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1950年代以來 全球熱浪天數不斷增加
該研究發現,世界各地熱浪加劇的程度不一,亞馬遜、巴西東北部、西亞(包括印度次大陸部分地區和中亞)和地中海的變化都比澳大利亞南部和亞洲北部的變化更快。唯一有人居住而熱浪沒什麼變化的地區是美國中部。此外,過去70年間,熱浪的時間越來越長,全球各區域和整體的熱浪天數都明顯增加。研究指出,過去70年間,熱浪的時間越來越長。
-
極端複合事件加劇海洋熱浪
「令人驚訝的是,Laura和Sally似乎與颶風Michael相似,在颶風之前都有較小風暴的『鋪墊』(即颶風Hanna和颶風Marco),」 美國多芬島海洋實驗室的物理海洋學家、南阿拉巴馬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Brian Dzwonkowski博士解釋說。「這種風暴前的海洋環境很可能影響了風暴登陸前的強度。雖然這種強化效應對於疏散和備災來說至關重要,但它很難通過颶風模型或預報預測。」
-
熱島效應加劇高溫熱浪
研究團隊選取的這次高溫熱浪過程連續5日的日最高氣溫均超過35℃,為北京站1951年以來連續5日平均最高氣溫的最高值。當時,大陸暖高壓控制我國大部分地區,北京處於高壓脊前,受上空西北氣流下沉增溫和近地面空氣靜穩作用影響,加之低層氣流越過西北山地引起的焚風效應,導致出現高溫熱浪天氣。研究發現,受城市熱島效應影響,一天不同時刻地面氣溫從城區到郊區有明顯的降低趨勢。
-
熱浪加速席捲全球!極端高溫天氣與災難性事件伴生
來源:經濟日報外媒稱,一項據稱首次從地區層面分析熱浪問題的研究顯示,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幾乎所有地區的熱浪出現頻率和持續時間都在增加。據英國《衛報》網站7月3日報導,研究發現,全球各地熱浪升級現象存在差異,其中亞馬孫、巴西東北部、西亞(包括南亞次大陸和中亞的部分地區)和地中海地區的變化均快於澳大利亞南部和北亞等地。唯一沒有出現升級趨勢的人類居住區是美國中部。這項發表在英國期刊《自然·通訊》上的研究發現,各地區內部和跨地區的熱浪持續總天數呈現明顯的增加趨勢,而且在過去70年裡,熱浪持續時間越來越長。
-
外媒:熱浪加速席捲全球!極端高溫天氣與災難性事件伴生
外媒稱,一項據稱首次從地區層面分析熱浪問題的研究顯示,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幾乎所有地區的熱浪出現頻率和持續時間都在增加。據英國《衛報》網站7月3日報導,研究發現,全球各地熱浪升級現象存在差異,其中亞馬孫、巴西東北部、西亞(包括南亞次大陸和中亞的部分地區)和地中海地區的變化均快於澳大利亞南部和北亞等地。唯一沒有出現升級趨勢的人類居住區是美國中部。
-
全球變暖加劇,地球或成煉獄?
聯合國圖片01世界氣象組織:未來氣候變化將持續加劇據世界氣象組織最新報告預測,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化將在未來持續加劇。根據為紀念地球日50周年而發布的《2015-2019年全球氣候》最終報告,所有指標都顯示過去五年來氣候變化加速了。2019冠狀病毒病可能會暫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不能代替持續的氣候行動。而且由於氣候變化,與天氣、氣候和水相關的危害將變得更加嚴重,進而將使其應對變得更加困難。
-
熱浪加速席捲全球!氣候科學家:為防止全球變暖的最壞結果 需採取...
熱浪加速席捲全球! 第一次全球範圍內對熱浪區域級別的綜合評估顯示
-
受全球變暖影響 近30年來海洋熱浪次數激增逾50%
中新網3月11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當地時間11日,一份國際研究報告指出,受全球變暖影響,近30年來海洋熱浪發生的次數比20世紀初增加超過50%,且破壞力越來越強,這對魚類、珊瑚和其他海洋生物構成了嚴重威脅。資料圖:氣候變暖導致冰山融化,北極熊的生存受到威脅。
-
《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發布:全球變暖趨勢加劇 未來五年可能...
隨著全球持續變暖,目前的高溫紀錄再被打破「只是時間問題」。聲明表示,2019年是有儀器記錄以來溫度第二高的年份。2015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2010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自20世紀80年代,每個連續十年的氣溫都比1850年以來的前一個十年更熱。
-
熱浪席捲歐洲
而6月已遭受一次熱浪侵襲的歐洲,近期再迎酷暑「烤」驗。【再遭酷暑「炙烤」 歐洲網友心裡苦!】正常氣候條件下,歐洲大部分國家全年最高氣溫都不會超過30℃,空調安裝率僅為5%左右。然而,近幾年來,歐洲各國的氣溫紀錄卻被頻頻打破。
-
熱浪席捲北半球 北極現罕見高溫 究竟是誰在「燜燒」地球?
今年入夏以來,高溫熱浪席捲北半球,歐美以及亞洲多國遭遇持續高溫天氣,部分地區出現乾旱火災,北極圈氣溫甚至超過30℃。是什麼原因導致北半球出現持續高溫?為何北極地區發「高燒」?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氣象專家。
-
全球海表溫度上升趨勢明顯 我國沿海海平面呈加速上升趨勢
2019年全球平均海平面較2018年高8.5毫米《藍皮書》顯示,1870—2019年,全球平均海表溫度上升趨勢明顯,過去十年(2010—2019年)平均值高於1870年以來的任何一個十年,2019年比常年(1981—2010年,下同)高0.27℃。1955—2019年,全球0—700米海洋熱含量增長速率為3.1×1022焦耳/10年~3.8×1022焦耳/10年。
-
全球變暖加劇驟旱風險
更需警惕的是,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下,乾旱影響的區域正在悄悄發生改變,中國原本溼潤的地區或將頻發驟旱事件。「一般而言,乾旱是一種緩慢發展的氣候現象,往往是由降水虧缺引起,需要數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達到強度和範圍上的最大值。」
-
熱浪席捲北半球!北極圈溫度罕見飆升超30℃ 誰在"燜燒"地球?
今年入夏以來,高溫熱浪席捲北半球,歐美以及亞洲多國遭遇持續高溫天氣,部分地區出現乾旱火災,北極圈氣溫甚至超過30℃。是什麼原因導致北半球出現持續高溫?為何北極地區發「高燒」?8月初的北極地區。王曉雯 攝影氣候變暖導致高溫風險加劇從氣候背景來看,全球氣候變暖導致高溫風險加劇,是今年高溫熱浪異常的大背景。艾婉秀表示,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並不意味著每個地區的增暖速度都一樣。
-
全球變暖加劇,人類未來堪憂
2018年10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甩出一記重磅警告:若不把全球升溫幅度需控制在1.5℃以內,2030年之後,地球會迎來毀滅性氣候。留給我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但目前看來,全球變暖仍在加劇,甚至不再受人類的控制。
-
海洋熱浪會造成生態系統「重新分布」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科學家衡量了海洋熱浪造成的生態系統破壞,結果發現,海洋熱浪會造成熱位移,位移距離從數十公裡到數千公裡不等。而這種位移,代表了生物為躲避潛在的高溫脅迫可能需要移動的距離。該結果開闢了新的研究方向,有助理解反常的海水變暖對於海洋物種的潛在影響。相關研究報告發表於5日的《自然》雜誌上。海洋熱浪是指海水異常溫暖的特殊時期。
-
高溫熱浪的危害不只是讓你熱到「變形」
說起高溫熱浪,不要以為它只是讓你熱到「變形」,多位受訪專家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高溫熱浪其實是一個「沉默的殺手」,不僅能導致傷亡事件,還能影響農作物生長,加劇水體富營養化,甚至可以影響電力供應和道路暢通等,是最危險的自然災害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高溫熱浪引發傷亡人數的增速,遠高於其他所有極端天氣事件,如乾旱、洪澇和風暴等。
-
溫室效應加劇極端氣候 2020全球災損高達1500億美元
全球氣候政策領導克雷默(KatKramer)說:「無論是亞洲的洪患、非洲的蝗災,或是歐洲和美洲的風暴,氣候變遷在2020年持續肆虐全球。」 當然,在人為全球暖化開始影響地球氣候系統前,人類早已飽受極端天氣災害所困擾。
-
【高溫科普五】什麼是高溫熱浪?
高溫熱浪的標準主要依據高溫對人體產生影響或危害的程度而制定。 高溫也是一種較常見的氣象災害。我國除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區以外,幾乎絕大多數地方都出現過高溫天氣,包括最北端的漠河(2010年6月5次出現高溫天氣)。我國的高溫天氣主要集中在5~10月。從地理位置上看:江南,華南,西南及新疆都是高溫的頻發地。
-
GRL | 基於CMIP6的歐洲熱浪事件歸因及未來預估
隨著氣候變暖,全球極端氣候事件出現的頻率、影響範圍、持續時間均呈增加的趨勢,特別是最近幾年,歐洲地區夏季頻繁出現高溫熱浪,由於歐洲地區是全球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