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億美元大單誰分擔? 盤點美2017年軍火出口情況

2021-01-09 東方網

資料圖:圖為F35B閃電戰機飛行表演。中新社發毛建軍攝

  參考消息網12月6日報導自從以振興美國經濟和軍力為己任的川普上臺以來,美國在外交活動中屢屢「推銷」其生產的武器裝備,川普也將與盟友達成的多筆軍火大單視作自己的顯赫政績。如今時間已近年終,也到了盤點美國今年軍火出口成績的時刻。據近期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發布的消息稱,按照目前的統計,2017年美國軍火公司共向國外輸出了價值約419.3億美元的軍火。相較2016年的軍火輸出額有近20%的增幅。聞知此訊的川普想必鬆了一口氣,感到靠軍火輸出提振「美國製造」的努力總算得償所願。那麼,這筆高達420億美元的軍火大單由哪些武器出口項目和訂單構成?龐大的軍火訂單背後又蘊含著怎樣的現狀與趨勢?且聽筆者為您一一道來。

  既然是盤點,我們就首先看看美國今年對外軍火輸出的具體構成。由於美國的對外軍售和國際防務合作對象廣泛,武器輸出類型也多種多樣,並不局限於簡單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貿易模式。根據美國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公布的資料,目前美國的對外武器貿易共有3種模式。

  第一種,即傳統的政府間武器採購。在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的審批和監督下,外方提出採購清單並出資,然後由美國軍火公司根據美國政府審定批准的訂單,接受資金並進行生產。在此過程中,美國政府的監督機構對於武器出口的具體種類、購買數量、交易金額和交貨進度等內容均進行嚴格控制,以確保軍售過程符合美國的利益和技術安全。同時,美國政府也標榜此類軍火輸出不謀求商業利潤,而是著眼於政治和防務關係。這與通常的商業性軍火交易有較大差異。

  除了上述「你掏錢,我辦事」的軍火輸出模式外,美國還有一種對外武器貿易模式名曰「對外軍事援助」。這種武器出口模式的流程與前述方式類似,但出資方是美國政府。在「對外軍事援助」項目中,美國政府約定向受援國政府提供一定價值的援助金額,但這筆專款只能用於採購美國製造的武器裝備,並且也需要經過前述的美國政府審核流程。這種模式既提高了美國對外軍援效率,也給美國軍火公司提供了更多訂單,可謂一舉兩得。此外,美國政府的軍火輸出模式還包括其他受到國會和政府特殊授權的武器出口項目,這些項目的具體要求和流程都由專門的授權法案來決定。

  在2017年美國軍火輸出總額中,由外國政府出資的政府間軍事採購總額為320.2億美元,對外軍事援助總額為60.4億美元,其他武器出口項目的金額則為38.7億美元。從構成上看,有近80%的武器出口項目是美國可以獲得貿易實利的(即純粹的外國政府採購)。值得注意的是,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導稱,與往年將本年度全部軍火訂單計入軍售總額的方法不同,今年的軍火出口總額只算入目前已經確定和交付的訂單金額。由此可見,今年美國軍火出口的成績確實相當可觀。

  在算完美國今年軍火出口的實際收益後,我們再來看看這些軍火都流向了哪些地區。據美國國防部網站和《防務新聞》網站發布的消息,在總價值420億美元的出口武器中,有約220億美元的武器流向了中東和中亞地區,價值約79.6億美元的武器流向了印度-太平洋地區,價值73億美元的武器流向歐洲,另有價值6.416億美元的武器流向美洲,價值2.486億美元的武器流向非洲。

  從武器出口流向分布可以看出,中東、亞太和歐洲是美國對外軍火出口的3大重點地區,佔據了美國對外武器出口額的90%以上。其中僅向中東地區的武器出口額就佔到出口總額的半數以上。這一現象表明,儘管美國近年來著力於將戰略重點向歐洲和亞太地區調整,但中東地區仍是其軍事輸出和防務合作的首要關注點。無論是援助打擊極端組織的各方力量,還是對中東地區的盟友和夥伴國輸出高技術裝備,都在美國的對軍火輸出中佔據了相當大的份額。同時,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地區的各「土豪」國家,也通過大量購買美國武器,一方面加強了自身軍力,另一方面藉機向美國捐納「投名狀」,以此拉進與美國的安全合作關係。

  而美國對於歐洲和亞太地區的高額武器出口,則體現出美國與其傳統盟國繼續維持緊密的防務關係的態勢。作為在防務政策和武器供應上一向倚重美國的北約各國和亞太地區的日、韓、澳等國,其主戰武器裝備已經與美軍現役武器系統「接軌」,由此形成了對於美國武器的持續剛性需求。而對美國來說,此舉既可以獲得巨大的軍火訂單和貿易額,也由此實現了美國與各盟國裝備體系的一體化,對於鞏固美國的各個軍事同盟關係有積極作用。

  此外,在美國對盟國的武器輸出項目中,F-35隱身戰鬥機的聯合研發和出口項目佔據了很大比重。F-35項目不僅是美國武器輸出的「火車頭」,也是美國與盟國在軍工技術和貿易合作方面的典範。藉由共同研發F-35戰機,美國實現了成本分攤並增強了自身主導地位,各盟國則以較小代價獲得了新一代戰機的技術。因此,實現互利共贏且耗費巨大的F-35戰機出口項目,將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美國對歐亞地區盟國的武器出口的「龍頭」。

  從目前美國的軍事政策和武器出口形勢來看,與歐亞各盟國的長期軍事技術合作和貿易不會中斷,中東地區的大訂單也因沙特、卡達等國提出的巨額武器採購計劃而獲得保障。因此,美國的武器出口額有望在2018年繼續保持今年的高增長勢頭。這算是在實現川普對美國軍工產業寄託的「振興美利堅」的厚望吧。

相關焦點

  • 要與阿聯籤署230億美元軍火大單 美國繼續在中東火上澆油
    突籤軍火大單讓中東局勢更加混沌伊朗頭號核物理科學家遭暗殺之後,中東局勢一下子又回到了年初伊朗將軍蘇萊曼尼遭暗殺時的緊張形勢。在可能籤署的價值高達230億美元的軍火清單當中,包括了多達50架的最新型F-35戰鬥機、20架收割者無人機以及14000枚炸彈的「大禮包」。不熟悉軍事的朋友可能不明白這筆軍火交易的概念,我們拿以色列舉例你就明白阿聯的這筆生意有多麼「划算」。
  • 小夥16歲販賣軍火,22歲成功拿下3億美元軍火大單,卻被判4年監禁
    眾所周知,軍火生意是一個暴利行業,一般發生在發達國家。美國的五大軍火商,每個都是超級巨頭,每年的銷售額高達千億美元。今天要說的是一名會做生意的猶太人,年紀輕輕就靠販賣軍火賺取了巨額財富。這筆生意中,美國、俄羅斯都是他們的客戶,阿富汗、伊拉克等戰亂地區是主要的軍火市場。
  • Space X擊敗老牌軍火商,中標一項新合同,價值數十億美元
    【ALENG 自媒體】8月9日晚間自媒體專稿,2020年對於矽谷科技大亨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來說,簡直就是流年大吉。:擊敗了著名的軍火商諾斯羅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公司,中標美國軍方一項為期5年的發射合同,價值數十億美元!
  • 剛剛,中國和印尼籤了一個15億美元的煤炭大單!澳大利亞「上火了」
    來源: 和訊財經 舉報   澳大利亞有點急,中國剛剛和印尼籤了一個15億美元的大單
  • 洛克希德-馬丁獲46億美元登月大單:造至少6艘載人飛船
    洛克希德-馬丁獲46億美元登月大單:造至少6艘載人飛船 美國軍火製造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3日贏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46億美元(約合327.3億元人民幣)合同,打造至少6艘「獵戶座」載人登月飛船。
  • Niko Partners:2022年中國玩家超7.68億 遊戲營收為420億美元
    在未來數年內,中國依舊將會是世界上增長速度最快、規模最大的遊戲市場,中國的這個地位短時間內不會出現改變。據市場研究機構Niko Partners預測,截止到2022年,中國的遊戲玩家總數將會超過7.68億人,遊戲帶來的總營收將達420億美元。該機構最新發布的PC線上遊戲和移動遊戲報告顯示,在未來5年內中國的遊戲產業將會繼續快速增長。
  • 中俄天然氣大單背後的秘密:誰在讓步仍是謎
    稍早前,普京在接受中國媒體聯合採訪時,也只是提到了兩方面:首先,雙方正在實施通過「斯科沃羅季諾-漠河」管道向中國提供原油的大項目,該項目價值超過600億美元;其次,兩國關於向中國出口俄羅斯天然氣的協議「基本準備就緒」。  「亮點之一肯定在原油管道,在鞏固中俄關係的同時,進一步保障了中國的原油來源,相對分散了單一依靠中東石油來源地的風險。」
  • 2020年斯裡蘭卡服裝出口或將減少20億美元
    2020年斯裡蘭卡服裝出口或將減少20億美元 發表時間:2020/8/10
  • 日本欲拿下紐西蘭軍機採購大單,對決歐美軍火巨頭
    年通過「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以來的首個大型出口項目。據了解,包括歐美等國家的候選機型也將參與此次競標,紐西蘭最早將於2017年夏季確定採購對象。那麼,日本為什麼積極謀求向紐西蘭出口這兩款軍用飛機?日新之間的這筆軍售大單能成交嗎?
  • 美報告盤點中國軍力十大進展 猜中國何時用核武
    【環球軍事報導 記者 劉昆】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2月8日報導,美國「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日前發布的年度涉華報告篇幅浩大,其中有十大重要信息很容易被忽視。三、中國第五代隱形戰機來襲美國報告稱,中國目前已經生產了6架殲-20戰機(國內軍事論壇的照片顯示為8架——環球軍事注),該機或在2017-2018年形成初始戰鬥力,據稱,中國希望在2020年之前生產24架殲-20戰機。
  • 金額高達118億美元,蔡英文請好自為之
    導讀:根據臺灣島內主流媒體《中國時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任期間曾十度對臺出售軍火。根據「美國在臺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憑藉著所謂的「臺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美國川普政府多次向臺灣地區出售大量軍火。
  • ...平均價格每桶38美元,總銷售額417億美元。而2019年伊拉克出口...
    文 / 星晴2021-01-02 16:02:35來源:FX168 【伊拉克2020年原油出口收入暴跌近一半 政府面臨財政壓力】當地時間1月1日,伊拉克石油部公布2020年12月原油出口數據,當月出口量和銷售額均略微回升,分別達到8800
  • 中國武器出口首登世界第二,3家軍企名列全球十強
    在世界軍火市場上,長期以來就是美國佔據第一,俄羅斯第二。不過今天,情況似乎發生了變化。據瑞典SIPRI近期公布的報告顯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武器裝備出口國,俄羅斯位列世界第三位。據SIPRI說明,此前幾年,他們並未將中國列入其每年公布的全球武器出口國排行榜中,因為他們無法得知中國對外出口武器的確切數據。但是在去年,SIPRI得到了中國幾家主要的對外武器出口商近幾年的銷售數據,因此才得出了本次排名。
  • 美國天然氣日消耗量創新高 期貨新年站上3美元
    自12月22日以來漲超12%,是2016年12月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扭轉了2017全年累跌21%的頹勢,當時曾創2014年以來最差年度表現。  美國天然氣期貨在2016年底曾觸及3.724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但由於北美連續兩年經歷暖冬,夏天氣溫也不夠炎熱,減少了家庭供暖與空調製冷需求。
  • 瑞典研究所報告:中國武器出口世界第二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臻】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近日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武器裝備出口國,排名第一的是美國,俄羅斯則排在第三位。不過有俄羅斯專家認為,雖然中國軍工企業發展較快,但俄羅斯在武器生產和出口方面依然具有強大實力。
  • VASP計劃2025年越南海鮮出口實現120億美元收益
    來自SeafoodNews 12月30日消息,越南水產生產和出口商協會(VASP)計劃採取幾項措施,加強會員企業參與全球供應鏈,促使漁業部門能夠在2025年達到120億美元的出口目標,該數值比今年高出40%。   今年上半年,COVID-19大流行導致出口大幅減少,但自7月以來,出口有所回升。今年的出口預計達到85.8億美元,與去年持平。
  • 工信部:2017年軟體業經濟運行情況
    快報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繼續呈現穩中向好運行態勢,收入和效益同步加快增長,出口有所恢復,吸納就業人數平穩增加,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產業結構持續調整優化,服務和支撐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 美軍火商用45億年前南非隕石打造復古手槍
  • 中國高鐵出海年內斬獲1300億大單 遍及六大洲
    年內斬獲1300億大單  據本報此前的報導,今年上半年國內高鐵相關企業共斬獲近千億元海外訂單。如中國南車6月份與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等組成的聯合體曾中標新加坡地鐵車輛36億元的項目,中國北車則在同期成功殺入菲律賓市場獲得5.4億元城軌車輛訂單。  除高鐵、城軌機車合同外,國內企業在境外競得的鐵路訂單也不在少數。
  • 賽默飛2017財年營收破200億美元
    1月31日公司收盤後,公布了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Q4)財務報告。至此,2017財年營收成績全部「出爐」——總額為209.2億美元,增長了14%。1 2017年成績單2017年全年,賽默飛的營收為209.2億美元,較2016年的182.7億美元增長14%,超過分析師預估的205.9億美元。有機收入增長5%,收購收入增加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