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和美國科學家報告說,大氣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可能會改變洪堡烏賊的新陳代謝和行為,洪堡烏賊是太平洋中最大的捕食者之一。
洪堡烏賊(Dosidicus gigas)常見於太平洋熱帶東部地區,重量可達50公斤。葡萄牙裡斯本大學Rui Rosa和美國羅德島大學Brad Seibel收集了來自加利福尼亞灣的洪堡烏賊,調查變化的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導致的海洋酸化對動物的影響。此前的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可能導致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並形成碳酸。
在研究人員的船上進行的流動腔實驗中發現洪堡烏賊可以減緩它們的新陳代謝,從而僅消耗非常少量的氧。這種烏賊因此可以在白天下潛到水下175米的缺氧區域。在夜間,這種烏賊則依靠海面附近富含氧氣的海水。然而,預計到2100年海面的海水將具有更高的二氧化碳濃度,這可能會改變深處的低氧海水和表面酸化海水之間的可生活窗口。研究人員表示,結果是這種烏賊可能變得昏睡,因此更容易被捕食者捕獲,或比目前更難抓到獵物,這可能迫使這種烏賊遷徙到別處。(來源:EurekAlert!中文版)
(《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doi: 10.1073/pnas.0806886105 ,Rui Rosa,Brad A. Seibel)
更多閱讀(英文)
PNAS發表論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