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接著來看,道德經第七十四章。在這個微雨綿綿的春季,在草長鶯飛,欣欣向榮的美好時光裡,鄙人和諸位一起學習我們古聖先賢的寶貴文化遺產,乃人生之一大幸事!希望我們在輕鬆愉快的學習過程中,能開闊心胸,打開自我,看清自然,那在下則無比欣慰。好了!不扯淡了,接下來看一下原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在上一回中老子說,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看見了沒有,本章有多少個殺字,本章和上一張是一脈相承的,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章的開頭第一句,那也是千古名言!我們來看看,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這是個反問句,我們要搞清楚這句話,一定要明白,老子反問的對象是誰,毫無疑問是對統治階級的拷問!意思是,老百姓都不怕死了,用死亡來威脅他們有用嗎?老子何出此言?人都怕死,老百姓為什麼會不怕死呢!呵呵,除非是沒有活路了嘛,如果左右都是死,那還怕啥死!中國有一句俗話叫,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如果到了這種田地,那人民還有什麼好怕的呢?理解了吧。
我們再來看第二句,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這一句是本章的關鍵所在,有個別學者解釋為,假如人民害怕死亡,那些犯上作亂的壞人,我都抓來殺之,誰還敢為非作歹!這個解釋鄙人實在不敢苟同,餘雖人微位卑,但也不敢人云亦云!各位注意這句話,如果解釋錯了,那就是乾坤顛倒,遺笑大方了,我相信死了的老子,一定會死不瞑目的,如果他在天有靈,必會從墳墓裡面爬出來!告訴那些所謂的學者說,你們把我的意思搞反了!
從整體上來看,從老子的羅輯思維上來看,從老子的核心思想上來看,這句話應該這樣理解,如果讓人民經常畏懼死亡!然後標新立異,特立獨行的去走極端!那我會把他們抓住殺了,誰敢,或者說還敢這樣做嗎?注意這個奇字,奇,說文解釋為,一曰不耦,有極端,特立獨行,陽數,老子之前也提過以奇用兵!當然此奇非彼奇也!理解了吧!老子要殺誰?如果按某些學者的說法,老子要殺那些為非作歹的老百姓!如果那樣看道德經,那就淺薄透頂嘍!那老子到底要殺誰?我已經講的很清楚了吧!當然這個殺,不一定就是真的殺!因為有些人,不是你想殺,想殺就能殺呀!是不是!
好了!我們接著來看最後兩句,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什麼意思呢?老子說,有專門掌管生殺大權的人,來殺嘛!這個司殺者可能是儈子手!也可能是各路牛鬼蛇神!老子沒講清楚,在下也不敢亂說!如果有人代替專門殺人的人,去殺人,這就像代替技藝精湛的工匠去砍削!正所謂術業有專攻,你說你一個那筆桿子的去殺人,搞不搞笑!殺雞殺狗都難上加難,更何況還有慈,儉,不敢為天下先呢!最後老子又說,代替能工巧匠去幹,難免不傷害自己,這一點他是心知肚明的!正如牝雞司晨,公雞下蛋!行不通啊!但是我們英明神武的老子,還是要去做,還要去說,為什麼?沒有一顆慈悲心!沒有一顆看透萬物的心!能做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