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它們竟然是漢字?!盤點那些被誤認為是符號的日語漢字

2020-11-24 人民網

在日語中,有許多漢字形狀奇特,看起來像是符號。下面就來一起盤點一下日語裡那些被誤認為是符號的漢字。

部首:丿

筆畫數:2

訓讀:しめ

「〆切り(しめきり)」等詞語中出現的「〆」並不是特殊符號,而是實實在在的漢字,在日語中經常用作人名和地名。「〆」屬於「國字」,即日本自創的漢字,沒有音讀,只有訓讀讀作「しめ」。

現在最主要的用法是在給他人寄信件時,在信封的封口處寫上「〆」,表示已經把封口處封閉好。此外,還可以用來表示「締め」、「絞め」、「佔め」(它們都讀作「しめ」),表捆、綁、扎、佔有、總計的意思。

(責編:袁蒙、陳建軍)

相關焦點

  • 日語中為什麼有那麼多漢字?
    中國人看到日文文章,即便沒有學過日語,也能讀懂個二、三分;如果是二戰結束前的日本官方文書,那意思基本上都能猜出來了,可能比當代的日本人看得還順暢。這大概是因為日語中存在大量的漢字,而過去日文中的漢字比例更高。不過,日文裡的漢字再多也是日文,而不是中文。
  • 《日本的漢字》: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漢字被用於記錄日語,在日本人的手中,逐漸發展出不同於中文漢字的特點。有些漢字按照古漢語發音,有些按照日語發音;有些字寫法與漢語相同,意義卻不同;日本人為了方便書寫、表義,甚至創造出新的漢字,稱為「國字」。日本漢字的源頭雖然在中國,但漢字漂洋過海千年後,從模仿到取捨再到創造,本土與舶來之間互相碰撞,不斷拓展著文字的體系。
  • 日語有片假名和平假名為什麼還要漢字?
    需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來看一下日語的五十音圖演變史。公元五世紀左右漢字從中國傳到日本,後來日本人依據漢字創造出平假名和片假名,但是字形上有所改變以適於日語的書寫。日語中的平假名本身就是一些中文字的草體書寫而平假名毫無疑問都是我們使用的一些偏旁部首一直對這個問題也帶有極大好奇的我問了下我的日本籍日語老師,他的正統回答也是網上能夠隨意找到的關於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敘述,但是我相信很多沒有學習過日語的普通讀者都不想,也看不太懂那些過於複雜的表達。
  • 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現在就告訴你,其實原因並不難猜
    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現在就告訴你,其實原因並不難猜!日語中有漢字充分說明日語是藉助漢語才完善了其體系的,也就是日語的發音系統是獨立的,而文字系統是以漢字為藍本改造而成的。這個時期傳入日本的漢文,不僅構築起了日本文字的骨架,也豐富了日語的語音系統,因為那些漢字在日本的讀音是當時的日本人模仿僧侶的發聲而來的。當然漢字最初對日語的影響只有日本國內的文化人。而這種影響直接催生了唐代那麼多批的遣唐使,也開啟了中日文化交流的鼎盛時代——唐宋時期。到現在日語的發音仍保留有唐音、宋音。
  • 那些由漢字組成的日語詞彙,還挺美
    大家都知道,日語中保留了非常多的漢字,平時也會使用。日本小學生的作文,幾乎全是用假名寫就,初中生的作文就會出現30%的漢字,高中生的作文能有50%的漢字,而大學生及以上的論文,漢字使用率能達到90%。所以,文化程度越高,對漢字的運用就越頻繁。
  • 漢字-中華民族的符號
    但我以為,更能代表中國的是漢字。漢字是有智慧的。讓老外頭痛不已的「方塊字」有的象形,有的指事,有的會意,有的形聲,細究起來,妙趣無窮。先說最原始的象形字,比如「山」、「日」、「口」,這些字直接描畫出它們所代表的物的形狀輪廓,形象生動;但是如果想表達更多的意思,象形就不夠用了,於是老祖宗又想到了一個辦法-指事:比如「刃」,在刀的鋒利處加上一點;比如「上」和「下」,在主體「一」的上方或下方畫上標示符號,位置的概念就躍然於紙上。文字依然不夠用怎麼辦?
  • 漢語與日語有什麼樣的關係?相同的日語漢字發音、詞義是否相同?
    作為大學日語系畢業生,日本語水平通過JLPT(日本語等級能力考試)二級水平(分為五個等級水平,最高一級,最低五級)。在多年學習日語後,本人對日語及日本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下面就日語來源和日本與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繫來談談我的個人看法。
  • 日語翻譯公司之日語中的漢字趣談
    眾所周知,日語中有很多漢字(繁體字),我們在日常中雖然聽不懂日語,但在看一些文字性的東西,例如說明書、廣告、視頻字幕時,稍加猜測,也能通過其中的漢字了解大概的內容。不過,有些時候,雖然日語裡的一些漢字和它們在中文裡的樣子一模一樣,但含義卻大相逕庭,所以,不要被它們的表象迷惑哦,它們的真實意思是什麼?答案只有一個!
  • 日語中的這些漢字,中國人或許都不認識!
    了解日語的同學們都知道,在日語中存在著大量的漢字,就算一點日語也不會的人,去日本旅遊也沒有多大的問題。日本街頭的各種指示牌、宣傳冊上的漢字,就算是日語小白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實際上日本曾在1866年提出過廢止漢字,但是卻無法實行。畢竟漢字在他們語言系統裡已經根深蒂固了。
  • 日語裡面的漢字是怎麼來的?發音有什麼區別?
    這些經書的漢字當初是模仿中國僧侶的發音來讀的,不過一套稱為「漢文」的書寫系統開始得以發展。漢文主要是中文文章插入日語獨有的助詞,讓日語使用者可以依從日語的語法去閱讀漢字寫成的文章。中日兩國使用的漢字,本來都是漢字的繁體字。但後來兩都進行了文字改革,有的字我國簡化了,日本沒有簡化;有的字日本簡化了,我國沒有簡化。有的字兩國雖都簡化了,但簡化的卻不相同。所以要注意它們的區別。
  • 偽中國語走紅 不懂中文的日本網友用日語中的漢字聊天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日本網友用偽中國語交流&nbsp&nbsp&nbsp&nbsp最近,一種名為「偽中國語」的交流方式在日本流行,完全不懂中文的日本網友用日語中的漢字聊天
  • 3分鐘,測一測你的日語漢字水平
    漢字自隋唐時期傳入日本,沿用至今,寫法和意義同中文大致相同,所以日語零基礎的小夥伴們也都能輕鬆做出一部分關於日語漢字的題目。下面就來花3分鐘,測一測你的日語漢字水平吧。網絡圖片 侵刪2.ドッジボールを漢字であらわすとどれ?(表示躲避球的漢字是哪個?)
  • 日語漢字源自古漢語的異同和其發展的優缺點
    日本和中國是東亞一衣帶水的鄰居,很多遊客去日本旅遊,儘管不會日語還能看得懂日語,是因為在唐代的時候,日本派遣了很多。遣唐使,從中國帶去了非常多的文明,其中包括建築、習俗、佛經、漢典等等。日本人之前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所以要造日語的文字的時候,是直接拿了中國的漢字來用,當然有一些為了表示這是日語,也做了一些改動,所以大家今天看的一些日本的文字跟中國的繁體字是不一樣的。日本人在用中國的漢字的時候,很多漢字的意思也是直接拿過去用的。大家可以從中體會到古代中國和日本的那種深刻的文化交流,從學習日語當中也可以複習我們古代的文言文。
  • 日語中讀音最多的漢字,一個字竟有100多種讀音!
    學日語的小夥伴在背單詞時,很多人會為漢字的讀音而頭痛。日語裡的漢字讀音非常複雜,不僅有音讀和訓讀之分,而且同一個字的音讀和訓讀也有可能有好幾種,真是讓人傷腦筋。一般的漢字讀音也就2-3種,背起來還算輕鬆。
  • 日本為什麼用漢字勝過假名?快來看看吧
    就算沒有學過日語的小夥伴也知道日本除了使用由漢字草書演化出的平假名、漢字楷書的部首演化出片假名,漢字也是他們經常使用的文字之一。在大家的刻板印象裡,大家肯定會認為日本人可能會更加使用假名,因為假名才是屬於它們自己的正統文字,而漢字則是由我們傳入,肯定會有有些抗拒吧,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並非如此。在日本人的觀念中,如果描述一個事物,使用漢字的話會顯得正規,嚴肅,而使用假名則會顯得隨意。
  • 日語相關知識(日語單詞背誦內容及注意事項)
    學習外語時,背誦單詞是迅速掌握一門外語的必經之路,日語也不例外。日語單詞因其特殊的形成背景(與中文的淵源),標記方法等,需要背誦的內容比較多,特別是對初學者是較大的考驗。現將日語單詞的構成內容作簡要的介紹,供大家參考!一 日語單詞的構成要素通常日語單詞由日文漢字,送假名,羅馬字母,聲調,詞類,中文註解等部分構成。
  • 解惑|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有繁體字也有簡體字?你知道嗎?
    前不久在易學國際小語種教育日語N1籤約保過班裡,接到一位初級日語學習小夥伴的題問:為啥這日語中又有簡體字又有繁體字,日本人自己不會混麼?有簡體字有翻譯題還有假名!別說,這個問題可能學日語的小夥伴剛開始的時候都在心中默默問過,當時小編的日語老師告訴我:日本之前進行過一次漢字改革,有一部分漢字就用了現在中國的簡體字,一部分還是保留了繁體字。但是這絲毫沒有解決我心中的疑惑,於是我查閱了很多材料想去搞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不能說以下內容絕對正確,就當是幫大家一起科普一下吧。
  • 有趣的漢字之書畫同源和漢字符號記錄
    有趣的漢字,書畫同源和符號記錄。漢字是怎麼來的?傳說很多。最流行是倉頡造字的傳說。說的是古代有個非常聰明的人,名叫倉頡,他有四隻眼睛,看東西非常清楚。他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有時圓有時彎,低頭看見地上鳥獸的腳印各式各樣,從中得到啟發,創造了漢字。這個行動驚動了天地鬼神。
  • 日語中為什麼有很多漢字?含義和中文一樣嗎?
    日本早期只有發聲系統是健全的,並沒有文字書寫方法,為什麼日語中有很多漢字呢?因為日語文字是藉助中國漢字改造而成的,日本接觸中國漢字的途徑很多,最早是中國僧侶帶著經書去到日本,把中國文字留在日本的,這些文字的引進,不僅組成了日本文字的主要骨架,也完善了日語的發音,很多日本字的發音都是根據中國僧人的發音而造的。唐宋時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巔峰,大批量遣唐使造訪,所以現在日語的很多發音還帶有唐音和宋音。
  • 六旬老漢自創字母簡化漢字 字母符號像「蚯蚓」
    更厲害的是,他竟然自創了字母要改造漢字。    昨日(31日),記者在世紀城玉春苑見到了周金階,穿著藍色中山裝,嘴裡噴著酒氣。他說,他是湖北人,從小就對文字感興趣,村子裡老人聊天時隨口說出的短語,他都感覺非常有意思。於是,他開始隨身帶著筆和紙,記錄平日聽到的精彩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