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沒拍出的結局才是真正的扎心

2020-12-04 柏林書湖

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未來的世界,太陽即將毀滅,人類不得已啟動「流浪地球」計劃,在經過木星附近時所發生的故事。

情節不一一概述了,結局是在主角全員的努力下,地球成功掙脫木星的引力,開始了漫長的流浪地球時代。

電影到這裡就結束了,當然,作為一部科幻片這樣的結果是我們喜聞樂見的。但是回到劉慈欣的原著,其實在開啟真正的流浪時代之前,還有一篇「叛亂」。

作為電影,編劇重新改寫了故事的主要情節,刪除了「叛亂」這一篇幅,使得整個電影在科幻的基調下,更具人文和情感色彩。

而原著《流浪的地球》分為4篇,依次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叛亂和流浪時代。

依然是在地球掙脫木星後,本以為會一切歸於平靜,但是卻爆發了推翻聯合政府的人民戰爭。

最初只是少部分人通過望遠鏡觀測到太陽依然和以前的參數一樣,接著這個可怕的說法迅速在全世界蔓延,隨後一個民間組織向太陽發射的探測器數據顯示,太陽和四個世紀以前相比,沒有任何變化。

隨著探測器數據的公布,地下城的戰爭一觸即發。越來越多的人走上街頭髮表『太陽不死「的演講,並號召人們看清聯合政府的野心,推翻聯合政府。

為了流浪地球的計劃,人民犧牲了太多太多,藝術、書籍已是遙遠的歷史,又因為發動機的燃燒,地面無法居住,所有人只能在地下城裡苟且生存。

到頭來,這一切竟然都是一個巨大的騙局。

隨著越來越多人民的加入,叛軍勢如破竹,僅僅三個月聯合政府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最後,叛軍包圍了聯合政府的控制中心,在那裡堅守的5000多人被迫脫掉防護服,暴露在嚴寒下等待死亡。

人民開心地唱起了《我的太陽》慶祝這一歷史時刻。發動機停轉一個小時後,那些聯合政府的「野心家」早已被凍成冰人。

就在這時,太陽爆炸了。太陽死了。

這個情節是不是有點諷刺?

知乎上有個問題是「如何評價《流浪地球》原著結局:堅持真理的人都死了,暴民卻活下來了。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問題都會感到一絲蒼涼,對,不是同情,不是謾罵,真的只是無力的蒼涼感。

我們從讀者的角度來看,掌握真理的那些人死了,被憤怒驅使的暴民卻活了下來。這確實諷刺了人性,但是然後呢,沒有然後。

故事中的叛軍依然活下來了,地球依然流浪。沒有提及叛軍會如何處置,沒有花篇幅來描寫人民在太陽爆炸後的心態。

我本來寫這篇文章時,想把這個結局當成人性來講,因為大家似乎一遇到這樣的事情都會想到,啊人性就是自私,人性就是黑暗。

但是,實際上,人性不只有黑暗這一面。在書中前半部分,人類為了流浪地球這一宏偉的目標,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奉獻精神。

最後的反抗或許是重壓之下,釋放情緒的豁口。

所以,不可簡單地用人性來論及。

換個角度來看,劉慈欣對結局的設定恰好照應了一句詩。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人活在世上,匆忙而來,匆忙而去。只有天地是永恆的。

在宇宙客觀規律面前,我們都是塵埃。即使我們會思會想,也只不過是一粒有思想的塵埃。

其外,文中聯合政府被迫投降時的那段話也可以立意一下:

「我們理解所有的人,因為在已經進行了四個世紀,還要延續100代人的艱難奮鬥中,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個奢求。」

不管在什麼時代,永遠保持理智本身就是極其困難的事。不要被憤怒掩埋理智,鑑於其困難程度,只能說儘量保持理智。

假如你處在書中所描述的那個時代,作為平民,你是選擇加入叛軍還是選擇維護聯合政府?

相關焦點

  • 真正用心做的電影是什麼樣的?《流浪地球》就是最好的答案
    整個劇組面臨著拍攝費用緊缺,最後找到了吳京才解決了這次困難。《流浪地球》是整個劇組臺前幕後,所有人一起努力塑造的。儘管這部電影現在如火如荼,但主演們的片酬是不高的。吳京還是零片酬,演員們都把省下來的片酬用在了電影本身,特效做的讓所有人吃驚,這才是真正的電影人。《流浪地球》的投資只有三億多,也許在很多人的理解中,三億已經不是一筆小投資了,但對於科幻片來說,三億多只能說是捉襟見肘。
  • 《流浪地球》電影拍出了希望,卻沒提小說對人性陰暗面的刻畫
    《流浪地球》電影雖然是根據劉慈欣小說改編,卻與原著故事相差甚遠,影片展現的是無限的希望,拍出了人性最美的一面,其實小說故事並沒有這麼美好,即便面臨滅頂之災,人類還是沒擺脫脆弱和陰暗面。《流浪地球》電影講述的是地球逃離太陽系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嚴重威脅地球的是木星,為了擺脫地球與木星相撞的悲劇,CN171-11小隊,劉培強,劉啟,李一等人,以及其他國家的人們全都做好了犧牲小我,拯救地球的準備。
  • 流浪地球小說的結局是什麼 電影流浪地球結局彩蛋是什麼意思
    流浪地球真的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了,製作精良,畫面感很強,完全讓人融入到地球末日那種絕望卻又被人們對地球和家鄉的熱愛帶來的希望中,對於被稱為是中國近代科幻片的代表作當之無愧,當然這是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看完後小編對劉慈欣的崇拜更加提升了,而很多人想知道小說的結局是什麼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們吧。
  • 3分鐘讀懂《流浪地球》原著,結局太過「真實」,電影都不敢拍
    歡迎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3分鐘讀懂《流浪地球》原著,結局太過「真實」,電影都不敢拍」,大家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發表看法,如果喜歡的話可以點擊小編的頭像加關注,小編會持續為您提供最優質的好文章!
  • 流浪地球有沒有彩蛋呢? 流浪地球彩蛋介紹結局你看懂了嗎
    流浪地球有沒有彩蛋呢? 流浪地球彩蛋介紹結局你看懂了嗎時間:2019-02-13 14:06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流浪地球有沒有彩蛋呢? 流浪地球彩蛋介紹結局你看懂了嗎 流浪地球這部影片超出小編預期的好看,特效 ,場面宏大,故事充滿想像力。
  • 《流浪地球》中叛軍的結局會有怎樣結局
    小說《流浪地球》裡,在流浪時代,出現了個謠言,認為太陽根本不會爆炸,是聯合政府欺騙了人民,要建立獨裁帝國。各地發生了叛亂,叛軍勢力壯大,聯合政府軍節節敗退,最後的五千多人為地球發動機免遭破壞而投降,叛軍將他們立刻處死。而將他們出死後,太陽立刻爆炸了,圍觀者目瞪口呆。地球繼續流浪。
  • 《流浪地球》為什麼沒鄭州?
    2  所以你看,《流浪地球》裡沒鄭州,顯然不科學嘛!拯救人類這件大事兒,怎少得了大鄭州?  不過,不科學的事也不止這一件。  電影裡,救援小分隊從北京出發救援杭州,按理說走最短路線本不用經過上海。但偏偏就繞道而去了,還差點搞得全軍覆沒,提前game over。
  • 郭帆拍流浪地球花6年,三體10年拍不出,改編劉慈欣到底有多難?
    不過讓所有《三體》迷扎心,也讓劉慈欣鬧心的是《三體》的電影版無限度延期,難產了5年,電視版改編拍攝也一拖再拖。2015 年,《三體》系列的第一部獲得第 73 屆雨果獎,劉慈欣和《三體》成為炙手可熱的科幻大IP後,《三體》影視改編的新聞也隨之頻頻出現在報端。
  • 《流浪地球》這麼火,為什麼《三體》沒人拍?劉慈欣終於說出原因
    在去年,一部《流浪地球》成為了國產電影中的爆款,原著作者劉慈欣的想像力,再一次受到了大家的認可,但是劉慈欣還有一部比《流浪地球》更受追捧的作品,它就是《三體》。但是讓很多粉絲都不解的是,《流浪地球》都已經改編成電影了,可是為什麼《三體》卻遲遲沒有影視化的消息呢?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由於目前國內的科幻電影技術還處於起步階段,如果拍攝《三體》,很難將其中的內容100%還原,換句話說,因為大家不想毀掉經典,所以暫時沒有人敢拍。
  • 流浪地球有彩蛋嗎?流浪地球結局什麼意思
    流浪地球彩蛋有嗎流浪地球是科幻片,很多觀眾雖然覺得特效做得好,但是對劇情是一臉懵逼,也許你們還沒發現其中的彩蛋吧,下面就來做個詳細解析。1.製作團隊《流浪地球》的製作團隊雖然不是很有名,但是作品證明了實力確實是頂尖的水平,之所以值得我們驕傲,歸根結底,它是一個中國故事,它由中國的團隊完成。落地生根,結出了自己的東西,在同級別的戰場上對抗,片中劉培強指給俄羅斯看的艙門上,有我們熟悉的一句英文。這是過去中國製造的承接,也是未來中國製造的宣告。
  • 流浪地球刪減片段大全 流浪地球小說結局人類成為流浪孤兒?
    【《流浪地球》回「始發地」成都,主創大喊「雄起」!】今天,中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主創團隊來到成都,導演郭帆和主演屈楚蕭、Mike隋在博納影城鹽市口店與觀眾見面。這是影片上映後的第一站路演,選擇了「科幻之都」成都,同時,19年前,《流浪地球》原著小說也是首次刊發在成都的科幻雜誌《科幻世界》上。
  • 《流浪地球》:流浪的人,流浪的心
    在《流浪地球》中,地球象徵著人類自身,即將爆炸的太陽是人類被毀壞的家園以及正面臨的危機。小說以第一人稱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地球的流浪之旅,展現了千千萬萬個像「我」一樣的人的命運。地球變成了一架巨大的機器,以保證在危險降臨之前,能夠帶著人類逃出生天。此時,大氣層已經失去了它的保護作用,人類無法再在地面上生活。他們只能依靠深厚的土壤和巖層的庇護,龜縮在地底下。2地球流浪分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以及「流浪時代」。「你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
  • 漫威成功法則的秘密:《流浪地球》續集怎麼拍,才會有奇蹟!
    《流浪地球》做為今年的科幻電影大作,最終錄得46.13億票房,居內地電影票房總排行榜第3。排名第1的《戰狼2》是系列片,排名第2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經明確要有續集,《流浪地球》會不會出續集?《流浪地球》自然會有續集!
  • 流浪地球很悲傷,但更扎心的是十歲的他帶著太空頭盔在地球上流浪
    最近的《流浪地球》可以說是炙手可熱,國產硬核科幻的崛起讓人熱血沸騰,但是所有在影院觀看的人都心知肚明,這樣龐大的世界末日,跟我們的世界相距太遠,看完電影之後,我們還要面臨工作、生活、社交等各個角落之中的壓力,我們沒辦法放逐自己在太空流浪,只能在地球上繼續苟且,然後時不時看一眼心裏面的詩與遠方
  • 《流浪地球》:電影裡沒說明的,小說中都給了回答
    要說春節期間熱度最高的話題,《流浪地球》必須擁有姓名。從劇組沒錢吳京客串投資6000萬到國產科幻電影的崛起,在全民關注下的小破球毋庸置疑火了。這樣一個講述地球流浪的故事,如何在眾多春節檔電影裡抓住觀眾的心?特效是科幻電影至關重要的一環,但更值得討論的是它的內容核心。
  • 流浪地球:0.17%的光速,2500年100代人,開著地球去流浪的結局
    《流浪地球》和《三體》都是劉慈欣所寫的科幻小說,但二者之間並無聯繫,劉慈欣是一名科幻小說家,2015年,他憑藉《三體》獲得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該書也被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流浪地球》則獲得了2018中國科幻大會水滴獎評委會特別獎。
  •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大年初一,吳京「復活」了?
    《流浪地球》的爆火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劇本、演員都沒得挑,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科技大片。而就在昨日,導演郭帆即將拍攝《流浪地球2》的消息傳遍網絡,《流浪地球》的官方微博也發布了相應海報官宣,聽聞已經開始拍攝了。
  • 《流浪地球》:原著裡虐心的情節,電影沒敢拍
    這個春節電影市場的最大贏家,不出意外應該就是靠口碑逆襲的黑馬《流浪地球》了。
  • 《流浪地球》票房46.8億,劉慈欣拿多少錢?所以他沒拍《三體》
    最近,有段話常常被人提及:"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澳洲山火拉開了半年多以來「災難」的序幕這是劉慈欣寫《流浪地球》中的句子。有人說,在這段特殊時期,讀起劉慈欣的科幻作品,格外發人深省,總有種強烈的心靈共鳴!
  • 《流浪地球2》來了!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這回該拍隱藏結局了吧
    近日,在金雞百花電影節活動上,在經過了兩年的思考和前期創作後,《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正式宣布將啟動《流浪地球2》的拍攝計劃。郭帆也表示《流浪地球2》將在2023年的大年初一正式上映。《流浪地球》作為狂攬了46億票房的大IP,不僅口碑票房雙豐收,更是被譽為了中國科幻電影的裡程碑。不過更讓廣大網友感到非常驚喜的是,原本以為《流浪地球》只有一部,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居然還有續集。並且郭帆導演還透露,這部電影將會在以後的一段時間當中,作為系列電影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