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耐熱材料誕生!4000攝氏度也不怕

2020-11-22 驅動之家

當說到「耐熱材料」的時候,我們總是很難去想像它們究竟有多耐熱。那麼這麼說怎麼樣:就算把它扔進地球內部也不會熔解。這不是誇張,科學家真的找到了這樣的材料。

美國布朗大學的工程師團隊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包含鉿、氮和碳在內的新材料,或許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為耐熱的材料了。根據科學家通過計算機對該材料在原子層面上的特性進行模擬,得出它的熔點達到約4127攝氏度。

4127攝氏度是個什麼概念?它比太陽表面溫度的三分之二還要多,略微超過地球外地核的溫度。

新材料的發現或許能夠帶動許多更新技術的誕生,科學家認為它可能的用途廣泛,可以被製成燃氣輪機上的電鍍層或是高速飛行器上的熱防護層。不過研究者也清醒地意識到,在進一步驗證前還不能斷言這種材料確實可以使用。

接下來科學家將合成材料,然後在實驗室中進行進一步的驗證。

相關焦點

  • 4100攝氏度以上,世界最耐高溫材料
    因此,在其構造中十分需要能夠承受高溫的材料。 莫斯科國立科學技術大學(NUST)的科學家現在已經製造出比其他任何材料都更耐熱的陶瓷材料。
  • 新記錄誕生了,世界上最耐熱的材料問世 可承近4000度高溫
    下面釺焊君介紹下,全球最耐溫的新材料碳化鉭鉿合金 Ta4HfC5 (3990oC)
  • 740℃,打破上限,史上最耐熱的生物塑料
    全球對塑料的需求量已達到每年3.6億噸,其中不到1%(211萬噸)是由生物質生產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生物塑料為熱敏脂肪族聚合物,耐熱性較差,限制了其應用,此外,大多數生物基塑料的單體如乳酸(用於聚乳酸)和琥珀酸(用於聚丁二酸丁二酸酯)都是食用糖和澱粉發酵生產的,對食物資源造成了競爭。因此,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組成的不可食用的可再生原料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成為石油來源原料最有吸引力的替代品。
  • 夏天誰最不怕熱?耐熱動物大集合
    今天和小伶一起看看自然界裡耐熱的動物都有誰吧。記得留言回復我,你所在的城市白天氣溫有多少度了哦。白色盲蝦生活在3000-5000米深的海洋裡,而且都是在海底火山附近生活。那裡的水溫最高可以突破450攝氏度,而它們竟然頑強的活了下來,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 Chem:史上最亮螢光材料誕生
    通過將螢光染料和含有一種大環化合物—氰星(cyanostar)的無色溶液混合,凝固形成小分子離子隔離晶格(SMILES)來阻止螢光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完美地將染料的光學性質復刻到固體材料中,創造了有史以來最明亮的螢光材料。
  • 日研究人員用大腸桿菌「造」出最耐熱生物塑料
    原標題:日研究人員用大腸桿菌「造」出最耐熱生物塑料  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利用大腸桿菌,通過轉基因操作和光反應等方法,製作出400攝氏度左右高溫下也不會變性的生物塑料,是當前同類塑料中最耐熱的。但此前的生物塑料硬度和耐熱性都較差,所以用途有限,一般都是作為一次性材料使用。   日本研究人員注意到,某些放線菌分泌的一種氨基肉桂酸擁有非常堅固的結構。研究人員根據這一發現對大腸桿菌進行基因重組,再利用它使糖分發酵,製造出自然條件下幾乎不存在的「4-氨基肉桂酸」。
  • 玻璃——因人類文明而誕生發明的最古老人造材料之一
    很多人對玻璃這種材料有著錯誤的印象,以為玻璃是一種近代或現代才發明的年輕材料。這是個錯誤的觀念。玻璃是人類隨著文明的誕生而發明的最古老的人造材料之一。而玻璃器的發明則介於青銅器和鐵器之間,大約誕生於公元前25~前23世紀的兩河流域,距今起碼有4000餘年的歷史。中國的玻璃製品出現較晚,現有出土玻璃,最早的出現在春秋末戰國初的墓葬中,距今也有2500年的歷史了。
  • 曉說玻璃——因人類文明而誕生發明的最古老人造材料之一
    很多人對玻璃這種材料有著錯誤的印象,以為玻璃是一種近代或現代才發明的年輕材料。這是個錯誤的觀念。玻璃是人類隨著文明的誕生而發明的最古老的人造材料之一。而玻璃器的發明則介於青銅器和鐵器之間,大約誕生於公元前25~前23世紀的兩河流域,距今起碼有4000餘年的歷史。中國的玻璃製品出現較晚,現有出土玻璃,最早的出現在春秋末戰國初的墓葬中,距今也有2500年的歷史了。
  • 世上最耐熱的生物不是水熊蟲,而是它!高溫巖漿是它的「洗澡水」
    地質學家表示巖漿溫度範圍分布在900~1200攝氏度,目前最高紀錄是1400攝氏度,這是絕大多數動物都無法承受的。為什麼說是「絕大多數」而不是「所有」呢?原來地球上還生存著一種極為耐熱的生物,生物學家通過長期的探索和研究發現它們不但不怕巖漿,甚至還把巖漿當成「洗澡水」,這種最耐熱的生物就是龐貝蠕蟲。
  • 哪種塑料最耐熱?PVC墊底?
    在塑料材料中,不同品種塑料的耐熱性能不同;有的耐熱很低、有的則較高。耐熱類塑料一般是指熱變形溫度在200℃以上的一類塑料製品。
  •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不怕月球正負150攝氏度的溫差
    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不怕月球正負150攝氏度的溫差  Emma Chou • 2020-12-04 11:58:37 來源:前瞻網
  • 俄研製新材料氰化鉿陶瓷可耐4200攝氏度高溫
    報導稱,俄羅斯國家科學技術大學的材料科學家研製出一種氰化鉿陶瓷,理論上能承受4200攝氏度高溫。在此之前,世界上公認的最耐高溫、最難熔化的人造物質是鉭鉿碳化物。
  • 夏季高溫 汽車高分子材料的耐熱老化性能不可忽視
    然而,汽車大多數情況下曝露在外部環境中,尤其是進入夏季之後,高溫以及強烈的紫外線照射,對車用非金屬材料的耐熱老化性能的要求更高,因此車用非金屬材料的耐熱老化性能測試不可忽視。 為了促進汽車製造的發展,不斷地改進車用材料的工藝,製造出更好的產品,各大汽車製造商也都在各種氣候條件下進行了各種材料的耐熱老化試驗。
  • 史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不怕熱不怕冷,小孩卻能輕易捏死!
    史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不怕熱不怕冷,小孩卻能輕易捏死!地球上的任何一種生物都有習性特徵,與人類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久而久之,建立了和平的生態關係。大自然有大自然的規律,很多規律是更古不變的,無法改變。地球上存在很多生命力頑強的生物,即便在惡劣的環境下,它們都能頑強的生存。
  • 耐熱玻璃走過百年曆程
    耐熱玻璃可能是材料科學歷史上最重要的技術進步之一,康寧今年將要慶祝它商業化100周年。「多麼棒的發明啊!」哥倫比亞大學化學教授,美國化學學會(ACS)前主席羅納德·布瑞斯洛感嘆道。他補充說,真是令人難以置信,耐熱玻璃這種材料居然已經主導了實驗化學達100年之久。除了海綿蛋糕,耐熱玻璃的發展史中還有更多的故事,康寧生命科學實驗室用玻璃材料事業部主任傑夫·索爾說。
  • 山西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關鍵核心耐熱材料研發取得階段性突破
    近日,由太鋼集團承擔的山西省科技重大專項「700℃燃煤鍋爐超超臨界(A-USC)耐熱合金管材製造工藝和技術開發」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電力是現代社會使用的最主要能源,是工農業生產、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進一步提高發電機組的蒸汽溫度和壓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煤耗、減少排放是未來火力發電的重要發展方向,並由超臨界機組、超超臨界(600-620℃)機組向先進超超臨界(700℃以上)機組發展轉變。在更加苛刻條件下,鐵素體、奧氏體耐熱鋼已經無法滿足要求,必須使用新型的鎳基耐熱合金材料。
  • 耐熱絕緣漆高溫環境中漏電保護層
    耐熱絕緣漆屬於功能漆領域,目前航空材料研究院和志盛威華公司共同研究開發的耐高溫耐熱絕緣漆,性能已超出國際絕緣漆先進水平。志盛威華的耐高溫絕緣耐熱其絕緣性,耐溫性,耐磨性以及高硬度、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抗熱震性、中等的熱膨脹係數等優良的性能,因此非常適合做超聲速航天飛船高溫結構材料上高溫絕緣下使用。
  • 蔞蒿耐溼、耐熱、耐肥,但不耐旱,最適生長溫度為15~25攝氏度
    蔞蒿耐溼、耐熱、耐肥,但不耐旱,最適生長溫度為15~25攝氏度蔞蒿概述蔞蒿又名水蒿、水艾、藜蒿、蘆蒿、柳蒿芽、狹葉蒿、香艾蒿等,為菊科蒿屬植物。蔞蒿耐溼、耐熱、耐肥,但不耐旱。最適生長溫度為15~25℃。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均可生長,但以潮溼的沙壤土為宜。植株直立,開展度不大,適於密植。對光照要求不嚴。抗逆性強,生長健壯。類型與品種蔞蒿種類較多,按葉 型分為:1.大葉蒿又名柳葉蒿。
  • 蘭州獸研所以生物礦化技術研製出耐熱口蹄疫病毒樣顆粒疫苗
    鍾欣 攝中新網蘭州12月24日電 (艾慶龍)記者24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獲悉,該所獸用納米材料與應用課題組在前期突破口蹄疫病毒樣顆粒關鍵技術及產品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利用生物礦化的概念和技術,研製出耐熱口蹄疫病毒樣顆粒疫苗。
  • 中鋁包頭特高導電耐熱鋁合金導體材料研發成功
    【鋁道網】近年來,中鋁包頭公司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始終關注高端化鋁合金材料發展方向,並於近期成功研發特高導電耐熱鋁合金導體材料。據悉,該材料在同等耐熱水平下導電性能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