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科學:研究揭示了在氧化鉿基薄膜中觀察到的鐵電性質!

2020-12-05 老宋講汽車

納米科學:研究揭示了在氧化鉿基薄膜中觀察到的鐵電性質!

鐵電材料在下一代電子器件中具有應用,從光電調製器和隨機存取存儲器到壓電換能器和隧道結。現在,東京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了外延氧化鉿基(HfO2基)薄膜的特性,證實了穩定的鐵電相高達450°C。正如他們所指出的那樣,「這種溫度對於基於HfO2的鐵電材料來說足夠高,可以用於穩定的器件操作和加工,因為這個溫度與其他傳統的鐵電材料相當。

關於取代鉿氧化物薄膜中鐵電性質的報導 - 其中一些離子被其他金屬取代 - 引起了特別的興趣,因為這些薄膜已經用於電子產品並且與主導該行業的矽製造技術兼容。然而,由於多晶膜的隨機取向,試圖詳細研究基於HfO 2的薄膜的晶體結構以理解這些鐵電性質已經遇到了挑戰。

為了獲得具有明確晶體取向的薄膜,東京工業大學的Takao Shimizu,Hiroshi Funakubo及其同事轉向了一種生長方法,該方法在外延膜生長之前尚未嘗試過基於HfO2的材料。然後,他們使用一系列表徵技術 - 包括X射線衍射分析和廣域互易空間映射 - 來確定隨著釔含量增加而晶體結構的變化。他們發現從低對稱階段到高對稱階段的變化通過臨時正交相,隨著釔從-15%取代的氧化釔增加。

進一步的研究證實,這種正交相是鐵電的,並且在高達450℃的溫度下是穩定的。他們總結說:「目前的結果有助于澄清基於HfO2的鐵電材料中鐵電性的性質,以及它在各種器件中的潛在應用。

HfO2的介電常數(高κ)先前已經引起人們對用於諸如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電容器的電子元件的興趣,並且已經用於器件中的高κ門。結果,它與主導當前電子製造的CMOS處理的兼容性是已知的。

在HfO2薄膜中已經報導了鐵電性質,其中一些鉿離子被不同類型的離子(包括釔,鋁和鑭)以及矽和鋯取代。研究人員研究了用氧化釔YO1.5取代的HfO2薄膜,因為已經在這種材料的薄膜中報導了鐵電性質,在外延生長的薄膜中可以獲得相對於基板的明確的晶體取向,但該方法通常需要高溫。由於傾向於分解成非鐵電相,HfO2通常通過非晶膜的結晶來製備。研究人員使用脈衝雷射沉積製備外延生長的HfO2基薄膜,而不會破壞鐵電相。薄膜在氧化釔穩定的氧化鋯上生長,厚度約為20nm。

HfO2存在於穩定的低對稱單斜相中,其結構類似於具有平行四邊形基底的矩形稜柱。該結構通過亞穩態正交相變為高對稱立方或四方結構相,單斜晶,立方晶和四方晶體結構具有反轉慢速,其排除了鐵電性質。因此研究人員專注於斜方晶系。HfO 2中幾個相的共存進一步使晶體結構的研究複雜化,使得更希望獲得具有明確定義的晶體取向的膜。在目前的工作之前,仍然不清楚基於HfO2的薄膜的外延生長是否可能。

以前的工作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和同時收斂的束電子衍射來證實正交相的存在,但由於隨機多晶取向,更詳細的晶體結構分析證明是困難的,利用外延生長的薄膜,研究人員能夠使用X射線衍射分析和廣域相互空間映射測量來識別正交相位。然後,他們使用像差校正環形明場和高角度環形暗場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來確認正交相是鐵電相。

相關焦點

  • 鉿基氧化物材料有望成為未來晶片的選擇?
    為此,本文將聚焦於鉿基氧化物材料及其在集成電路技術與晶片方面的應用研究,從鉿基氧化物材料性質、所展現的物理效應及其器件應用、需解決的科學問題等幾方面,對鉿基氧化物材料及其器件應用現狀、發展前景、面臨的關鍵科學問題等進行概述性的介紹、總結與展望。
  • 鉿基氧化物材料有望成為未來晶片的選擇?
    為此,本文將聚焦於鉿基氧化物材料及其在集成電路技術與晶片方面的應用研究,從鉿基氧化物材料性質、所展現的物理效應及其器件應用、需解決的科學問題等幾方面,對鉿基氧化物材料及其器件應用現狀、發展前景、面臨的關鍵科學問題等進行概述性的介紹、總結與展望。
  • 西安交大在柔性鐵電領域取得新進展
    微納米尺度褶皺具有浸潤性、光學透明性、摩擦和黏附等獨特的表面性能,使其在可逆潤溼、摩擦、黏附、光學等與表界面相關的智能器件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褶皺的形成主要利用硬質膜/彈性基體中薄膜與基體存在的熱膨脹差異,當膜/基複合體系受到外界影響(如力、溫度、溶劑等),可在表面形成壓應力,當應力達到臨界值後材料表面產生力學失穩而形成褶皺。基於褶皺的形成機理,薄膜層應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因此目前褶皺薄膜層主要以高分子和金屬材料為主。很少有功能氧化物薄膜被應用於褶皺結構中,這極大限制了微納米尺度褶皺的應用範圍。
  • 哈工大(深圳): 鐵性薄膜和異質結拓撲結構的研究進展
    背景介紹拓撲學是數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拓撲空間在拓撲變換下的不變性質和不變量。例如,拓撲的概念已被引入來研究凝聚態物理中的各種奇異態,特別是實空間中與極性/自旋構型相關的拓撲結構以及動量空間中的拓撲輸運現象。在眾多擁有拓撲結構的材料中,鐵性薄膜材料,如鐵電、鐵磁和多鐵材料,由於場致翻轉的自發極性/磁有序,在信息存儲和傳感驅動等領域具有極大應用價值,從而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
  • 納米結構的柵極電介質:有助提升有機薄膜電晶體穩定性!
    不同於傳統的矽基無機電子器件,它是由碳基的高分子和小分子材料製成。有機電子器件的優勢包括:廉價、輕量、柔性等等。此外,有機電子器件的應用前景也非常好,例如:太陽能電池、存儲器、薄膜電晶體、電致變色薄膜、生物電子等等。
  • 哈工大Adv.Mater:鐵性薄膜和異質結拓撲結構的研究進展
    1 背景介紹 拓撲學是數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拓撲空間在拓撲變換下的不變性質和不變量。 例如,拓撲的概念已被引入來研究凝聚態物理中的各種奇異態,特別是實空間中與極性/自旋構型相關的拓撲結構以及動量空間中的拓撲輸運現象。在眾多擁有拓撲結構的材料中,鐵性薄膜材料,如鐵電、鐵磁和多鐵材料,由於場致翻轉的自發極性/磁有序,在信息存儲和傳感驅動等領域具有極大應用價值,從而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
  • 鉑結構在單晶表面、薄膜和納米顆粒中的溶解
    科學家使用了一系列定製的表徵工具來研究明確定義的鉑結構在單晶表面、薄膜和納米顆粒中的溶解。他們已經開發出了在原子尺度上觀察過程的能力,以了解造成溶解的機制並確定其發生的條件,然後,他們將這些知識應用於材料設計中,以減輕溶解並增加耐用性。
  • 上海技物所等在鐵電隧道效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每日科技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褚君浩以及研究員孟祥建課題組在鐵電量子隧穿效應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鐵電量子隧穿效應是將普通「牆壁」層(或者稱作「壘」層)換為鐵電材料,利用鐵電材料的極化翻轉特性來改變「牆壁」的厚度和高度,進而實現對量子隧穿特性、狀態的操控。  實現鐵電量子效應需要極高的樣品質量,以前的報導鐵電量子隧穿效應只在少數幾種鈣鈦礦結構的複雜氧化物材料體系中被觀測到,並且製備工藝及控制複雜,隧穿機理尚不清晰。
  • 研究人員在原子尺度上發現鐵電性
    現在,伯克利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可能已經找到答案。在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教授Sayeef Salahuddin和研究生Suraj Cheema的帶領下,一組研究人員設法在矽上生長了一種超薄材料,該材料具有獨特的電特性,稱為鐵電性。兩人的研究成果發表在4月22日的《Nature》上。
  • 在納米尺度上觀察鎂中的原位氫擴散動力學研究
    在目前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的Julian Karst和一個科學家團隊研究了金屬鎂(Mg)到介電鎂氫化物(MgH2)的相變動力學的納米細節。該團隊利用MgH2的特徵性聲子共振,獲得了材料狀態之間前所未有的化學特異性。結果揭示了納米晶形成過程中發生的成核過程。他們測得了納米尺度上的水化物相的傳播速度,與宏觀傳播動力學相比,納米尺度上的水化物相傳播速度更快。
  • 鎘空位使CdPS3納米片基薄膜實現高質子電導率
    鎘空位使CdPS3納米片基薄膜實現高質子電導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 16:59:12 中國科學院瀋陽金屬研究所的任文才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CdPS3
  • 北大在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數字電路應用的探索中取得重要進展
    半導體碳納米管被認為是構建納米電晶體的理想溝道材料,有望推動未來電子學的發展。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間,基於碳管的器件和電路得到廣泛研究,並在器件物理、性能研究探索、電路製備等領域取得了巨大進展。碳基電子學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碳基集成電路的實用化推進,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大面積製備、高半導體純度的高質量碳納米管材料。
  • 納米級二氧化鈦光催化氧化技術的研究
    締合在Ti4+表面的·OH的氧化能力是水體中存在的氧化劑中最強的,能夠氧化大部分的有機汙染物及部分無機汙染物,將其最終降解為CO2、H2O等無害物質,並且對反應物幾乎無選擇性,因而在光催化氧化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 固體所等在多維石墨烯基複合材料及性能研究中獲進展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納米中心研究人員與安徽大學合作,在二維石墨烯基複合薄膜和三維石墨烯基複合物的製備及性能研究上取得了新進展:利用一種新興的方法—噴墨印刷法成功製備了石墨烯和多金屬氧酸鹽的複合薄膜,並發現複合薄膜可用作生物傳感器;利用水熱的方法製備了三維結構的還原石墨烯/α-Fe2O3複合水凝膠,首次發現三維結構的石墨烯基複合材料有著優異的微波吸收性能
  • GeTe薄膜的性質、應用及其紅外探測研究進展
    GeTe基固溶體中,GeSbTe(簡稱GST)系統的研究最為廣泛,例如:Raoux等人以Ge2Sb2Te5作為相變存儲材料,發現Ge2Sb2Te5在數十納秒內結晶,結晶溫度(Tx)約為150℃。;(b) 相變存儲單元在兩相轉變下的I-V曲線;(c) 傳統平面相變存儲單元;(d) Reset模式下的TEM圖像;(e)GeTe和(f) GST相變存儲單元的耐久性Rinaldi等人通過鐵電圖案化研究GeTe薄膜中納米量級的自旋織構的控制,器件具有純電力控制、可重構的計算功能。
  • 今日Science:西安交大發現鐵電氧化物薄膜超彈性行為
    然而由於缺陷、晶界的存在以及氧化物離子鍵/共價鍵本身延展性相對較小,塊體鐵電氧化物在力學行為上表現出脆性和剛性,而薄膜鐵電氧化物能否克服這些缺陷,並展現出超彈性和超柔性使其可應用於柔性器件中,將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 Matter:首次揭示鉭基納米簇在鋰硫電池中對多硫化物催化轉化機理
    Ta基納米簇的合成和結構形貌表徵。如圖1所示,首先,本研究使用創新的雙活化造孔技術,生產出高比表面積的微孔碳納米球(MCN)。然後再通過溼法浸漬和還原氣氛下熱解,得到無定型氧缺陷的Ta2O5-x納米簇植入在MCN納米孔中(a-Ta2O5-x/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