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海軍天文臺Demetrios Matsakis博士訪問國家授時中心
8月25日至26日,美國海軍天文臺首席科學家Demetrios Matsakis博士應邀來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訪問並開展學術交流,作了GPS Time and Time Transfer,Timekeeping and time system of GPS以及Timekeeping and Time Transfer in USNO的專題報告,報告由時間頻率基準實驗室副研究員袁海波主持
-
國家天文臺與法國巴黎天文臺籤訂合作協議
4月15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以下簡稱國臺)和法國巴黎天文臺在北京籤訂了《巴黎天文臺-國家天文臺科學合作和學術交流協議書》,協議籤訂儀式暨雙邊科研情況交流會在國臺總部舉行。巴黎天文臺臺長D. Egret、副臺長C. Stehle,國臺有關領導和部分科研部門負責人、研究骨幹參加了會議和儀式。
-
探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作為我國唯一的專門從事時間頻率科學和技術科研機構,國家授時中心同時開展著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承擔著我國標準時間的產生、保持和發播任務,建設和維護的長短波授時系統是國家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工程和社會公益設施。
-
國家授時中心北京時間 陝西製造
「北京時間」 從哪發向全國臨潼的國家授時中心,完成的是北京時間的「守時」工作,即通過原子鐘系統,來保持和比對標準時間的產生。而這個時間還必須通過無線電波為用戶提供信號,才能讓千家萬戶接收到,這就是「授時」,完成這部分工作的地點卻並不在臨潼,而是在蒲城的國家授時中心二部(原陝西省天文臺)。
-
探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作為我國唯一的專門從事時間頻率科學和技術科研機構,國家授時中心同時開展著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承擔著我國標準時間的產生、保持和發播任務,建設和維護的長短波授時系統是國家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工程和社會公益設施。 在國家授時中心,記者看到了產生我國標準時間的實驗室和其中放置的各類國際先進精密儀器。
-
法國南庇里牛斯天文臺Jeroen Sonke博士訪問地化所
5月18日,應環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馮新斌研究員的邀請,來自法國南庇里牛斯天文臺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實驗室(ICP-MS facilities at the Midi-Pyrenees Observatory)的Jeroen E. Sonke博士訪問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並作了題為「汞穩定同位素的北極調查研究」的學術報告。
-
北京時間從這裡發出――國家授時中心蒲城授時部
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大到國家的運轉、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都須臾離不開時間這個參數,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中國的標準時間、標準頻率的信號每天源源不斷地來自我國版圖中央的一個地方,這就是坐落在陝西渭北高原蒲城縣的國家授時中心授時部。
-
香港天文臺預報員訪問國家氣象中心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爽報導 3月7-8日,香港天文臺高級科學主任黃永德博士和科學主任何宇恆先生訪問國家氣象中心。兩位香港預報員重點了解了國家氣象中心強天氣預報業務,雷達合成圖在預報平臺的應用情況,隨後在天氣預報室和環境預報中心針對QPF、中期預報、地質災害等技術及環境預報業務流程和模式應用等進行了交流;颱風與海洋預報中心介紹了熱帶氣旋預報技術進展和海上氣象監測網絡建設情況,數值預報中心就GRAPES數值系統最新研究進展、國家級業務數值預報系統、雷達資料應用等技術進行了介紹,業務科技處就應急單位聯動機制與香港預報員進行交流
-
「北京時間」的奧秘——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新華社西安1月2日電 題:「北京時間」的奧秘——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新華社記者張伯達、鄭昕又是一個從歲末到新年的跨越。在位於陝西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工作人員關注著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數字,分毫不差地把2021年首個北京時間的零點報時送到了千家萬戶。北京時間是中國國家標準時間,它產生於陝西並由位於陝西的國家授時中心發出。
-
【新華網】「北京時間」的奧秘——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在位於陝西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工作人員關注著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數字,分毫不差地把2021年首個北京時間的零點報時送到了千家萬戶。 北京時間是中國國家標準時間,它產生於陝西並由位於陝西的國家授時中心發出。為了能把「時間」牢牢地抓在自己手裡,幾代中國科研人員一次次實現關鍵技術「零」的突破,達到授時技術自主可控,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
國家授時中心BPL長波授時系統現代化改造項目通過驗收
驗收會現場11月10日至11日,由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承擔的「BPL長波授時系統現代化技術改造項目」通過中科院計劃財務局組織的項目驗收。項目驗收會議在國家授時中心舉行。項目驗收專家組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中科院計劃財務局、上海天文臺、西安分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國家天文臺、中國科技大學、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院內外專家組成。中科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基礎科學局等相關部門領導也參加了項目驗收會議。
-
不能忘卻的「時間印記」——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蒲城長短波授時臺的背後
據國家授時中心黨委書記竇忠介紹,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的前身為中國科學院陝西天文臺,始建於陝西蒲城縣城西北金幟山唐憲宗景陵附近,也就是在那裡創建了新中國第一個短波授時臺,工程代號「326」。 在蒲城建立短波授時臺之前,我國是在上海向全國進行無線電授時的,由上海天文臺負責。
-
國家授時中心承辦2019年全國VLBI科學技術及應用研討會
6月3日至6月5日,2019年全國VLBI(甚長基線幹涉測量技術)科學技術及應用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叔華、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子卿,以及來自上海天文臺、國家天文臺、北京飛行控制中心、南京大學、廣州大學、西安測繪研究所等20多個高校和研究所的110名餘名專家、學者集聚臨潼,圍繞我國VLBI科學技術及應用進行深入研討。
-
國家授時中心舉辦2019年日偏食觀測活動
國家授時中心舉辦2019年日偏食觀測活動 2019-12-27 國家授時中心 【字體: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與中科院天文臺系統十地聯動,通過視頻直播和現場觀測的方式,通過日偏食開展科普宣傳工作。 國家授時中心所處的西安市本次日偏食的初虧時間為12:21:03,食甚時間13:29:53,復原時間14:36:27,食分為0.221(食分越大,太陽被「食」的越多),國家授時中心研究員劉次沅等進行專業解說,並從時間的角度介紹了日食科學知識。
-
陝西科技報社與省科普宣教中心參觀國家授時中心科普時間知識
來源:陝西科技傳媒網 | 日期:2018-11-21本網訊11月14日,陝西科技報社、省科普宣傳教育中心組織員工參觀學習位於臨潼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時間科學館和蒲城授時部,探訪「北京時間」是怎麼來的?蒲城又是如何發出「北京時間」的?
-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201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位於世界著名旅遊勝地西安市臨潼區,是從事時間頻率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衛星精密定位技術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的綜合性研究所,承擔著我國標準時間的產生、保持和發播任務,是國際原子時重要參加單位
-
從觀象授時到北鬥衛星精準授時
進入工業革命後,人類利用無線電授時。1910年,法國率先在艾菲爾鐵塔頂端使用長波無線電信號發射器進行報時,每天兩次廣播從巴黎天文臺獲得的標準時間,發射波長是2000米,主要用來校準海船上的時鐘。1913年,發射波長增加到了2500米。 原名陝西天文臺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成立於1966年。
-
走訪中國授時中心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4月1日,前沿新聞記者來到位於陝西省蒲城縣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在這裡終於找到了「北京時間」出發的地方。 國家授時中心 北京時間從「基準實驗室」出發 我國的「北京時間」是怎麼來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前沿新聞記者:「其實,它的計算就是將「協調世界時」加上8小時時區。」
-
臧侃帶隊赴國家天文臺訪問交流
5月11日至13日,受國家天文臺工作邀請,縣委書記臧侃率隊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參觀訪問並開展座談交流,強化臺地溝通對接,促進雙方共同發展。臧侃一行先後參觀訪問了探月工程地面應用系統遙科學探測實驗室、興隆觀測基地、LAMOST望遠鏡、2.16米望遠鏡等,並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進行了座談交流。
-
探訪授時中心和大地原點 尋根中華古老文明
陝西作為華夏文明始祖黃帝的故鄉,地理位置處在中華版圖的中心地帶。令人們不太熟悉的是,陝西亦是我國的「時空」原點,既是北京時間產生和發播的地方,又是國家地理坐標的起算點和基準點。最近兩日,紅網記者先後走進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和大地原點,為您探訪時間和空間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