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症:原來我才是正常的,你們都是突變體!

2020-12-04 北京科學中心

許多人身邊可能都有這樣的朋友,他們一喝牛奶就腹痛、腹瀉,這類朋友其實是對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

隨著乳糖不耐越來越多地被人們熟知,對這個症狀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出現了一些聽起來匪夷所思的結論,例如「90%以上的中國人缺乏乳糖酶,無法消化牛奶」。

這種論斷似乎非常莫名其妙,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就推薦大家每天都喝300g牛奶。

中國人到底能不能喝牛奶?乳糖不耐症到底是什麼?

乳糖不耐症是什麼?

乳糖不耐症的「不耐」主要就體現在不消化乳糖,而乳糖是一種二糖,人體的胃腸道都無法直接吸收它,必須被一種叫乳糖酶的酶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後才可以吸收,乳糖不耐症的人群就是缺失了這種酶。

如果乳糖沒有被酶分解就繼續進入大腸,大腸也拿它沒有辦法,最後只能讓大腸內微生物去分解發酵,結果就導致了腹痛、胃腸痙攣和胃腸脹氣。

或者為了稀釋堆積的乳糖濃度,會引入大量的水進入大腸,這樣就產生了腹瀉。

那我們原本負責消化乳糖的乳糖酶究竟去哪了呢?

乳糖酶的作用方式(Enzyme乳糖酶,substrate乳糖,A半乳糖,B葡萄糖,enzyme-substrate complex 酶與糖複合物)

乳糖酶缺乏可大致分為四種:先天性的乳糖酶缺乏,這類人不耐乳糖的情況嚴重到一出生連母乳都無法消化,但極端個別;由於別的疾病導致腸道功能受損引起的繼發性和進展性的乳糖酶缺乏,都是暫時性的疾病。

而一般情況下,乳糖不耐受指的是最常見的「原發性乳糖酶缺乏」,這樣的人出生的時候是能夠產生正常乳糖酶,但斷奶之後,乳糖酶便逐漸減少到無法測出的水平。

其實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童年期結束後,世界上約有三分之二的人群失去了消化牛奶的能力,而且不僅僅是人類,斷奶後100%的除人類之外的哺乳動物也失去了這種能力。

乳糖不耐症正是告訴你,你不再是個寶寶了,可以進入甜甜圈珍珠奶茶方便麵火鍋米飯大盤雞的新世界了!

有乳糖不耐症才是正常人類!

有趣的是,其實從生物學上來講,成年後仍然擁有消化乳糖(牛奶中主要的糖)的能力才是異常現象。

如果你乳糖不耐受,那麼恭喜你,長大後的你,擁有的是正常表現的人類基因,而乳糖耐受,才是一種基因突變!

脫離童年期的我們能否耐受乳糖主要取決於基因的構成,目前的研究結果發現,MCM6乳糖酶基因上的rs182549和rs4988235位點,與乳糖代謝能力密切相關。

位於MCM6乳糖酶基因上的rs182549和rs4988235位點與乳糖代謝能力的關係

人類的DNA是由ATCG四種鹼基構成,正是ATCG千變萬化的排列方式決定了我們和其他萬千生命體在這個世界上的表現形式。

人類基因組計劃發現人類基因組大概具有30億個鹼基對,正是MCM6乳糖酶基因上區區兩個鹼基突變,就會給人體代謝乳糖的能力帶來巨大的改變。

rs182549位點若出現CC基因型則為乳糖代謝能力弱的正常基因型,當它突變為CT時可以提高一部分代謝乳糖的能力,變為TT時則展現出較強的乳糖代謝能力。

除此之外還有rs4988235位點,當A突變為G時可以提高乳糖的代謝能力,因此這三種基因型的乳糖代謝能力大小排序為GG>AG>AA。

是誰發生了突變?

要什麼情況下才會發生這種突變呢?為什麼不少研究證明亞洲人90%以上屬於乳糖不耐人群?我們怕不是從小喝到了假的牛奶?還是遇到了假的研究調查?

據估計,目前世界範圍內患有乳糖不耐症的成年人的確切人數未知,全世界範圍內僅有約35%的人群在成年之後仍然擁有產生乳糖酶的能力,而且這一比例在不同種族群體中差異很大,幾乎被北歐人和美國人佔光了。

在美國,能夠耐受乳糖的人口比例約為64%,北歐更是高達90%,而中國雖然牛奶產量位於世界前列,而不耐受乳糖的人群卻達到了90%。

近期全球乳糖不耐症人群分布示意圖

人群的基因型分布實際上是經過了漫長的自然篩選,在北歐這樣寒冷的地方,喝牛奶無疑是一種攝入能量的好方法,可以提高人的生存機率,久而久之,乳糖消化能力強的基因則更容易傳播擴散。

難道只有西方人經過漫長的「喝奶史」定向篩選了基因嗎?中國人幾千年前就有遊牧民族了,按理說咱們中國人這「喝奶史」不比別人短啊?

其實中國古時候的奶並不像咱們現在滿大街的純牛奶隨便買隨便喝,那時由於儲藏條件不佳,想要喝上鮮奶並非易事,古人最常食用的其實是奶製品發酵後的乾濕奶酪,或是用羊奶、牛奶萃取的酥油。

這些由鮮奶製成的產品,經過乳酸菌發酵早已消化了乳糖,乳糖不耐受的人也可以食用。而中國人真正普遍地喝上牛奶,也是80年代經濟發展起來之後的事情了。

是否存在沒有乳糖的乳製品?

原來避免乳糖不耐症的不良反應,只需要食用消除過乳糖的乳製品即可。那麼除了發酵過的酸奶、奶酪一類的製品,還有哪些乳製品也適合乳糖不耐症的人群呢?

雖然成年後的人體自身不能產生乳糖酶,但我們可以在市場上買到很多直接經乳糖酶處理後的牛奶或乳製品,這類產品一般會明確標註:低乳糖(Low lactose)或無乳糖(Lactose free)。

首先去除乳糖並不是一個生產上的技術難點,一般的牛奶可以水解掉90%以上的乳糖酶。

同時乳糖也不屬於奶製品風味的重要組成部分,去除後不會給奶製品的口感帶來破壞。這種牛奶不僅適合乳糖不耐症的人群,也適合腸胃虛弱,或消化能力不強的老年人。

牛奶上標註的無乳糖標籤(Lactose free)

那是不是乳糖不耐症人群就一點帶乳糖的牛奶都喝不了呢?這其實也是一個誤區。

每個人乳糖不耐的量都是有區別的,四川大學的一項研究認為,80.3%的中國成年人,一餐中完全可以承受6.25克的乳糖(約折合200毫升牛奶),而不產生任何不良症狀。

同時由於擁有乳糖耐受基因的人不可否定的生存優勢讓乳糖耐受基因得以傳播擴散,加之在如今奶製品的巨大市場推進下,在中國,乳糖酶基因的突變頻率也是漸漸提升的。

早幾年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監測結果顯示,中國人每日的奶類攝入量僅僅只有24.7克,還不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300克的十分之一。

雖然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牛奶的營養性與功能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是科學認證的。希望乳糖不耐受不要成為大家不喝奶的理由。

對於嚴重乳糖不耐的人群,如果平時喝點奶後肚子就會咕嚕咕嚕叫、放屁、肚子疼、拉稀,甚至會嘔吐,可一定要在購買任何食品之前確保無乳糖成分。

相關焦點

  • 乳糖不耐受的你,還能愉快喝牛奶嗎?
    前段時間,一個朋友向我抱怨說:「我從小就喜歡喝牛奶,可最近一段時間,每次喝完牛奶後都感覺肚子不舒服,有時剛喝完沒多久就拉肚子,真令人煩惱。過去是每天一杯奶,現在都不敢喝了,這到底怎麼回事呢?」看來,我的這位朋友得了乳糖不耐症。一、什麼是乳糖不耐症?
  • 跟乳糖不耐症有關嗎
    醣類的吸收:澱粉耐消化與乳糖不耐症的原因 醣類分成三種,分別為單糖、由2至10個單醣所聯結而成的低聚醣(寡糖,oligosaccharide
  • 杏仁奶,素食者和乳糖不耐症者的「救星」!
    最近全球流行植物奶風潮,主打比起動物奶更健康、更環保的口號、也是素食者和乳糖不耐症者的「救星」!植物奶中,杏仁奶是明星產品之一,而杏仁奶有什麼好處和營養價值呢?比起燕麥奶更加優秀嗎?一起來認識杏仁奶吧!1杏仁奶是什麼?
  • 原來這些都源自爸媽?馬路三寶、好人緣...竟都來自遺傳
    不只外貌,還有許多事會受到遺傳影響。(示意圖/達志影像)最新遺傳報告發現,除了外貌會得自父母遺傳外,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會遺傳自父母,例如學業成就高低、近視、乳糖不耐症,甚至是馬路三寶這種日常習慣也會遺傳給下一代!首先是「高膽固醇」,許多人認為只需要多吃蔬菜水果就能避免,但其實500人終究會有1人因遺傳而產生基因突變,造成膽固醇在寫意中累積較快,即使生活作息和飲食正常健康,都可能有高膽固醇的風險。
  • 這2種情況喝無乳糖奶粉
    這種情況常發生在乳糖不耐症寶寶身上,醫生往往會建議父母改換無乳糖奶粉,這種奶粉有何功用?營養素足夠嗎?什麼是無乳糖牛奶?在正常狀況下,無論是牛奶或普通的嬰兒配方奶粉,主要的碳水化合物都是乳糖,熱量比例佔了全部奶水的一半不到。乳糖在腸道吸收,必須依賴一種叫做乳糖酵素(又稱為乳糖酶)的先行分解。
  • 90%以上的中國人都是乳糖不耐受 為什麼都還好好喝著牛奶?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很多人對「乳糖不耐受」這個詞應該不陌生了,研究顯示全世界範圍內亞洲人的乳糖不耐受人群比例最高,達到90%以上。
  • 寶寶吃母乳鬧肚子,被診斷為乳糖不耐受,這是貧窮基因嗎?
    而是存在乳糖不耐受現象。 什麼是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是指由於寶寶身體內的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母乳或者是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的腹瀉的情況,稱為乳糖不耐受。該症狀存在與否和基因變異有關,不具傳染性。有些寶寶的症狀會隨時間減輕或加重。
  • 嬰兒腹瀉的原因很多,餵食不當,過敏,乳糖不耐受,你能分擔嗎?
    初學者在照顧寶寶的時候,會把寶寶的情況作為參考,甚至把便便的狀態當作健康的指示器,只要他便便的形狀不正常,初學者的媽媽就會特別著急。有一天寶媽在群裡問,自己的孩子總是被「拉肚子」困擾,到底是怎麼回事?現在就來談談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同樣疑問的寶媽們,快來了解一下。
  • 基因突變不一定都是壞事兒,比如這8個?
    但是基因突變並不是產生表型(就是表現出來和突變前不一樣)充分條件。我所知的對人類有益有:1、乳糖耐受突變乳糖耐受突變使人類得以消化牛奶,這一較為年輕的突變大約出現在1萬年前的土耳其。這一突變在歐洲傳播得較為廣泛,因為中東人馴化了山羊和奶牛,增加了營養來源,並且把山羊和奶牛帶到歐洲,長期飲用乳品選擇出了這一優勢基因突變,使很多歐洲成人也能分泌乳糖分解酵素,現在90%以上的歐洲人把乳品作為日常飲用品。但是,亞洲和非洲中的非高加索人種,擁有這一「有益」突變的人並不多,大部分人群繼續呈現對乳糖的不耐受。
  • 乳糖不耐受症患者如何選擇食物?
    乳糖不耐受是由於腸道內乳糖酶含量不足而導致的牛奶糖消化能力下降,症狀包括腹脹、脹氣、腹痛和腹瀉。如果你有乳糖不耐受,這意味著你的身體很難分解乳糖,這是牛奶中的天然糖。你可以忍受一些乳製品,但也要堅持安全的乳糖不耐受飲食。避免攝入乳糖是治療乳糖不耐症的最佳方法,但你又需要確保在飲食中攝入足夠的鈣。所以你需要通過選擇正確的食物來補充你的飲食,避免乳糖不耐受症狀。
  • 科普乳糖和乳糖不耐受,80水蘇糖搭配益生菌才是解決乳糖不耐受的...
    科普乳糖和乳糖不耐受,80水蘇糖搭配益生菌才是解決乳糖不耐受的高手。 【作者:嶽遠卿】 眾所周知,乳糖是兒童生長發育的主要營養物質之一,對青少年智力發育十分重要,特別是新生嬰兒絕對不可缺少的,在自然界中唯有哺乳類動物的奶中含有乳糖。
  • 世界首例轉基因「低乳糖奶牛」健康成長
    撒歡兒的小牛攝影/本報記者 牟 野新報訊(記者 牟 野) 「到今天,這頭轉乳糖分解酶基因牛已經出生46天了。」6月9日,在位於和林格爾縣的內蒙古農業大學生物製造實驗基地,農大博士生導師、自治區重點生物製造重點實驗室、自治區高校動物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周歡敏教授告訴記者:「它是世界首例轉乳糖分解酶基因哺乳動物,它的誕生將給患乳糖不耐症的消費群體帶來福音。」據了解,人體內乳糖分解酶的含量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下降,而在東方人中,約有30%的人因為體內乳糖分解酶含量不足而不能飲用鮮奶或酸奶。
  • 牛奶蛋白過敏&乳糖不耐難判定?如何餵養?一文讀懂!
    粉哥導讀:近年來,越來越多小孩子出現牛奶蛋白過敏或者乳糖不耐症,因兩種反應的症狀有交叉,對於寶媽而言,很難準確判定。從事臨床婦幼營養工作長達15年之久的孫海嵐主任就曾表示,不少醫生在遇到過敏或者乳糖不耐的患兒時也常常出現誤診。事實上,這些症狀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誤判導致寶寶無法及時就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該怎麼判定以及如何餵養吧!
  • 原來補鈣食物,不只有牛奶?幾種綠色蔬菜,都是低熱量高鈣的食物
    如何補鈣是一個大家都關心,但很少有人知道正確答案的話題,比如小朋友要不要補鈣?老人從什麼歲數開始補鈣?補鈣喝牛奶還是喝豆漿?喝骨頭湯能補鈣嗎?很少有人能準確回答這些問題,補鈣的年齡不分男女老少,成年人在30歲骨骼內的鈣含量達到巔峰,之後就會逐年下降。女性在更年期之後,由於激素分泌的原因鈣流失會加重,更需要補鈣。此前有調查數據顯示,老年人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之後,在半年內的死亡率超過60%,這是一個很驚人的數據。那麼補鈣應該次哪些食物呢?
  • 光明牛奶家族新成員 中國第一款無乳糖牛奶
    乳糖佔到牛奶總比重的4.2%-5%,是牛奶中最多含量的固體成分。人類在幼年時期可以消化乳糖,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乳糖酶分泌水平逐漸降低,使許多人不再能很好的消化乳糖,從而導致腹瀉、腹脹等症狀,這種症狀被成為乳糖不耐症。在中國,乳糖不耐受和乳糖酶缺乏以成人型乳糖酶缺乏為主,成人發生率為80%~100%,學齡兒童發生率也較高,超過80%。
  • 什麼是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怎麼解決?
    新晉寶媽在哺育孩子的過程中經常會聽到一個詞叫」乳糖不耐受「,那麼什麼是乳糖不耐受呢?孩子出現乳糖不耐受怎麼解決呢?要了解乳糖不耐受,那麼我們要先知道什麼是乳糖乳糖是母乳、牛乳、羊乳等哺乳動物乳汁中特有的一種營養物質。乳糖是乳汁中的雙糖,因此而得名。乳糖是嬰幼兒生長發育的主要營養物質之一對嬰幼兒智力發育十分重要,特別是新生嬰兒絕對不可缺少的。什麼是乳糖不耐受?
  • DNA和乳製品不兼容的蒙古人,怎麼就成了克服乳糖不耐的關鍵?
    然而,她的哈特加爾之旅並不是一趟美食之旅,而是為了解開一個謎:儘管這裡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乳製品,但從基因上來看,95%的蒙古人都患有乳糖不耐症。然而,在沒有霜凍的夏季,蒙古人身體消耗的熱量有高達一半都是從奶製品中獲取的。
  • 科學家繪製正常結直腸上皮細胞體細胞突變圖譜
    科學家繪製正常結直腸上皮細胞體細胞突變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4 15:24:38 英國維康桑格研究所Michael R. Stratton小組繪製了正常結直腸上皮細胞的體細胞突變圖譜。
  • 進化史上最幸運的8項基因突變
    但是基因突變並不是產生表型(就是表現出來和突變前不一樣)充分條件。其中一些對人類有益有:1、乳糖耐受突變乳糖耐受突變使人類得以消化牛奶,這一較為年輕的突變大約出現在1萬年前的土耳其。這一突變在歐洲傳播得較為廣泛,因為中東人馴化了山羊和奶牛,增加了營養來源,並且把山羊和奶牛帶到歐洲,長期飲用乳品選擇出了這一優勢基因突變,使很多歐洲成人也能分泌乳糖分解酵素,現在90%以上的歐洲人把乳品作為日常飲用品。但是,亞洲和非洲中的非高加索人種,擁有這一「有益」突變的人並不多,大部分人群繼續呈現對乳糖的不耐受。
  • 吃無乳糖奶粉,會影響寶寶腦發育嗎?
    ————————————————————— 01 青梅醫生案例分析 聊了很多,她其實沒有認真去了解過,寶寶出生那時候,餵養母乳出現的症狀是不是正常的,慶幸的是現在寶寶長的蠻好,也不用追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