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國火星探測器數據全對比,看誰更強?天問一號即將發射

2020-08-28 盒子科技前沿

2020年地球和火星將再次相會,地火距離將最小,火星年全球矚目。中國和美國都將利用這個窗口時間向火星發射探測器, 中美兩臺火星車將齊聚火星,展開新一輪的競賽,這是中國的第一次深空探測任務,也是第一次有機會參與激動人心的火星探測競賽。

&34;火星探測器和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已經整裝待發


2020年07月17日上午08時, &34;火星探測器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完成垂直組裝,並通過巨型的轉運平臺緩緩轉運至最終的發射區,國家航天局消息,將於7月23日至8月初的窗口期擇機發射。

中美兩國的火星探測器數據對比


中美火星車數據全面對比,數據來源官方和相關媒體報導

從表中的數據,中國的「天問一號」包括軌道器、著陸艙(含火星車)兩個模塊三個部分,一次任務中實現多個任務,更加全面。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美國的探測器重量更大,超過了1噸,並且使用了核電池作為電源,因此可以火星上工作更長的時間,相關的儀器設備也更多更先進。下面讓我們看看 &34;和「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的主要任務。


中國的&34;火星探測器

中國的&34;火星探測器包括軌道器(中繼衛星)、著陸器和火星車三個部分組成,分別完成&34;、&34;、&34;三個任務。探測器將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並於2021年除夕前後進入火星軌道被火星引力捕獲。再經過兩個月的遙感觀測、選擇著陸點和軌道調整。著陸艙與4月底搭載著火星車與軌道器分離開始著陸,經過&34;著陸火星表面。火星車預計一周後駛離著陸艙開始科學探測任務,如果一切順利,5月中旬可以傳回第一批科學觀測數據。

中國火星探測器組合體概念圖和組裝完成後的長徵五號整流罩(圖源:國家國防科工局和國家航天局)

中國計劃在一次火星任務中完成&34;、&34;、&34;三大任務,在航天史上史無前例。葉培建院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第一我們要能夠對整個火星進行全球觀測;第二要降落在火星;第三火星車要開出來,在火星上巡視勘測。這當中有很多難點,如果做成,這將是全世界第一次在一次任務當中完成三個目標。這個工程實現是個很大的創新。

中國計劃在一次火星任務中完成&34;、&34;、&34;三大任務,在航天史上史無前例。

環繞火星運行的軌道器上將搭載高、中解析度相機、光譜儀、磁力計、表面雷達、離子和中性粒子探測儀等科學載荷;巡視器上將搭載探地雷達、光譜相機、小型氣象站、磁場探測儀等載荷。主要任務是進行火星地貌、土壤探測、大氣環境、生物探測等,幫助我們建立起對火星全面而基礎的認識。


美國的&34;火星漫遊車計劃

&34;火星車的設計將源自於&34;火星車,是好奇號火星車的升級版,搭載了更先進的科學載荷。毅力號&34;毅力號&34;毅力號&34;天空起重機&34;毅力號&34;火星車搭載了23個強大的高質量成像攝像頭。其中最為強大的是在桅杆上的攝像頭系統(MASTCAM-Z),其主要任務是通過強大的變焦鏡頭拍攝火星表面的高清晰度視頻、全景三維圖像,還能夠放大遙遠的目標進行詳細觀察,相當於可以隔著足球場觀察一隻蒼蠅。根據距離的不同,圖像解析度可在每像素150微米到7.4毫米之間進行放大。主要目的是通過高清觀測能力放大巖石,找出一些可能保留生物留存遺蹟的巖石。

探測器將攜帶人類首個火星制氧設備MOXIE(Mars OXygen In situ resource utilization Experiment,火星氧氣原位利用實驗)。這套極其複雜的裝置將由MIT與哥本哈根大學研究所合作。可以利用火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太陽能通過非常複雜的反應過程產出純淨的氧氣。如果測試成功,用以這種方式生產氧氣以供未來登陸火星的太空人呼吸,也可以作為相關火箭燃料的氧化劑。

此次火星的另一個亮點就是配備了首架火星直升機,這架直升機根據火星低密度的大氣(濃度約為地球的1%)進行特殊的旋翼設計,外形採用共軸雙旋翼布局,長度1.2米,每分鐘轉速達到驚人的2800轉以提供足夠的升力。NASA計劃使用火星直升機增加從空中觀測地面的視角,輔助火星車拍攝更大範圍的震撼圖像,並能為火星車提供更精確的導航、定位,還能&34;前方地形,擴大火星車探測範圍。不過這架直升機不會飛行太遠,每次起飛需要NASA對火星車附近天氣環境進行判斷。

&34;火星車和其攜帶的火星直升機


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的目標著陸地點:傑澤羅(Jezero)隕石坑

&34;將於2021年2月18日左右降落在傑澤羅(Jezero)隕石坑。該地點是NASA從60多個獲選地點,經過5年的研究和論證最終決定選出的。這個隕石坑寬度為45千米,是曾經的河流三角洲,可能還有水流曾經帶來的各種礦物質,並含有黏土和碳酸鹽巖等,因此NASA希望能在這裡收集到有機分子,發現原始火星生命或微生物存在的跡象。

相關閱讀


參考資料:

NASA官方網站

ESA官方網站

央視相關新聞報導

中國航天科技官方微博

維基百科相關詞條

相關焦點

  • 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去火星看啥?
    在哪裡發射天問一號?中國的長徵五2016年11月首次發射就是在海南文昌,長徵五號B是長徵五號系列的第二個型號,今年5月5日首次在文昌發射成功,海南文昌是中國最新建設的一個航天發射場,是專為中國未來天宮空間站、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測新建的發射場。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搭載天問一號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火箭發射的威力之大,連攝像畫面都受到了波及。我國的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天問」的名稱取自屈原的長詩《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長徵五號火箭升空下面來看「天問一號」到底牛在哪?中國的火星探測計劃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全球主要科技強國又為何選擇今年密集發射火星探測器。一、首次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次發射任務由長徵五號火箭,也就是我們說的「胖五」完成,因為火箭質量越大,其載荷能力越強。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智東西7月23日消息,12時41分,我國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我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將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是美國、俄羅斯,包括前蘇聯都沒有做到的。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成功,美國人:中國會宣稱火星是他們的嗎?
    發射成功近期都被火星探測器這一話題所圍繞,甚至一直延伸到數月後的成功登陸。所有人歡欣雀躍,7月23日12:41分,中國製造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已順利升空,踏上徵程。此外,19號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搭乘日本的H-2A火箭順利升空,NASA在7月30號也有一個火星探測任務。這都意味著「地球人」的火星時光將增加一段又一段新奇、難忘的探索經歷。但美國人,不這麼看,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人類探索火星上的「奇蹟」事業又多了一份助力。而是想,中國會宣稱火星是他們的嗎?這一論調就很有意思,似乎忘了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的故事。
  • 天問一號探測器即將發射,我國有望加入火星俱樂部
    根據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布的消息,「天問一號」探測器將於7月20日至25日在中國南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擇機發射。天問系列是我國對行星探測任務的命名。我國首次對火星進行探測的太空飛行器命名為「天問一號」。它是在今年4月24日正式確定命名的,源於屈原長詩《天問》,承載著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
  • 相比之前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先進在哪裡?跟美國比呢?
    隨著美國宣稱要私有化月球,並且在本月初和日本聯合聲明要重回月球,月球探測似乎在升溫,而最近比月球探測更困難的火星探測又熱鬧起來。7月23日下午12時41分,我國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而在短短半個月,中國、阿聯、日本、美國相繼發射火星探測器。為什麼人類對火星這麼著迷?對比印度、日本甚至美國的火星探測計劃,我國的天問一號是否更先進?先進在哪裡?
  • 中國探火出發!長五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讓中國航天的步伐邁向更遙遠的深空。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火星「競賽」美國迎來終極對手
    2020年7月23日12時42分,伴隨著長徵5號運載火箭(胖五)的點火起飛,備受全球矚目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全國人民迎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意味著:在火星探測領域,美國將迎來終極對手!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點點滴滴
    根據目前的消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7月23日於海南文昌發射。這次火星探測任務一旦成功,中國將是人類歷史是第二個成功將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的國家。1976年美國的「海盜號」火星探測器是人類第一次將探測器登陸火星表面。當然了,蘇聯也在1971年聲稱成功把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不過除了蘇聯以外,別的國家一般公認此次著陸是失敗的。
  • 國產火星探測器發射!美國花32年才做到,天問一號首航即將實現
    今年,中國更是邁出了深空探索的重要一步,2020年7月23日,搭載著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火星,中國來了!在西瓜視頻創作人『52赫茲實驗室』的科普視頻中曾經介紹過,天問一號是中國在深空探索領域技術積累的集中展示,將打破人類火星探測的多個記錄,把中國與美國在火星探索水平上的差距至少縮短32年!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繞、落、尋」一步到位
    ▲搭載天問一號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火箭發射的威力之大,連攝像畫面都受到了波及。我國的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天問」的名稱取自屈原的長詩《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請問遠古開始之時,誰將此態流傳導引?
  •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我國搭載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這是我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這也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本次任務將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是美國、俄羅斯,包括前蘇聯都沒有做到的。
  •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我國搭載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 這是我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 這也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 7月23日中國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與美國展開太空競賽
    7月23日消息,剛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中國的這次火星探測器的發射與美國的近期的火星任務相似,中美兩個大國將自己的競爭對手送入太空。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啟程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天問一號飛行任務是中國航天強國建設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標誌性工程,也是中國航天向太空進一步深入發展的裡程碑工程。」如果這三個任務都成功發射,它們將於明年2月抵達火星。其中天問一號計劃進入橢圓軌道2至3個月,然後嘗試在行星表面著陸。2011年,中國螢火一號曾作為第一次火星任務,通過俄羅斯火箭發射,但是火箭在發射後不久發生故障,無法逃脫地球的引力,太空飛行器最終在大氣層中燒毀。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進入發射臺,「天問一號」火星任務即將發射升空
    中國首個完全自主研發的火星任務,天問一號,7月17日進入到其位於中國南部的海南省的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的發射臺。       火箭預計將天問一號送入地球-火星轉移軌道,這也是長徵五號火箭首次執行地球-火星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天問一號是雄心勃勃的,計劃一次性在任務中完成繞軌飛行,著陸和探測,並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獲取科學探測數據。
  • 走,一起去火星!「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厲害了我的國
    就在今天12時41分,我國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圖 / 搭載天問一號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 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歷史性進步!我國將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不僅超越美國和俄羅斯,中國還從此邁入「行星探測」時代!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據央視新聞報導,剛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天問之旅正式開啟。 所以今年有3個國家都要探測火星,周一,阿聯在日本發射了「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接下來是美國。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火星終迎「中國來客」
    中新網文昌7月23日電(郭超凱 徐朋朋)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火星,央企來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將實現對火星「繞」「著」「巡」三合一「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著陸巡視器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