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日語中常見的歇後語(三)

2020-11-29 人民網

歇後語是一種非常特別的表達形式,並帶有俏皮話的特點。眾所周知,漢語的歇後語膾炙人口,具有強大的實用性和生命力。如果在講話和寫作中恰如其分地使用歇後語,可以加強語言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給人以風趣幽默的感覺,並引起人們的想像和聯想。

所謂歇後語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句話,前一部分像謎面,後一部分像謎底,是真意所在,或者說前一部分為「引子」,後一部分為「注釋」,兩個部分之間有間歇。通常情況下,只說前一部分,而蘊涵本意的後一部分隱而不說,讓聽話者自己去體會猜測。日語亦如是。

丁髷

1、砂地の小便――たまらぬ

「溜まらぬ」和「堪らぬ」同音,隱射「受不了」、「不能忍受」。

2、丸の字の點落ち――苦になる

漢字「丸」字少寫一點,自然就成了「九」。「九」與「苦」同音,意為「勉為其難做某事」。

3、坊主の丁髷――結うに結われぬ

和尚光頭,自然無法梳髮髻。梳髮髻,日語叫「髪を結う」。「結う」與「言う」諧音,「結うに結われぬ」言外之意為「言うに言われぬ」(難以言狀)。

4、乞食のお粥――湯ばかり

乞丐碗裡的粥,稀得如米湯,光有湯沒有米,即「湯ばかり」。言外之意為「言うばかり」(光說不做)。

漢語的歇後語和日語的「灑落ことば」有一部分在形式上和含義上是相同的,翻譯時可以直接互換。

例如:

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兎の糞――長続きしない

這是由兔子糞的斷斷續續狀而聯想起的俏皮話。

剃頭挑子——一頭熱

甘酒屋の荷――片方だけが熱を上げている、片思い(磯のあわびの片思い)

江戶時代,賣江米酒的商人挑擔子,一頭放鍋,一頭放碗。比喻兩者間的關係一方積極主動,而另一方消極冷淡。原文與譯文完全對應。

但是日語的歇後語數量上遠不及漢語,不具有普遍性。所以翻譯歇後語時,要適當地加一點注釋。由於歇後語很多是家喻戶曉的,通常不說後句。特別是對諧音雙關的歇後語,註明與什麼字同音,才能讓人懂得歇後語的實際內涵所在。

相關閱讀:

盤點日語中常見的歇後語(一)

盤點日語中常見的歇後語(二)

 

 

相關焦點

  • 你知道這些成語在日語中怎麼說嗎?
    我是日語教學交流諮詢平臺張老師。中文中有許多意義深遠的成語或者歇後語,飽含了幾千年的文化傳統和智慧積澱,那麼在日語中怎麼表述呢?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學習幾個常用的。
  • 日本動漫中日語與現實中日語的差別在哪裡?
    這些熱愛日漫的同學當中,不乏有已經考取了日本語能力水平測試N2級證書甚至拿到N1高分的同學;但他們依然可能遇到這種情況——不帶字幕的日漫對話自己能聽懂,而現實中與日本人交流卻十分吃力。以上問題的存在說明了日漫中的日語與現實中的日語其實是存在一定差別的。今天,言吉君就來幫大家盤點兩者的差異之處!
  • 盤點動漫主角們的獨特口癖,鳴人自創日語厲害了!
    盤點動漫主角們的獨特口癖,鳴人自創日語厲害了!其實稍微留意一下就能發現,鳴人幾乎每句話的末尾都帶這麼三個音節,尤其是在日常說話情緒比較激動的時候。在日語當中,這三個發音其實並沒有什麼特殊含義,翻譯過來也就是類似於「的說」的樣子。好比鳴人說話都是「我什麼什麼的說」這種口風。但是當時火影動畫火爆的時候我還小,根本不懂日語,以為日語都是要說完一句話帶一個「帶娃喲」,就跟韓語的思密達一樣!
  • 盤點中國人日語發音的八大誤區
    日語的語音以簡單著稱:音少,沒有拼讀,聲調簡單,對我們來說可謂小菜一碟。但事實上中國人的日語發音卻存在許多問題。即使那些自信滿滿的日語高手,他們的讀音也未必經得起推敲。不信的話,大家先看下面兩個問題:1、「あげる、くれる、もらう」的三個詞的聲調分別是什麼?2、「こと、もの、人、時」後續助詞「が」時分別怎麼念?先思考一下再看答案吧!
  • 100個常見「歇後語」,測測你能考多少分?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不僅為我們流傳下了很多經典詩詞,諺語,成語等。其中還有一種特殊的語言形態,就是歇後語。歇後語,一般來講,在風趣幽默間給人傳達各種知識和智慧,它也是我們勤勞的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和日常生活中創造出的文化智慧。
  • 盤點那些被誤認為是符號的日語漢字
    在日語中,有許多漢字形狀奇特,看起來像是符號。下面就來一起盤點一下日語裡那些被誤認為是符號的漢字。 〆 部首:丿 筆畫數:2 訓讀:しめ 「〆切り(しめきり)」等詞語中出現的
  • 寒假預習:三年級語文下冊,必背歇後語彙總,全了
    4、針對性預習,如語文方面提前熟悉生詞、歇後語、古詩文等。下面是於老師為大家整理了三年級語文下冊歇後語彙總,這些歇後語在考試當中常出現,建議孩子們背一背,為三年級語文下冊的學習打好基礎。寒假預習:三年級語文下冊,必背歇後語彙總,全了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對牛彈琴——白費勁老虎屁股——摸不得兔子尾巴——長不了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偷雞不成——蝕把米鐵打的公雞——一毛不拔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豬鼻子裡插蔥——裝象井底之蛙——目光短淺
  • 盤點壽司裡常見的魚的名字,值得收藏!
    「乾飯人」一詞是2020年年尾出現的網絡流行用語,重慶江戶日語的老師了解到是指「奮力吃飯的人」。學日語的小夥伴們認為,「吃」是一切幸福的來源。因此流行的標語有「乾飯人,乾飯魂,乾飯都是人上人」。壽司(すし)作為日本料理的代表性食物,近年來喜歡吃壽司的中國人似乎也越來越多。
  • 農村歇後語,老人常說的「朽木棺材」又有什麼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在農村最常見的就是這些歇後語,尤其是和老人之間聊天的時候,雖然看起來老人的文化水平比較低,但實際上他們卻能夠口若懸河,說出一個又一個讓人難懂的歇後語。這些歇後語不僅有趣味性,還是農民在長時間的生產活動中的濃縮精華。
  • 中國「猴」文化:民俗、典籍、成語歇後語中常見
    「三勿」意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出自《論語·顏淵》。  金羊辭舊歲,福猴迎新春。猴,在中國是十二生肖之一,位列第九,即所謂「申猴」。猴與中國人緣分深厚,自古便被視為吉祥、顯貴、驅邪納福的象徵。猴文化是中國生肖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個分支。猴年將至,讓我們來說說中國文化中的那些「猴」。
  • 歇後語大挑戰:粵語VS英語,你知道這些歇後語怎麼說嗎?
    歇後語是漢語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主要是將一句話分成兩部分來表達某個含義,前一部分是隱喻或比喻,後一部分是意義的解釋。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為歇後語。
  • 中國歇後語有多豐富有趣?80句歇後語幽默風趣,值得收藏細品
    中國歇後語有多豐富有趣?80句歇後語,盡顯中國文化幽默風趣文/詩綠鳳歇後語,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中創造出來的一種「熟語」。它的特點是短小精幹,比喻生動貼切形象,寓莊於諧,幽默風趣,是我國民間文化獨有的一朵奇葩。
  • 日本動漫:你會說的第一句日語是哪一句,「納尼」還是「歐尼醬」
    日本動漫看的多了,不得不說有著一些語言洗腦的魔力,於是很多小夥伴不由自主的蹦出幾句日語,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常見的動漫日語。一、納尼(什麼)"納尼"一詞來自日語,在好奇、疑問、憤怒時使用。二、斯國一(厲害)斯國一,是"厲害"的意思,直接用了日語的中文音譯來作為感嘆詞,日本動漫中個詞語的使用頻率也很高,同「納尼」一樣。
  • 盤點日語中那些奇葩的發音方式
    那麼在日語的學習過程中,人們的關鍵目地是可以與別人應用日文開展流暢的勾通。為了這一目地,人們應當好好開展口語的學習。那麼日語發音有什麼特性呢?我來給大伙兒開展詳盡的介紹。1.聲調較單純。日文與中文同是聲調語言。但聲調卻比不上中文多種多樣。中文僅以a,b,c,d這4個拼音字母打頭的聲調。總有250多個。
  • 霜打的茄子歇後語的答案
    那麼霜打的茄子歇後語的答案你知道嗎?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霜打的茄子歇後語的答案,歡迎大家閱讀。霜打的茄子歇後語的答案霜打的茄子 ———— 軟不拉耷霜打的茄子歇後語的答案拓展一半夜裡摘茄子 ———— 不分老嫩背後藏茄子 ———— 有外心冬瓜藤纏到茄子地 ———— 拉拉扯扯肚臍眼長茄子 ———— 多心高粱稈結茄子 ———— 不可恩議脊梁骨長茄子 ———— 多心;生了外心
  • 歇後語:在農村關於牛的這些歇後語你能看懂幾個?
    在農村,牛算是常見的一種家畜,養牛的人有很多,以前牛還可以用來犁地,不過現在都機械化了,用牛的幾乎絕跡了。那麼關於牛的這些歇後語,你知道幾個?
  • 12生肖歇後語:老鼠進書房,下一句讓人笑噴,值得收藏!
    歇後語:老鼠進書房——咬文嚼句12生肖之一:牛指的是十二生肖之一的牛。牛在中居次位,與十二地支配屬「醜」,故一天十二時辰中的「丑時」--夜間一點至三點又「牛時」。易卦為「坤為子母牛」。歇後語:牛皮蒙鼓——遭受縋打12生肖之一:虎在十二地支配屬「寅」,故一天十二時晨中之=「寅時」--清晨三點至五點又稱「虎時」。
  • 課外小知識:經典搞笑趣味諺語、俗語、歇後語及廣告語
    - 諺語 - 小學常見諺語彙總: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幹三成功。人在世上練,刀在石上磨。一天不練手腳慢,兩天不練丟一半,三天不練門外漢,四天不練瞪眼看。十年練的好文秀才,十年練不成田秀才。- 歇後語 -1、八仙過海---各顯神通2、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3、蠶豆開花---黑心4、孔夫子搬家——淨是書(輸)5、打破砂鍋---問到底6、和尚打傘---無法無天7、虎落平陽---被犬欺8、裁縫不帶尺——存心不量(良)9、《百家姓
  • 高考日語之常見家長問答
    優勢5:不少中國學生受日本文化影響很深,他們對日本動畫、漫畫和遊戲(ACG)非常熱衷,以至於他們在還沒有系統學習日語之前,已經可以脫口說出很多日語單詞和句子,且有很強的日語語感。大部分初高中學生都通過動漫獲得了一些日語知識,興趣和學習結合起來,使得學生有了更大的學習動力。並且日語是從零開始學起的,不存在學不會的問題。學習起來更是輕鬆自在,很快可以掌握必考點。
  • 與食品有關的歇後語,幽默風趣漲知識
    歇後語是我國漢語言的一大特色,也是語言藝術中的一朵奇葩。它詼諧、幽默、機智、諷喻,被廣大群眾在口頭和書面中廣泛運用。現將我幾十年來在群眾中聽到的一些與食品有關的歇後語抄錄如下。1、溼手抓芝麻——哪有不沾的。比喻有些人利用職權之便貪佔錢物,多被農民用來比喻一些不廉潔的村幹部。2、芝麻餡湯圓——又甜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