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家成功繪製我國乳腺癌人群PI3K/AKT通路突變圖譜

2020-12-03 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4月12日電(記者仇逸)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獲悉,乳腺外科主任兼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邵志敏教授、胡欣副教授領銜,陳力及楊柳博士等組成研究團隊歷時5年探索研究,首次繪製出PI3K/AKT通路在我國乳腺癌人群中的基因突變圖譜,並對通路基因中「功能性突變」進行了系統化解讀與鑑定。相關研究成果11日在《自然·通訊》在線發表。

據悉,人體中存在著大量的信號通路;每條通路上匯聚著許多基因。研究針對參與調控腫瘤惡性轉化和耐藥的PI3K/AKT信號通路,對PIK3CA、PIK3R1、PTEN、AKT等七個基因的突變進行基因外顯子組測序;發現突變頻率最高的是PIK3CA,佔比44%,PIK3R1基因的突變頻率為17%,這兩個基因同時存在突變的情況佔到了9%。研究團隊對比美國腫瘤和癌症基因圖譜以及腫瘤體細胞突變目錄資料庫後發現,中國乳腺癌患者中PIK3CA突變頻率與西方資料庫相當,而PIK3R1基因突變頻率明顯高於西方人群。

為了進一步弄清楚PIK3CA和PIK3R1基因中哪些位置上的突變導致乳腺細胞癌變和耐藥情況產生,研究團隊自主研發了一套功能性突變篩選系統,並針對兩個基因的大部分突變位點進行系統化的功能性研究和鑑定。研究發現,PIK3CA基因中的第39、1049、345、1043、1047等位點發生的突變和PIK3R1基因中的第160、329、560等位點發生的突變,將導致乳腺細胞的惡性轉化以及化療藥物表阿黴素和通路抑制劑BKM120發生耐藥。

「通過這項研究,我們能夠成功預測導致乳腺腫瘤細胞快速增殖和耐藥的『壞分子』」。邵志敏教授表示,對通路的深入研究將為臨床用藥及未來針對這些靶點的藥物研發提供重要的理據支持,同時有力推動乳腺癌的全面精準治療。(完)

相關焦點

  • 醫學家成功繪製乳腺癌PI3K/AKT突變圖譜
    新華社上海4月12日電(記者仇逸)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獲悉,乳腺外科主任兼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邵志敏教授、胡欣副教授領銜,陳力及楊柳博士等組成研究團隊歷時5年探索研究,首次繪製出PI3K/AKT通路在我國乳腺癌人群中的基因突變圖譜,並對通路基因中「功能性突變」進行了系統化解讀與鑑定。
  • 中國乳腺癌人群PI3K/AKT通路突變圖譜「面世」
    中國乳腺癌人群PI3K/AKT通路突變圖譜「面世」 2018-04芊燁 攝   中新網上海4月11日電 (陳靜 王懿輝 陳力)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11日披露,該院乳腺外科主任兼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邵志敏教授、胡欣副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歷經5年探索研究,首次繪製出PI3K/AKT通路在中國乳腺癌人群中的基因突變譜,展現了中國乳腺癌患者的基因突變特徵。
  • 繪製最大規模的中國人群乳腺癌基因突變圖譜!上海專家多項成果攻堅...
    今天一早,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傳來消息,該院乳腺外科於近期連續獲得三項研究突破: 繪製最大規模的中國人群乳腺癌基因突變圖譜,探索國人乳腺癌精準治療靶點並在臨床上成功應用; 在有「最難治」乳腺癌之稱的三陰性乳腺癌研究領域,繼續完善「復旦分型」研究體系,首次提出基於代謝特徵的治療策略
  • 復旦團隊繪製中國乳腺癌人群基因突變圖譜
    記者今天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獲悉,該院乳腺外科主任兼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邵志敏教授、胡欣副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歷時5年,首次繪製出PI3K/AKT通路在中國乳腺癌人群中的基因突變譜,並對該通路基因中「功能性突變」進行了系統化地解讀與鑑定。
  • 盤點乳腺癌PI3K/AKT/MTOR通路藥物及應用現狀
    這條通路的興致。該通路在細胞的增殖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在乳腺癌內分泌亞型中多見,是內分泌型藥物耐藥的旁路激活因素之一。對該通路各個靶點的藥物研究由來已久,也成就了依西美坦+依維莫司、氟維司群+alpelisib這兩個經典的後線內分泌治療方案。下面以歷史的研究發展路徑為大家展示一下該通路的各類藥物。
  • 復旦腫瘤醫院多項成果攻堅「最難治」乳腺癌
    日前,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傳來消息,該院乳腺外科於近期連續獲得三項研究突破:繪製最大規模的中國人群乳腺癌基因突變圖譜01 繪製最大規模的中國人群乳腺癌基因突變圖譜作為我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乳腺癌堪稱『紅顏殺手』。在上海等大城市中,乳腺癌已經連續20餘年位居女性惡性腫瘤前列。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精準腫瘤中心主任邵志敏教授表示,「相比於歐美發達國家,國人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仍然有不小差距。
  • 【科普課堂】我國科學家繪製肺腺癌分子圖譜,給蛋白質「畫像」有...
    肺腺癌: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在我國,每年肺癌發病人數超過70萬,死亡人數超過60萬(a)。而在美國,根據2020年美國癌症學會的最新流行病學統計顯示(b),其每年因肺癌而死亡的人數,甚至高於另外三種最高發腫瘤(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直腸癌)死亡人數的總和。肺腺癌是肺癌最大的病理類型,並且發病率在我國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 Nature子刊報導中國乳腺癌基因組圖譜
    針對在中國人群中突變頻率明顯增高的 Hippo 通路改變,研究人員藉助體外細胞實驗,驗證了Hippo 通路調控基因 NF2 的功能缺失突變能夠促進其對 YAP 抑制劑的敏感性。 這項研究提供了中國乳腺癌最大的基因組圖譜、突變特徵和潛在的分子靶點的數據,對中國乳腺癌患者精確治療的臨床意義和轉化價值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Nature子刊報導中國乳腺癌基因組圖譜
    針對在中國人群中突變頻率明顯增高的 Hippo 通路改變,研究人員藉助體外細胞實驗,驗證了Hippo 通路調控基因 NF2 的功能缺失突變能夠促進其對 YAP 抑制劑的敏感性。 這項研究提供了中國乳腺癌最大的基因組圖譜、突變特徵和潛在的分子靶點的數據,對中國乳腺癌患者精確治療的臨床意義和轉化價值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復旦腫瘤醫院多項成果攻堅「最難治」乳腺癌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於近期連續獲得三項「重磅」突破:繪製最大規模的中國人群乳腺癌基因突變圖譜,探索國人乳腺癌精準治療靶點並在臨床上成功應用;在有「最難治」乳腺癌之稱的三陰性乳腺癌研究領域首次提出基於代謝特徵的治療策略
  • PI3K-AKT通路專題解析(上)
    在上期文章中,周老師向大家介紹了Kegg通路背後的網絡關係以及核心通路(文章連結:《Kegg通路背後的網絡關係以及核心通路》),本周開始我們將陸續解析
  • 新靶點、新希望,AKT突變有望成為廣譜靶點
    PI3K/ AKT/ mTOR信號轉導通路調節腫瘤細胞存活、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種過程,從而對腫瘤的發生、發展發揮關鍵性作用。該通路的過度活化廣泛存在於各類癌種,包括乳腺癌、肺癌、頭頸部腫瘤、子宮內膜癌、前列腺癌、結直腸癌等。
  • 科學家在中國人群中發現新型的乳腺癌遺傳突變
    攜帶BRCA1和BRCA2遺傳突變的個體往往是高風險的乳腺癌發病個體,但這些突變通常僅出現在10%至15%的遺傳性乳腺癌中,目前還有許多其它許多突變需要被研究闡明。在3月10日舉辦的歐洲乳腺癌會議上,研究者Ava Kwong就描述了和中國少數民族人群高風險乳腺癌相關的遺傳突變。
  • 解讀丨與腫瘤相關的PI3K-AKT-mTOR信號通路及相關藥物
    當人體中該信號通路被異常激活時,往往會導致癌症的發生。靶向於PI3K信號通路中關鍵節點的不同類型的抑制劑目前正處於各自不同的臨床研究階段,用以治療人體惡性腫瘤。比如:mTOR信號通路可影響基因轉錄及蛋白質合成,在細胞生長增殖過程中起重要作用;mTOR穩定性來影響T細胞中細胞因子的表達,參與免疫抑制;mTOR信號通路可影響細胞增殖及蛋白合成,使其成為抗腫瘤治療的新靶點;此外,mTOR信號通路在運動代謝等疾病方面也有重要調節作用。
  • 科學家成功繪製出人類癌細胞系的轉移圖譜!
    2020年12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A metastasis map of human cancer cell line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Broad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成功繪製出了人類癌細胞系的轉移圖譜,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闡明癌症的轉移機制並開發出有效預防癌症轉移及癌症治療的新型療法
  • 最「毒」乳腺癌有了精準治療策略!中國論文登國際頂尖期刊
    研究繪製出全球最大的三陰性乳腺癌隊列多組學圖譜,並提出「三陰性乳腺癌分子分型基礎上的精準治療策略」。項目主要研究者、腫瘤醫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透露,未來有了精準治療策略,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五年復發率或可降低40%至50%。三陰性乳腺癌為何最「毒」三陰性乳腺癌為何最「毒」?
  • 我國科學家領銜 繪製全新人類腦圖譜
    原標題:我國科學家領銜 繪製全新人類腦圖譜 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自動化研究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蔣田仔團隊聯合國內外其他團隊經過6年的努力,成功繪製出全新的人類腦圖譜,即腦網絡組圖譜。該項研究的最新成果——全腦精細分區圖譜及其全腦連接圖譜在國際學術期刊《大腦皮層》上在線發表。
  • 英國劍橋大學團隊繪製出乳腺癌G-四鏈體DNA結構區域圖譜
    英國劍橋大學Shankar Balasubramanian小組的一項最新研究繪製出乳腺癌G-四鏈體DNA結構區域圖譜。相關論文於2020年8月3日發表於《自然—遺傳學》。研究人員繪製了22個乳腺癌患者來源腫瘤異種移植(PDTX)模型中差異性富集的G-四鏈體(G4)DNA結構形成區域(G4Rs)。G4Rs與高表達的高度擴增基因啟動子以及體細胞單核苷酸變異體相關。G4R圖譜的差異揭示了不同PDTX中的七個轉錄因子程序。
  • 當「垃圾分類」遇上三陰性乳腺癌,需要做好哪幾步?
    說起三陰性乳腺癌(TNBC),你首先會想到什麼?小編聽到這個名稱的時候,感覺它就像一個大「垃圾簍」,將所有ER(雌激素受體)、PR(孕激素受體)和ERBB2(HER2)均為陰性的乳腺癌都扔進其中。而在臨床上,它們佔乳腺癌總人群的20%左右。
  • 首款乳腺癌PI3K抑制劑在美上市 諾華開啟乳腺癌分子分型新時代
    同FDA還批准了一個篩選試劑盒,用以檢測組織和/或液體活檢中的PIK3CA突變。Alpelisib是首個用於治療該類乳腺癌的PI3K(具體是PI3Kα)抑制劑。筆者採用藥渡資料庫梳理了PI3Kα藥物的研發情況,以期為我國這類藥物的研發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