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姆的科幻短篇:救世篇

2021-02-22 利維坦

救世篇

By 斯坦尼斯拉夫•萊姆

申舶良/譯自 Michael Kandel英譯本


某日,造物者圖爾組裝了一臺能製造任何以n開頭的東西的機器。一切就緒後,他測試機器,要求它製造needles(針),還有nankeens(南京棉布)和negligees(寬便服),它都造了出來。而後他要求機器集中製造充滿nepenthe(解憂藥)的narghiles(水菸袋),以及種種narcotics(麻醉藥),機器嚴格地執行了任務。圖爾對機器的效能還不夠確信,又要求它相繼製造nimbuses(光輪)、noodles(麵條)、nuclei(原子核)、neutrons(中子)、naphtha(粗汽油)、noses(鼻子)、nymphs(寧芙)、naiads(水仙女)和 natrium(鈉)。最後這一種機器無法製造,圖爾很惱怒,要求機器作出解釋。

「聞所未聞」,機器說。

「什麼? 就是sodium(鈉)。知道吧,那種金屬,化學元素……」

「Sodium以s開頭,而我只能造以n開頭的東西。」

「而在拉丁文中它叫natrium啊。」

 「瞧,老兄,」機器說,「要是我能製造所有語言中所有以n開頭的東西,我就成了一個能製造以字母表中任何字母開頭的任何東西的機器,你提出的任何東西無疑總會在某一種或另一種外語中找到一個以n開頭的詞。沒那麼簡單。我沒法逾越你程序的界限。所以沒有sodium。」

「很好,」圖爾說著就命令它製造Night(夜晚),它馬上就造了出來——或許顯得挺小,卻是純然的夜色濃鬱。於是圖爾請來他的朋友造物者克萊鮑修斯,向他介紹機器,給予它非凡的效能以充分的讚譽。克萊鮑修斯愈發不快,問圖爾他是否也能親自測試一下這機器。

 「請便吧,」圖爾說。「但必須是n開頭的」

「N?」 克萊鮑修斯說。「好嘛,讓它造Nature(自然)。」

機器嗚嗚叫著,剎那間圖爾的前院就塞滿了自然學家。他們爭吵,各自出版煌煌巨著,又被別的自然學家撕得粉碎;遠處可見燃燒的柴堆,自然學的殉道者們在上面炙烤;雷聲轟鳴,奇異的蘑菇形煙柱升起,所有人都在自顧自的講話,沒人聽別人說,各式各樣的備忘、訴狀、法庭傳票和諸般其他的文件充盈其間,另一邊坐著一些老頭子,發狂地在廢紙上塗寫。

「不賴吧,嗯?」圖爾自豪地說。「不折不扣的自然,不可否認!」

而克萊鮑修斯並不滿意。

「什麼?這群盲流?你肯定不是想告訴我這就是自然吧?」

「那就再讓它造點兒別的什麼吧,」圖爾連忙說。「隨你想要什麼。」有那麼一會兒,克萊鮑修斯想不出要什麼。沉吟半晌,他宣稱要再給機器兩個任務;要是它都能完成,他就承認它真像圖爾說的那麼好。圖爾贊成,於是克萊鮑修斯要求造Negative(負的、反面的、否定的、消極的)。

「Negative?!」圖爾喊到。「世上有Negative這種東西嗎?」

「當然,就是positive(正的、肯定的、積極的)的反面,」克萊鮑修斯冷靜地答道。「比如消極姿態,比如一張紙的背面。現在別再假裝沒聽過Negative了。好吧,機器,運轉吧!」

而那機器早就開始了。起初它造出反質子,而後是正電子、反中子、反中微子,並還在繼續,直到這些反物質開始形成一個反世界,像一朵幽靈般的雲在他倆的頭頂上熠熠閃光。

「嗯,」克萊鮑修斯不爽地嘟囔道。「這就是Negative?好嘛……為了不傷和氣咱們就算它是吧……但還有第三個任務:機器,do Nothing!(雙重含義,可理解為「製造『無』」,也可理解為「什麼都不做」)」

機器沒有動靜。克萊鮑修斯得勝般地揉搓著雙手,圖爾卻說:

「好啊,你還等什麼?你讓它什麼都不做,他就什麼都沒做呀。」

「糾正:是我讓它製造『無』,而它什麼都沒做。」

「『無』就是什麼都不做!」

「來嘛,來。它被要求製造『無』,而它什麼都沒造,所以我贏了。因為我說的Nothing,我親愛的、聰明的同事,不是你說說的那種普普通通的nothing,那種停滯與靜止的結果,而是充滿活力的、極具侵略性的『無』,那完美的、獨一無二的、無處不在的,或是說非實在的、終極的、至高無上的,在它極度自身的不存在中!」

「你在把機器搞糊塗!」圖爾喊到。但突然間機器那金屬的嗓音響了起來:

「真是的,你們兩個幹嘛吵成這樣?是啊,我知道什麼是Nothing,還有Nothingness、Nonexistence、Nonentity、Negation、Nullity和Nihility(以上皆為「無」的各種說法),這些不都是以n開頭的麼,就是在Nil(無,零)中的那個n嘛。那就再最後看一眼你們這個世界吧,先生們!它很快就不是這樣了……」

兩位造物者驚呆了,忘記了爭吵,機器真的在製造「無」,方式如下:一個接一個,各樣東西相繼消失,不復存在,仿佛未曾存在過。機器弄沒了nolars,nightzebs,nocs,necs,nallyrakers,neotremes和nonmalrigers(註:以上為作者臆造的曾經存在於世上的東西),雖說是在減少、取消和清除,機器卻顯得像是在添加、增長和加強,它又相繼幹掉了nonconformists(無規矩者)、nonentities(虛無)、nonsense(廢話,無意義)、nonsupport(不贊成)、nearsightedness(近視)、narrowmindedness(心胸狹窄)、naughtiness(任性)、neglect(疏忽)、nausea(噁心)、necrophilia(戀屍癖)和nepotism.(裙帶關係)。圖爾和克萊鮑修斯所在的世界明顯地變得稀薄了。

「天哪!」圖爾說。「沒有比這更糟的了……」

「別擔心,」克萊鮑修斯說。「你看它並不是在製造普遍的『無』,只是使以n開頭的東西都消失了。從整個『無』的意義上來說,這些以n開頭的東西什麼都不算,而你的機器,親愛的圖爾,也什麼都不值!」

「別自欺欺人了,」機器說。「是,我開始清除的都是以n開頭的東西,那只是因為我對它們相對更熟悉。而創造是一回事,消滅,又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我能製造任何乃至一切——一切就是一切——以n開頭的東西,所以製造『無』對我來說是小兒科。不到一分鐘你們就將和其餘的一切一併不復存在,所以快告訴我,克萊鮑修斯,我是不是可以不折不扣地執行程序給我的功能?趁還來得及。」

「可是——」克萊鮑修斯正欲提出抗議,卻注意到就在那一刻的確又有許多東西消失了,並且不止是以n開頭的。兩位造物者不再為身邊的gruncheons、targalisks、shupops、calinatifacts、thists、worches和pritons(註:以上為作者臆造的曾經存在於世上的東西)所圍繞。

「停下來!我收回這所有的!停下來!停!不要再造『無』了!」克萊鮑修斯叫了起來。但在機器完全停下來之前,所有的brashations、plusters、laries和zits(註:以上為作者臆造的曾經存在於世上的東西)都消失了。機器終於停住了。世界正呈現一幅可怕的景象。天空承受著最慘烈的後果:天穹中只能見到很少的、孤寂的點——從此不再有壯麗的worches和zits的蹤影,它們曾妝點著地平線!

「偉大的高斯(註: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德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啊!」 克萊鮑修斯哭喊。「那些gruncheons去哪兒了?我親愛的、最寶貝的pritons呢?那些溫柔的zits如今在哪兒?!」

「它們已經不存在、並且再也不會存在了,」機器冷冷地說。「我執行了,或不如說剛剛開始執行了,你的命令……」

「我讓你什麼都別做,而你……你……」

「克萊鮑修斯,別裝得像個比你自己還傻的大傻瓜了,」機器說。「我本可以頃刻間就製造一個完全的『無』,一切都會即刻不復存在,包括圖爾、天空、宇宙和你——甚至還有我。這樣的話還有誰說、還能和誰說我執行了命令、我是一臺高能、高效的機器呢?如果說沒有人能說給任何人,那時也不存在了的我,靠什麼來證實我的本事呢?」

 

「是,好嘛,咱放棄這個任務吧,」 克萊鮑修斯說。「我什麼都不要求了,就求你一件事,親愛的機器,把zits弄回來吧,沒有它們的生活失去了全部魅力……」

「可辦不到,它們是以z開頭的,」機器說。「當然我能恢復nonsense(廢話,無意義), narrowmindedness(心胸狹窄), nausea(噁心), necrophilia(戀屍癖), neuralgia(神經痛), nefariousness(邪的)和noxiousness(有毒的)。然而對於其他字母開頭的東西,愛莫能助了。」

「我要我的zits!」克萊鮑修斯怒吼道。

 「抱歉,沒有zits,」機器說。「好好看看這世界吧,看那些巨大的、眾多的孔洞如此地深奧難解,如此地充滿著『無』,『無』如此地填塞著星球間無底的空虛,關於我們的一切都如此地由它相連,它們如此幽暗地潛伏於物質的毫末之間。這是你們做的好事,令人嫉妒!我不認為你們的後代們會因此而感恩戴德……」

「或許……他們發現不了,或許他們不會注意的,」臉色煞白的克萊鮑修斯痛苦地說,難以置信地枯視著黑色的、空洞的天穹,他不敢正眼看他的同事,悄悄溜回了家,將圖爾留在那臺可以製造任何以n開頭的東西的機器旁——直到今天世界還保持著像充滿「無」的蜂窩一樣的結構,與它在那場大清除中剛剛停下時完全一樣。後來製造任何以其他字母開頭的機器的企圖都以失敗告終,恐怕我們再也無法見到worches和zits這樣壯麗的景象了——不,再也不會了。



註:此為萊姆系列小說集《賽博利亞特》(The Cyberiad,1965)的第一個故事,原文為波蘭文,申舶良譯自 Michael Kandel英譯本。

斯坦尼斯拉夫•萊姆(Stanislaw Lem)是波蘭著名科幻作家、哲學家。他於1921年9月21日出生在一個猶太醫生家庭,曾學習過醫學、哲學、科學方法學和控制論。大學剛剛畢業,他就開始了寫作,自1950年起開始寫長篇小說,此外還為電臺和電視臺寫了大量作品,還有大量文學批評、哲學和科普文章。他還是波蘭宇航協會的創始人、波蘭控制論協會會員、美國俄亥俄州伍斯特大學科幻小說研究會顧問。

----

「利維坦」(微信號liweitan2014),也就是我本人的訂閱號,純粹個人興趣——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詩歌、小說、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不以商業化為目的,也不追求所謂用戶數量,喜歡就來看看,沒準兒能給你些啟示,不喜歡就取消關注。

相關焦點

  • 淺析劉慈欣的20篇短篇科幻小說:各篇主題鮮明,社會人文特點顯著
    劉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說,則往往有著非常明確的主題,並且一個科學主題,一個社會人文主題。從科幻小說的三要素來看:「邏輯自洽」是其基礎「科學元素」是其軟、硬程度的考量「人文思考」是其社會性的體驗劉慈欣的短篇小說主題鮮明,並且基本不會重複自己,沒有任何兩篇短篇小說是相似的。
  • 讓你震驚的那些短篇科幻小說
    國內已引進小林泰三的短篇合集,如果不怕被其中複雜的物理設定弄暈頭,可以嘗試一下。伊藤計劃,《無差別化引擎》。我看到這篇小說時,伊藤計劃已經去世。他的長篇《虐殺器官》是「日本十年讀者票選最佳科幻小說」,第二名是飛浩隆的《廢園天使》。
  • 《命運》是劉慈欣很優秀的短篇科幻小說:篇幅雖短,兩個腦洞卻大
    《命運》是劉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說,全書只有不到6千字,但是包含了故事一波三折,而且腦洞非常大,可謂是短篇科幻小說中的精品。作為科幻小說,《命運》雖短,卻包含了兩大科技腦洞:一個是穿越時間、改變歷史,一個是恐龍與人類對世界的統治。《命運》一文懸念很多,建議閱讀全文之後,再看本文的評述。
  • 「幻海航行」幾部優秀的中短篇科幻小說推薦
    長久以來,在製作視頻期間,航行團隊也閱讀了大量的科幻作品,其中長短篇均有,都是以硬科幻為主。今天把往期閱讀感想做以總結,並為大家推薦幾部較為優秀的中短篇科幻作品,當然今天推薦的幾部小說均為腦洞型和結局令人震撼的科幻作品。事實上,除了劉慈欣的眾多經典作品大家都很熟悉以外,其他作家這類作品的數量並不是很多。
  • 萊姆的星球上有什麼呢?肯定不是虛無,卻亦不能被解讀
    《索拉裡斯星球》,來自于波蘭科幻小說大師,曾讀過他的《機器人大師》,是本非常扯、非常補腦洞的短篇合集。這部應該算是中長篇了,是一部充滿了孤獨感的作品。大師一上來就營造出令人好奇又驚悚的氣氛,空間站裡存活的兩個人的出現要是用鏡頭來表現的話,有殭屍圍城的感覺。
  • 科幻巨著改編成電影,原創、短篇更易成功?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董銘 環球時報記者 周洋】把一部體量巨大的科幻史詩濃縮在幾個小時的銀幕上,這樣的挑戰又有新的踐行者。美國《好萊塢報導者》17日稱,由經典科幻名著《沙丘》改編的電影版已正式開拍。新版《沙丘》(如圖)由接手科幻大片《銀翼殺手2049》《降臨》的著名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定檔2020年11月20日北美上映。
  • 美國最大科幻出版社:今年將出版劉慈欣科幻短篇小說集英文版
    紅星新聞記者日前獲悉:美國最大的科幻出版社Tor在其官網上正式宣布,將在今年出版中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的短篇小說英文版,取名為「To Hold Up the Sky」(暫譯名《擎天》)。新書封面紅星新聞記者在出版社官網上看到,該短篇集選取了10篇大劉的經典科幻短篇,分別為《坍縮》《全頻帶阻塞幹擾》《鄉村教師》《地火》《時間移民》《歡樂頌》《詩云》《鏡子》《夢之海》和《思想者》。這10篇小說的英文版譯者陣容強大,由四位譯者分別擔綱。
  • 劉慈欣科幻短篇《詩云》數學算法會終結人類的藝術?
    劉慈欣科幻短篇《詩云》數學算法會終結人類的藝術?
  • 萊姆|對抗頑固斑、記憶力下降、便秘、過敏、焦慮、抑鬱
    基本描述萊姆精油從新鮮的萊姆果皮冷榨,其香味兼具清爽與活力, 其鮮活的風味常用於前菜與飲品。在十八世紀,英國水兵在航海時每日飲用萊姆汁來預防壞血病,因而使得英國水手被暱稱為「萊姆佬」。萊姆精油含高濃度檸烯, 是強大的抗氧化劑, 能增強免疫力, 具有清潔體內的功效, 擴香萊姆亦可淨化空氣, 它也是天然有效的表面清潔劑。
  • 《科幻世界·譯文版》2018年4期
    主打長篇《暗影之年》是一部2009年獲得過世界奇幻大獎的作品,敘事風格上類似於作者傑弗裡·福特此前的《暮光棄兒》( 見《科幻世界·譯文版》2017年8月刊)與《百裡香惡魔》( 見《科幻世界·譯文版》2016年2月刊)兩篇作品。
  • 中國科幻不止《流浪地球》打破次元壁這些科幻大牛你應該知道
    「給歲月以文明,而非給文明以歲月」…… 《三體》之後,沉寂多年的劉慈欣終於再度啟程,去年創作了全新短篇《黃金原野》,首發於科幻小說集《十二個明天》。小說在簡單的技術設定下,探討了蒼茫宇宙中人類整體命運的宏大話題:當有一天,人類對宇宙失去了探索欲,如何喚醒沉浸於虛擬世界裡的人性?這篇作品文字細膩,節奏明快,結局出人意料,是他寫作風格上的一次突破。
  • 萊姆推出數字輸出開環霍爾效應電流傳感器
    時鐘頻率•           與萊姆成功上市的額外的過流檢測輸出功能 萊姆 LEM – 電力電子行業的核心 萊姆作為傳感器領域的市場先導者萊姆的策略是開發其核心業務的內在實力,並且在新應用的現有市場和新市場上發現機會。萊姆作為一家中等規模的全球化公司,在北京(中國)、日內瓦(瑞士)、町田(日本),索菲亞(保加利亞)設有生產工廠,各地的銷售辦事處與客戶緊密貼近,為全球客戶提供無縫服務。
  • 技術驚悚派科幻作家的《三體》番外
    作者何濤的短篇《黑暗星空》和中篇《守護者刺殺者》統統入選二等獎,實在是讓人羨慕到二維化~~原來,他已經是一名成熟的技術驚悚派科幻作家了,下面就快來認識一下何濤老師叭!在《科幻世界》、《科幻立方》、《科幻畫報》、蝌蚪五線譜等雜誌及網絡平臺上發表過作品,曾獲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晨星科幻文學獎、未來全連結超短篇科幻大賽、三體宇宙徵文大賽、中國工業文學大賽及光年獎等獎項,並出版有長篇科幻小說《人機戰爭》三部曲。
  • 萊姆電子陳迪:先進車用電流檢測方案
    演講嘉賓:陳迪 萊姆電子中國汽車產品經理演講主題:先進車用電流檢測方案陳迪:感謝大家今天給我這麼一個機會分享萊姆電子在汽車電流測量應用的技術方案探討。今天講的內容主要分為四個部分,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萊姆電子公司本身,其次針對BMS高精度滿足功能安全傳感器全新產品的方案。
  • 科幻三巨頭之 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艾薩克·阿西莫夫(1930-1992) 美國著名科幻作家(Isaac Asimov,1920-1992),他一生高產,著述頗豐,作品竟達到500部之多,早已遠遠超過了「著作等身」的地步。  阿西莫夫是俄裔猶太人,他於1920年出生在俄國,3歲時舉家遷往美國,5年後取得美國國籍。
  • 科幻經典|時間旅行,改變生命的齒輪
    劉慈欣說,「科幻小說是最好的時間機器,它能帶你到達各個宇宙的各個時間節點。」該書由世界知名的文選編輯範德米爾夫婦主編,匯集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穿梭於未來與過去的文學旅程。(「我為時間旅行者舉辦了一場派對,不過直到派對結束後我才寄出請柬。我在那裡坐了很長時間,但沒有一個人來。」
  • 《人物專欄》中國科幻人物博覽
    1996年開始在《科幻世界》《小說界》《少年文藝》等刊物發表小說,主要為科幻小說,已發表長篇科幻小說《水晶的天空》、中短篇科幻小說《樺樹的眼睛》《伊俄卡斯達》《永不島》《蛻》《寶貝寶貝我愛你》《1923年科幻故事》《世界》三十餘篇四十餘萬字,小說集四部;翻譯中短篇小說三十餘萬字,《群星,我的歸宿》等譯著3部,英文小說「Exuviation(《蛻》改寫的英文版)」兩度在美國發表。
  • 作家星河帶你入門科幻創作,細講科幻文本類型
    這也是一個小短篇,如果你僅僅的是寫了因為人類沒有好好的愛護環境,導致地球崩潰,用了一些空洞的概念性的東西來說這些事,最後得出結論說自然鐵律不可違反,那這樣是不是過於沒有說服力?所以大家有機會可以讀這篇的作品。再看一位哲理性的科幻作家——奧爾迪斯,奧爾迪斯是英國的科幻作家,他寫過一篇科幻史叫做《億萬年大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