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說《三體》聊外星文明和外星人

2020-11-29 V先生諮詢

《三體》是一部以找尋外星人為題材的科幻小說,既然是科幻小說,我們就以科幻的觀點談一談外星人的話題。

千百年來,人類就沒有停止過自己的好奇,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將幻想變成了現實,這種例子有很多。但,唯獨在尋找地外文明這件事情上,我們始終只停留在幻想。因為到目前為止,依舊沒有發現外星生物,更別說外星文明了。

你可能會說,我們不是早就發現UFO了嗎?事實上,UFO是指的是不明飛行物,並不是指的外星人,因此,國際主流科學界並不承認它與外星人有關係。

事實上,我們從上個世紀的SETI計劃(既外地文明信息收索),再到後來的METI計劃(既主動給外星人發射信息),採用的最主要手段是無線電技術,實施設備是射電望遠鏡和金屬探測器等。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無線電技術的局限性會不會導致我們根本就是在南轅北轍呢?

要講清楚外星人這個話題,我們首先應該明白生命的特點和文明的特點,否則所有努力都是在對牛彈琴。不可否認,地球在宇宙中極其渺小,渺小到不值得一提。因此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從概率學的角度,外星人必然存在,因為宇宙的體量實在太大了,像地球這樣的行星也是不計其數。但我要說,這本身就是個悖論。

剛才那句話裡有一個關鍵詞「像」,像地球這樣的行星是有很多很多,但與地球一模一樣的行星卻根本沒有。為什麼,答案顯而易見,我們先且不談從元素原子的角度,我們就只從地球宏觀角度分析,與地球在位置、關係、質量、密度、元素配比等一模一樣的行星,可能全宇宙都找不到第二個,更別說從微觀角度了。

還沒完哦,這只是從單一角度看待問題,還有另外一個角度,叫做機率。對,地球上有生命,但地球並不是一直有生命存在,言下之意地球出現生命是一個隨機現象,而非必然現象。生命進化成智慧、智慧形成文明也全都是隨機產生的非必然現象。

就這一個點上就至少有3個隨機變量,而每一個隨機變量的值都趨向於無窮大。當三個無窮大的量相互乘積的時候,最終的結果也是無窮大,實際上,數學已經失去了意義。因為宇宙的本質不是數學必然,而是隨機。

還有一個量也要參考進去,這個量就是時間。而它也是屬於一個無窮大的值,因為宇宙的年齡沒有任何人可以篤定,全是推測和假設。

綜上所述,如果把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找到另外一個地球的機率基本等於零,宇宙再大,星系在多,類地行星的量在巨,比起這個量來說,也根本不值得一提了。

更何況,我們對生命的理解暫時只能停留在碳基這一個層面,停留在細胞這一種基礎類別。這個層面和類別之外的世界,依舊是個無窮大的量。

說了半天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一個無窮大的可能加上一個無窮大的有可能,其結果是什麼呢?結果就是,我們不能以假設和概率來探求地外文明,因為所有假設在概率上根本不存在。

但請你注意,我所說的不存在並不代表沒有。我說的不存在指的是和我們一模一樣的人類文明。換言之,如果有其他類型和層次的文明存在呢?那我們用人類的技術,去探測一個非人類文明,其結果必然不會有任何結果,因為大家根本不在一個層次。

設想一下,每個人都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更何況是物種,更何況是物類。因此,當我們人類用光學望遠鏡和射電望遠鏡對準天空的那一刻,就已經鑄成了一個結果,不會找到任何外星文明。即使有,也是個美麗的誤會。

言歸正傳,我們的手段和理念全都錯了,我們只從現象出發,而忘記了本質。要探求外星文明,第一件最最重要是事情,不是什麼技術和設備,而是生命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若不能弄明白這一點,所有努力全是兜圈子,一句話,沒有抓住核心和重點。

下面我們將進入這個核心和重點,在講清生命本質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宇宙萬物的本質和規律。

宇宙在我們可以理解的範圍內,可以包含量子宇宙和能子宇宙,量子宇宙就是明物質,能子宇宙是暗物質。既然是暗物質,我們先暫時不去談它,因為沒有意義。我們就先說說那個明物質,也就是量子宇宙。

量子宇宙也有兩種最基本的物質類別,一個是體,既有質量、密度、體積的物質,一個是態,既沒有質量、密度、體積的物質。這些理論在我另外文章裡有詳細描述,這裡就不在廢話了。

也就是說,無論宇宙如何大,它都不可能離開這兩種最基本物質。我們知道了宇宙的本質,生命是什麼就一目了然了。對,生命就是擁有思維態的物質。

在這裡,我用了一個關鍵詞:思維態。看清楚哦,它屬於態。說得直白一點,只要我們能找到思維態,就能找到外星文明,就這麼簡單。

先別激動,看起來很簡單,但你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我還沒有告訴你態的特性。態的特性除了有能量、有強弱和有類別外,還有兩個很重要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所有態都能形成量子糾纏態,注意哦,是糾纏態。言下之意,只有態可以相互糾纏,而體是不可以相互糾纏的。舉一個例子,你們都知道雙峰幹涉實驗吧。它完美證明了光不但具有波的特點,也具有了粒子,也就是光子的特點。實際上,直到目前為止嗎,這兩個特點根本就是個悖論,只是因為無法解釋,所以勉強搓到了一起。

光既不是波也更不是微觀粒子,它屬於態,正是由於態的糾纏特性,所以我們看到的光傳遞,實際上是物質的態特性被表現了出來,什麼意思?還記得剛才說的量子宇宙物質本源嗎?任何一個物質,都不是單獨存在,必定有體和態兩種。只是,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看到形,也就是體,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看到態,也就是神。換言之,你能感受到光,並非來自某物在某處傳遞了光子或光波,而是你的態被標的物糾纏影響了,這就是量子糾纏態。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在觀察雙縫幹涉試驗的時候,與標的物的態處於我們視覺這個「頻道」的糾纏態,而我們不去看的時候,就不在糾纏,這並不是量子學所說的詭異,實際上,只是大家誤解而已。

剛才的例子是一個非常極端和片面的解讀,因為萬物的相互關係及其複雜,複雜到根本不可能人為理清,這是一個不斷變化且無窮大的天量。

簡而言之,態具有糾纏現象,這是它的第一個重要特點。

第二個特點,糾纏態可以超越距離。在說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態有速度嗎?不如帶入一個具體事物,光有速度嗎?你也許笑了,光當然有速度,不但有,它還是我們人類已知最快的速度。

沒錯,這是教科書上的經典教義,來自我們人類的科學試驗。但我要告訴你一個顛覆常識的結論,光沒有速度,更不存在什麼光速,所有數據都是試驗設備局限性的結果。由於比較空泛,我暫時不能給你一個合理的解釋,但我相信隨著我們技術的進步,這些本質會慢慢顯示出來。

既然提到了技術,就不得不說一下了,技術與本質沒有必然關係,你不能用科技的層次去探求萬物的本質,猶如你不能用技術的高低去說明人類的問題。我們人類目前對態的理解和研究太少了,正是由於對它的不夠了解,導致我們的技術陰陽失調,仿佛來了月經的女子一般,只能緩步而行。我們對體的研究比態多得多得多,因為證實更多體現在體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只能造出機器人,而造不出細胞。我們只能造出電腦,而造不出動物大腦,這都是陰陽失調的具體表現形式。

不扯遠了,既然確定外星生物是生物,它就一定具有生物的特殊態存在,這個特殊就是思維態,這是量子宇宙裡所有生物的共性,無論它是何種生物,何種文明程度。

那到底思維態有什麼特點呢?既然是態,一樣可以產生糾纏態,這就不解釋了。此外,它還有一個特點,思維態區別於其他態的地方在於,思維態有規律,而其他態無規律。

為何只有思維態有規律?因為思維分為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這種說法很片面但基本分出了雌雄。這也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特點,只是程度和層次不一樣而已。比如螞蟻,它們沒有我們人類的大腦,但它們依舊可以組成社會體系,創造在它們那個層次的文明。如此一來,光我們地球上,就不只人類一個文明,因為文明具有多樣性,你不能按照人類的標準去定義宇宙的標準。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生物的形成和演化與思維態密不可分,這也是有別於其他的根本。正因為思維態有規律可循,所以生物不會劇烈突變,我說的是劇烈,什麼是劇烈,一個人生下一條蛇,這就是劇烈。如果按照宇宙隨機的原則,按照概率的角度,這是有可能發生的,但我們卻從來不曾見過,原因只有一個,思維態有規律。

當然,我並不是說宇宙有規律,恰恰因為宇宙沒有規律,它無規律,無因果,永恆運動。那些我們認為的自然規律,什麼地球繞太陽,月球繞地球都不是規律,那只是在短暫時空的偶然現象。

因此,生物的規律來自思維態,它與宇宙的其他無規律物質一目便可以瞭然,只要我們能發現有規律的思維態存在,就能證明外星是否有生物,且不用在意距離,因為思維態可以糾纏。

至於具體如何實施,那屬於專業技術文,且太過顛覆常識,有些人甚至會感到不適,所以不方便談了,如果以後有機會我會寫點,關注我,以上帝視角帶你了解更多未解之謎。

相關焦點

  • 霍金為何警告"別搭理外星文明"?劉慈欣早在《三體》中說明原因
    臨走一再囑咐不要招惹外星文明?他們真的很可怕嗎?霍金為何警告"別搭理外星文明"?劉慈欣早已在《三體》中說明原因隨著火星探測的任務,正式走向深空探測。這次計劃也被人們認為是探索外星文明的開始,因為火星一直被人們稱為最有可能存在外星文明,也是最有可能適合人類生活的星球。
  • 外星文明真的能和地球文明共存嗎?
    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麼宇宙中有共同的道德準則嗎?20世紀80年代的國內科幻作家們在科幻小說中,外星人都以慈眉善目的形象出現,以天父般的仁慈和寬容指引著人類這群迷途的羔羊有一次,我和單位的幾個同事吃飯期間,同事突然感慨:「如果外星人能來地球上多好啊」,這讓我突然想起了我看過的一本書,《三體》三體人生活在一個極端的環境下,在亂紀元來臨時,當三個太陽出現的時候,地面就會陷入火海,當三個月亮當空,地面就會出現極寒天氣,在三體世界裡對個體的尊重幾乎不存在
  • 《三體》|究竟是什麼讓卡梅隆搶著要拍《三體》這本國產科幻小說
    美國導演卡梅隆最想拍的中國科幻小說《三體》,直言:「這部中國小說在美國賣得太火了!」這部獲得「雨果獎」的巨作,居然是劉慈欣在上班時間摸魚寫的。劉慈欣雖然不主張主動聯繫外星人,但同時卻認為:人類曾經不止一次地用超大功率的向外太空主動發送信息,而且每一個信息中,幾乎都包含著地球的位置信息,這種做法很不負責任。而當我們找到了外星文明的痕跡,應該保持更加審慎的態度,三思而後行。
  • 劉慈欣來渝談《三體》電影改編:不介意和小說劇情天差地別,只要夠...
    劉慈欣聊《三體》11月3日,由新華網、壹天文化、時光幻象和重慶市渝中區政府主辦,重慶重百商社電器、國美零售控股和清大紫育協辦的2018科幻高峰論壇暨第九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將在重慶舉行。作為與會嘉賓,11月2日晚,科幻小說《三體》作者,被譽為「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的劉慈欣抵達重慶。
  • 美國人堅持多年的航天項目,看完《三體》小說後才知道是在作S
    但是在歐美很多的星際科幻作品中,我們卻能經常見到外星人的身影。在這類電影中,人類和外星人和平相處,互通有無。甚至有很多科學家期待,如果人類能和科技水平更高的外星文明接觸。哪怕是撿點外星「洋落」也是好的!
  • 科學家發現了現實中的三體世界,竟和科幻小說描述的一模一樣
    科學家發現了現實中的三體世界,竟和科幻小說描述的一模一樣讀過劉慈欣三體小說的任何人都知道,三體是虛構的外星智慧文明。在這個科幻小說中,深刻描繪了距離地球4光年遠的三體文明生活環境、科技水平,以及宏大璀璨的宇宙。
  • 外星文明100億年前可能就已產生,到底有多發達?《三體》為你揭秘
    《三體》不僅僅是一部重要的當代科幻小說,也是一部重要的當代文學作品。從題材來說,科幻小說是最講究虛構性和科學性相結合的作品,缺乏這兩點,很難成為成功的科幻小說。科幻故事所描繪的未來世界與現實世界基本完全不同,未來世界是未經歷過的世界,科幻小說往往馳騁想像,從現在所能把握的最尖端的科學理論為推論基礎,建構出一個未來世界的模型。這個宇宙裡,有沒有外星文明?他們是什麼時候產生的,現在已經發展到什麼高度?
  • 外星人存在嗎?人類為什麼看不到外星文明?
    就算僅僅看銀河系這宇宙中的滄海一粟,也應該有成千上萬的智慧文明存在。人類並不孤單。外星存在高度發達的文明,那麼這些文明應該早就與人類有過接觸了。為了解釋這件事,我們首先介紹一種劃分文明等級的方法:卡爾達肖夫指數。
  • 現實三體世界橫空出世!科學家推斷:或許外星文明將高出地球人類
    書所呈現的"黑暗森林法則"、"水滴"等內容,也徹底地顛覆了人類對宇宙和這個世界的認知。最為緊要的是,其中出現了一個高等的外星文明——三體文明。三體文明一直在遭遇數百次的毀滅與重生,三體人則受夠了在未知的境遇中艱難地生存,他們永遠預測不了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所以,三體人急需一個適於生存的環境。正在這個時候,接收到了來自地球的信號,於是三體人侵略地球的故事就此展開。
  • 中國主動「聯繫」外星人,《三體》或成現實?劉慈欣提出大膽猜測
    劉慈欣憑《三體》斬獲世界級科幻大獎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成為享譽世界的科幻作家。貫穿《三體》三部曲的情節就是,人類接受外星信號、與外星文明建立聯繫,最終人類遭遇滅頂之災。最近幾天,一股「外星文明熱」悄然在網際網路上升溫,起因大概就是五角大樓突然官宣了三段UFO的視頻,不少「UFO愛好者」強烈懷疑這就是外星文明已經悄然訪問地球的證據,而另一個被他們認為是證據的就是——中國也宣布開始搜尋「外星文明」的信號。
  • 《三體》告訴你遇見外星人之後的幾種可能,你還想找外星人嗎?
    霍金先生在世的時候就曾警告過外星人,人類不是試圖尋找外星人,那樣是很危險的,而小編最近也再次重讀了《三體》這部小說,總結了當地球文明遇見外星文明之後的幾種可能。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外星人在哪?說到這個問題,不得不提一下費米悖論,一天,費米和朋友吃飯的時候,無意中問了一個問題,他們都在哪兒呢?」這句問話引出的科學論題,被稱為「費米悖論」。
  • 外星文明或比人類早出現100億年,劉慈欣大膽猜測,它有多超前?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在考慮,外星人真的存在嗎?它們有沒有來過我們的世界?如果我們和它們產生紛爭到底誰會贏呢?首先,對於科學方面我是一竅不通的,對那些專業的名詞我更是直接理解不了,所以關於外星文明這件事情我也算是一個門外漢吧,只能在門外看看熱鬧,那些專業的解釋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
  • 三體文明那麼惡劣的環境,如何造就比地球更先進的科技?
    扯什麼外星人的話題基本都毫無根據,三體人的強大主要是作者劉慈欣想給人類文明設定一個較為突出的外部矛盾,只有在外部矛盾刺激下,人類才可能擱置爭議共同協力。在我們的認知中,生命都是擁有一定的實體,都需要依賴於環境攝入物質和能量,也需要依賴環境生存演化。但是至今人類從未確定地發現過外星文明外星生命,它們由哪些物質組成,它們擁有怎樣的活動方式全部基於我們的想像。
  • 外星文明可能早人類120億年誕生,它有多先進?劉慈欣大膽猜測
    宇宙外太空是否有外星文明,是否有外星人又成了人們討論的熱門問題那麼,不少人就開始質疑:宇宙中究竟有沒有外星文明?對於外星文明,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所了解,在科學家的眼中,外星文明可能僅僅只是一個構想。外星人真的存在嗎?科學家:外星文明或比人類早誕生120億年,讓人難以想像。宇宙誕生已經有138億年。如果從概率學的角度上來看,宇宙中確實會有些外星文明誕生的。
  • 外星文明可能早人類100億年誕生,它有多先進?劉慈欣大膽推測
    宇宙外太空是否有外星文明,是否有外星人又成了人們討論的熱門問題那麼,不少人就開始質疑:宇宙中究竟有沒有外星文明?對於外星文明,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所了解,在科學家的眼中,外星文明可能僅僅只是一個構想。外星人真的存在嗎?科學家:外星文明或比人類早誕生100億年,讓人難以想像。
  • 外星文明將太陽系碾壓成平面!劉慈欣《三體》科幻巨作中的宇宙觀
    相信大家在讀這句話的時候就已經猜到今天文章的主題是什麼了,創下連續八年榮獲國內科幻最高獎"銀河獎"的記錄,國內科幻小說界巨作——《三體》。第一次接觸科幻作品,便有幸拜讀了這本書——《三體》第一部之地球往事,雖然裡面穿插很多專業且複雜的數學和物理學理論——因為對於我來說,數學和物理真的很頭疼,看到文中的純理論知識我是基本上很懵的。
  • 劉慈欣提出猜想:外星文明早已誕生,它們一直在隱藏,這是真的嗎
    所以人們開始了研究外星人的道路,研究了幾十年也沒什麼新發現,一些聲稱看到外星飛船的事件也有待考證,但這也給科學家們提供了新思路,或許外星人過於「狡猾」,一直在隱藏,這也許就是人類發現不了的原因。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感覺外星文明是領先於人類的,可能是一些影視劇中都是外星人來侵略地球導致的,它們已經在宇宙匯總存在了幾億年的時間,科技水平高於人類,所以人類才遲遲沒有發現外星人的存在,從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了解到三體文明距離人類的地球實在是太遠了。
  • 香港大叔盛讚《三體》:與國外小說對比就像博士生與中學生的差距
    一位香港大叔近日在他的個人頻道上強力推薦《三體》這本科幻小說。他對劉慈欣所著的《三體》評價非常高,認為《三體》超越了國內外所有的小說,甚至他讀完《三體》後還和他以前讀過的所有國內外小說對比,認為兩者「就像中學生寫的和博士生寫的差距。」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為什麼這麼推崇《三體》這本科幻小說吧!
  • 神秘信號16天一次,外星文明正在呼喚人類?科學難以解釋
    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找到在文明和科技發展中可以作為參考的「燈塔」,科學家們開始在宇宙中「尖叫」,各種信號不斷地向浩瀚的宇宙發出。1977年,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相繼進入宇宙。這兩個攜帶著人類DNA信息、地球聲音、圖片和太陽系位置的探測器,不僅肩負著探索太陽系其他星球的任務,還充當著「地球名片」,希望有一天被外星文明發現。
  • 外星人給地球發來問候?《三體》成真?霍金和劉慈欣竟不謀而合
    霍金生前曾嚴肅警告人類,千萬不要主動和外星人聯繫,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代科學巨匠這麼害怕外星人?,從此便開始了永無止境的殺戮和掠奪,最終將人類消滅,將地球資源佔為己有。換句話說,宇宙是一座物資匱乏的黑暗森林,文明既是獵人也是獵物,一旦一個文明向外發射電磁波信號,就好像獵人在黑暗森林裡面燃起了一個火把,他的位置就會被曝光,其他文明為了自身的安全一定要先下手為強,摧毀這個暴露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