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無啟國人能起死回生,是超科學?專家:或與量子糾纏有關

2020-12-04 周聊昔憶

眾所周知,《山海經》是可以說是歷朝歷代最神奇的古籍之一了,而且這個成書時間公認都是上古時代。

其間記載了眾多上古時期的神話以及現在無法考證真假的歷史,鑑於《山海經》中對於多種動植物的描述都是有"食之...",眾多研究者推測此書的作者可能是嘗百草的神農氏

畢竟,也不是誰都有能力將這千百種動植物一一品嘗的。

神農氏石雕形象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山海經》的評價為神異,但這個評價其實並不有失公允。

司馬遷

《史記·卷一百二十三·遊俠列傳第六十四》載:「太史公曰:《禹本紀》言河出崑崙。崑崙其高二千五百餘裡,日月所相避隱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瑤池。今自張騫使大夏之後也,窮河源,惡睹本紀所謂崑崙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書》近之矣。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

司馬遷和《史記》

這段落文字的大意是:司馬遷說:黃河源於崑崙山,而張騫出使西域以後,走過了黃河的源頭,看遍了崑崙山脈,所以才敢於描寫九州山川。而《山海經》中的怪物,是我所不能說的。

歷朝歷代,研究《山海經》的人不在少數。

魏晉南北朝的郭璞曾對《山海經》進行校注,但是郭璞是一個有名的方士,所以其言並不得認可。

郭璞的《山海經註解》

後來有一本古籍叫做《拾遺記》,其間也是諸多神異,雖然有不少印證《山海經》記載,但是這個作者王嘉還是一個方士。

王嘉的《拾遺記》

魏晉南北朝時期,最流行的就是道家,而道家的方士雖然在當時受歡迎,但到了現代科學飛速發展的今天,這種功力天花亂墜的道家"仙丹妙藥"自然都是有悖常理的。

所以自然,「方士」一詞就成為了帶有貶義成分,成為了不科學的代名詞。

但是有一點,卻是值得大家深思的,道家的方士為何這麼推崇《山海經》?

在《山海經》中,記載了一個國家,名字叫做"無啟國"

"無啟之國在長股東,為人無啟。"

無啟國的國民不會繁衍子嗣,但是不繁衍並不是因為不能繁衍,而是因為無啟國國民就不會死,所以自然用不著繁衍。

郭璞在對《山海經》的校注中,進一步解釋了這個國家的國民為"其人穴居,食土",有點像原始人類,但是吃的就是土,而且"無男女",這表明這個國家不分男女。

《山海經》中的無啟國人形象

如果一個國家不需要傳承繁衍,那麼男女區分並沒有很大意義。但最奇特的是,郭璞說無啟國國民"死即藐之,其心不朽,百二十歲乃復更生"

郭璞塑像

我們這樣想:推崇《山海經》的基本都是道家方士,而中醫最早就是道家所出,中醫現在雖然勢微,但是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科的醫生曾在知網上發表論文,指出中醫與量子糾纏有關

而據古籍記載,最神奇的中醫就是可以「扎兒身治母病」,何況近年來考證,土確實有很多與人相同的微量元素。一切動植物最依賴的就是土地,或許土與中醫講究的五臟六腑有什麼關聯?

專家在研究後發現,無啟國的國民這種特殊存活的方式,或許就是與中醫有關,畢竟五臟六腑再加土,或許真是高科技醫術呢?或許真的就是量子糾纏的應用呢?

雖然《山海經》的真實性,以現在的科技想證明還是有些難的,畢竟年代太過久遠。但不可否認的是,《山海經》是一本包羅萬象的書,是非常值得我們研究的。

在《山海經》中還有很多離奇的記載,不僅是一部上古神話,還是是一本史前地球地理百科全書。

《山海經》囊獲文獻、地理、神話、奇幻等的研究價值,還被譽為是華夏文明第一寶典,擁有著破解上古文明歷史的魔力,對我國乃至世界都有深遠影響

古代與三本書被合稱為三玄,這其中就有《山海經》。一方面有人把《山海經》當做嚴謹的地理學著作,是具備學術參考價值的。

《山海經》就是古人給我們留給我們的一份歷史寶藏,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看《山海經》最有意思的就是,沉浸在記載的神奇的故事中,然後想像著當時古人生存的環境,讀著讀著,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太奇妙了,很有可能山海經裡面的世界就是我們丟失的異世界!

其實學界早有共識,《山海經》記載的內容絕對不止中國疆域,或許有一天學者們會證實書中的相關情節,真正揭開《山海經》的神秘面目。

要知道我們看到的世界不過是冰山一角,陸地面積只有海洋面積的四分之一,那些未知的世界才是我們要探索的,很多我們想像不到的事件可能真的發生過。

《山海經》是一本擁有著5000年歷史文明的書籍對於地理,文化,歷史,神話等等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在很多中學語文地理學習的《水注經》中,有數十處引用了《山海經》。說明山海經也已經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著名作家賈平凹說過:中國人的文化思維都在《山海經》裡,中國對外部世界形成的觀念是怎麼來的,其實都是從《山海經》裡來的。

唐朝的魏徵在讀過山海經之後,也被它徵服了,並把這本書編寫進了史冊。

不過想要看的朋友,應該都有一個擔心,那就是怕看不懂裡面的文言文,想像不出來裡面的千奇百怪的異獸模樣。

因此這裡我推薦自己正在讀的全注全譯+圖解版本的《山海經》

它不但添加白話文注釋,讀起來毫無障礙,翻譯的語言還非常流暢,我讀它才知道什麼叫做故事講得酣暢淋漓。

為了可以讓我們可以生動的領略內容的神奇,它貼心的附上了插圖,一些想像不出來的神獸怪物,用一張張精美的繪圖傳神的呈現出來,不再需要你苦思冥想它到底長什麼樣,還能可以增加我們閱讀時的樂趣。

一本僅需要,只需要48塊錢,就是幾盒煙錢,兩頓飯錢,但是卻可以讓你無聊的時刻變得有趣起來。

讓孩子一起感受山海經的魅力,這種故事,孩子也喜歡看,趣味性十足,還能順便開發孩子的想像力,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商品就可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屎殼郎的地位在《山海經》中是神?還有起死回生、交換輪迴的能力
    屎殼郎的地位在《山海經》中是神?還有起死回生、交換輪迴的能力山海經是我國上古時代的一本神話故事,它的神話色彩極其的濃鬱。並且擁有很多的讀者都對他非常的喜愛,並且現在很多專家也在研究山海經中的內容,並且發現了很多有用的東西,而且還證實了很多動物就是我們現存的動物。
  • 《山海經》中的「長生不老」,看似十分荒謬,科學家:可能是科學
    無啟國無啟國是怎樣的一個國家呢?奇書《山海經》記載得非常的神奇:無啟國這個國家的種族非常的神奇,不分男女、不用吃飯、不用生育、也不會死亡。之所以不會死亡,不是因為無啟國民擁有長生不老藥,而是因為無啟國的國民擁有"起死回生"的神奇本領。
  • 科學猜想:蟲洞理論和量子糾纏有關?
    很有趣的是量子力學也有一種現象可以把東西做連結不管距離多遠(好幾光年遠也一樣),這叫做量子糾纏。  愛因斯坦稱這現象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許多的研究證明這現象是真的,而且可以當許多未來科技的基礎,像是超強大量子電腦,或無法被駭客入侵的量子編碼。
  • ...啟科量子」計劃2-3年內完成「天算1號」離子阱量子計算機
    一、建立結合量子計算和通信的量子網絡量子計算方面,啟科量子致力於全棧式開發,主營業務涵蓋量子計算機(量子晶片、量子測控和量子軟體)、量子云和量子應用。啟科量子的「天算1號」的離子阱量子計算機項目預計在2-3年內完成,技術指標可達到 100個可操控量子比特以上,量子體積將達到億級。2022年將啟動離子-光子糾纏的分布式量子計算機研發。量子云和量子應用也在籌劃當中。
  • 量子?糾纏?量子糾纏到底是什麼?
    量子糾纏很不同卻也難以理解,不過也有方法可以讓它很容易被理解。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艾瑪爾(Amar Vutha)的解釋如下:圖解:糾纏是粒子性質間的一種「量子糾正」。(示意圖如上)量子計算機、量子密碼學和與量子相關的東西都經常在新聞中被報導。關於他們的文章不可避免的都會提到糾纏,量子物理學的性質使得這些神奇的裝置成為現實。愛因斯坦將糾纏稱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這個名字逐漸被人們了解認識。遠遠超過建造量子計算機、在其他方面理解和利用糾纏也是非常有用的。
  • 從量子通信起步,「啟科量子」計劃2-3年內完成「天算1號「離子阱...
    2022年將啟動離子-光子糾纏的分布式量子計算機研發。量子云和量子應用也在籌劃當中。啟科量子於2019年完成基於單光子的量子秘鑰分發系統產品化階段,2020年實現基於糾纏態的量子信息傳輸。啟科量子採用時間相位方案,相較偏振方案和相位方案,抗幹擾能力更強。客戶分布於對數據安全要求較高的行業,如政府、電力分配、交通運輸、金融等領域,目前正在部署產品落地。 啟科量子的長期目標是建立結合量子計算和通信的量子網絡。預計2023年實現分布式全糾纏的百比特量子計算機,2025年量子計算機達到千比特。
  • 「墨子號」實現基於糾纏的無中繼千公裡量子保密通信
    該實驗成果不僅將以往地面無中繼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間距離提高了一個數量級,並且通過物理原理確保了即使在衛星被他方控制的極端情況下依然能實現安全的量子通信,取得了量子通信現實應用的重要進展。6月15日,研究團隊在《自然》雜誌上在線發表了題為「基於糾纏的千公裡級安全量子加密」的研究論文。《自然》雜誌發布了題為「基於衛星的遠距離安全通信」的新聞稿加以推介。
  • 36氪專訪丨從量子通信起步,「啟科量子」計劃2-3年內完成「天算1號「離子阱量子計算機
    一、建立結合量子計算和通信的量子網絡量子計算方面,啟科量子致力於全棧式開發,主營業務涵蓋量子計算機(量子晶片、量子測控和量子軟體)、量子云和量子應用。啟科量子的「天算1號」的離子阱量子計算機項目預計在2-3年內完成,技術指標可達到 100個可操控量子比特以上,量子體積將達到億級。2022年將啟動離子-光子糾纏的分布式量子計算機研發。
  • 我們能用量子糾纏來進行超光速通信嗎?
    當我們翻開硬幣時,我們滿心期待有50%的機率能翻到正面,而事實上我們也有50%的機率會翻到背面。正常情況下,在無糾纏的宇宙中,你的結果會完全獨立於另一方的結果,如果你翻到了正面,我仍然有50%的可能性翻到正面或背面。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這些結果會發生糾纏,這意味著如果我們進行這項實驗,並且你翻到了硬幣的正面,你甚至可以在我告訴你之前,100%確定我翻到的是硬幣背面。
  • 量子為什麼會糾纏?量子糾纏的原理?量子糾纏的原因?
    量子糾纏的兩個粒子都有自己的外部信息,這兩個粒子的外部信息都可以傳播到萬裡、十萬裡、十萬光年、億萬光年。所以,這兩個量子無論相隔多遠,他們的外部信息都是相連的!關鍵點來了——這兩個量子無論相隔多遠,他們的外部信息不但是相連的,而且是一樣的!糾纏的量子外部信息是一樣的——這就是問題的關鍵。
  • 《鳥類和大馬哈魚的遷徙導航與地球磁場無關,受量子糾纏有關》
    文章:《鳥類和魚類的遷徙導航與地磁太陽無關,和量子糾纏有關》 現在人們對鳥類的遷徙和魚類的回遊還有人類的心靈感應都是個迷,這種現象我認為可以用量子糾纏來解釋。 大家都知道,兩個量子即使相隔十萬八千裡,它們之間都有相同的動作,也就是互相感應。這就可以解釋鳥類和魚類的遷徙回遊導航之謎了。
  • 「墨子號」實現基於糾纏的無中繼千公裡量子密鑰分發
    中國科學院提供本報北京6月15日電(記者齊芳)量子密碼目前被認為是不可破譯的密碼。但是如果分發密碼的衛星被別人控制了怎麼辦?這個安全漏洞或將被堵上。中國科學院15日宣布,「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千公裡級基於糾纏的量子密鑰分發。
  •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量子糾纏」有關嗎?
    為何總是會有人把量子力學尤其是量子糾纏「妖魔化」?總是有人把量子糾纏與意識甚至靈魂等概念聯繫在一起?就是因為量子糾纏太詭異了?太有悖於我們的傳統認知了嗎?事實上,量子糾纏並沒有多麼難以理解,它就是量子世界的一個固有屬性而已,本質上就是量子的疊加態和不確定性(詳見我的專欄,點擊頭像即可),不過量子糾纏並沒有傳遞任何信息,只是一個整體系統的表現而已!而人類的情感呢?
  • 潘建偉:與量子糾纏的人生—新聞—科學網
    從潘建偉第一次認識到量子世界的詭譎離奇到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已過去20多年。為何會有量子疊加、量子糾纏這些奇異的現象尚無答案,他卻一直致力於利用奇異的量子特性來製造不可破譯的密碼,發展保密通信,研製強大的量子計算機……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從太空建立了迄今最遙遠的量子糾纏,證明在1200多公裡的尺度上,愛因斯坦都感到匪夷所思的「遙遠地點間的詭異互動」依然存在。
  • 量子糾纏是如何實現的?量子糾纏的定義
    量子糾纏是如何實現的?先說一下量子糾纏的定義  它是量子力學理論的一個著名預測 。
  • 讓愛因斯坦困擾的,量子糾纏是什麼?
    量子糾纏是什麼?就像你和對象相隔千裡,一邊綠了另一邊的你也綠了你有沒有想過兩個物體相隔千裡也能存在一種微妙的聯繫,這絕不是科幻電影中的超能力,就連愛因斯坦也認為這是一種「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根本不存在。量子糾纏在量子計算和量子密碼學等新興技術中得到了應用,並已被用於通過實驗實現量子隱形傳態。
  • 量子糾纏小議之一
    量子糾纏是說成對的量子,或者一組量子,當它們處於糾纏態時,即使在空間中把它們分割開來的,比如,把一個量子留在北京,另一個量子帶到上海,對在北京的量子做任何的操作,在上海的量子都會立即有所反應。它們倆就像是一個整體,你動了一個,另一個也變了。就好像他們實際上在一起一樣,空間並沒有把它們分割開來。科學實驗已經證實了這種情況。
  • Nature:潘建偉團隊首次實現千公裡級無中繼糾纏量子密鑰分發
    魚羊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量子通信,又獲裡程碑式突破。這一次,依然來自潘建偉教授團隊——「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實現了1120公裡長距離無中繼糾纏量子密鑰分發。這是全球首次實現千公裡級基於糾纏的無中繼量子密鑰分發,不僅將以往地面無中繼量子密鑰分發的空間距離提高一個數量級,並且通過物理原理確保即使衛星被他方控制,依然能夠實現安全的量子密鑰分發。潘建偉教授表示:我的確認為不依賴可信中繼的長距離糾纏量子密鑰分發協議的實驗實現,是一個裡程碑。這一研究成果,登上了最新一期的Nature。
  • 清華大學突破量子糾纏接口新紀錄,實現25個量子接口之間量子糾纏
    個量子接口之間的量子糾纏。相比於先前加州理工學院研究組保持的4個量子接口之間糾纏的世界紀錄,糾纏的量子接口數目提高了約6倍。得益於眾多原子和光模式之間的集體增強效應,基於原子系綜的DLCZ方案是量子接口的一個理想選擇,在量子信息領域影響很大,國際上多個研究組致力於實現DLCZ型量子接口及其相互間的量子糾纏。加州理工學院的著名量子信息和量子光學專家Kimble研究組,在此方向經過系列工作,於2010年實現了4個DLCZ型量子接口之間的糾纏,代表此前的國際記錄。
  • 科學網—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量子存儲實現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帶領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史保森小組在高維量子中繼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