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海洋打造「藍色糧倉」
推動重點項目落地生根
助力「新業態」百花齊放
芝罘區依託資源優勢
開拓多元化發展渠道
區海漁局
聚焦海洋,「藍色」崛起
轉型提升海洋漁業
陸海統籌,三產融合
推進海洋漁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推動漁業向集約化、園區化發展,引導漁業向深遠海拓展,打造山東省水產業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典範。
實施藍色種業工程
加強水產種質資源庫和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實施原種場升級改造工程,開發和培育養殖新品種,提升現代種業發展水平。
推動海水養殖提檔升級
★ 優化養殖空間布局,推動海水養殖與育苗、加工、旅遊、商務、海工等產業融合發展。
★推動漁業流通和服務業發展,不斷壯大海中寶、九田、海參大廈等水產市場規模,打造全國範圍內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水產加工交易基地。
壯大海工裝備製造業
以中集來福士等龍頭企業為依託,不斷拓展深遠海發展空間。
實施「海洋綜合平臺+漁業」「海洋綜合平臺+旅遊」計劃,實現產業跨界融合發展。
推進中集來福士「夢想號」海底鑽探船項目,打造深海鑽探「大國重器」;推進中集來福士「百箱計劃」深遠海智能網箱海洋牧場項目,打造新時代「藍色糧倉」。
發揮中集來福士國家能源海洋石油鑽井平臺研發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海洋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創新平臺引領作用。
重點發展海洋油氣鑽採平臺等海洋高端裝備製造業,形成集研發、製造、服務於一體的海洋裝備高端產業鏈。
發展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業
瞄準國際生物醫藥技術前沿,提升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業發展水平。
吸納海洋生物醫藥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有關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相關配套企業、金融機構,提升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技術研發能力和成果轉化能力。
圍繞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加快開發海洋健康食品、功能性食品、海洋化妝品、海洋生物製品和海洋藥物等系列產品。
打造特色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引導企業加強與科研院所的聯繫,共同開展科技攻關和技術創新,打造新型海洋生物產業鏈條。
區商務局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優化利用外資結構
★ 加大幸福區片改造、芝罘仙境、海上世界等重點項目利用外資力度,推動項目早落地,資金早到帳。
★創新「外資利用」模式,鼓勵外商以參股、併購等方式在我區設立外商投資企業。
推進市場多元戰略
組織企業參加境內外重點展會,鞏固日本、韓國、歐洲等傳統市場份額,拓展「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加強與東協等地的經貿合作,力爭到2025年,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雙邊貿易總額達到4億美元。
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
★ 鼓勵先進技術與設備、關鍵零部件等產品進口,加快培育以技術、品牌和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的出口新優勢。
★ 力爭到2025年,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提高到26%,一般貿易出口比重提高到75%。
鼓勵「新業態」發展
★ 發揮毗鄰日韓區位優勢,做大做強海洋食品、日用消費品等我區優勢產業,發揮煙臺港、保稅港區和煙臺電商產業園內的海關監管場所功能優勢,打造對日韓進出口商品的交易監管區。
★ 發揮煙臺三站市場採購貿易試點,培育小商品綜合批發(零售)市場採購貿易集散平臺。
★ 推動「三站市場+跨境電商」模式,支持市場經營者建立自營平臺或利用第三方平臺發展跨境電商,實現海內外雙方對接,開拓交易新渠道。
來源丨區海漁局區商務局
編輯丨文穎
審核丨區融媒體中心
壹點號看芝罘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