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校慶專題學術報告之微波與光子傳感器舉行

2021-02-14 天津大學精儀學院

5月13日,應天津大學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豔寧的邀請,美國Clemson大學光子學技術實驗室主任、精儀學院87級校友肖海教授榮歸母校,並為天大學子帶來了微波傳感器與光子學方面的精彩報告。

肖海首先介紹了光子學技術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於新型光學/微波微納材料的傳感器、適用於惡劣環境的光纖傳感器和微波傳感器及其儀器開發、超快雷射材料微加工/改性等,並就科研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途徑進行了重點闡述。

接下來,肖海重點介紹了可自由裝配的光纖傳感器、同軸電纜傳感器、微波-光子學傳感器和集信加工等前沿技術方向,並展望了光纖傳感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前景。最後,肖海結合自己在天大和美國求學、工作的經歷,與在座老師和同學們討論了中美教育的差異及深造留學的意義。

肖海,美國Clemson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特聘教授。1991年和1994年於天津大學精儀學院分別獲學士和碩士學位,2000年於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獲電子工程專業博士學位。

2000年到2003年,美國朗訊科技公司光電子中心技術工作組成員;2003年到2006年,新墨西哥礦業與技術研究所電氣工程助理教授;2006年到2013年,密蘇裡科技大學副教授後轉為教授。過去10年中,共承擔來自美國NSF、DOE、 ONR、 NIH、 ARO等支持的科研項目29項,總經費超過1400萬美元。

相關焦點

  • 大氣與海洋科學校慶報告會舉行
    日前,作為復旦大學第54屆科研報告會活動的一部分,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大氣科學研究院聯合舉辦大氣與海洋科學校慶報告會,以學術盛宴迎接建校115周年。5月18日下午的開幕式上,復旦大學副校長、大氣與海洋科學系系主任、大氣科學研究院院長張人禾院士發言。
  • 光學前沿——第十一屆國際信息光學與光子學學術會議(CIOP 2019)在...
    他表示,CIOP 2019與2017年、2018年相比,總投稿量提升幅度高達71%、28%!CIOP正受到了全球光學人員的關注,是一個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學術會議。Anatoly V Zayats教授、Frank Effenberger博士、徐紅星院士、Fumio Koyama教授分別作大會報告本屆會議在原有12個專題的基礎上再次升級,共設置了16個專題,在專題主席的精心設計下
  • 2014年光子與光學工程國際會議暨西部光子學學術會議
    2014年光子與光學工程國際會議暨第六屆西部光子學學術會議定於2014年10月13至15日在著名古都西安召開。本次會議是光學領域的前沿技術論壇,將有多位國際著名學術專家進行大會特邀報告,大會共設六個學術專題。會議論文將收錄在美國SPIE論文集(EI檢索),會議規模約120人。
  • 生命科學學院舉辦60周年校慶院慶系列活動
    根據學院的統一部署,在生命科學學院六十周年院慶籌備工作小組的精心組織下,本著「溫情凝聚校友 學術崇學尚教 活動多彩紛呈」的原則,生命學院舉辦60周年校慶院慶系列活動,為廣大校友回母校參觀交流訪問搭建平臺,為廣大師生獻上精彩紛呈的學術報告,集中展示生命學院六十年的輝煌歷史和成績,凝心聚力,為新甲子實現建設世界生命科學領域一流學院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實現了良好的開端
  • 全國多倍體生物育種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開啟校慶學術交流之旅
    為慶祝建校85周年,湖北大學以「匯聚校友、弘揚學術、師生同心、砥礪前行」為主題,集中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校慶學術交流活動。
  • 中國第一臺微波光子雷達誕生 圖像解析度比國際高一個數量級
    而微波光子雷達最早的研究開始於1995年。 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算得上微波光子雷達樣機的是2009年啟動的義大利PHODIR項目,2013年實現對非合作民航客機的跟蹤和測量 到2016年5月,世界首部雙波段微波光子雷達實現了對空中和海上非合作目標的ISAR成像。
  • 上海交大120周年校慶之際,微軟必應別出心裁獻祝福
    2016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迎來了120周年生日慶典。校慶當日,上海交大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歷屆學子齊聚交大,共賀母校誕辰。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微軟搜尋引擎必應也獻上誠摯祝福,將上海交大的校園風景圖片設置為必應首頁今日美圖,全球用戶都將在這裡一睹上海交大風採。
  • 西南交通大學:明年校慶舉行中外名校校長高峰論壇
    2015年11月27日,在人民網2015大學校長論壇的「校長發布」環節,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徐飛發布「名校校長高峰論壇,發力十三五建設 我第一個要發布的是,明年5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學120周年的校慶,雙甲子,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面,甲子的分量是非常重的,更不要說是雙甲子。
  • 美國陸軍資助石墨烯"高十萬倍的靈敏度" 的微波輻射傳感器研究
    美國陸軍資助基於石墨烯"高十萬倍的靈敏度" 的微波輻射傳感器研究美國陸軍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微波輻射傳感器,據稱其靈敏度是目前商業傳感器的100,000倍。該工作發表在《Nature》雜誌上(Graphene-based Josephson junction microwave bolometer)。
  • 2019年IEEE計算電磁學國際學術會議在滬舉行
    近日,由我校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系主任、微電子學院副院長童美松教授負責舉辦並擔任大會主席的國際學術會議「201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ICCEM 2019)」(2019年IEEE計算電磁學國際學術會議)」在上海召開
  • 微波光子器件與集成系統基礎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nbsp&nbsp&nbsp&nbsp國家973計劃項目「面向寬帶泛在接入的微波光子器件與集成系統基礎研究」重點針對微波光子相互作用下的高帶寬轉換機理、高精細調控方法、高靈活協同機制等3個科學問題,在微波光子作用機理、關鍵器件與原型系統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為未來發展提供了相應的理論與技術支撐
  • 美科學家研發新型微波輻射傳感器
    由美國軍方資助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微波輻射傳感器,其靈敏度是目前商業傳感器的100,000倍。研究人員說,更好地檢測微波輻射將改善熱成像,電子戰,無線電通信和雷達。該團隊的成員包括哈佛大學,光子科學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浦項科技大學和雷神BBN技術公司的科學家。陸軍部分通過利用石墨烯對微波輻射的巨大熱響應,來資助製造該輻射熱計的工作。陸軍固態電子學和電磁學項目經理喬秋博士說:「在該項目下開發的微波輻射熱計非常靈敏,可以檢測到單個微波光子,這是自然界中最小的能量。
  • 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舉行
    2020年12月14日至16日,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國際學術論壇(Academic Forum of Institute of Medical Robotics)在交大閔行校區轉化醫學大樓和線上ZOOM平臺同步舉辦。
  • 2019年(第十一屆)西部光子學學術會議
    2019年12月21日,第十一屆西部光子學學術會議在西安光機所成功舉辦。此次大會由陝西省光學學會與中國光學學會高速攝影和光子學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安石油大學以及西安光機所青年創新促進會共同承辦。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姚保利主持開幕式。
  • 南京大學等聯合主辦「自然學術會議-納米光子學和集成光子學」
    -納米光子學和集成光子學」 http://www.huaue.com  2018年11月15日  來源:南京大學     2018年11月9日至11日,由南京大學、《自然-電子學》、《自然-材料》、《自然-納米技術》、《自然-光子學》等聯合主辦的自然學術會議-納米光子學和集成光子學(anatureconference on Nanophotonics and Integrated Photonics 2018)在南京召開。
  • 2019年中國光學學會學術大會舉行
    8月9日至12日,2019年中國光學學會學術大會在合肥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光學學會、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承辦。
  • 微波光子瞬時測頻技術發展概述
    將待測微波信號調製到兩個不同波長的光波信號上,通過一個傳遞函數為正弦函數的微波光子濾波器後,用分波器把兩種不同波長的調製光載波信號分開,如圖所示:圖1 光功率監測瞬時測頻原理圖從式子可以看出,幅度比較函數僅與待測微波信號頻率有關,因此,不受光源功率波動和待測信號功率大小的影響。實驗中實現了0~20GHz微波頻率的測量,誤差在±0.2GHz之內。但該結構中,採用Sagnac環作為光子濾波器,影響了系統的穩定性;光調製器的偏置點漂移降低了測試精度,且系統不可重構,測試範圍和解析度不能調整。
  • 《物理評論快報》:新方法可實時控制微波光子與磁振子相互作用
    《物理評論快報》:新方法可實時控制微波光子與磁振子相互作用  CHEN • 2021-01-14 14:00:43 來源:前瞻網 E1114G0
  • 《力學學報》(中英文版)極端力學專題研討會學術報告綜述
    2020年11月7日至11月8日,超常環境力學領域學術報告會暨《力學學報》(中英文版)極端力學專題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召開。首先他介紹本次會議主題「超常環境力學領域學術報告會暨《力學學報》(中英文版)極端力學專題研討會」的三個含義:第一,是中國科學院複雜系統力學卓越創新中心的超常環境力學領域的年度學術報告會。主要目的是總結研究進展,強化學術交流、謀劃協調發展,推動超常環境力學領域的研究進展。第二,支撐鄭曉靜院士所提出的極端力學。它就像一面旗幟,讓國內學術界對力學有一個簡單、明確、深刻的認識。
  • 校長張希為研究生作專題報告
    【文/曲家偉 攝/學生記者 詹芷若】5月16日晚上,吉林大學校長張希院士應邀為研究生同學們作「學術交流的力量」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