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繪製正常結直腸上皮細胞體細胞突變圖譜

2020-12-06 科學網

科學家繪製正常結直腸上皮細胞體細胞突變圖譜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4 15:24:38

英國維康桑格研究所Michael R. Stratton小組繪製了正常結直腸上皮細胞的體細胞突變圖譜。這一成果發表在2019年10月24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研究人員使用全基因組測序分析來自42名個體的數百個正常隱窩。揭示了多個突變過程的特徵;其中一些普遍存在並且是連續的,而其他僅在某些人、某些隱窩或生命的某些時期被發現。在中年人的正常結直腸隱窩中大約1%存在可能的驅動程序突變,這表明,腺瘤和腫瘤是,在形態學正常結直腸上皮細胞上普遍發生的腫瘤改變過程的罕見結果。相對於正常細胞,結直腸癌表現出顯著增加的突變負擔。對正常結直腸細胞進行測序可提供有關癌症基因組和克隆進化的定量見解。

據介紹,結直腸腺瘤到腫瘤的變化提供了一個範式框架,可用於理解連續的體細胞遺傳變化和隨之而來的導致癌症的克隆擴增。但是,對於大多數癌症類型,人們對結直腸腫瘤改變最早階段(可能發生在形態正常的組織中)的理解相對有限。

附:英文原文

 

Title:The landscape of somatic mutation in normal colorectal epithelial cells

 

Author:Henry Lee-Six, Sigurgeir Olafsson, Peter Ellis, Robert J. Osborne, Mathijs A. Sanders, Luiza Moore, Nikitas Georgakopoulos, Franco Torrente, Ayesha Noorani, Martin Goddard, Philip Robinson, Tim H. H. Coorens, Laura O』Neill, Christopher Alder, Jingwei Wang, Rebecca C. Fitzgerald, Matthias Zilbauer, Nicholas Coleman, Kourosh Saeb-Parsy, Inigo Martincorena, Peter J. Campbell & Michael R. Stratton 

 

Issue&Volume:Volume 574 Issue 7779

 

Abstract: 

 

The colorectal adenoma–carcinoma sequence has provided a paradigmatic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successive somatic genetic changes and consequent clonal expansions that lead to cancer1. Howeve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arliest phases of colorectal neoplastic changes—which may occur in morphologically normal tissue—is comparatively limited, as for most cancer types. Here we use whole-genome sequencing to analyse hundreds of normal crypts from 42 individuals. Signatures of multiple mutational processes were revealed; some of these were ubiquitous and continuous, whereas others were only found in some individuals, in some crypts or during certain periods of life. Probable driver mutations were present in around 1% of normal colorectal crypts in middle-aged individuals, indicating that adenomas and carcinomas are rare outcomes of a pervasive process of neoplastic change across morphologically normal colorectal epithelium. Colorectal cancers exhibit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mutational burdens relative to normal cells. Sequencing normal colorectal cells provides quantitative insights into the genomic and clonal evolution of cancer.

 

DOI:10.1038/s41586-019-1672-7

 

相關焦點

  • 結直腸腺瘤癌變基因圖譜繪出
    據了解,結直腸癌是全球範圍內發病率第三、致死人數第四的惡性腫瘤,結直腸腺瘤是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從低級別腺瘤發展為腺癌需要10年以上時間。因此,深入解析低級別腺瘤向腺癌轉化的生物學機制對於結直腸癌防治有重要意義。
  • 中國科學家繪製出人類細胞圖譜
    中國科學家繪製出人類細胞圖譜 2020-03-27 15:36:14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陸健、嚴紅楓 | 字號:A+ | A- 世界首個人類細胞圖譜日前在浙江大學繪製成功。
  •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6 13:42:53 美國華盛頓大學Jay Shendure、Cole Trapnell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胎兒基因表達的人類細胞圖譜。
  • 我科研團隊成功繪製首個人類細胞圖譜
    一張單細胞水平的人類細胞圖譜在過去的數百年時間裡,科學家主要利用顯微鏡和流式分析等技術,依靠若干表型特徵對自然界裡不同物種的細胞進行分類和鑑定。這些表型特徵的選取往往引入了較多的人為主觀性。為此,郭國驥團隊曾自主研發Microwell-seq高通量單細胞分析平臺,並繪製出世界首個小鼠細胞圖譜。此後,團隊一直在該領域持續研究。
  • 我國科學家繪製出人類細胞圖譜
    新華社杭州3月26日電(記者朱涵)浙江大學醫學院郭國驥教授團隊用自主研發的分析平臺,繪製出跨越胚胎和成年兩個時期、涵蓋八大系統的人類細胞圖譜。這項成果26日在《自然》雜誌上在線發表。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
  • 基於單細胞RNA測序繪製人類肺組織分子細胞圖譜
    ,但目前很難系統地鑑定和定位單個器官中所有分子細胞的類型,並創建完整的分子細胞圖譜。樣本處理成細胞懸液後,被分為上皮細胞(EPCAM+)、內皮細胞/免疫細胞(CD31+/CD45+)和基質細胞(EPCAM-、CD31-、CD45-)。
  • 科學家繪製出全球首張人類細胞圖譜
    一張單細胞水平的人類細胞圖譜浙江大學供圖來源:中國科學報作者 |崔雪芹近日,全球首張人類細胞圖譜在浙江大學繪製成功。3月26日,該校醫學院教授郭國驥團隊的這項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這項工作概括來說就是人體細胞數位化。」
  • 繪製最大規模的中國人群乳腺癌基因突變圖譜!上海專家多項成果攻堅...
    今天一早,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傳來消息,該院乳腺外科於近期連續獲得三項研究突破: 繪製最大規模的中國人群乳腺癌基因突變圖譜,探索國人乳腺癌精準治療靶點並在臨床上成功應用; 在有「最難治」乳腺癌之稱的三陰性乳腺癌研究領域,繼續完善「復旦分型」研究體系,首次提出基於代謝特徵的治療策略
  • 醫學家成功繪製乳腺癌PI3K/AKT突變圖譜
    新華社上海4月12日電(記者仇逸)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獲悉,乳腺外科主任兼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邵志敏教授、胡欣副教授領銜,陳力及楊柳博士等組成研究團隊歷時5年探索研究,首次繪製出PI3K/AKT通路在我國乳腺癌人群中的基因突變圖譜,並對通路基因中「功能性突變」進行了系統化解讀與鑑定。
  • 【科普課堂】我國科學家繪製肺腺癌分子圖譜,給蛋白質「畫像」有...
    2020年7月9日,國際頂級學術刊物《細胞》Cell正式發表了由中國科學家完成的肺腺癌蛋白質組草圖繪製工作,這為肺腺癌的精準醫療提供了寶貴資源。(相關閱讀:)蛋白質組是什麼?為什麼對於精準醫療如此重要?這項成果對於患者來說意味著什麼?
  • 重磅| 協和朱蘭團隊繪製女性陰道前壁脫垂細胞圖譜
    重磅 | 協和朱蘭團隊繪製女性陰道前壁脫垂細胞圖譜 2021-01-07 2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大學者報導最新技術R-ChIP 繪製細胞內R-loop的全基因組圖譜
    武大學者研發出了一種新技術R-ChIP,可特異性識別體內形成的R-loop,通過富集和文庫的建立與測序,即可繪製細胞內R-loop的全基因組圖譜
  • 北京大學湯富酬/付衛揭示結直腸癌基質細胞的...
    令人驚訝地,體細胞拷貝數改變(SCNA)在腫瘤微環境和每個個體的正常組織中的免疫細胞,成纖維細胞和內皮細胞中普遍存在。此外,腫瘤中SCNA的成纖維細胞比例(11.1%–47.7%)遠高於鄰近正常組織的比例(1.1%–10.6%)。此外,五個基因(BGN,RCN3,TAGLN,MYL9和TPM2)被鑑定為成纖維細胞特異性的生物標誌物,其預後較差。
  • 醫學家成功繪製我國乳腺癌人群PI3K/AKT通路突變圖譜
    新華社上海4月12日電(記者仇逸)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獲悉,乳腺外科主任兼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邵志敏教授、胡欣副教授領銜,陳力及楊柳博士等組成研究團隊歷時5年探索研究,首次繪製出PI3K/AKT通路在我國乳腺癌人群中的基因突變圖譜,並對通路基因中「功能性突變」進行了系統化解讀與鑑定
  • /喬傑/高歌等繪製人類中期妊娠胎兒組織細胞的基因組結構圖譜
    與普通測序不同,單細胞測序規避了細胞異質性帶來問題,科學家們可以通過該技術表徵單個細胞的基因組概況(例如基因組、轉錄組、甲基化組、染色質結構等),從而對生物組織中的細胞進行分型。然而,儘管單細胞RNA-seq技術人們已經獲得了包括人類在內的不同生物的細胞圖譜()【1,2】,但由於單細胞RNA-seq的RNA檢測能力較低,限制了單個細胞中能夠檢測到的基因數量,現有方法幾乎無法提供有關基因-基因相互作用和調控網絡的信息【3】。單細胞ATAC-seq也已廣泛用於細胞分型,科學家創建了果蠅和小鼠等整個生物體的順式調控圖譜【4,5】。
  •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胎兒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6 13:54:15 美國華盛頓大學Jay Shendure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胎兒染色質可及性的人類細胞圖譜。
  • 單細胞測序繪製人類肺組織細胞圖譜
    同時作者利用多用細胞注釋分析方法,全面分析肺部不同細胞類型的組成、功能、細胞間相互通訊,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人類肺組織細胞類型和轉錄組圖譜。通過小鼠肺組織細胞進行同源比對,解析了肺組織在進化上的改變情況,並探討了在醫學研究中的意義。
  • 科學家繪製蛋白質組熱穩定性圖譜
    科學家繪製蛋白質組熱穩定性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9 23:00:44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Bernhard Kuster、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Mikhail M.
  • 科學家描繪人體細胞對基因的損傷反應
    、產生突變或產生染色體重排。這些有害的變化是許多疾病的基礎,包括癌症和神經退行性疾病,並也可能是細胞和機體衰老的原因【1】。DNA損傷修復網絡能夠幫助抵消DNA損傷所產生的有害結果。基因組質量控制系統的核心也是各種DNA修復途徑。儘管科學家已經對基因組維持機制進行了廣泛研究,但重要的DNA修復因子仍未被發現【2】。我們對DNA損傷與不直接參與DNA修復調節的細胞過程如何相互作用的了解也很少。
  • 中國科學家繪製出全球首個哺乳動物細胞圖譜
    我國科學家繪製出全球首個哺乳動物細胞圖譜(創新前沿)  本報杭州2月23日電(記者江南)浙江大學醫學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中心郭國驥教授團隊研發出低成本、高效率、完全國產化的高通量單細胞測序平臺「Microwell—seq」,對來自小白鼠近50種器官組織的40餘萬個細胞進行了系統性的單細胞轉錄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