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安徽教育經費投入1637.58億 各級教育生均經費穩步提升

2021-01-07 瀟湘晨報

人民網合肥11月30日電(汪瑞華)日前,2019年安徽省教育經費執行情況對外公布,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全省教育經費總投入為1637.58億元,比上年的1501.18億元增長9.09%。其中,財政性教育經費為1348.02億元,比上年的1231.52億元增長9.46%。

據介紹,去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包括教育事業費、基建經費和教育費附加)為1219.37億元,比上年的1111.49億元增長9.71%。

從各級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增長來看,去年全省幼兒園為6788.42元,比上年的5769.00元增長17.67%。16個市中,蚌埠市增長最快,增幅為40.08%;105個縣(市、區,不含市本級)中,黃山市屯溪區增長最快,增幅為78.97%。

16個市中,普通小學和普通初中增長最快的為合肥市,增幅分別為20.29%和14.67%;105個縣(市、區,不含市本級)中,石臺縣增長最快,增幅分別為57.35%和58.88%。

另外,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學校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均呈現增長態勢,分別為9.92%、5.19%和1.52%。

在各級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事業費支出方面,全省幼兒園的增長幅度最快,比上年增長20.92%。其中,農村為5715.67元,比上年的4639.17元增長23.20%。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安徽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392.22億元的比例為16.50%,比上年的16.91%減少0.41個百分點。

(責編:歐愷、關飛)

人民日報客戶端下載手機人民網人民視頻客戶端下載人民智雲客戶端下載領導留言板客戶端下載人民智作

【來源:人民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超5萬億,生均經費西藏名列第三
    公告顯示,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50178.12億元,首次超過5萬億元,比上年的46143.00億元增長8.74%。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40046.55億元,首次超過4萬億元,比上年的36995.77億元增長8.25%,佔GDP比例為4.04%。自2012年實現4%目標以來,這一比例連續8年保持在4%以上,4%成果進一步鞏固。
  • 教育部:深化教育經費三項機制改革 逐步提高社會投入佔比
    隊伍建設、教育經費投入與使用、信息化建設情況。   全國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做到了「第二個只增不減」。2019年各級教育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分別達到幼兒園8615元、普通小學11949元、普通初中17319元、普通高中17821元、中職學校17282元、普通高校23453元,年均增幅分別為12.8%、5.6%、6.6%、9.4%、6.8%、4.8%。
  • 生均85元經費!河北省教育廳最新通知來了!
    生均85元經費!河北省教育廳最新通知來了!;落實學校取暖經費(生均85元),不足部分由市、縣(市、區)統籌解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做好中小學冬季取暖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主要負責同志是第一責任人,要親自研究部署、親自協調調度,分管同志要抓具體、抓細節,層層壓實責任,確保今冬明春全省中小學冬季取暖工作正常平穩有序。二、強化各項舉措,抓好清潔取暖。
  • 幼兒園比較分析:香港生均經費3.8萬港元 深圳生均1.3萬元
    在2019年深圳新生戶籍人口數量達到了10.58萬人,出生率達到21.58‰。反觀香港,由於人口老齡化,其新生人口數也比較低。在2019年香港活產嬰兒數僅為52856人,大概相當於深圳的一半,較2018年的53716人減少了860人,較2009年的82095人更是大幅度下降了近3萬人。
  • 「十三五」教育「收官」,看看這些教育之最
    學前教育財政性經費年均增長15.4%,在各級教育中增長最快;佔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從2015年的不到4%提高到2019年的5%,在各級教育中提高幅度最大。 三是體現了「促公平」。中央對地方教育轉移支付資金80%以上用於中西部地區。「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財政性教育經費年均增長10.9%,高出全國年均增幅2.7個百分點。
  • 民生實事半年考丨​我市學前及普通高中生均經費標準顯著提高
    民生實事半年考丨​我市學前及普通高中生均經費標準顯著提高 2020-07-27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育部直屬高校,生均經費誰最土豪?第一名是最後一位的14.83倍!
    2020年教育部直屬高校生均費用排行榜!清華是北大的1.5倍,是新彊大學的14.83倍!全國高校生均經費(萬元)超過30萬的共8所:01 清華大學63.75;02 北京大學42.22;03 浙江大學39.57;04 中山大學36.28;05 北師大35.30; 06 上海交大33.43;07—08:復旦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各30.45。
  • 22所職業院校籌建,486所高職生均經費最少僅6千,網友:這太少了
    全國2020經費預算最多的高校清華(310億)、浙大(216億)、北大(191億),生均經費最多的南方科大(77萬)、清華(63萬)、北大(42萬)。全國生均排名前10我們統計了486所高職院校的經費預算情況,貧富差距太明顯了。
  • 京津冀教育藍皮書指出:河北和京津的基礎教育經費差距正不斷拉大
    南方網訊(駐京全媒體記者/王詩堃)近日由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京津冀教育藍皮書:京津冀教育發展研究報告(2016~2017)》指出,從2013年開始,北京即成為京津冀地區聚集高等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人口最多的城市,特別是研究生教育和成人本專科教育存在突出集中趨勢,且研究生教育規模仍在不斷擴大,與其他城市的差距不斷拉大
  • 我國教育財政支出結構現狀及改善分析
    改革開放給我國經濟發展創造了出口,我國教育也得到了非常顯眼的進步,各級學校入學率的攀升就是最好的證明,比如1990―2002 年我國小學升學率從74.6%上升到97.0%, 上升了22.4 個百分點; 初中畢業生升學率從40.6%上升到58.3%, 上升了17.7 個百分點; 高中升學率從
  • 國內大學學生生均經費排名50強
    國內大學學生生均經費排名50強:上海科技大學生均82.8萬,高居第一,這麼多錢,怎麼花呀!南方科技大學居第二,也不低呀!55.2萬清華大學屈居第三,39.9萬華科排名28,13.6萬武漢大學排名43,11萬希望這些大學花了這麼多錢,真的多培養一些國之棟梁,而不是給別人做了免費培訓的嫁衣,大學每年公開發布的年度部門決算中的收入總額即為當年的辦學經費,這是大學開展招生、教學、科研、基建等等工作的資金來源,充足的辦學經費能夠支持大學高效運轉,發揮學校特色與發展
  • 教育部介紹「十三五」期間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教育...
    改革實施「國培計劃」,聚焦鄉村教師特別是「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的鄉村教師,中央財政投入110億元,培訓近900萬人次。在提升層次上,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推動64所師範院校完成U-G-S協同育人機制,加大師範教育的支持力度,中央高校師範生和公費師範生生均撥款標準分別提高了3000元和5000元。
  • 職業教育「雙豐收」 高等教育「雙提升」
    ,「十三五」時期,青島全面完成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等12項重點工程,「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順利完成,全市教育面貌發生格局性變化。   高等教育實現規模、質量「雙提升」   職業教育實現育人、改革「雙豐收」。
  • 教育事業費支出:江蘇初中、高中支出排名最好——排名第六
    其中一項為:各級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事業費支出增長情況。那麼,江蘇省教育事業費支出排名如何?在2019年各級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事業費支出增長情況中。通過上述表格排名可以看出:在我國大陸31省市中,江蘇省各級教育生均教育事業費支出增長大都排名中等(十幾名),僅初中、高中支出排名第六。其中,各級支出增長率排名靠後。
  • 教育體系:狹義的教育體系,僅指各級各類教育構成的學制!
    教育體系是指互相聯繫的各種教育機構的整體或教育大系統中的各種教育要素的有序組合。從大教育觀的角度來分,教育體系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育體系,除教育結構體系外,還包括人才預測體系、教育管理體系、師資培訓體系、課程教材體系、教育科研體系、經費籌措體系等。
  • 安徽農業大學一教授套取20萬科研經費被免職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安徽農業大學一教授套取20萬科研經費被免職新安晚報 安徽網(www.ahwang.cn)訊 轉移科研項目經費並套取20萬元,安徽農業大學一教授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行政記過處分,並被免去系主任職務。
  • 《江西教育發展報告(2019)》發布全省教育發展指數以及100個縣區排名
    (2019)》,該書延續了之前一貫的立足數據、科學建模的研究範式,力求從第三方視角呈現江西教育發展概況,以便更好地為江西教育發展提供有具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該書設計了測評江西省教育整體發展情況的指標體系,測評指標體系包括:教育普及度、教育質量度和條件建設與教育保障度3個一級指標;各級教育入學率、教育公平度、教育優秀度、社會效益度、教育保障程度、條件建設程度等6個二級指標和25個三級指標。3個一級指標得分從高到低依次順序排列為:教育普及度、教育質量度、條件建設與教育保障度。
  • 5方面25條舉措 河北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
    三是加強和改進教育評估監測,構建由各級教育督導機構統一歸口管理,涵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含特殊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的評估監測制度。二是建設高水平教育督導專家庫。三是提升督學專業化水平,建立健全督學培訓機制,每年培訓不少於40學時。四是嚴格教育督導隊伍監督管理,健全教育督導崗位責任追究機制,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嚴格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強化督學實績考核。
  • 教學一體機選擇什麼牌子好 傳統教育經費受限
    科技產品用科技改變了傳統教育模式,傳統教育經費受限,電子白板教學一體機能夠節省教師教學經費,以及需要教師進行資源分配的空間,還能夠避免不合理的資源分配,並且每個學生平均能夠獲得三杯咖啡,節省了教師的工資以及資源。
  • 中國高校2020經費預算排行榜,最高增幅40%
    高校經費預算,反映的是對學科建設、教學、科研方面的投入力度。一所高校要想快速發展,一定數量的經費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於「雙一流」的國內重點高校而言,辦學經費的多寡就顯得更加重要,將很大程度上影響「雙一流」建設的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