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疫情的關係,孩子們一直沒上學,但是課程沒有拉下,老師每天都會跟孩子們直播上網課。
女兒去年剛上的一年級,這不今年的假期長了點,雖然每天都會跟著老師上網課,可是畢竟不如課堂上聽的專心,吸收知識也不一樣,女兒在學習一年級下冊《鐘錶知識》的時候,我發現她總是多少有點糊塗。
雖然整點、半點掌握得不錯,但是快要幾時和剛過幾時有時就會分辨得不那麼清楚。
尤其是再加深一點難度的,比如這樣的題:
現在是3時,那麼前一小時是幾時呢?
還有類似這樣的題目:小明1點從家裡走,要去他奶奶家,去他奶奶家大約需要2個小時,那麼,問:小明到達奶奶家後是幾時啊?
每當遇到類似的題目,女兒總是想不明白,非要拿出鐘錶撥一撥才能弄清楚。
雖然我也是不停地和她說了多少遍,當場明白了,再遇到類似的問題還是會犯錯。其實我也理解,畢竟現在電子產品泛濫,無論是家裡的時鐘還是手機抑或是手環上的時間都變成了阿拉伯數字,孩子對於傳統鐘錶的認識欠缺也是正常情況。這不為了孩子學好鐘錶,我也是專門網購了一款小鐘錶,供她練習。
對於《鐘錶的認識》這節課,我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個重點,只要掌握了這幾點,平時的認識和考試就沒問題了。
一、明白整點也就是正時的特點,能正確地認識它。
整點就是分鐘永遠指著數字「12」,時針呢指著某一個數字。這個很簡單,一般講一遍女兒就記住了。
二、明白半點也就是半時的特點,能正確認識它。
半時就是,分鐘永遠指著數字「6」,時針呢指著兩個數字的中間。
相對應的練習題就是:現在是6點30分(6:30),時針和分鐘都指著6,對嗎?女兒開始看到這道題的時候,就有點那不準,當她自己用鐘錶撥了以後,就明白了,其實任何事情都是光講道理是不行的,理論很抽像,只有自己親手操作才能真正明白,也會記憶審核。
三、認識和明白快要幾時,和剛過幾時。
快要幾時,和剛過幾時,這個有點不太好認,但是只要掌握了整時,再來掌握就容易多了,分鐘在數字「12」前就是快要,過了數字「12」後就是剛過。
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準備一個小鐘錶讓孩子自己動手撥,邊撥邊觀察,邊記憶掌握。還有一個就是刷題,大量的刷題才能將知識更鞏固。
還有道題目也是重點就是:同時9:00整,一個小朋友在看書,另外一個小朋友在睡覺,這是問什麼?
女兒第一次做的時候是這樣和我說的:8點的時候一個小朋友起來讀書了,另外一個小朋友孩子睡覺啊。(當時我那個氣啊,不過還是忍住了。)
正確的是:讀書的小朋友是在早上8點,還在睡覺的小朋友是晚上8點。
同樣的時間,要分明白是早上還是網上,這也是孩子容易犯錯的地方。
文中穿插的試卷就是我女兒練習的,比較有代表性,希望能幫到你們。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我是凡婦俗女,文章是我的原創文章,希望大家能喜歡。如果大家在育兒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問題,可以關注我,給我留言我們一起探討和交流育兒經驗,在育兒的路上相互扶持,走得更遠,讓孩子們更健康快樂地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