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二號月背探險,一條白線引起關注,NASA拿出鐵證力挺中國

2020-11-23 龍之鑑

提起中國航天在2019年伊始的新成就,當屬我們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與玉兔二號月球車的月背探險之旅了。就在1月3日,我們的嫦娥四號在經歷了長達26天的太空跋涉,其中包括完成了近月制動與降軌控制,才順利降落在了月球背面,實現了人類探月歷史上的首次月背著陸。

嫦娥四號的登上月背,對中國來說意義巨大,打破了以往西方對中國航天的質疑,更是展現了中國航天的強大技術與實力,就連一向趾高氣昂的美國也罕見求合作,要求中方提供嫦娥四號有關的軌道數據,我方斷然拒絕了這一無理請求,另外,美國還希望藉助中國的「鵲橋」中繼星一用,而具體是否合作與合作事宜,中美雙方還在交涉與商談之中。嫦娥四號登上月背之後,接下來大顯身手的就是我們的玉兔二號月球車了,與嫦娥四號著陸器分離之後,玉兔二號在月背上留下了首行腳印,為此國內外友人都興奮不已,表示這是玉兔二號的一小步,確實人類探月工程的一大步。

然而中國在月背上的探索還不僅如此,在接下來的日子,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大顯身手。先是在1月11號,嫦娥四號傳來了首張月背表面全景照,接著在1月15號,嫦娥四號搭載的首顆棉花種子也在月球上發芽,成為月球上的第一抹綠色。就在我們的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屢傳捷報之際,卻有一絲質疑的聲音傳來,而被質疑的源頭,竟是玉兔二號面前的一條白線,又被調侃為粉筆線。就在一個名為UFO目擊時報網站的一篇文章中,作者提出疑問,表示那道白線像是畫上去的,因此質疑玉兔二號登月。

但這突如其來的質疑聲著實可笑,明眼人都能看出,那道白線是玉兔二號車身反射出來的一道白光,因通過「鵲橋」中繼星傳輸,導致圖片清晰度不高,加上黑白的色調,顯得像一條事先畫好的粉筆線。為此,NASA都罕見發聲,發布了美國衛星拍到的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背上的照片與動態視頻,無疑是一道鐵證,力挺中國探月工程的真實性,由此可見,中國航天的影響力正在逐步走向世界,就連一向自傲的美國也不得不刮目相看。

相關焦點

  • 玉兔二號的探月「新長徵」
    2019年伊始,一隻「兔子」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輿論場上的新網紅。經過五天的午休,玉兔二號於2019年1月10日被成功喚醒,重新投入到月背探索的工作中。儘管早有預期,國人的自豪與喜悅之情卻並未稍減。幾日來,玉兔二號月球車牽動著億萬網友的心,其一舉一動都能引發網友強烈的關注。即便是「玉兔二號發了條朋友圈」都能迅速登上當日微博熱搜。
  • 「玉兔二號」在月球上畫了一個月餅,網友:真的是「畫餅充飢」了
    小新看到的這個月餅你之前肯定沒有見過,它就是「二兔」(「玉兔二號」巡視器)在月球上畫的一個月餅。↓↓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博今天(13日)中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通過微博發布了一張「玉兔二號」在月球表面畫的「月餅」的照片。
  • 「玉兔二號」順利月背行走,誰在指路?
    中國氣象報記者 唐淼  隨著嫦娥四號著陸器上監視相機的移動,玉兔二號巡視器(月球車)走上月背的影像圖被順利傳回地面。1月3日夜裡,嫦娥四號著陸器與巡視器順利分離,玉兔二號巡視器駛抵月球表面,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和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  在複雜的月球表面,月兔二號如何順利向前?這要歸功於運行管理分系統(簡稱OMS),該系統由北京華雲星地通科技有限公司研發。
  • 玉兔二號、嫦娥四號互拍照來了
    IT之家1月11日消息 據國家宇航局,1月11日下午,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工作正常,在「鵲橋」中繼星支持下順利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圖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學載荷工作正常,探測數據有效下傳,搭載科學實驗項目順利開展,達到工程既定目標,標誌著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至此,中國探月工程取得「五戰五捷」。
  • 玉兔二號刷新蘇聯月球車紀錄,中國長徵5號出徵,聚焦世界目光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全球各大科技強國紛紛將目光轉至航天領域,中國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則一馬當先在今年年初便已抵達月球背面,助力中國一舉成為全球首個實現月背登陸的國家。雖然印度和以色列在中國之後也曾對月球發出過挑戰,可最終結果卻充滿遺憾。
  • 中國嫦娥四號再次甦醒,玉兔二號正式開始復工
    「玉兔二號」巡視器開始了漫長的西北之旅。綠線表示「玉兔二號」從著陸地點出發的路線。黃線表示新的行進計劃。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已經開始了第16個月球日的工作,而「玉兔二號」探測器也開始了尋找新區域的旅程。儘管在月球表面的惡劣條件下度過了一年多的時間,但「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以及它們的科學有效載荷始終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
  • 「玉兔二號」揭示月背不明膠狀物質可能身份:撞擊形成的角礫巖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玉兔二號」揭示月背不明膠狀物質可能身份:撞擊形成的角礫巖中新社北京6月19日電 (郭超凱 宋星光)記者19日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獲悉,此前「玉兔二號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芶盛博士,中國科學院比較行星學卓越創新中心及類地行星先導專項骨幹成員、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邸凱昌、嶽宗玉及其合作者,利用「玉兔二號」月球車就位測量數據,發現了該物質的可能成因。
  • 玉兔二號立功,在月球背面發現神秘物質
    在以往,月球背面對人類來說是神秘的,雖然各國都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探月計劃,但除了玉兔2號探測車外,再沒有其他國家的探測器到達過月背,也就是說,現在全人類都只能通過玉兔2號來了解月背,而玉兔2號也不負眾望,在近日成功立下大功。
  • 玉兔二號頻傳喜訊之際,嫦娥六號發射時間也定了,將往返月球南極
    隨同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活動的「玉兔二號」探月車,近段時間,接連傳出多個喜訊。先是上一個月晝期間,玉兔二號在月背探測時發現一種神秘物質,其結構很可能為凝膠狀新型資源,這一發現震動了全球航空界,因為它或許有助於人類進一步了解月球構成。
  • 玉兔二號踩出一小步,挑戰340度溫差,馬斯克蹭流量贊嫦娥四號
    嫦娥四號溜達26天終於在1月3日成功登陸月球的馮卡門撞擊坑,由中國人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登陸月球背面的壯舉。登陸成功的嫦娥四號馬不停蹄的給大家傳回了第一張月背照片,隨後並進行了兩器分離,玉兔二號成功在月背踩出了第一步,搶先探索這一未知區域。
  • 揭秘嫦娥四號、玉兔二號關鍵技術
    1月11日,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月球車正常工作,並發回了清晰的互拍圖像,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我國探月工程「五戰五捷」。這是人類發射的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科工)黨組書記、董事長高紅衛介紹,航天科工為嫦娥四號任務提供20餘項技術產品,為「繞、落、分、行」等各個階段提供了全程保障支撐,記者採訪了航天科工相關專家,請他們解讀數項關鍵技術。
  • 嫦娥四號進入第十九月晝: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自主喚醒
    嫦娥四號探測器自2019年1月成功著陸月球背面以來,目前已經在月背工作近一年半的時間了。昨天(15日),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自主喚醒,進入第十九月晝工作期。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在13時49分和0時54分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十九月晝工作期。在本月晝期間,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上搭載的科學載荷將按計劃開機,繼續開展科學探測工作。
  •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刷新記錄:首次揭開月球背面地下結構
    8月26日,據@中國探月工程 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共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並對600天來的科學成果進行了歸納。據悉,截止8月25日,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面工作時長在今天突破600天,也早就打破前蘇聯月球車1號保持了長達49年的歷史記錄(321天)。
  •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刷新記錄:首次揭開月球背面地下結構
    8月26日,據@中國探月工程 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共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並對600天來的科學成果進行了歸納。據悉,截止8月25日,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面工作時長在今天突破600天,也早就打破前蘇聯月球車1號保持了長達49年的歷史記錄(321天)。
  • 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順利完成互拍,任務圓滿成功
    記者1月11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工作正常,在「鵲橋」中繼星支持下順利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圖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學載荷工作正常,探測數據有效下傳,搭載科學實驗項目順利開展,達到工程既定目標,標誌著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至此,我國探月工程取得「五戰五捷,連戰連捷」。
  • 中國科學家基於嫦娥四號揭曉月背地下結構
    來源:中國新聞社記者:孫自法 繼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著陸月球背面之後,中國科學家對月球背面的科研再次創造一項人類首次——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科研團隊基於嫦娥四號任務,首次揭曉月球背面地下淺層結構國家天文臺供圖中科院國家天文臺27日發布消息說,該臺李春來、蘇彥研究員領導的科研團隊,利用嫦娥四號任務玉兔二號月球車上搭載測月雷達的直接就位測量,獲得月球背面地下淺層的第一張雷達圖像、月表下物質的特性參數,以及濺射物內部地層序列,首次揭示出月球背面著陸區域地下40米深度內的地質分層結構,發現地下物質由低損耗的月壤物質和大小不同的大量石塊組成。
  • 這個中秋節帶你去看看「玉兔」在月球上發生的故事
    在今年的1月3日,在月球背面迎來了兩位特殊的旅客:中國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  如今,「玉兔二號」月球車已經在月球背面行走了284.6米,刷新了我國太空飛行器月球行駛距離的新紀錄。不過,這個紀錄得來可不是那麼容易。這個中秋,我們一起來看看玉兔二號在月球上發生的故事。
  • 玉兔二號再次傳回照片,立刻引起國人討論,照片內容不簡單
    ,我國玉兔二號從月球上發來一張重要圖片。據媒體報導,從玉兔二號發來的圖片可以看出,玉兔二號用輪胎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一個圓形記號,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動作,引起了國人熱烈討論,不過印度的臉色卻十分鐵青。實際上這個圓形記號是玉兔二號為慶祝中秋佳節特意畫出的一個「月餅」,但是仔細研究後發現事情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至少有一點說明了我國已經可以隨心所欲的操控探測器了。
  • 「玉兔二號」月背生存突破600天,累積行駛519.29米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截至2020年8月26日,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共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在8月25日突破600天,月球車累積行駛519.29米。
  • 你好,玉兔二號!
    嫦娥四號月球車命名「玉兔二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於1月3日揭曉,月球車命名為「玉兔二號」。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和巡視器(月球車)組合體發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隨即著陸器與巡視器分離,開始就位探測和巡視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