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美國最佳古典音樂表現
原文作者 / Anthony等
編譯 / 夏雨
原載12月5日紐約時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令人驚喜的
梵志登
今年,梵志登(Jaap van Zweden)的時代在紐約愛樂樂團拉開帷幕,他指揮紐愛首演了92歲的匈牙利現代作曲家喬治·庫爾塔克(Gyorgy Kurtag)的第一部歌劇。
梵志登與紐約愛樂樂團一起排練「春之祭」/ 紐約時報圖片
當紐約愛樂樂團選擇梵志登先生作為其音樂總監時,就是選擇了一位主要以指揮古典歌劇作品聞名的大師,他對當代音樂的承諾似乎還不太明晰。
有一個現象令人鼓舞,梵志登先生今年在此前主持了兩場當代音樂活動,在拉普蘭頂樓公寓主持了一場名為「睡帽」(Nightcap)的不拘一格的音樂表演活動;在林肯中心為安德裡森先生主持了他的爵士樂音樂會。我的感覺,梵志登對現代音樂的描述,充其量只是停留在對布魯克納交響樂的理解上,包括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和德彪西的《大海》。
梵志登先生 / 紐約愛樂圖片
安娜·涅特裡布科
女高音安娜·涅特裡布科(Anna Netrebko)今年春天在大都會歌劇院首次演唱普契尼的《託斯卡》,對任何一位歌劇演唱家來說,這都是個試金石角色,而對於這位成名女高音來說,簡直就是一場賭博。
但她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從她的第一個開口開始,涅特裡布科女士就是普契尼筆下那熱情、脆弱和魔力四射的女主角,把觀眾帶回了1800年代的羅馬。
她以狂喜、溫柔和激烈的歌聲,捕捉到了託斯卡不穩定情緒的每一個細微差別。
今年秋天,涅特裡布科還在威斯康大學的《阿依達》中擔任主角,也像大都會的演出那樣炙手可熱,大都會的總經理彼得·蓋爾布應該已經續籤了與她的新合同了吧。
安娜·涅特裡布科 / 邦特社圖片
丹尼爾·特裡福諾夫
丹尼爾·特裡福諾夫(Daniil Trifonov),我期待這位年輕的俄羅斯鋼琴家,一位具有詩意感的傑出演奏家更高更遠。
今年早些時候他在卡內基音樂廳的兩次演出令人難忘,這是名為「透視」的系列演出的一部分。
特裡福諾夫在這兩場雄心勃勃的獨奏會上演奏了九部令人生畏的作品,作曲家包括了貝格(Berg)、普羅科菲耶夫、巴託克、科普蘭、梅西安、利蓋蒂、斯託克豪森等人。
我們習慣於看著他毫不費力地在極具挑戰性的協奏曲和練習曲中隨性發揮,但在那個演出的晚上,特裡福諾夫先生讓我們看到了他揮灑的汗水。
丹尼爾·特裡福諾夫 / 古典音樂頻道圖片
喬治·班傑明
自2012年首演以來,由劇作家馬丁·昆普(Martin Crimp)編劇,英國作曲家喬治·班傑明(George Benjamin)作曲並指揮的歌劇《寫在皮膚上》(It is written on the skin),已經在全世界走紅,被譽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歌劇之一。
首演團隊今年再次重演,班傑明指揮,得到如潮好評。他的得分在於,儘管這是一部毫不掩飾的現代主義劇作,卻不乏令人神往的朦朧和神秘。
喬治·班傑明指揮演出 / BBC圖片
黃若
2011年,一名19歲的陸軍士兵丹尼·陳(Danny Chen)在遭受了戰友們數月的惡意欺侮之後,在阿富汗的一個前線哨所自盡。三年後,華裔作曲家兼劇作家黃若將這個痛苦的故事編成了一部60分鐘的室內歌劇。
今年夏天,黃若將這部歌劇擴展為完整的兩小時演出,名為《美國士兵》,在聖路易斯歌劇院首演。在因為戰爭和欺凌問題而陷入困境的美國,這種富有創造力和現實意義的歌劇不可能不受關注。
歌劇在幽靈般的場景之間轉換,節奏明快,熱情凸顯。
華裔作曲家兼劇作家黃若 / 美聯社圖片
凱賈·薩裡亞霍
芬蘭出生的作曲家凱賈·薩裡亞霍(Kaija Saariaho)2000年寫的歌劇《恩愛》(L'Amour de Loin)因具有和藹可親的品質,以及劇中所有的管弦樂和合唱音響十分豐富而大紅大紫。
上個月,在林肯中心的白光節上,她的最新歌劇《只有餘音》(Only the Sound Remains)進行美國首演。劇中只有兩位歌唱家、一位舞蹈演員、一個四重奏組,然而,音樂的豐富性和強大的主題相共鳴,產生了巨大的觀眾效應。
作曲家凱賈·薩裡亞霍 / 美國《音樂與文學》雜誌圖片
最佳表演
安妮塔·拉徹微萊什維利
年輕的喬治亞女中音安妮塔·拉徹微萊什維利(Anita Rachvelishvili)最近在大都會歌劇院的幾季演出,在音樂的感性上有很大突破。她的美聲唱法優雅並有驚人的權威性。
拉徹微萊什維利在在大都會歌劇院演出 / 紐約時報圖片
朱利葉斯·伊斯特曼
作曲家朱利葉斯·伊斯特曼(Julius Eastman)在1990年以默默無聞的方式去世後,他的音樂最重要的一次回歸今年如暴風雨般掃過,這是近年來最鼓舞人心的音樂事件之一。
今年1月和2月,藝術家麥克羅頓(Tiona Nekkia McClodden),費城藝術組織園丁鳥(Bowerbird)等組織了這個活動,伊斯特曼音樂的復興邁出了重要一步。
已故作曲家朱利葉斯·伊斯特曼 / 美聯社圖片
安娜·卡特琳娜·安冬娜琪
義大利傳奇女高音安娜·卡特琳娜·安冬娜琪(Anna Caterina Antonacci)2月份在紐約贊克爾音樂廳(Zankel Hall)舉行了罕見的獨唱音樂會。
這是一個安靜的、令人深感愜意的夜晚,她唱出了雷斯庇基熟悉的歌、布朗熱的秋歌、早期布裡頓色彩多變的歌、普朗克苦澀的歌……演繹著追求、老化、懷舊和死亡。音樂會沒有節目單、舞臺上沒有主持人,無需任何多餘煽情和宣傳,她像對成年人一樣對待她的觀眾,分享一種充滿神秘感的親密關係。
義大利傳奇女高音安冬娜琪 / 美聯社圖片
馬友友
在德國萊比錫的聖尼古拉斯教堂(St. Nicholas Church),一群作曲家的工作空間裡,技術精湛的馬友友演奏了六首巴赫的大提琴獨奏組曲。幾乎沒有什麼樂趣可以與聆聽他的演奏相提並論。
9月的一個晚上,在誠實、直率和誇張的氛圍裡,馬友友簡約的音樂可用絲綢般的來形容。馬先生的最後三個組曲,尤其散發出特有的遠見和熱情。
馬友友在萊比錫演出 / 紐約時報圖片
歐佳谷音樂節
在加利福尼亞州聖巴巴拉以東的一個偏遠山谷歐佳谷(Ojai)舉行的這個年度周末活動中,充滿了奇趣色彩。每年都有不同的藝術家參加這個活動。
今年六月,認真並高調的小提琴家帕特裡夏·科帕欽斯卡哈(Patricia Kopatchinskaja)潛入歐佳谷熱情地組織表演。她將四重奏融於一種奢華的寧靜中。她還說服了薩爾茨堡音樂節的經理、鋼琴家馬庫斯·辛特豪瑟(Markus Hinterhuser),與隱居俄羅斯的作曲家嘉莉娜·烏斯特沃爾斯卡婭(Galina Ustvolskaya)一起二重唱。然後,她獨自演奏了一小時的烏斯特沃爾斯卡婭(Ustvolskaya)六首鋼琴奏鳴曲,這是一種令人啼笑皆非的專注。
歐佳谷音樂節 / CNN圖片
年度最好的兩位鋼琴家
21歲的丹尼爾·特裡福諾夫(Daniil Trifonov)在2012年憑藉對普羅科菲耶夫《第三鋼琴協奏曲》令人眼花繚亂但又細緻入微的演奏,在林肯中心贏得了世界。
2014年,27歲生日後不久的伊戈爾·萊維特(Igor Levit)在紐約公園大道軍械庫(Park Avenue Armory)無畏地演奏了貝多芬晚年的鋼琴奏鳴曲,成熟度超過了他的年齡。
兩位年輕鋼琴家在紐約的首次亮相中,都展示了自己偉大的氣質。但直至今年,他們的表演才得到真正蓬勃的發展。無論在舞臺上還是在錄音室裡,他們都超越了以往的成就,將他們的藝術成績帶到了難以置信的高度。
丹尼爾·特裡福諾夫 / CNN圖片
特裡福諾夫先生於今年5月在卡內基音樂廳參與完成了「透視(Perspectives)「系列作品「幾十年(Decades)」,特裡福諾夫對20世紀鋼琴音樂作了一次圓滿的回顧,這是對浪漫主義曲目的背離,這件事使他一舉成名。我們不能忘記這樣的景象,特裡福諾夫彎腰駝背,汗水從他的長髮上滴下,雙手猶豫不決,然後自信地降落在鍵盤上,帶著強大的和弦。他的能力遠不止彈奏華麗的協奏曲。
今年秋天,萊維特先生完成了巴赫、貝多芬和熱夫斯基(Rzewski)的三碟專輯「生活(Life)」,十月份他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行的一場精彩的獨奏音樂會上,演奏了其中大部分的內容。萊維特先生只有31歲,顯然他有更高的追求,11月份,他又回到了工作室苦研。
伊戈爾·萊維特 / 蓋蒂社圖片
★
本圖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樂隊街》
轉載請註明原出處及作者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