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記錄誕生了,世界上最耐熱的材料問世 可承近4000度高溫

2021-02-15 釺焊


下面釺焊君介紹下,全球最耐溫的新材料

碳化鉭鉿合金 Ta4HfC5 (3990oC)

簡介:碳化鉭鉿合金實際是指五碳化四鉭鉿化合物 (Ta1−xHfxC, with x = 0.8, 0.5 and 0.2),是目前已知化合物中熔點最高的物質。它可以被認為是由碳化鉭(熔點3983 oC)和碳化鉿(熔點3928oC)這兩種二元化合物組成。

用途: 用作火箭、噴氣發動機的耐熱高強材料以及控制和調節裝備的零件等。

研究發現,混合物Ta0.8Hf0.2C的熔點與先前研究中報導的3905℃一致,但TaC和HfC的熔點分別為3768°C和3958°C,高於之前的實驗記錄。

而世界已知的最耐溫第2,第3名分別是石墨 3652°C,金剛石3550°C。

這些材料在未來的航空航天工程中具有很大的前景。能夠承受如此高的溫度意味著超音速太空飛行器將可以實現載人飛行。例如,以5馬赫的速度從倫敦飛往雪梨將只需50分鐘,這將為世界帶來新的商機。

這是迄今已知耐熱性最高的材料。這麼牛逼的材料,毫無疑問會受到航空領域的關注,有望用於需耐高溫環境的設備中。

Reference title:New record set for world's most heat resistant material.

Reference:Investigating the highest melting temperature materials: A laser melting study of the TaC-HfC system.

Omar Cedillos-Barraza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highest melting temperature materials: A laser melting study of the TaC-HfC system,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DOI: 10.1038/srep37962



相關焦點

  • 史上最耐熱材料誕生!4000攝氏度也不怕
    當說到「耐熱材料」的時候,我們總是很難去想像它們究竟有多耐熱。那麼這麼說怎麼樣:就算把它扔進地球內部也不會熔解。這不是誇張,科學家真的找到了這樣的材料。美國布朗大學的工程師團隊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包含鉿、氮和碳在內的新材料,或許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為耐熱的材料了。
  • 俄羅斯科學家打破美國記錄,研製出世界上最耐高溫材料
    俄羅斯最新研製的材料可承受4000°C以上的溫度,此前美國的記錄是3800°C。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 (МИСиС)材料科學家們研製出一種獨特材料,該材料可承受4000℃以上的溫度,成為世界上最耐高溫的材料。
  • 世界上最輕的固體,千度高溫不融,可擋爆炸衝擊!
    今天小編來考考大家一個問題,世界上最輕的固體,夥伴們知道是什麼嗎?知道的小夥伴們歡迎大家在留言下方評論互動,不知道的今天小編就帶你們了解了解一下喲,一般人說起最輕的東西,大家估計都會聯想到空氣,樹葉,雲朵之類的可是這些都不是喲!
  • 4100攝氏度以上,世界最耐高溫材料
    福布斯世界紀錄 見證世界無限精彩 為客戶創造無限財富 眾所周知,航天材料費用高昂,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將使太空探索大大的降低。這就使得麼航天機構一直積極研究和發展的原因。
  • 耐熱絕緣漆高溫環境中漏電保護層
    耐熱絕緣漆屬於功能漆領域,目前航空材料研究院和志盛威華公司共同研究開發的耐高溫耐熱絕緣漆,性能已超出國際絕緣漆先進水平。志盛威華的耐高溫絕緣耐熱其絕緣性,耐溫性,耐磨性以及高硬度、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抗熱震性、中等的熱膨脹係數等優良的性能,因此非常適合做超聲速航天飛船高溫結構材料上高溫絕緣下使用。
  • 夏季高溫 汽車高分子材料的耐熱老化性能不可忽視
    此刻,小編更關心自己的愛車,天氣炎熱,車子的耐熱老化性能如何?會不會出現高溫老化的狀況呢?然而,汽車大多數情況下曝露在外部環境中,尤其是進入夏季之後,高溫以及強烈的紫外線照射,對車用非金屬材料的耐熱老化性能的要求更高,因此車用非金屬材料的耐熱老化性能測試不可忽視。 為了促進汽車製造的發展,不斷地改進車用材料的工藝,製造出更好的產品,各大汽車製造商也都在各種氣候條件下進行了各種材料的耐熱老化試驗。
  • 世界上最輕的固體,千度高溫不融,可擋爆炸衝擊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地球之最數不勝數,今天小編要來和大家聊聊世界上最輕的固體,如果讓大家舉例一種最輕的固體,可能很多人想到了一張紙,一片羽毛或者蒲公英的種子等等,這些物質雖然很輕盈,但也比不上固態空氣輕。
  • 最小耐高溫等離子體電晶體問世
    原標題:最小耐高溫等離子體電晶體問世   >   美國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研製了迄今為止最小的等離子體電晶體,其可承受核反應堆的高溫和離子輻射環境條件,有助於研製在戰場上收集醫用X射線的智慧型手機、實時監測空氣品質的設備、無需笨重的鏡頭和X射線光束整形裝置的X射線光刻技術。
  • 美國死亡谷測得54.5度高溫,今年可能是有記錄以來最熱年
    死亡谷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東南部,是全球最炎熱、最乾旱的區域之一。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將持續上升,2020年很可能創下新的年度平均氣溫紀錄,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權威氣象機構正在對上述死亡谷的高溫讀數進行驗證,一經確認,這將成為地球上由官方觀測到的最高氣溫之一。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目前氣溫的世界紀錄也發生在死亡谷國家公園,是1913年測量到的56.7攝氏度。不過,科學家在最近幾年指出,因為測量技術和方法的限制,這個測量結果有可能是不準確的。科學界認為,這樣的極端高溫與氣候變化有直接聯繫。
  • 達人打造最接近版《星戰》光劍 4000度高溫極度危險
    經典科幻電影《星球大戰》除了驚心動魄史詩無極的劇情外,那個只有絕地大師們才能操控而不自殺的光劍也是貫穿系列的經典武器,近日就有高玩打造了真實版光劍,4000度高溫等離子體構成的光劍比原版還危險!著名油管UP主the Hacksmith平時就是一位動手機械達人,這回打造了最接近版《星戰》光劍,打開電門4000度高溫等離子光劍極度危險。光劍(英語:Lightsaber)在《星球大戰》的世界觀中是一種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武器,在有關星戰的電影、小說或是遊戲中都經常可以見到。
  • 核聚變反應需要上億度高溫?怎麼測量?溫度到底是什麼?
    目前聚變界常規的「小目標」都是:一億度!因此,啟動氫彈裡面的核聚變反應,首先需要一顆原子彈做「引信」,而對於磁約束核聚變裝置,為了實現這一億度的高溫,則需要龐大的加熱系統提供能量輸入。我國的EAST託卡馬克裝置,曾在2018年,已經實現一億度的高溫等離子體放電。
  • 美國加利福尼亞死亡谷記錄到54.4度高溫 可能是地球上最高溫度記錄
    美國加利福尼亞死亡谷記錄到54.4度高溫 可能是地球上最高溫度記錄(© AP Photo / U.S.National Park Service)(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天空新聞臺報導,科學家正在研究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死亡谷(Death Valley)記錄到54.4度高溫的消息,這可能是地球上的最高溫度記錄。
  • 宇宙中存在10萬億度的高溫?如果存在,它是用什麼材料製造的?
    10萬億度的高溫該如何製造?在這浩瀚的宇宙中,沒有絕對意義上的真空,有時也會出現一對虛粒子,瞬間消失。宇宙中分布著各種各樣的粒子,還有很多的暗物質粒子,不止如此,還存在大量的能量。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宇宙是138億年前的一場奇點大爆炸才形成各種星體,這些星體都是有溫度的,同時宇宙周圍存在能產生極高溫度的天體,尤其是恆星坍縮形成白矮星後,它的表面溫度會一度達到10萬億度,這麼高的溫度換誰都承受不了。宇宙中存在10萬億度的高溫?如果存在,它是用什麼材料製造的?按道理來說,人類的實驗完全不可能製造出10萬億度,為什麼相關的實驗卻能製造出呢?
  • 探索地芯的奧秘——在100萬個大氣壓、4000度高溫下精確測量液態鐵密度
    (100萬個大氣壓和4000度)的極限條件下,成功確定了地球液態金屬核心的主要成分——液態鐵的密度。地球中心為固態金屬內核,其外側是液態金屬外核,均處於超高壓高溫下。以前一直認為液態鐵的密度比觀測到的外核密度高10%左右。但過去在高壓下實施的液態鐵測量是通過衝擊壓縮實驗進行的,被認為誤差比較大。
  • 10萬億度的高溫如何測量出來?什麼材料能夠承受住?
    不過,宇宙中並沒有絕對意義上的真空。量子力學表明,真空並不是空的,有時會隨機出現一對虛粒子,它們會互相湮滅瞬間消失。兩顆中子星在引力的作用下發生碰撞時,將會產生3500億度的高溫。大質量恆星的核心坍縮成中子星後,中子星的核心溫度最高可以達到1萬億度。不過,人類在實驗中能夠製造出更高的溫度,可以達到10萬億度。那麼,如此高的溫度是如何製造出來的?這麼高的溫度是怎麼測出來的?什麼樣的材料可以承受這樣的極端溫度?無論是核彈爆炸,還是可控核聚變,都無法產生這樣的高溫。
  • 我國發動機耐高溫提高150度並減重 全靠這種材料
    發動機,作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我國軍工產品長期以來的「心病」。但近些年來,我國發動機行業呈現普遍式突破的狀態,國產發動機已經在軍事裝備中佔據主導地位。近日,又有好消息傳來,我國通過在發動機噴口調節片上使用連續碳化矽纖維材料,顯著提升了整體性能。
  • Nd-Fe-B類粘結磁體在日本問世 磁能積為世界最高
    Nd-Fe-B類粘結磁體在日本問世磁能積為世界最高     【日經BP社報導】 日本大同特殊鋼材和美國Magnequench公司日前宣布,成功開發出了磁能積為世界最高的「新型各向異性磁粉」,同時兩公司還利用這種磁粉開發出了「新型各向異性粘結磁體」,這種磁粉的磁能積高達22MGOe,即使在攝氏100℃以上的高溫下仍可以使用。
  • 再次打破高溫超導體記錄!從零下73度躍升到零下23度
    芝加哥大學科學家們是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的成員,該小組發現了超導性——在有記錄以來最高溫度下完美導電的能力。利用芝加哥大學附屬阿貢國家實驗室的先進技術,研究小組研究了一種材料,在這種材料中觀察到的超導性溫度約為零下23攝氏度——與此前的確認記錄相比,這一溫度躍升了約50度。
  • 核反應堆控制棒外殼新材料問世
    —鋼」,它能夠長久耐受高達700℃的高溫、剛性輻射性照射、機械壓力和化學影響,可被應用在核反應堆的控制棒外殼中。新一代反應堆中的釋熱原件外殼的最高工作溫度在550℃到700℃之間,液態金屬傳熱體—鈉從外面作用於它們。為了接通新一代快中子核反應堆中的核燃料循環,需要一種新結構材料,它能夠確保燃料的燃燒水平比現在所能達到的水平更高。
  • 世界上第一個點燈,竟然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實在太意外了
    世界上第一個點燈,竟然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實在太意外了  在電燈問世以前,人們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燈或煤氣燈。這種燈因燃燒煤油或煤氣,因此,有濃烈的黑煙和刺鼻的臭味,並且要經常添加燃料,擦洗燈罩,因而很不方便。更嚴重的是,這種燈很容易引起火災,釀成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