋教育進校園工作,積極探索出具有李滄特色的「五個一」海洋教育模式,提高學生對海洋的認知水平,激發學生熱愛海洋、保護海洋、探索海洋奧秘的責任感和使 命 感,為培養新型海洋人才奠定基礎。
-
山東省中小學海洋教育觀摩團點讚西海岸新區特色海洋教育
近年來,西海岸新區緊密結合「海洋戰略」主題,以培養中小學生海洋意識、海洋觀念、海洋知識為重點,探索創新人才培養和素質教育新模式,將藍色海洋教育打造成為區域教育特色品牌。西海岸新區薛家島小學海洋卡通吉祥物探索適應藍色經濟區建設需要的藍色海洋教育特色,培育學生開放、包容、創新、進取的精神和海洋國土意識、環保低碳生活觀念,建設海洋科普基地,開發海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創建一批以海洋教育為特色的中小學校
-
海洋教育,山東先行
山東省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海岸線約佔全國的六分之一,海洋經濟總量約佔全國的五分之一。從十八大提出的「建設海洋強國」,到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再到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提出「要推動山東省海洋強省建設」……海洋強國戰略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興海強國必先強教。發揮地域優勢,開展海洋文化教育,山東在行動。
-
高校海洋意識教育的學理思考與實踐探索
2016年6月,「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評價指標體系」正式發布,為評價國民海洋意識水平設立了科學標尺,也彰顯了開展國民海洋意識教育的緊迫性與重要性。該評價指標共分4個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和47個三級指標,在與時俱進中賦以國民海洋意識新的內涵,將其界定為「國民對涉海相關政治、國防、法律、管理、經濟、科技、環境、安全、自然、資源、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反映和認識」[1]。
-
打造特色海洋教育生態圈!2022年,青島「涉海」高校將超過10所
到2035年,我市將形成富有青島特色的海洋教育生態圈,海洋教育青島模式在全國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新設「海洋探索獎」為孩子藍色發展之路「引航」作為全國首個義務教育階段全面普及海洋教育的城市,青島將構建海洋教育課程體系,研製中小學、幼兒園海洋教育指導綱要,加強海洋知識在學科教學中的整合滲透,推進「海洋專家走進中小學課堂」活動課程化,形成覆蓋幼兒園到高中的基礎教育全學段海洋教育課程體系,將海洋教育課納入中小學優質課評選
-
教育視點:市南區打造「海洋教育」特色六大路徑
市南區以承擔市級「藍色海洋教育」改革試點項目為契機,近年來累積投入近1200餘萬元用於區域海洋教育發展,構建起以「多層次、聯動化、立體式」海洋教育管理體制為保障,以「藍色夢想」海洋文化特色育人模式為核心,以區域特色化和學校多元化相融合的海洋教育評價機制為導向的海洋教育特色發展體系。
-
青島中小學要開設藍色海洋教育課程 打造教育特色學校
25日,市教育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見》,提出要開齊開足開好科學課程,普通高中全面開設科技教育選修課。到2020年,全市力爭開發1-2門地方科技教育教材,95%以上的中小學校開設藍色海洋教育課程,建成50所高水平海洋教育特色學校,打造200個精品科技教育社團。
-
青島再添六大教育集團 突出海洋航天科技特色,聚焦勞動教育、特殊...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孫立傑參加揭牌儀式。目前青島局屬教育集團的總數已達11個,全市教育集團共成立了65個。四大優質普高成立教育集團,主打航天海洋科技等特色揭牌儀式上,青島一中與市南區教體局、青島商務學校籤署合作辦學協議,將由青島一中作為核心校,牽手市南區琴島學校、青島商務學校共同組建青島一中教育集團。
-
「天龍地龍水龍」進校園 上海大中小學特色「龍教育」五育並舉
龍文化進校園還要破解哪些難題?昨天下午,在市教委指導下,上海市科技藝術教育中心和新民晚報社聯合舉辦「上海市學生龍文化研討會」。與會專家和教育界人士表示,深入開展龍文化教育也是為文化自信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都是「龍的傳人」華東師大非遺傳承應用研究中心主任田兆元教授說:「作為中國文化代表的龍文化,一般被認為主要起源於北方地區、中原地區。
-
【校園風採】全市唯一!青島同安路小學榮膺「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
有個喜訊要告訴大家~!近日,山東省海洋局命名授牌2020年度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青島同安路小學等25家單位(場館)榮膺「省級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全省共有四所學校獲此殊榮該校是青島市唯一一所入選學校
-
田東小學探索網球特色教育之路
▲鹽田區田東小學積極探索網球特色教育之路。 近年來,鹽田區田東小學在校長劉澤斌的引領下,致力於打造網球特色學校。 2018年,田東小學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網球特色學校」。這是繼2014年成為深圳市網球項目傳統學校、2018年成為深圳市網球基地學校之後,田東小學獲得的又一殊榮,充分展現了鹽田教育在體育品牌特色建設方面的重要成果。
-
厚植海洋教育 人工智慧教育的「青島優勢」
全面打造海洋教育示範城特色市。2019年,青島市出臺《關於加快建設海洋教育示範城特色市的實施方案》,提出打造具有較強吸引力、競爭力、影響力的海洋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海洋特色人才培養高地和國際海洋科教中心城市。山東省教育廳也明確了相關支持政策,將從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給予青島政策支持。
-
中小學海洋教育怎樣引入社會資源
謀篇布局後,中小學海洋教育便要解決三個問題:教什麼,誰來教,怎麼教。圍繞「教什麼」,我省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在海洋課程體系開發上作出了不少特色探索。青島組建了一支由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涉海機構專家組成的課程研發團隊,出版了國內首套義務教育學段海洋教育教材《藍色的家園·海洋教育篇》,同時利用虛擬實境技術開發了「海洋VR教育課程體系」。日照市教育局組織編寫了一套海洋教育讀物《藍色的家園》,每年100萬元列入市財政預算,購置讀物免費發給小學3-6年級以及初中一二年級學生閱讀。
-
以海洋教育託起祖國的未來
大連開發區濱海學校原為一所默默無聞的海邊漁村小學。學生多為當地漁民子女和外來務工子弟。是課改的春風喚醒了沉睡的大地。他們開始重新審視自身的特點和外面的世界。他們以「草根兒」之純樸、海洋之大氣,憑藉「海洋教育」走出了一條特色辦學之路,使往昔的校園一下子「熱鬧」起來,平凡的教育被賦予了嶄新的時代意義。
-
打造小學裡的「高端」海洋教育 助力青島「海洋攻勢」
;與海洋所、海大海洋與大氣學院等合作共建,為孩子們引入「高端海洋資源」;結合疫情防控開展主題學習,從小樹立孩子的海洋保護意識……十九年來,青島同安路小學始終在海洋特色教育的道路上不懈探索,精心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海洋教育名片。
-
青島同安路小學:打造小學裡的「高端」海洋教育 助力青島「海洋...
半島記者 孫雅琴承辦市級海洋教育發展論壇,作為典型交流經驗,助力青島「海洋攻勢」;與海洋所、海大海洋與大氣學院等合作共建,為孩子們引入「高端海洋資源」;結合疫情防控開展主題學習,從小樹立孩子的海洋保護意識……十九年來,青島同安路小學始終在海洋特色教育的道路上不懈探索,精心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海洋教育名片。
-
非遺進校園|鄉土教育融合美育,澆灌出雲鄉深處的非遺之花
大理州非遺保護中心結合現實條件,遵循教育規律,因地制宜地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地構建非遺教育體系,保障了非遺校園傳承工作的常態化、正規化、序列化運行。鄉土教育與美育融合,打造白族特色非遺課程。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優秀傳統文化,是學生美育的重要內容和載體。新課程改革中強調開設特色地方課程與大理州非遺進校園工作融入鄉土教育的理念不謀而合。
-
深圳市羅芳小學 實施海洋教育 培養有氣質的一代新人
●葉淑萍 黃金倫明確定位把海洋文化作為學校主題文化「深圳要建設成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保護海洋、善待海洋的意識與觀念應該在深圳學生的心中紮根。」羅芳小學校長呂家榮說。深圳本身就是一座海濱城市,基於當今社會對於環保及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視,2015年調任羅芳小學後,呂家榮開始在傳承學校文化的基礎上,創新提出要打造一所真正意義上的海洋文化特色校園。
-
海洋教育傳播論壇 加強藍色文化知識
青島市教育局舉辦的主題為「特色.創新.發展」的全市中小學海洋教育論壇,在前期精心的籌備下,於5月23日隆重召開。市教育局基教處、普教研室、教科所負責人,各區教育(體)局分管局長、教育科負責人、教研室主任、教科所所長、全市海洋教育試點學校(幼兒園)校長(園長),各區市推薦3-5所學校校長,共近300人參會。
-
「2020球類運動進校園教育論壇」在徐舉行 合力推動「三大球進校園」
本次論壇,以「新時代、新理念、新模式」為主題,包含了開幕式、球類特色展示、主論壇、觀摩系列活動和課堂教學及微主題互動、「校長有話說」、名師對話、名家論壇、閉幕與頒獎等多元活動,旨在積極落實教育部提出的「三大球進校園」及加強學科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要求,切實促進體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集體性球類運動在學校課程中的教育性和實效性,促進青少年學生動商發展,推動「三大球」與優秀民族體育球類項目在校園中發展及學校體育特色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