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天一號入軌!
問天,問星還是問心?
今天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繼嫦娥奔月、天宮一號之後中國人邁出了走向火星的第一步……
天問一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引發了網友熱評。
「地球上事都沒有辦好,到那麼遙遠的火星去幹什麼?」
「月亮那麼年近,還沒搞清楚呢。」
「探索火星對我們現實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有什麼用?」
提問種種,回答者眾說紛紜。我瀏覽了諸多評論,發現回答的內容分以下幾種——
1,質疑類
發問者從自身角度看問題,對去搞距離我們太遙遠的事情持懷疑、否定、消極態度,認為在現實生活都沒有解決好的情況下,去看火星實際意義不大,沒有什麼實際用處、效用性價比太低,有所不值。此類評論者屁股決定腦袋,自身平臺不高、角度不同、思想不夠高遠、視角聚焦面偏窄,故思維流於狹隘、自私,從而境界受限。體現出較強的煙火氣;
2,理性專業類
此類評論者科學、技術類知識豐富,理性、理智思維思考能力較強,評論較科學、理性、平和,情緒穩定,體現出平和中的靜氣;
3,辯證哲學類
此類評論者,具有哲學素養和哲學思維能力,分析中一分為二,既能看到現實問題和現實影響,也能看到未來發展前景和深遠意義,體現出高瞻遠矚的眼界和眼光,體現出非凡的境界;
4,開拓進取類
此類評論者應該屬於哥倫布、唐玄奘、張騫式的人物,具有探險家的素質能力和勇氣使命感,體現出英雄的偉大氣質;
5,樂觀激情類
此類評論者,對天問一號升天入軌,極為興奮喜悅!由此而對制度優越性信心倍增,愛國熱情高漲,體現出積極的愛國熱情,是評論者中的主體。
天問問星,最終得回歸到問問人類之心這個根本上來。
人類從遠古起步以來,正是在不斷探索未知、在現實生活稍有餘力時就不斷探索、發現、實驗、實踐,正是當時看來用處不大或毫無用處的行為,在後來的歷史上產生了務必重大的積極進步作用,當下無用實則將來大用!許多重大的影響無不來自於在大多數人都看不到星星的時候,有那麼少部分人、甚至是一兩個人心中感知遙遠月亮的信心!
不要問為什麼,
人類刀耕火種的時候,木流牛馬、木鳥上天有什麼用?
人拉馬馱的年代,瓦特的蒸汽機有什麼用?
大刀長矛冷兵器時代,用於放炮仗子玩耍的火藥有什麼用?
關起國門來天朝上國老子第一的年代,洋毛子們的機帆船有什麼屁用?
咱們建國初期衣食尚且困難時美國人飛船登月有什麼用?
……
不用問太多,
正是這些沒甚大用的事,給了我們生命的尊嚴和立國的底氣,從此以後才能挺起腰杆子做「人」!
是第一顆原子彈起爆成功!讓我們有了說「不」的能力和勇氣;
航空航天事業看似與現實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關係不太緊密,但實際上這類科研越來越多地服務於你我的生活日常、越來越接地氣!
有了走進火星,就會認識火星、開發火星、利用火星。有了第一步,逐步實現都不會是夢。
今天天問一號的入軌,正譬如人類幼兒的第一次蹣跚學步,誰會想到搖搖晃晃的幼兒,日後也能遊歷名山大川、提劍跨馬、馳騁寰宇?
不用說什麼沒用,
歸根結底,人類的一切探索和冒險,
無非是為了對得起自己的一腔熱血和一顆不太安分的「心」,
找點事情乾乾,讓自己不再心虛、讓自己的心更踏實安穩、更精神強大,讓自己的腰杆子更堅強、讓自己活得更底氣十足、更有尊嚴更有自信和更有幸福保障!
一切折騰,都是為了活得更像一個人!
長劍問天,風雲皆驚!
山鷹潛行,妖魔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