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能的能量轉換 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是什麼?
時間:2016-04-22 09:44 來源:科普中國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體能的能量轉換 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是什麼? 我們知道,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進入人體後經過消化分解轉化為單糖,而後進入血液循環,影響著人體血糖水平的高低。食物是多種多樣的,由於不同食物進入胃腸道後消化速度不同,吸收程度不一致,葡萄糖進入血液速度
原標題:人體能的能量轉換 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是什麼?
我們知道,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進入人體後經過消化分解轉化為單糖,而後進入血液循環,影響著人體血糖水平的高低。食物是多種多樣的,由於不同食物進入胃腸道後消化速度不同,吸收程度不一致,葡萄糖進入血液速度有快有慢,數量有多有少,因此即使含等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對人體血糖水平影響也不同。
為了區分不同碳水化合物引起的不同血糖應答,1981年,一位名叫Jenkins的醫生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中首次提出了血糖指數(glycemic index,英文簡稱GI)的概念,用來衡量某種食物或膳食組成對血糖濃度影響的程度。
具體來講,GI是指含50g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與相當量的葡萄糖在一定時間(一般為2小時)內,體內血糖反應水平的百分比值,可反映出食物與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通常把葡萄糖的GI值設定為100。
在GI概念提出之前,人們都知道,所吃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量」會影響人體血糖水平,而GI概念提出之後,引發了人們對碳水化合物「質」的思考。不同食物升高血糖的效應不同,而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質」取決於GI的高低。一般而言,GI大於70為高GI食物,小於55為低GI食物,55——70為中GI食物。低GI食物在胃腸停留時間長,吸收率低,葡萄糖釋放緩慢,進入血液後的峰值低,下降速度慢。高GI食物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進入血液後峰值高。舉例來講,豆類、乳類、蔬菜都是低GI食物,而饅頭、米飯則是高GI食物。穀類、薯類、水果常因品種和加工方式不同,特別是其中的膳食纖維的含量發生變化,而引起其GI的變化。
具體來說,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就是指與標準化食物(通常指葡萄糖)對比,某一檢測食物被人攝入後引起血糖上升的速率。
因此,用GI來合理安排膳食,對於調節和控制人體血糖大有好處。長期高GI飲食可使機體對胰島素需求增加,增加糖尿病發病風險。研究表明,高GI食物與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增高獨立相關。低GI飲食在人體內消化和吸收更為緩慢,有益於控制餐後血糖和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qingjuwa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