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體看甘肅」蘭州鴛鴦牛肉拉麵「出道」,網友:牛肉麵都出...

2021-01-11 每日甘肅

最近,有著「中華第一面」美譽的蘭州牛肉拉麵,又出新花樣啦。

始創於1915年的蘭州牛肉拉麵,被當地人稱為「牛肉麵」「牛大」,以「湯清者鏡、肉爛者香、面細者長」的美味著稱。拉麵分為「毛細、三細、二細、韭葉、大寬、蕎麥稜」等9種面形。

蘭州這家麵館推出的鴛鴦牛肉拉麵,顛覆了傳統的「牛大碗」。

↑蘭州鴛鴦牛肉麵。史靜靜 攝

一分為二的瓷碗中,撈起筋道的麵條,一半淋上清香濃鬱的傳統牛肉湯頭,潑勺秘制紅辣油,撒上綠色的香菜蒜苗,再來點嚼勁十足的牛肉片,另一半拉麵則澆上爽鮮酸湯和別具風味的酸菜。

↑拉麵師傅舀紅油辣椒。史靜靜 攝

一邊清湯鮮香,一邊口感酸爽,這就是「一鍋兩味」的蘭州鴛鴦牛肉拉麵,看起來就食慾滿滿呀。

↑食客專門來打卡嘗鮮。史靜靜 攝

聽老闆介紹,鴛鴦牛肉麵每碗20元,面量和普通大碗一樣。

近日推出後,每天賣超過100碗,很多市民驅車1個多小時專門趕來「打卡」嘗個鮮。

外地網友看到新聞說,「口水流了一地」「我能連吃三碗」「乾飯人的雙倍快樂」「已經訂機票了」……

有網友說應該定位情侶牛肉麵。

更有網友「扎心」表示:牛肉麵都出鴛鴦碗了,你卻還是一個人。

……

對於這種創新,從事牛肉麵行業十餘年的麵館負責人坦言,希望牛肉麵能有更多的創新。

其實,最初做鴛鴦拉麵有難度,跑遍市區的百貨市場找不到適合的餐具,最終通過網上特地訂製了一批鴛鴦碗。

有了專用碗具,店老闆又開始琢磨什麼樣的混搭口味能適合大眾個性化需求。

↑訂製的專用鴛鴦碗具。史靜靜 攝

原來,這家麵館是蘭州最早開創酸菜牛肉麵口味。於是,經過研究烹調中的面量和湯頭的合適程度後,傳統清湯牛肉麵,加上頗受歡迎的酸菜牛肉麵,成為了鴛鴦面的固定搭配。

拉麵師傅還會根據顧客要求,做出毛細、二細、韭葉、大寬等9種面型供食客選擇。

有市民說,花一份錢,大快朵頤吃到兩種口味,兩種面型,風味變得更加豐富。

↑食客一碗麵品嘗兩種風味。史靜靜 攝

不過,這個新面世的鴛鴦面的魅力不止於此,它不僅一面多吃,碗中加入各加入半個雞蛋後,更好看了,仿佛變成一個太極八卦,成為了餐桌上的一道新風景。

「不只是口味的混搭。」談起做鴛鴦面的初衷,店主說,一碗麵兩種味,滿足不同口味人的需要,更讓吃麵多了份樂趣,而且不同的面型帶來的口感也是不一樣的。

店主說,對於外地遊客,可以了解更多牛肉麵文化;帶著孩子來不吃辣椒的顧客,也多了一種選擇。

「希望通過這種創新,擴大蘭州牛肉拉麵知名度及影響力,弘揚蘭州地方美食。」

但也有網友表示遺憾,認為吃牛肉麵的「儀式感」在於,吹開紅油先喝口湯,吃完面再喝幾口熱湯,渾身都舒坦。

不能端碗喝湯的鴛鴦拉麵「沒有靈魂」,還笑稱把碗端起來湯就撒到臉上,而且喝湯時還會卡著門牙。

對於不能喝湯,該店負責人解釋,會給每份面配個小湯勺,讓食客能邊吃麵邊喝湯。

儘管有不同質疑,店家表示,接下來還會創新研究新的牛肉麵形式。

↑蘭州牛肉麵博物館內展品重現了民國初年第一家牛肉麵館場景,吸引民眾參觀。高展 攝

在蘭州,很多人的一天,是從牛肉麵開始的。

↑在蘭州,10分鐘任意方向走可找到一家麵館。史靜靜 攝

蘭州現有正常經營的牛肉麵店1691家,如今,研究創新形式的傳統麵館是越來越多。

年初疫情期間,為了吃牛肉麵,很多餐館將餐桌的三面環繞著白布,隔離成「小包廂」,被網友戲稱:牛肉麵吃出科舉考試感覺。

↑2020年初,一家牛肉麵館用「土辦法」改進就餐環境。(資料圖)

蘭州街頭出現將牛肉麵後堂搬上車的移動「牛肉麵館」。

↑蘭州有間移動「牛肉麵館」前排隊。楊豔敏 攝

還有店家推出了大碗直徑45釐米,碗口比一般成年人腰粗的「超級牛大碗」。三五人圍在一起,把牛肉麵吃出了火鍋的感覺。

↑有店家推出的超級大碗牛肉麵,吃出了火鍋的感覺。(資料圖)

對此,有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飲食文化的創新,

不過,還有人認為,這樣的牛肉麵沒有靈魂。

對於這種層出不窮的創新,

你怎麼看?

願意去嘗嘗嗎?(作者:史靜靜 楊豔敏)

相關焦點

  • 一碗麵兩種味 蘭州這家「鴛鴦牛肉麵」火了
    一碗麵兩種味 蘭州這家「鴛鴦牛肉麵」火了蘭州「鴛鴦牛肉麵」。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裴強 攝「打卡」嘗鮮。「一碗麵兩種味,燃爆您的味蕾。」最近,蘭州牛肉麵又出新花樣啦!元旦前夕,蘭州一餐館推出「鴛鴦牛肉麵」,顛覆了傳統的「牛大碗」,吸引市民前往品嘗。該款牛肉麵碗由店家專門定製而成,一個碗分為兩部分,顧客可以選擇酸菜味和傳統味道相結合,還可以選擇多種面形。1月4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民主西路這家「鴛鴦牛肉麵」店,前來打卡吃麵的市民絡繹不絕,市民張先生說,「花一份錢,大快朵頤吃到兩種口味,兩種面形,讓口感變得更加豐富。」
  • 沙縣小吃蘭州拉麵淮南牛肉湯黃燜jimmy飯……有毒
    這兩年,淮南牛肉湯在江浙滬皖的普及度,已經超越了曾經的街邊三巨頭「沙縣小吃、蘭州拉麵和黃燜雞米飯」。而且淮南牛肉湯店的菜單單一,只有牛肉湯和燒餅,有的店甚至連個大而明顯的招牌都沒有,僅靠門上「淮南牛肉湯」五個紅色大字和撲面而來的香氣,就能立足。
  • 蘭州:牛肉麵裡吃出「老鼠」 相關部門稱廚房衛生沒問題
    網友「貓眼醬」:從圖片上看,老鼠挺小的,有可能是帶進去的,就算帶進去也沒人能發現吧?  網友「smallskying」:這麼大的老鼠顧客看不見?牛肉麵師傅看不出來嗎?吃出來為什麼不直接報警?還要封口費2萬!這不是明擺著告訴你,他這是在幹什麼!
  • 非洲女碩士拜師學藝,30秒做出一碗蘭州牛肉拉麵!真香!
    2016年成為蘭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研究生。金佑琪來中國前,心裡既忐忑又好奇。中國是什麼樣的?蘭州有好吃的嗎?能適應當地的生活嗎?初到蘭州,當地的非洲朋友紛紛告訴她。「來蘭州最重要的事,就是吃碗地道的牛肉拉麵。」到底蘭州牛肉拉麵有多好吃,街頭巷尾都是拉麵店,還讓這麼多非洲朋友安利?抱著好奇,她前往學校附近的一個小麵館。
  • 牛肉麵改名字了???
    蘭州拉麵改名字了?很多在內地做拉麵生意的青海人,將蘭州拉麵改成化隆拉麵,這樣做合理嗎?這樣做會影響拉麵生意嗎?這樣做會砸招牌、砸口碑嗎?今天老孟跟大家聊一聊:首先,毫不掩飾的講,在內地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裡開的蘭州拉麵,70%的麵館是青海人開的,剩下的還有甘肅臨夏的,為什麼這麼肯定呢?老孟在長沙市上的大學,做我土生土長的青海人,酷愛吃麵,毫不誇張的說,長沙市嶽麓區的大小蘭州拉麵館,我幾乎是天天吃了個遍,拉麵館老闆都認識,全是青海化隆縣的。
  • 蘭州牛肉拉麵到底能有多細,幾乎入碗就化讓人驚嘆不已
    南北味系列之——蘭州牛肉麵提到蘭州大家腦海裡立刻跳出來的第一美食肯定就是家喻戶曉的蘭州牛肉拉麵了,蘭州牛肉拉麵又叫做蘭州清湯牛肉麵,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蘭州牛肉拉麵的湯汁十分清澈,可以直接透過湯汁看到碗中細的像絲一樣的麵條。
  • 蘭州:外籍粉絲體驗拉麵技藝
    外籍粉絲體驗拉麵技藝  11月22日,由省委宣傳部主辦、《中國日報》承辦的「探訪甘肅 甘肅省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外籍粉絲線下活動」走進蘭州,感受、記錄蘭州這座美麗山水城市的歷史、現在以及美好的未來。
  • 寧夏牛肉麵創新「招式」欲入美食「江湖」
    一桌豐盛的早茶拉麵。 楊迪 攝中新網寧夏吳忠1月10日電 題:寧夏牛肉麵創新「招式」欲入美食「江湖」作者 楊迪一碗牛肉麵,最撫食客心。寧夏拉麵「師從」甘肅蘭州牛肉麵(又稱蘭州拉麵),卻又另闢蹊徑,形成了當地獨具特色的美食——「早茶拉麵」。
  • 西北美食江湖,甘肅蘭州憑啥排第一?
    攝影/nhacw,圖/匯圖網不過要說蘭州最知名的甜品,還是牛奶雞蛋醪糟。自它在《舌尖上的中國》裡閃亮登場後,做「馬爺雞蛋醪糟」的攤子就擺了半條正寧路,家家門口站一個白帽白鬍子的馬大爺(真正的馬爺卻不留鬍子),手底下都是醪糟翻滾,牛奶噴香,雞蛋在鍋裡開出黃白相間的小花。
  • 孤獨美食家,太空艙式一人食拉麵,不孤單,不將就!
    京城裡有家蘭州拉麵館叫「23坐」,之所以叫做「23坐」是真的只能做23個人,有點像韓劇裡自習室的味道,又有點像太空艙,所以一個人去也不會顯得很尷尬~單人單座隔斷式就餐,除了聲音,完全感受不到隔壁的存在。現代的工業水泥裝修,黑白灰色調簡單幹淨,光線微暗,整體讓人很舒服。
  • 傳拉麵為保彈性多用拉麵劑 腐蝕或致癌傳言不實
    吃拉麵有害健康嗎?為此,人民日報「求證」欄目記者在甘肅、北京等地進行了調查採訪。  拉麵為何加彭灰或拉麵劑?  【調查】可使麵團有彈性,麵條拉得更長、形狀更多  很多蘭州人都知道,蘭州拉麵的製作,需要「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這裡提到的灰,就是「蓬灰」。
  • 「夜讀」拉麵,遍布四海的家鄉味道
    馬明遠家的拉麵館開在海南省三亞市,這裡離他的家鄉化隆近3000公裡,對於家鄉的人們來說,是真正的天涯海角。主廚馬國棟是馬明遠的侄子,他曾在成都親戚家開辦的拉麵館裡做了5年學徒。今年年初,他正式加入了馬明遠的拉麵館,成了這個麵館的主廚。「兩碗拉麵」,聽到大廳裡有顧客點餐,後廚的馬國棟開始忙活起來。
  • 飲食趣味地圖:黃燜雞、沙縣小吃、蘭州拉麵如何三足鼎立?
    以秦嶺-淮河為界,我國的主食偏好呈現出明顯的「南米北面」特點。隨著種植技術和交通運輸的發展,這種差異如今雖然不再涇渭分明,但整體格局依然存在。在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儘管米麵分界線十分明顯,但並非鐵板一塊。例如,地處東南沿海的浙江很流行吃麵,而東北的遼寧、吉林地區,則有米麵平分秋色之勢。這或許與歷史有一點點關係。
  • 遊標卡尺測面寬 來看看江蘇拉麵技能比賽都比了啥?
    交匯點訊蘭州拉麵是著名的中式快餐之一,江蘇已經有近5000家拉麵店。好的拉麵是什麼樣的呢?交匯點記者12日目睹了一場省內拉麵高手的比拼。當天上午,由江蘇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辦,省餐飲行業協會承辦的全省民族風味拉麵技能比賽活動在南京開賽,來自省內13個設區市及3個省管縣(市)代表隊的42名選手,在比賽中展示了精湛的拉麵技藝。活動組織者介紹,選手們需在40分鐘內拉制兩份麵條:一次為規定環節,要求拉出細面;一次為自選動作,可在二寬、大寬、二細、毛細等四種面中選一種拉制。
  • 甘肅:蘭州一小區自來水驚現「紅線蟲」,居民改用礦泉水
    文章導語:甘肅:蘭州一小區自來水驚現「紅線蟲」,居民改用礦泉水自來水有蟲。甘肅蘭州市近日有小區居民發現自來水有紅線蟲,嚇得不敢再用,改用買來的礦泉水。居民表示,家家戶戶的自來水都有蟲,嚇得他們不敢再用,只能拿來衝廁所,「放水一分鐘就會出現4、5條」。網傳影片所見,自來水中的紅線蟲每條有數釐米長,非常活潑地在水中遊動。經換管道後,自來水質量已恢復正常。不少網民看後直呼「噁心、鐵線蟲入侵」、「生化危機的感腳」;有人質疑,「蘭州的水為什麼老出問題?」
  •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建農產品農藥殘留基礎資料庫 「源頭監管...
    (資料圖)蘭州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供圖中新網蘭州11月25日電 (記者 劉薛梅)甘肅是高原夏菜和中藥材重要產區,要擴大出口範圍,還需要溯源到底,加強基層農藥殘留檢測能力,在監管的同時提高產品質量,「重點解決重金屬超標、農藥殘留等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龐國芳24日表示。
  • 有一種「面」,是用心情命名的
    蘭州牛肉拉麵,牛肉被「埋沒」了一種美食以城市名或省名命名,這足以表明它的大氣與知名度,比如:北京烤鴨、山西刀削麵、蘭州拉麵等等。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凡是以這種方式命名的美食,都擁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美食傳承的是精妙的配方,是獨特的味道,是厚重的文化。
  •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酒泉:烈焰淬火鑄新「藍」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酒泉:烈焰淬火鑄新「藍」 甘肅日報客戶端每日甘肅網微信
  • 烏魯木齊蘭州網友爭論不休,榆林笑了
    西北五省,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眾所周知,陝西經濟發展最好,雖然陝西面積比新疆,青海,甘肅都小,比寧夏大,但是陝西GDP位居西北五省第一。2019年,陝西省GDP是25793億元,名列第一。新疆自治區排名第二,GDP是13597億元。甘肅省排名第三,GDP是8718億元。
  • 蟋蟀拉麵、蟲屎奶茶,日本人最近迷上吃蟲子了?
    然而這道招牌主食的「內容」並不是看上去這麼簡單。直到最後上菜擺盤時,還會再給你加點蟋蟀本蟀,點綴一下....一碗麵堪稱全員「蟋蟀」。(@journeyscricket)另外有趣的是,不要以為這家餐廳只賣蟋蟀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