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才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事-虎嗅網

2021-01-21 虎嗅APP


《圓桌派》第三季的《逆商》這一集裡有這麼一句話,所有人都教你怎麼成功,但是有人教過你應該怎麼失敗麼?


而現在還真的出現了一個專門教人如何失敗的博物館——位於瑞典的「失敗博物館」。



失敗博物館收集了超過100個失敗產品,甚至其中的一些還來自於全球最知名的幾家公司。


失敗博物館的館長、臨床心理學博士Samuel West建立這個博物館的原因是,他已經聽夠了千篇一律的成功故事:「成功的故事都是相似的,失敗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



他希望這個博物館能喚起公眾對失敗的討論,讓更多人能夠重新認識失敗這件事。


從微軟、谷歌,到高露潔、可口可樂,每一個公司都做出過影響世界的革命性產品,也留下過許多毫無用處、沒人買帳、徹底失敗的產品。



而Samuel West想讓參觀者能夠從這些極具娛樂性的失敗產品中明白:每一項技術革新都意味著冒險,但不是每一次冒險都能獲得好的結果。


失敗博物館的12件著名展品


01 平衡車




在平衡車剛剛面世的時候,科技界的人士給過這個發明很大的期待,許多人認為平衡車將革新人類的交通方式,讓便攜的通勤工具成為可能。


不幸的是,並沒有太多人願意花幾千塊錢成為一個只能在平地上快速行走的、隨時可能一頭栽下去的飛行極客。


02 哈雷摩託香水



在九十年代,傳奇摩託車品牌Harley-Davidson試圖抓住它的品牌死忠粉完成品牌轉型。


於是他們推出了這款香水,名叫「Hot Road」(熱辣公路),裡面有木質香調和菸草的味道。



但是在推出了哈雷摩託香水之後,連哈雷摩託最堅實的粉絲群都顯得不怎麼買帳——與香氛產品的低迷相比,同期推出的哈雷摩託冰酒器簡直算得上是銷售額爆棚。


後來,哈雷摩託公司終於想明白了它的擁躉,也就是廣大美利堅直男們並不會為自己購買這樣的香水,也就此打消了進軍香水市場的想法。


03 新可樂



1985年,可口可樂公司推出了創新產品「新可樂」(New Coke)——採用了比原版可樂更甜的配方,並停止生產原版可樂,試圖完成可樂口味的迭代。


在產品上市之後,可口可樂公司收到了超過40萬個投訴電話和投訴信件。因為原版可樂已經足夠甜了,加糖之後的版本讓許多嗜甜的人都無法接受。可口可樂公司不得不在幾個月之後宣布重啟原版可樂的生產線。


在1992年,改革之心不死的可口可樂公司又發布了換湯不換藥的新產品「可樂Ⅱ」(CokeⅡ),而可樂Ⅱ也沒有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於2002年正式停產。


04 Kin phone



微軟曾花費多年時間、砸了超過10億美元用於研發在2010年上市的Kin phone。


這款手機主要面向對社交網絡有著狂熱愛好的年輕人,但它並不是一個智能機——你不能用它下載APP、上視頻網站或者玩遊戲。


甚至,就算是社交功能都十分有限:這臺手機僅支持上傳照片到Myspace,連Twitter都不在它的支持範圍之內。


在上市兩個月之後,Kin phone被正式宣告停產,曾有傳言說這兩個月內Kin phone只售出了不到500臺。


05 女士專用原子筆



2011年,著名原子筆生產商比克公司(BIC)推出了一款主打女性市場、名為「女士專用筆(Bic for Her)」的產品。


這款原子筆雖然筆芯還是藍黑兩色,但是擁有亮閃閃的、非常粉嫩的外殼,並號稱更加契合女士的手掌形狀,售價是普通原子筆的兩倍。



這款產品在發售之初銷量低迷、無人問津,後來有記者發現「女士專用筆」的英國亞馬遜銷售頁面下面,竟然充滿了女士們對這款產品長達數頁、精彩紛呈的嘲諷發言,從而展開了專題報導,「女士專用筆」就此在國際上一炮而紅,成為後人談及女性權益時必講的經典反面案例。


06 倔強的索尼錄像機



1975年,索尼公司推出了那個年代的革命性錄像機Betamax。但是儘管Betamax有著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和全新的制式,還是被JVC公司同期推出的VHS錄像機佔領了市場。


相比Betamax的專業性,VHS錄像機有著更輕便的機身、更便宜的價格和更長的播放時間,成為了更多消費者的首選。


在1984年,40家公司聯合起來支持VHS格式。而同時,支持Betamax的只有12家。



Betamax的失敗已經成為一種經典的市場銷售案例。有一個口語化的用語 "to Betamax" 表示這種情形:一種具獨佔性的科技,在對手格式允許多家廠商合作的情況下遭遇壓倒性的失敗。


雖然Betamax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基本被市場所淘汰,索尼公司直到2002年還在堅持生產這款機器,而其配套的錄像帶直到2016年才被宣布停產。


07 發推專用機



如果你在2009年想要擁有一個能且只能隨時隨地發推的手機(雖然中國內地群眾並無法擁有這種需求),可以考慮一下由Peek公司推出的Twitter Peek手機,也就是傳說中的發推專用機。


這款手機售價100美元,除此之外用戶還需要每個月繳納8美元的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費。


你可以用Twitter Peek隨時隨地閱讀推文——而且在主頁並看不到完整的140字正文,只能看到20字的預覽、查看推特上的圖片、點擊進入純文本格式的網站或者管理粉絲。



Peek公司的CEO認為有一部分人群不願意花太多錢去買一個智慧型手機,但是依然有隨時隨地發推的需求,這部分人就是Twitter Peek手機的目標人群。


但是這部分人到底有多少呢?市場的回答是:「幾乎沒有」。在2012年,Twitter Peek手機最終宣布全線停產。


08 高露潔速凍食品



在80年代,高露潔曾經推出過一款速凍晚餐,鼓勵人們先吃一頓高露潔牌的晚餐,然後再用同品牌的牙刷刷牙。


Samuel West簡單地總結了這次失敗案例:「失敗的品牌拓展。」


09 谷歌眼鏡



谷歌眼鏡一度被認為是一個和會和iPhone手機一樣開啟新時代的科技裝置,但是當科技愛好者和記者們把這個產品搶購回家之後,就發現一切只是美好的願景。



現在看來,在2012年就推出谷歌眼鏡是在過於草率——在很多beta版本的測試數據還沒來得及反饋、很多應有的功能也還沒來得及加上的情況下,谷歌公司就發售了這款產品。


而這個舉動也直接導致了巨大的反噬:網上惡評如潮,許多用戶都評論谷歌眼鏡為「這個時代最差的電子產品」,這使得谷歌公司不得不在2015年停止了谷歌眼鏡的生產。


10 牛頓平板電腦



牛頓平板電腦(The Newton MessagePad)是蘋果公司生產的世界上第一個掌上電腦。


在1993年它剛剛上市的時候,蘋果公司宣稱它擁有堪稱完美的手寫識別技術——後來被證明這句誇獎實在是太過譽了。


大多數時候,這臺價值700美元的掌上電腦都完全看不懂你在寫什麼,想要記錄辦公內容,還是5美元的筆記本來得更靠譜一點。


由於牛頓平板電腦的銷量實在是慘不忍睹,在1997年,賈伯斯重回蘋果之後做的一個重大舉措就是徹底地謀殺掉了這款性價比超低的產品。


但這款異常粗糙的掌上電腦卻為 iPhone、iPad 的誕生埋下了伏筆。


11 掃描……貓?



這個光是外形就讓人一頭霧水的失敗產品叫做CueCat,是在2000年左右上市的、可以連接電腦的條形碼掃描器。


它的理念是希望通過掃描條碼(比如雜誌內頁的條形碼)從而做到無需輸入網址就可以跳轉到一個網站上。



雖然現在的二維碼技術裡面能多多少少看到這個產品的影子,但是當時大部分消費者都覺得這款產品毫無用處。


12 電擊面罩



這款電擊面罩(The Rejuvenique facial mask)可能是最早的家用美容儀器之一,它的原理是在面罩內側的金屬點上產生微小的電流,電流會讓佩戴者面部肌肉收縮,起到緊緻提亮的效果。


這個面罩一開始是作為美容儀器發售的,但是因為它涉嫌影響人體正常功能,被認為應該歸類為醫療器材,還收到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警告信。


不過,就算沒有這封警告信,也很難想像當時會有人願意購買如此可怕的美容儀器。



Samuel West說過:「世界上有 80%~90% 的創新產品都以失敗告終,從此,人們再也看不見它們的蹤影,也不會再談起它們了。如果說這些失敗的創新產品還有什麼價值,那就是我們可以向它們學習。」


失敗博物館的意義可能就是讓我們能夠大膽地展示出自己的失敗,並引導大眾用更加積極和健康的心態來面對那些失敗的產品。



而這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心理學家Rebecca Ribbing在一次ted演講上這樣解釋建立失敗博物館的初衷:



現在的整個社會都太執著於成功這件事,我們把「成功」看做一個人的終極目標,並認為失敗是一件羞於啟齒的事情。



為什麼很多時候,失敗都是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因為人們對失敗的下意識反應就是尷尬、後悔、遮掩。


但是我們又有多少機率能把所有事情一次性做對呢?大眾的認知裡是不是過分拔高了成功又過於貶低了失敗?失敗就是完全沒有意義的一件事了嗎?


在過去的很多年裡,失敗的意義被世界所誤解,失敗博物館則倡導人們重新認識並欣賞失敗——不只是絕望和沮喪,更是絕佳的學習機會。



這個時代,太多人在強調進取和冒險精神,但是卻很少有人來教大家應該如何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從而取得進步。


這個世界上,人們有太多種方式失敗,其中的一些方式是如此的富有意義、值得紀念,以至於失敗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希望來參觀的遊客能夠了解這些失敗產品的詳細信息和失敗的前因後果,從而懂得失敗是一切事物進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件事,不值得恐懼,也不值得難過。


要知道,失敗才是這個世界的常態,認清失敗的價值,也不枉你白白失敗一次。


相關焦點

  • 馬斯克:死在火星上一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開始也是一波三折,因為沒有一家機構對火星感興趣,甚至被人認為他是瘋子,於是就自己成立了火星基金會,只要是科學家或者有關領域的人士,有技術和方案,能把老鼠送上太空,他就會給2千萬美元到3千萬美元的資金支持,但是隨然勇者多,但是人沒有人有辦法。
  • 《世界上最神奇的二十四堂課》:失敗有原因,成功有方法
    ——志恆19世紀末,美國知名企業家查爾斯·哈奈爾總結自己的經歷,創作出一本名為《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課》的書籍。這本書在發行後不久便銷售一空,當時美國上層人對於這本書愛不釋手。在矽谷工作的人幾乎是人手一本,這本書在銷售一段時間後,被美國富人聯手禁止這本書的發售,他們對於哈奈爾心中自然也是有一些怨氣的。
  • 世界最「失敗」的鳥,體型比鷹更大,卻連基本的捕獵都不會
    世界很大,在這大世界中除了我們人以外,存在這許許多多的動物。鳥類,是我們很常見的動物,毛茸茸的非常可愛,但這也僅僅是在於小鳥或者體型適中的鳥類,如果是體型過大的,恐怕就沒多少人覺得可愛了,甚至還會有些許害怕。今天就來介紹世界上最失敗的鳥。
  • 世界上最失敗的沙漠:年降水量比沿海城市多,遍地湖泊魚蝦成群!
    世界上最失敗的沙漠:年降水量比沿海城市多,遍地湖泊魚蝦成群!
  • 「無意義」才是有意思
    「無意義」才是有意思在米蘭•昆德拉看來,一個真正懂得玩笑就是玩笑、想像就是想像,而不會為任何事附加牽強的詮釋的人,或者由這樣的人構成的社會,是很難能可貴的。更出乎昆德拉意料的是,《玩笑》在西方還被貼上一個「反極權」的光榮標籤,這對他而言,就像把玩笑開成真理一樣荒唐。他日後的創作將同樣針對體制異議者的反抗激情,發出最諧謔、最質疑的訕笑,並斥之為「媚俗」。人們對此難免困惑,問昆德拉你到底是體制的附議者還是異議者?1983年,已定居法國8年,並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榮登暢銷書榜的昆德拉,對把這個問題解釋清楚已感到無比厭倦。
  • 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三個洞穴,第二個可以在裡面開船,第一創造記錄
    說到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事情,莫過於是一些有趣的景點,畢竟地球的能力是很強大的,所以小編就帶大家去認識一下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三個洞穴,個個都是有趣,你們都知道嗎?3.鑽石洞。它位於美國,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這個洞穴的結構,是方解石垂懸結構,簡單點來說就是這個洞穴裡的形成物質長得非常像燻肉,所以當地人們形象地將它們稱之為「洞穴燻肉」,所以這個景點非常受到當地人和遊客的歡迎,如果你哪一天餓了的話,只要在這裡看看,你可能就飽了,是不是有點神奇。2.本溪水洞。
  • 火車上讓人「記憶猶新」的這些事,網友表示:還是坐火車有意思!
    在工作之餘,到全國的城市去旅遊觀光,也成了很多人最嚮往的休閒方式,然而火車就成了很多人出行的第一交通工具,畢竟火車才有旅途的感覺,可以接觸不一樣的人,還可以看一看沿途的風景,最關緊的是經濟實惠。坐火車讓人「記憶猶新」的這些事,你遇到過哪幾件?
  • 失敗不可怕,以失敗者自居才是可怕的人生
    人生旅途中,我們往往都是先遭遇失敗,然後才走向成功。這正如跨欄比賽,只有越過一道又一道障礙,才能奔向成功的終點。正如李嘉誠所說,想做就去做!只有做了,你才能真正懂得它對你意味著什麼,敢於嘗試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好運就在嘗試中。成功者每時每刻都在分享最有價值的信息給別人。
  • 世界3大神話有何區別?北歐神話有意思!而它才是最強神話
    自從人類出現在這世界上,就衍生出了很多的故事。其中以文字或其它方式流傳下來的,真正的故事就變成了歷史,而人們口口相傳的那些不曾存在過的故事就變成了神話!而大家都知道,神話其實不只是中國獨有的,世界上的很多古老文明,都有著他們國家特別的神話!
  • 依賴別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沒有安全感的事
    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有個人依賴就可以萬事無憂了,卻不曾想,依賴別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沒有安全感的事。01記得曾經看過的一檔節目,江西衛視《金牌調解》中,有過這樣一個事例:一名姓李的女子,嫁給了比自己大19歲的丈夫。
  • 愛因斯坦拿諾貝爾獎: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失敗,為何第六次才成功
    愛因斯坦看到後非常生氣,他在報紙上聲明「假如我是德國的民族主義者而不是猶太人,他們就不會攻擊我的理論」。結果,愛因斯坦越抹越黑,他不僅沒能澄清事實,反而給自己招來一身騷。最重要的是,光電效應是一個實驗物理領域的成果,而愛因斯坦的身份是理論物理學家,兩者不太匹配,對吧?總之,反對者找到了一大堆理由後,愛因斯坦第五次提名諾貝爾獎也失敗了。最後,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決定空缺,乾脆一個人都不評了,就這空著。
  • 愛因斯坦拿諾貝爾獎: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失敗,為何第六次才成功
    01 老師出大力,對手不留餘力:3提諾獎皆失敗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狹義相對論。他的老師奧斯特·瓦爾德「嗅覺」敏銳,率先在1909年就提名愛因斯坦為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理由是狹義相對論,結果失敗了。
  • 史上「最失敗全家福」,每張都是「翻車現場」,網友:笑出腹肌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出門第一要事是什麼?自然是拍照,做過路過,不能錯過拍照。不管是和愛人朋友出去旅遊,還是和家人,不能少的就是在各個景點留下美麗的照片。01史上「最失敗全家福」網上就有流傳這麼一組全家福,號稱最失敗,每一張都翻車。
  • 為什麼失敗,讓你一蹶不振?
    這是職涯先生的第15篇原創文章前幾天,滴滴車空姐遇害的事情很火,這讓我想起一個心理學上很有意思的思考行為模式「可得性偏好」,說的就是,如果一件事情更容易出現在大腦裡,我們就認為這件事情更容易發生。如果依靠理性,你應該去認真計算各種交通工具的事故概率才對。更有意思的是,大多數人對待失敗的看法也是這樣的,上次這件事情失敗了,就覺得這次下一次都不會成功。事實告訴我們的是失敗是成功的N次方。
  • Cortana小娜失敗背後,微軟的傲慢與偏見-虎嗅網
    即讓小娜在各種不同配置、不同版本、不同作業系統的終端設備上都能夠被調用,並提供一致性的用戶體驗。只要智能終端具備一定的計算能力,可以運行小娜的客戶端堆棧(Client Stack),就能夠運行。當時設想的足夠運行小娜的最小設備是智能手環,在微軟的Microsoft Band 上,小娜可以識別語音並以文字形式呈現出來。
  • 胡歌:很多人喜歡衛無忌,但九爺才更有意思
    胡歌:很多人喜歡衛無忌,但九爺才更有意思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丁立 實習生 陳晴 2014-10-17 07:51 來源
  • 單片推薦:愛情才是這個世界最科幻的事
    漸漸地,兩人互生情愫,但是人類對潘多拉星球資源的掠奪導致了兩個種族的戰鬥,傑克為了守護最愛、保護潘多拉星球,決定組建反抗軍聯絡星球上其他民族的人們一起作出反抗……本片榮獲第82屆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藝術指導等3項大獎。片中懸浮山的靈感來源於中國張家界,劇組還專門派人到中國取景,最後組成動畫。
  • 失敗從來不是成功之母,失敗只會帶來失敗
    全文分享如下: 01 失敗從來不是成功之母 我們怎麼從未知走向成功? 傳統的簡單辦法,是從已知著手,如網際網路思維的小步試錯、快速迭代,不停做各種MVP(最小可行性產品),投到市場上看反應,錯了就換,背後隱含的邏輯是: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越多,獲得的經驗就越多,就能成功。
  • JRC閱有意思尹慧:做縱而深的教育綜合體才是出路
    為了利用AI和大數據更好的服務教育,他們正緊密對接世界一流AI技術團隊,希望在孩子個性化教育和支持上,輔佐以更多的高科技力量,讓中國孩子在創造力的培育方面,對標世界一流機構水準。回歸教育本質,專注孩子本身的成長,根植社區,這種形式也是在當下中國追求高品質教育的人們對素質教育做出的又一嘗試。線上教育這麼火,線下教育還有沒有出路?線上教育是近幾年投資熱點。
  • 我遊戲創業失敗的教訓-虎嗅網
    當時我們就像一群剛從溫室出來的小雞,把外面的世界想的特別理想化,比如一項僅僅是意向中的投資,我們覺得已經是板上釘釘,幻想著等我們離職的時候就可以立馬拿到資金,拿著高薪當著老闆,開始追逐我們創業成功的夢想。但是當我真正離職後,那位投資遲遲沒有到位。迫不得已,我們重新開始尋找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