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問「星」還是問「心」?

2020-07-25 淡定陽光

問天一號入軌!

火星探測,問「星」還是問「心」?

問天,問星還是問心?

今天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火星探測,問「星」還是問「心」?

繼嫦娥奔月、天宮一號之後中國人邁出了走向火星的第一步……

天問一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引發了網友熱評。

「地球上事都沒有辦好,到那麼遙遠的火星去幹什麼?」

「月亮那麼年近,還沒搞清楚呢。」

「探索火星對我們現實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有什麼用?」

提問種種,回答者眾說紛紜。我瀏覽了諸多評論,發現回答的內容分以下幾種——

1,質疑類

發問者從自身角度看問題,對去搞距離我們太遙遠的事情持懷疑、否定、消極態度,認為在現實生活都沒有解決好的情況下,去看火星實際意義不大,沒有什麼實際用處、效用性價比太低,有所不值。此類評論者屁股決定腦袋,自身平臺不高、角度不同、思想不夠高遠、視角聚焦面偏窄,故思維流於狹隘、自私,從而境界受限。體現出較強的煙火氣;

2,理性專業類

此類評論者科學、技術類知識豐富,理性、理智思維思考能力較強,評論較科學、理性、平和,情緒穩定,體現出平和中的靜氣;

3,辯證哲學類

此類評論者,具有哲學素養和哲學思維能力,分析中一分為二,既能看到現實問題和現實影響,也能看到未來發展前景和深遠意義,體現出高瞻遠矚的眼界和眼光,體現出非凡的境界;

4,開拓進取類

此類評論者應該屬於哥倫布、唐玄奘、張騫式的人物,具有探險家的素質能力和勇氣使命感,體現出英雄的偉大氣質;

5,樂觀激情類

此類評論者,對天問一號升天入軌,極為興奮喜悅!由此而對制度優越性信心倍增,愛國熱情高漲,體現出積極的愛國熱情,是評論者中的主體。

火星探測,問「星」還是問「心」?

天問問星,最終得回歸到問問人類之心這個根本上來。

人類從遠古起步以來,正是在不斷探索未知、在現實生活稍有餘力時就不斷探索、發現、實驗、實踐,正是當時看來用處不大或毫無用處的行為,在後來的歷史上產生了務必重大的積極進步作用,當下無用實則將來大用!許多重大的影響無不來自於在大多數人都看不到星星的時候,有那麼少部分人、甚至是一兩個人心中感知遙遠月亮的信心!

火星探測,問「星」還是問「心」?

不要問為什麼,

人類刀耕火種的時候,木流牛馬、木鳥上天有什麼用?

人拉馬馱的年代,瓦特的蒸汽機有什麼用?

大刀長矛冷兵器時代,用於放炮仗子玩耍的火藥有什麼用?

關起國門來天朝上國老子第一的年代,洋毛子們的機帆船有什麼屁用?

咱們建國初期衣食尚且困難時美國人飛船登月有什麼用?

……

火星探測,問「星」還是問「心」?

不用問太多,

正是這些沒甚大用的事,給了我們生命的尊嚴和立國的底氣,從此以後才能挺起腰杆子做「人」!

是第一顆原子彈起爆成功!讓我們有了說「不」的能力和勇氣;

航空航天事業看似與現實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關係不太緊密,但實際上這類科研越來越多地服務於你我的生活日常、越來越接地氣!

有了走進火星,就會認識火星、開發火星、利用火星。有了第一步,逐步實現都不會是夢。

火星探測,問「星」還是問「心」?

今天天問一號的入軌,正譬如人類幼兒的第一次蹣跚學步,誰會想到搖搖晃晃的幼兒,日後也能遊歷名山大川、提劍跨馬、馳騁寰宇?

不用說什麼沒用,

歸根結底,人類的一切探索和冒險,

無非是為了對得起自己的一腔熱血和一顆不太安分的「心」,

找點事情乾乾,讓自己不再心虛、讓自己的心更踏實安穩、更精神強大,讓自己的腰杆子更堅強、讓自己活得更底氣十足、更有尊嚴更有自信和更有幸福保障!

一切折騰,都是為了活得更像一個人!

長劍問天,風雲皆驚!

山鷹潛行,妖魔噤聲。

相關焦點

  • 6問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火星著陸點在哪裡?
    6問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一號」火星著陸點在哪裡?此外,火星有大氣,而且是稀薄大氣,在降落的過程中進入大氣減速和軟著陸,這個過程相當複雜,只能靠探測器自己、靠人類給它輸送的指令和它攜帶的敏感器來安全著陸,因為是自主著陸,這是非常難的。  問題2問:「天問一號」探測器帶了哪些科學儀器到火星,本次探測有哪些目標?
  • 火星探測為啥不走最近路線?天問一號面臨多少風險?
    所以印度的火星探測器運行在一個非常奇怪的軌道上,那是一個特別扁的橢圓軌道,距火星最近的距離是365公裡,最遠距離80000公裡。如果燃料足夠,它應該會調整到距離火星比較近的圓形軌道進行探測。就算土豪探測火星,也需要精打細算的。下面再說說天問一號發射的幾個看點。火星探測器的整個探測過程都是讓人捏一把汗的,畢竟這是中國第一次獨立探測火星,所有的重要環節都有風險存在。第一個看點是發射階段。
  • 「天問一號」:欲問哪些火星之秘?
    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式實施。「天問一號」是我國邁向比月球更遠的深空探測的第一步,舉國關注。那麼,「天問一號」究竟問什麼?
  • 天問一號問火星,深空機動助力跑,向天叩問不曾歇
    以火星作為終點站,問候廣袤太空,「天問」這次徵程有著重要意義。「天問一號」在10月1日這個舉國同慶的日子奔向太空,它帶著「在深空進行機動來實現脫離地球軌跡,向火星靠攏」的任務,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提供節點性關鍵支撐。
  • 「天問一號」可問人?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一幫年輕的面孔笑逐顏開!理想,向火星出發,向深宇出發!這使我想起了屈原的《天問》。150餘問,問盡宇宙未解之謎,問盡世態炎涼、世事滄桑。「圜則九重,熟營度之?惟玆何功,熟初作之?」是啊!茫茫宇宙,浩渺無垠。
  • 不問西東只問心!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萍語文,ID:dypyuwe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不問西東只問心我心安處是我家我們聽風,聽雨,聽命運擺布,卻從來不敢聽心。如果看過電影《無問西東》,你的人生還要東張西望,那麼你所損失的就是——一種活法外加一張電影票。不問西東只問心,我心安處是我家!今夜,與君一起聽心問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想說的話 」少年以後,我們開始把心藏起來,對著真偽難辨的人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心有所愛,心有所怨,心有所念,不說,終成心病。等到有一天我們想開口說,又找不到願意聽的人。
  • 從古代「熒惑守心」到當代火星探測,中國人對火星的思考持續千年
    文/魚尾就在今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選擇這個時間發射,是為了搶抓這次火星探測的窗口期——地球與火星之間處於最近距離的時刻。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布會在文昌舉辦
    7月23日,國家航天局在文昌舉辦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布會,介紹任務相關情況,並答記者問。發布會發布詞全文如下: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媒體朋友們:  下午好!很高興和我的同事們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
  • 十問首次火星探測 未來我們會移民火星嗎?
    四問:這一次火星探測的科研目標中,有沒有哪一些是前人沒有涉足過的領域?魏勇:有,我舉個例子,火星車上放了一個磁強計,它能夠探測著陸地區的火星磁場,預期的探測結果對於我們理解火星的空間環境變化特性,甚至磁場演化過程都十分有意義。火星跟地球一個最大的區別是沒有一個全球性的磁場,它只有局部的磁場,這次獲得的結果應當是非常有意義的。
  • 《回到火星》再曝「心星相印」片段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時光網訊如果有機會在火星生存,你會如何抉擇?來自火星的16歲少年加德納選擇回到地球尋愛,因為愛有著超越星際的最強引力。由英國著名導演彼得·切爾瑟姆執導,阿沙·巴特菲爾德、布麗特妮·羅伯森、加裡·奧德曼、卡拉·古奇諾等演員聯袂主演的科幻愛情片《回到火星》正在全國熱映,今天電影發布一支「心星相印」版劇情片段,再撩少女心。《回到火星》是一部科幻背景下的青春純愛電影,火星男友加德納,跨越火星與地球的極限距離,與塔爾薩上演了「生死逃亡」,一路驚奇歷險中交付彼此。
  • 赴九天 問蒼穹
    此次任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第二次應用性發射,此前已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問蒼天·「嫦娥」奔月「嫦娥」奔月靠什麼?
  • 「天問一號」開啟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
    據新華社電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南海之濱,椰風習習,濤聲陣陣,高溫天氣如同中國人探索太空的心情一般火熱。我們為什麼要探測火星?在去往火星的徵途上要歷經哪些考驗?面對前所未有的任務挑戰,中國航天人依靠什麼力量創造出新的成績?
  • 三問青海火星模擬基地:中國最像火星的地方(圖)
    三問青海火星模擬基地火星與地球地貌  我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項目將落戶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紅崖地區,這裡擁有典型的雅丹地貌群,其獨特的地形地貌、自然風光、氣候條件使之成為專家眼中「中國最像火星的地方」。  近日,我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項目將落戶青海的消息,引來各界關注。
  • 劉彤傑:我國已具備實施深空探測能力 火星探測一次實現「繞著巡」
    記者:如果說嫦娥工程它是我們國家走向深空的敲門磚的話,那麼現在開啟了天問一號工程,它對於我們國家深空探測來說意味著什麼呢?國家航天局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 劉彤傑: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說明我們具備了從研製探測器、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系統和地面應用系統一整套非常完整的工程系統具備已經非常完善,可以實施深空探測的任務。
  • 劉彤傑:我國已具備實施深空探測能力 火星探測一次實現「繞著巡」
    記者:如果說嫦娥工程它是我們國家走向深空的敲門磚的話,那麼現在開啟了天問一號工程,它對於我們國家深空探測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國家航天局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 劉彤傑: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說明我們具備了從研製探測器、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系統和地面應用系統一整套非常完整的工程系統具備已經非常完善,可以實施深空探測的任務。我們可以把邁向深空的步伐變得更穩更遠。
  • 金星大氣層探測到磷化氫,可能存在生命?我們問了問天文專家
    分子的探測一般用光譜進行,因為不同的分子會在不同的特徵波段上產生吸收信號,吸收的特徵波長和分子種類密切相關。這次也是利用射電波段的光譜探測,看到了磷化氫在1.123毫米波長上的吸收,所以探測到了磷化氫的分子。新京報:什麼是磷化氫,它是怎麼產生的?
  • 《回到火星》再曝"心星相印"片段 上演跨星純戀
    《回到火星》再曝"心星相印"片段 上演跨星純戀 《回到火星》心星相印版片段 時長:01:14 來源:電影網
  • 漫活火星探測
    ……」---- 屈原·《天問》----兩千三百年前,一位桀驁詩人仰天問難,留下了千古名篇《天問》,激勵後人昂望星空、探尋真理。繼2018嫦娥登月之後,中華大地又一場「火星探測」大戲即將上演,向更深、更遠的宇宙星際發起挑戰。
  • 中國火星探測器發射直播地址 7月23日天問一號發射直播在哪看
    中國火星探測器發射直播地址 7月23日天問一號發射直播在哪看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即將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擇機發射
  • 中國預計2020年自主探測火星 困難重重?
    中國的2020自主火星探測任務於2016年1月得到國家批准立項,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對火星開展全球性、綜合性的環繞探測,在火星表面開展區域巡視探測。如果一切順利,計劃於2020年7、8月間擇機發射,2021年登陸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