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完成43個項目49個動物物種和300多種植物的資源調查

2020-12-05 瀟湘晨報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11日發布的《2019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持續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啟動修訂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名錄,開展第二次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完成43個項目49個動物物種和300多種植物的調查工作。

公報稱,2019年我國對大熊貓、雪豹、東北虎豹和朱䴉的監測進一步加強,大熊貓科研保護、繁育救護、野外放歸等工作取得新進展。全國共繁殖大熊貓60隻,存活57隻,全球圈養大熊貓數量達到600隻。

我國還開展跨部門的依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和「藍天2019」打擊象牙等野生動植物走私專項攻堅戰役。全面加強鳥類保護工作,保護候鳥遷飛,嚴厲打擊破壞鳥類等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活動。有序推進非洲豬瘟、禽流感、新城疫等重點野生動物疫病主動預警,科學應對野豬非洲豬瘟、巖羊小反芻獸疫等16起突發野生動物疫情。

【來源:新華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發現9個新物種!歷時8年,西藏摸清150多種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家底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成果驗收暨鑑定會」上獲悉,西藏曆時8年,完成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掌握了150多種重要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的種類、數量、分布、生存環境和保護管理狀況,填補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陸生野生動物調查研究的空白。
  • 發現9個新物種!歷時8年,西藏摸清150多種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家底」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成果驗收暨鑑定會」上獲悉,西藏曆時8年,完成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掌握了150多種重要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的種類、數量、分布、生存環境和保護管理狀況,填補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陸生野生動物調查研究的空白。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影響幾何
    「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在涉及外來入侵物種的情況時,給出了以上數據。  那麼,這些外來入侵物種主要集中在哪些物種,通過何種途逕入侵我國?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到底影響幾何?
    「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在涉及外來入侵物種的情況時,給出了以上數據。那麼,這些外來入侵物種主要集中在哪些物種,通過何種途逕入侵我國?
  • 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我國多措並舉應對生物多樣性新挑戰
    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據調查,其中的71種已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而針對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目前已有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概念適用於動物物種嗎?
    一文發表在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上,總結了這個概念對植物保護的深遠影響,針對動物物種的適用性也闡釋了深刻的見解,並對我國動物保護提出了建設性意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是指分布地域狹窄或呈間斷分布,長期受自身因素限制和外界因素幹擾,呈現種群退化和數量持續減少,種群及個體數量都極少,已經低於穩定存活界限的最小生存種群(Minimum Viable Population,簡稱:MVP),而隨時瀕臨滅絕的野生植物(Sun,2013,2016;Sun等,2019a,b)。 這一概念在我國受威脅植物保護項目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 大理南澗無量山發現5個蜘蛛新種
    我國蜘蛛又添新成員!科研人員在大理南澗無量山新發現5個蜘蛛新種。,從2015年8月到南澗無量山指導開展蜘蛛資源監測,並採集了一些蜘蛛標本。歷時五年,科研團隊對採集到的蜘蛛標本進行了分類研究,目前發現並報導了南澗無量山五個蜘蛛新物種:雲南無量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複雜多樣的氣候類型,孕育了種類繁多的野生動植物資源。
  • 《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生態環境部近期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科治好:「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據悉,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中國荒漠主要植物群落特徵調查項目在京啟動
    「中國荒漠主要植物群落特徵調查」項目在京啟動。項目旨在通過系統調查我國上述區域荒漠主要植物群落的物種組成、地理分布、利用現狀,以期建立我國「荒漠植物群落調查技術規範」,實現我國荒漠植物群落調查技術標準化,掌握我國主要荒漠植物群落類型、種類組成、群落學特性、空間分布及利用現狀,完成「我國荒漠植物資源類型、特徵與現狀調查報告」等。為我國荒漠治理、生物資源保護與可持續性利用提供依據。
  • 主要來自美洲……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在涉及外來入侵物種的情況時,給出了以上數據。那麼,這些外來入侵物種主要集中在哪些物種,通過何種途逕入侵我國?它們對我國造成或具有哪些潛在威脅,應該如何防範?
  • 科技部關於發布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2016年度項目指南的通知
    ) 科 技 部  2016年7月25日 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2016年度項目重要支持方向    一、中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與種質保存    1.工作內容:建立我國荒漠植物群落調查技術規範和方法體系,系統開展我國主要荒漠植物群落類型、種類組成、群落學特性、空間分布及利用現狀的綜合調查,採集荒漠植物的DNA條形碼,初步查清我國荒漠植被資源現狀,構建我國荒漠植物群落的資料庫,編制荒漠群植物落類型分布圖集,為我國荒漠治理和生物資源保護與可持續性利用提供依據。    2.
  • 廣東首個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基地——南嶺基地啟動建設
    ,還有近300種廣東特有植物。但是,隨著經濟高速發展,我省野生植物正面臨著分布區域萎縮、生境惡化、資源銳減、部分物種瀕危程度加劇的嚴峻形勢,植物多樣性受到了嚴重威脅,保護廣東的野生植物刻不容緩。,根據廣東氣候和植物物種分布特點,按照就近原則,開展遷地保護,建立保育基地,採取種質資源收集保存、生境營造及種群管理等措施,強化對野生植物的拯救保護、回歸引種和野生種群重建。
  • 數量僅300個!瀕危物種大花石蝴蝶「飛入」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
    記者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今年,經過數月的觀察監測,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以下簡稱「種質資源庫」)工作人員成功採集到第一批大花石蝴蝶的種子,並將其保存至種質資源庫。據悉,目前,大花石蝴蝶野外僅發現兩個分布點,總計個體數量約300個個體。根據IUCN評價標準,大花石蝴蝶瀕危等級應為「極危」。
  • 城口境內蜜源植物資源調查研究項目通過評審委員會驗收
    城口境內蜜源植物資源調查研究項目通過評審委員會驗收 城口縣人民政府   2013-06-08 9:51        6月7日,我縣境內蜜源植物資源調查研究項目通過評審委員會驗收。該項目自2011年4月實施以以來,圓滿完成蜜源調查及基本分布情況評估報告;初步制定我縣蜜源植物資源開發、利用及保護方案;累積發表論文2篇,完成科研調查研究報告《城口縣蜜粉源植物》的編著。       縣長盧鵬飛,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善珍,重慶市畜牧科學院專家組成員及各相關部門負責人一同參加該項目驗收。通過召開驗收匯報會,資料審查,認定該項目完成情況良好、調查結果明確,予以通過驗收。
  • 66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中國
    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深圳現5個新物種 你見過廣東頸槽蛇嗎
    目前只記錄在深圳梧桐山和迭福山、廣東丹霞山,十分少見。據統計,此前,頸槽蛇屬共有20種,我國有9種。廣東頸槽蛇的發現使頸槽蛇屬的成員增加至21種,我國的頸槽蛇增加至10種。深圳晚報報導:截止到 2016 年 12 月 31 日,歷時 3 年的 " 深圳市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項目 " 全部完成並取得豐碩的成果。
  • 半月談|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十年增三成半月談記者 高博 吳書光 蔣成 屈凌燕 吳濤 何偉 楊靜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新種 | 昆明植物所發現中國種子植物2個新記錄屬和5個新記錄種
    依託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設運行的「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以下簡稱「種質庫」)」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已初步建成了我國野生植物種質資源的保存設施和科學研究體系,旨在對我國野生植物種質資源進行搶救性保護和戰略儲備,特別是對珍稀瀕危、特有和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物種進行優先收集保存。
  • 全世界熱帶雨林每年以10%的面積消失,我國有3000多種高等植物受...
    賈建生介紹,全世界熱帶雨林每年以10%的面積消失,連續的生態系統成為支離破碎的「島嶼」,植物物種的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下降,不適宜的氣候使諸多植物難以適應而滅絕。在我國3萬種高等植物中,有3000多種處於受威脅或瀕臨滅絕的境地。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覃海寧分析指出,植物和人類是地球生物圈內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