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回答」浪費的那些食物都去哪兒了?

2020-12-05 大河網

開欄的話:如今,人工智慧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為順應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和5G時代的媒體「智變」,大河網特別推出互動視頻欄目《AI回答》,讓吉祥物「河寶」童鞋變身人工智慧答題人,問您所想,答您所問。

本期話題:浪費的那些食物都去哪兒了?

大河網訊 在過去,我們飯桌上浪費的食物可以用來餵豬、當飼料,進行了二次利用,但是2015年修正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禁止使用未經高溫處理的餐館、食堂的泔水飼養家畜。因為牲畜在直接吃食未經有效處理的餐廚垃圾後,容易發生「同類相食」的同源性汙染,並造成人畜之間疫病的交叉傳染,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因此, 餐廚垃圾的「歸宿」成了網友關注的問題。

【網友熱問】食客們在餐桌上浪費的食物到底去哪兒了?

【專家有話】餐廚垃圾真正的歸宿

每天產生的餐廚垃圾究竟怎麼處理?對此,大河網記者來到了鄭州市一餐廚垃圾處理有限公司了解情況。該公司主要負責處理鄭州市花園路紫荊山路以西的區域內所產生的餐廚垃圾,最多的時候每天處理300噸。收集回來的剩菜剩飯在這裡通過擠壓、除雜、高溫蒸煮等過程分離出食物殘渣、油脂和水。大塊的食物殘渣進行了填埋和焚燒,細渣則通過高溫消毒進行黑水虻養殖,油脂拿去做生物燃料,而汙水通過酸化以及厭氧處理產生沼氣用來發電,最後排往汙水處理廠。

雖然餐廚垃圾在這裡進行了資源化處理,但仍有一部分餐廚垃圾是和生活垃圾一起進行了填埋或者焚燒,而被填埋的土地,將永久不可使用。同時餐廚垃圾的收集工作也很辛苦,工作人員每天收集三次,不管嚴寒酷暑,食客們扔掉的飯菜都要送往處理廠。在我們美好生活的背後,卻有許多人默默地替我們收拾「殘羹」。總之,餐廚垃圾的處理給社會和環境都帶來了很大的負擔。

【河寶建議】制止餐飲浪費,減少餐廚垃圾

不浪費每一粒糧食,不辜負每一份勞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制止餐飲浪費,減少餐廚垃圾,減少對環境的汙染,讓「光碟行動」成為新潮流。

【河寶碎碎念】如何向AI河寶進行提問?

如果小夥伴們想要了解什麼問題,可以關注大河網抖音帳號並私信給河寶喲!(策劃:範昭 編導:馬紹坤 配音:韓淼宇)

相關焦點

  • 浪費才能大師畫「橡皮筋殺蟑」教學
    (圖/網友Wtaa授權提供)生活中有不少人會害怕蟑螂,甚至怕到不想要近距離接觸蟑螂,所以不敢用踩的,或拿武器打蟑螂,在PTT上經常「浪費才能」大費周章畫漫畫來回應鄉民的網友Wtaa,用6張漫畫教學如何用橡皮筋殺蟑螂。
  • 科普貼 剩食派對中那些醜醜的食物都可以用來幹嘛
    什麼是剩食party剩食派對是由英國人Tristram Stuart發起的,他是一名關注食物浪費的作家。從15歲起,Tristram就開始利用學校食堂的剩菜剩飯餵豬,也漸漸意識到食物生產的每個鏈條當中浪費了許多食物。
  • 「寶寶去哪兒了」後續解讀:雙胎變單胎 這不是沒可能
    近日,揭陽市人民醫院出現了「寶寶去哪兒了」的一則醫療糾紛,從媒體報導中了解到,一 產婦懷孕期間接受 B 超檢查顯示為「雙胎妊娠」,臨產後在揭陽市人民醫院接受剖腹產後僅產下一男嬰,產婦及其家屬難以接受,他們懷疑醫護人員私藏另一胎兒或胎兒已死亡被丟棄,並調出手術監控視頻打算把醫院告上法庭。
  • 騰訊AI 王者「絕悟」升級了
    但受到練習時間與精力限制,很少有人能精通所有英雄,但「絕悟」做到了。 那麼,王者再進化,將有多強? 騰訊技術團隊的長期目標不僅是讓「絕悟」學會所有英雄的技能,而且每個英雄都要達到頂尖水平,可以根據陣型排列組合打出制勝局。 但難點就在於,「絕悟」的不同英雄會共享一個模型參數,從零學會單個陣容易如反掌,但面對多英雄組合時就難如登天。對戰中,因為地圖龐大且信息不完備,不同的 10 個英雄組合有不同的策略規劃、技能應用、路徑探索及團隊協作方式,這將使決策難度幾何級增加。
  • 杭州九宮格人體火鍋迎豬年,被斥浪費食物創意低俗
    早前杭州一間酒店推出巨型人體「鴛鴦火鍋」,最近為了迎接豬年的來臨,推陳出新打造全新的九宮格人體火鍋溫泉,免費招待屬豬人士到來。不過反應卻一面倒,被指是低俗創意、浪費食物。雖然未及上次的「鴛鴦火鍋」巨型,但今次的「湯底」材料除了像上次的辣椒及生菜外,今次還新增水果類如香蕉、蘋果、柑橘、青棗,另外還有菇菌、粟米和番茄,同時更在溫泉火鍋上懸掛三大串烤肉,讓泡溫泉的客人可以邊泡邊撕肉來吃。不過,網民對這個九宮格火鍋的評語卻是一面倒的負評,有網民直言覺得這種創意很低俗,甚至有點丟人。
  • 疫情、糧食、環保……為什麼我們如此重視食物浪費問題?
    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他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水足跡(water footprint),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公眾消費產品及服務過程所耗費的那些看不見的水。水足跡可以為個人、過程、產品的整個價值鏈計算,也可以為企業、河流流域或國家計算。  藍水足跡是指來源於地表或地下水資源的水枯萎蒸發,形成產品,或從一個水體中提取並返回到另一個水體中,或在不同時間返回的水。
  • 嗅覺AI:為減少食物浪費出點力
    而基於這一項嗅覺AI的研究,在食物的新鮮度檢測上面,將可能大有作為。緣起:為什麼要做食物新鮮度檢測?餐桌上的浪費,已經成了很多人日常生活中可以熟視無睹的一種常態。相比較這種「看得見」的浪費,那些在食物被做好端上餐桌之前的浪費則更加隱蔽,浪費也更加嚴重。
  • 老家鄉村裡,那些曾經的怪鳥都去了哪兒?
    最近,我給發小聊天,談起童年捉鳥玩鳥的趣事,他痛苦而憂傷地告訴我:鳥比過去少多了,好多美麗的鳥都不見了,尤其是一些奇特的怪鳥都失蹤了。我不禁感喟:那些陪伴了我們的童年和青春的怪鳥都去了哪兒?童年的天空飛翔著許許多多的怪鳥,給我們懵懂的歲月留下了刻骨銘心的烙印。
  • 大量的食物被白白浪費!食品浪費讓你觸目驚心!
    雖然,超市為了保證新鮮,扔掉賣不掉的臨期食物,是完全合乎規定的行為,畢竟過了保質期的食物有各種各樣的安全隱患,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然而,大量的食物被白白浪費,還是讓各路圍觀群眾扼腕嘆息。圖 | 微博截圖也並不是只有這家生鮮店而已。各類餐飲、門店都存在著食物浪費的現象。
  • 「最想要吃一次的動漫料理或食物」萬人票選TOP 20排行出爐!
    「最想要吃一次的動漫料理或食物」萬人票選TOP 20排行出爐!從諸多 ACG 迷的童年回憶「中華小當家」、一直到近年的「迷宮飯」或大眾向作品「孤獨的美食家」,這些作品雖然無法實際讓讀者接觸作中食物的美味,也未必能實際製作出來,但透過誘人的食物畫面,相信多少也有一些食物和料理,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香味吧?
  • AI無法成為「專利發明人」?一位計算機學者決定起訴美國專利局
    這份報告中寫到:「專利性應根據對技術進步的客觀貢獻決定,而不是主觀地由完成發明的過程來確定。」它們的相同點在於:專利發明人均為「DABUS」。值得注意的是,「DABUS」是一個 AI 系統,由大量訓練過的神經網絡組成,Thaler 將其形容為「創造力引擎」。
  • 孔子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
    客觀來說,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沒有太濃厚的宗教氣息,它不回答人從何處來、又會往何處去這類問題,它沒有人格神、沒有天堂或來世,不談靈魂與神跡,它關注的是人如何在這個唯一可見的塵世過著愉快而有意義的人生。但既然有人將孔子奉為宗教家,我們不妨就從這個角度來探討孔子的教誨(以《論語》為準)跟宗教的異同。
  • 打不死的「小強」,關於蟑螂的那些事……
    據身邊地地道道的南方人說,它的身影無處不在,再潔癖的人家裡都拿它沒辦法。在香港,每當夜幕降臨,即使在熱鬧的街區,你都可以看見巨大蟑螂從你腳邊很囂張地「咻」一下穿過。小強這種神奇生物真的是「毒藥放不盡,小強生又生」啊!身為害蟲,害怕見光是他們的一大特點,夜間的廚房經常是它們忙碌穿梭的不二之處。
  • AI界的State of the Art都在這裡了
    項目地址:https://www.stateoftheart.ai/正如這些學生所言:「我們希望將所有資源都高效地分配到如今迅猛發展的 AI 和 ML 領域。」因此這個項目可以更高效地利用手中的資源,包括將時間、精力和計算資源都投入到真正的當前最優方法和結果上。
  • 研究「銀河系」要從不同的波段去探究它的整體特性
    」就要從不同的對象、從不同的波段去探究它的整體特性研究「銀河系」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天文工作,因為我們的太陽系就在「銀盤」裡面,所以要從我們的角度去觀察「銀河系」的全貌是很難做到的,儘管這樣目前通過各種空間觀測還是得到了一些對「銀河系」的直接認識
  • 騰訊的 AI 進化了!王者榮耀「絕悟」升級,全英雄池解禁
    英雄池完全解禁在王者榮耀中,若每個職業都有 4 個紫色熟練度英雄,就能解鎖「全能高手」稱號。但受到練習時間與精力限制,很少有人能精通所有英雄,但「絕悟」做到了。那麼,王者再進化,將有多強?騰訊技術團隊的長期目標不僅是讓「絕悟」學會所有英雄的技能,而且每個英雄都要達到頂尖水平,可以根據陣型排列組合打出制勝局。但難點就在於,「絕悟」的不同英雄會共享一個模型參數,從零學會單個陣容易如反掌,但面對多英雄組合時就難如登天。對戰中,因為地圖龐大且信息不完備,不同的 10 個英雄組合有不同的策略規劃、技能應用、路徑探索及團隊協作方式,這將使決策難度幾何級增加。
  • AI「幹掉」程式設計師後,又對藝術家下手了
    因為人們發現有了這些神經網絡,就能通過自然語言操縱視覺概念,比如,你輸入「一把牛油果造型的扶手椅」,它們就能通過圖像合成,「憑空捏造」出一系列的目標圖像。什麼是人工智慧的未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認為就是「那把牛油果造型的扶手椅」,因為 AI 又往「構建多模態 AI 系統」這個長期目標又邁近了一大步。
  • 嚮往太空的馬斯克,為什麼沒去造「更先進」的火箭?
    知乎上有個帖子主題是「如何評價 SpaceX 的 2020 年?」,一條回答似乎答非所問,但也道出了 SpaceX 收穫頗豐的原因——「火箭做好了,做什麼都順利。」不管是星鏈計劃,載人龍飛船,或是移民火星的各種項目,SpaceX 給一眾「追隨者」的最好啟示是,想要在太空做些很酷的事情,就必須降低火箭發射成本,讓航空航天成為一門真正的「商業」。
  • (圖表·漫畫)「新華時評」時間都去哪兒了
    新華社圖表,北京,2020年12月3日 漫畫:時間都去哪兒了 教書育人是老師的天職,但現實中,老師們的時間卻被不少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務佔用。日前,教育部表示要加強中小學教師減負督查力度,預計年內所有省份都會出臺減負清單。真心希望,把時間還給老師,把老師還給孩子!
  • 「食物相剋」真是不讓人吃東西了……
    丁當平時隨便刷一刷朋友圈,就會發現很多有關食物的「搭配禁忌」。其中不乏一些聳人聽聞的「致命搭配」,比如海鮮和水果一起吃是砒霜,白蘿蔔和胡蘿蔔一起吃會得敗血症……這些所謂的「禁忌」是真的嗎?我們還能不能愉快地吃吃吃了?● ● ●食物相剋的「科學外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