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是一部以找尋外星人為題材的科幻小說,既然是科幻小說,我們就以科幻的觀點談一談外星人的話題。
千百年來,人類就沒有停止過自己的好奇,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將幻想變成了現實,這種例子有很多。但,唯獨在尋找地外文明這件事情上,我們始終只停留在幻想。因為到目前為止,依舊沒有發現外星生物,更別說外星文明了。
你可能會說,我們不是早就發現UFO了嗎?事實上,UFO是指的是不明飛行物,並不是指的外星人,因此,國際主流科學界並不承認它與外星人有關係。
事實上,我們從上個世紀的SETI計劃(既外地文明信息收索),再到後來的METI計劃(既主動給外星人發射信息),採用的最主要手段是無線電技術,實施設備是射電望遠鏡和金屬探測器等。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無線電技術的局限性會不會導致我們根本就是在南轅北轍呢?
要講清楚外星人這個話題,我們首先應該明白生命的特點和文明的特點,否則所有努力都是在對牛彈琴。不可否認,地球在宇宙中極其渺小,渺小到不值得一提。因此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從概率學的角度,外星人必然存在,因為宇宙的體量實在太大了,像地球這樣的行星也是不計其數。但我要說,這本身就是個悖論。
剛才那句話裡有一個關鍵詞「像」,像地球這樣的行星是有很多很多,但與地球一模一樣的行星卻根本沒有。為什麼,答案顯而易見,我們先且不談從元素原子的角度,我們就只從地球宏觀角度分析,與地球在位置、關係、質量、密度、元素配比等一模一樣的行星,可能全宇宙都找不到第二個,更別說從微觀角度了。
還沒完哦,這只是從單一角度看待問題,還有另外一個角度,叫做機率。對,地球上有生命,但地球並不是一直有生命存在,言下之意地球出現生命是一個隨機現象,而非必然現象。生命進化成智慧、智慧形成文明也全都是隨機產生的非必然現象。
就這一個點上就至少有3個隨機變量,而每一個隨機變量的值都趨向於無窮大。當三個無窮大的量相互乘積的時候,最終的結果也是無窮大,實際上,數學已經失去了意義。因為宇宙的本質不是數學必然,而是隨機。
還有一個量也要參考進去,這個量就是時間。而它也是屬於一個無窮大的值,因為宇宙的年齡沒有任何人可以篤定,全是推測和假設。
綜上所述,如果把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找到另外一個地球的機率基本等於零,宇宙再大,星系在多,類地行星的量在巨,比起這個量來說,也根本不值得一提了。
更何況,我們對生命的理解暫時只能停留在碳基這一個層面,停留在細胞這一種基礎類別。這個層面和類別之外的世界,依舊是個無窮大的量。
說了半天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一個無窮大的可能加上一個無窮大的有可能,其結果是什麼呢?結果就是,我們不能以假設和概率來探求地外文明,因為所有假設在概率上根本不存在。
但請你注意,我所說的不存在並不代表沒有。我說的不存在指的是和我們一模一樣的人類文明。換言之,如果有其他類型和層次的文明存在呢?那我們用人類的技術,去探測一個非人類文明,其結果必然不會有任何結果,因為大家根本不在一個層次。
設想一下,每個人都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更何況是物種,更何況是物類。因此,當我們人類用光學望遠鏡和射電望遠鏡對準天空的那一刻,就已經鑄成了一個結果,不會找到任何外星文明。即使有,也是個美麗的誤會。
言歸正傳,我們的手段和理念全都錯了,我們只從現象出發,而忘記了本質。要探求外星文明,第一件最最重要是事情,不是什麼技術和設備,而是生命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若不能弄明白這一點,所有努力全是兜圈子,一句話,沒有抓住核心和重點。
下面我們將進入這個核心和重點,在講清生命本質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宇宙萬物的本質和規律。
宇宙在我們可以理解的範圍內,可以包含量子宇宙和能子宇宙,量子宇宙就是明物質,能子宇宙是暗物質。既然是暗物質,我們先暫時不去談它,因為沒有意義。我們就先說說那個明物質,也就是量子宇宙。
量子宇宙也有兩種最基本的物質類別,一個是體,既有質量、密度、體積的物質,一個是態,既沒有質量、密度、體積的物質。這些理論在我另外文章裡有詳細描述,這裡就不在廢話了。
也就是說,無論宇宙如何大,它都不可能離開這兩種最基本物質。我們知道了宇宙的本質,生命是什麼就一目了然了。對,生命就是擁有思維態的物質。
在這裡,我用了一個關鍵詞:思維態。看清楚哦,它屬於態。說得直白一點,只要我們能找到思維態,就能找到外星文明,就這麼簡單。
先別激動,看起來很簡單,但你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我還沒有告訴你態的特性。態的特性除了有能量、有強弱和有類別外,還有兩個很重要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所有態都能形成量子糾纏態,注意哦,是糾纏態。言下之意,只有態可以相互糾纏,而體是不可以相互糾纏的。舉一個例子,你們都知道雙峰幹涉實驗吧。它完美證明了光不但具有波的特點,也具有了粒子,也就是光子的特點。實際上,直到目前為止嗎,這兩個特點根本就是個悖論,只是因為無法解釋,所以勉強搓到了一起。
光既不是波也更不是微觀粒子,它屬於態,正是由於態的糾纏特性,所以我們看到的光傳遞,實際上是物質的態特性被表現了出來,什麼意思?還記得剛才說的量子宇宙物質本源嗎?任何一個物質,都不是單獨存在,必定有體和態兩種。只是,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看到形,也就是體,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看到態,也就是神。換言之,你能感受到光,並非來自某物在某處傳遞了光子或光波,而是你的態被標的物糾纏影響了,這就是量子糾纏態。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在觀察雙縫幹涉試驗的時候,與標的物的態處於我們視覺這個「頻道」的糾纏態,而我們不去看的時候,就不在糾纏,這並不是量子學所說的詭異,實際上,只是大家誤解而已。
剛才的例子是一個非常極端和片面的解讀,因為萬物的相互關係及其複雜,複雜到根本不可能人為理清,這是一個不斷變化且無窮大的天量。
簡而言之,態具有糾纏現象,這是它的第一個重要特點。
第二個特點,糾纏態可以超越距離。在說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態有速度嗎?不如帶入一個具體事物,光有速度嗎?你也許笑了,光當然有速度,不但有,它還是我們人類已知最快的速度。
沒錯,這是教科書上的經典教義,來自我們人類的科學試驗。但我要告訴你一個顛覆常識的結論,光沒有速度,更不存在什麼光速,所有數據都是試驗設備局限性的結果。由於比較空泛,我暫時不能給你一個合理的解釋,但我相信隨著我們技術的進步,這些本質會慢慢顯示出來。
既然提到了技術,就不得不說一下了,技術與本質沒有必然關係,你不能用科技的層次去探求萬物的本質,猶如你不能用技術的高低去說明人類的問題。我們人類目前對態的理解和研究太少了,正是由於對它的不夠了解,導致我們的技術陰陽失調,仿佛來了月經的女子一般,只能緩步而行。我們對體的研究比態多得多得多,因為證實更多體現在體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只能造出機器人,而造不出細胞。我們只能造出電腦,而造不出動物大腦,這都是陰陽失調的具體表現形式。
不扯遠了,既然確定外星生物是生物,它就一定具有生物的特殊態存在,這個特殊就是思維態,這是量子宇宙裡所有生物的共性,無論它是何種生物,何種文明程度。
那到底思維態有什麼特點呢?既然是態,一樣可以產生糾纏態,這就不解釋了。此外,它還有一個特點,思維態區別於其他態的地方在於,思維態有規律,而其他態無規律。
為何只有思維態有規律?因為思維分為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這種說法很片面但基本分出了雌雄。這也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特點,只是程度和層次不一樣而已。比如螞蟻,它們沒有我們人類的大腦,但它們依舊可以組成社會體系,創造在它們那個層次的文明。如此一來,光我們地球上,就不只人類一個文明,因為文明具有多樣性,你不能按照人類的標準去定義宇宙的標準。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生物的形成和演化與思維態密不可分,這也是有別於其他的根本。正因為思維態有規律可循,所以生物不會劇烈突變,我說的是劇烈,什麼是劇烈,一個人生下一條蛇,這就是劇烈。如果按照宇宙隨機的原則,按照概率的角度,這是有可能發生的,但我們卻從來不曾見過,原因只有一個,思維態有規律。
當然,我並不是說宇宙有規律,恰恰因為宇宙沒有規律,它無規律,無因果,永恆運動。那些我們認為的自然規律,什麼地球繞太陽,月球繞地球都不是規律,那只是在短暫時空的偶然現象。
因此,生物的規律來自思維態,它與宇宙的其他無規律物質一目便可以瞭然,只要我們能發現有規律的思維態存在,就能證明外星是否有生物,且不用在意距離,因為思維態可以糾纏。
至於具體如何實施,那屬於專業技術文,且太過顛覆常識,有些人甚至會感到不適,所以不方便談了,如果以後有機會我會寫點,關注我,以上帝視角帶你了解更多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