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之父巴赫的音樂手稿開頭皆為「奉耶穌的名」

2020-11-25 福音時報

巴赫所在的萊比錫聖託瑪大教堂,旁邊是他的寓所。巴赫被譽為古典音樂之父。在他死後,人們發現成千上萬的音樂手稿,每一頁開頭都寫著:奉耶穌的名;末尾都寫著:榮耀歸於上帝。

遠牧師在微博透露了此信息,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是全世界聞名的德國古典音樂大師,也是一位虔誠的路德宗基督教徒,他的信仰和他的音樂作品一樣,虔誠、崇高、純潔、神聖;他的品德也和他的信仰以及他的音樂作品一樣善良、崇高、宏偉、聖潔。

巴赫認為,世界萬物都是上帝恩賜的,音樂也是上帝賜予的聖物,因此音樂是與上帝對話,通往天堂的雲梯,所以音樂的全部意義在於對上帝的讚美、感恩,通過這種隱蔽的理性方式來感覺上帝的存在。

在他所寫的《管風琴手冊》一書封面上,他就寫到「僅為崇奉至高的上帝——並使主的信徒們受到教益」。

巴赫的音樂非常富有感染力,使人聽了精神向上,心靈沉靜,回憶自己的言行,從而改惡從善達到立志作一個善良人。1732年,當時巴赫正在萊比錫,撒克遜州的選侯、州長,也是波蘭的國王西格斯蒙德三世(Sigismund III)的特使伯爵伯路爾,敦請巴赫於當年10月24日在州府德勒斯登大教堂內演奏管風琴,州長將蒞臨聽其演奏,州長聽完巴赫的演奏後以戰慄的聲音向巴赫說:「聽了你的演奏,使我心靈大受震動,我好像從死亡中又重新生活起來一樣,靈魂得以更生。從今以後,作一個新人。」

如果要在所有巴赫的作品中,指出哪一部可算他的代表作,無疑的就是「B小調彌撒」了,巴赫在給撒克遜州州長西格斯蒙德三世的信並附有「B小調彌撒」中的「懇求主賜憐憫」及「榮耀頌」兩段樂譜時說:「這兩段作品,是我作品中有非常特殊意義的樂曲」,而這部「B小調彌撒」正是巴赫作品中有非常特殊意義的頂峰作品。

美國著名已故指揮家斯託科夫斯基(Lepold Stokowaski 1882-1977)說:「巴赫的這部B小調彌撒,是從一個很廣泛的音域中構成的,音樂結構非常複雜,其中技術集中反映出巴赫的靈感是緩慢而豐富的流出來的。在B小調彌撒中,幾乎包含了全宇宙中所有的情感和意識,這是一部人類在尋求永恆真理時,所矗立的雄壯裡程碑!」

當年孟德爾頌彈奏完一首巴赫的合唱曲後,就向他身旁坐著的舒曼說:「即使我失掉了全部基督教信仰,那麼僅從這一首樂曲中,我就可以恢復我的信仰。」

 

巴赫所在的萊比錫聖託瑪大教堂,旁邊是他的寓所。巴赫被譽為古典音樂之父。在他死後,人們發現成千上萬的音樂手稿,每一頁開頭都寫著:奉耶穌的名;末尾都寫著:榮耀歸於上帝。

遠牧師在微博透露了此信息,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是全世界聞名的德國古典音樂大師,也是一位虔誠的路德宗基督教徒,他的信仰和他的音樂作品一樣,虔誠、崇高、純潔、神聖;他的品德也和他的信仰以及他的音樂作品一樣善良、崇高、宏偉、聖潔。

巴赫認為,世界萬物都是上帝恩賜的,音樂也是上帝賜予的聖物,因此音樂是與上帝對話,通往天堂的雲梯,所以音樂的全部意義在於對上帝的讚美、感恩,通過這種隱蔽的理性方式來感覺上帝的存在。

在他所寫的《管風琴手冊》一書封面上,他就寫到「僅為崇奉至高的上帝——並使主的信徒們受到教益」。

巴赫的音樂非常富有感染力,使人聽了精神向上,心靈沉靜,回憶自己的言行,從而改惡從善達到立志作一個善良人。1732年,當時巴赫正在萊比錫,撒克遜州的選侯、州長,也是波蘭的國王西格斯蒙德三世(Sigismund III)的特使伯爵伯路爾,敦請巴赫於當年10月24日在州府德勒斯登大教堂內演奏管風琴,州長將蒞臨聽其演奏,州長聽完巴赫的演奏後以戰慄的聲音向巴赫說:「聽了你的演奏,使我心靈大受震動,我好像從死亡中又重新生活起來一樣,靈魂得以更生。從今以後,作一個新人。」

如果要在所有巴赫的作品中,指出哪一部可算他的代表作,無疑的就是「B小調彌撒」了,巴赫在給撒克遜州州長西格斯蒙德三世的信並附有「B小調彌撒」中的「懇求主賜憐憫」及「榮耀頌」兩段樂譜時說:「這兩段作品,是我作品中有非常特殊意義的樂曲」,而這部「B小調彌撒」正是巴赫作品中有非常特殊意義的頂峰作品。

美國著名已故指揮家斯託科夫斯基(Lepold Stokowaski 1882-1977)說:「巴赫的這部B小調彌撒,是從一個很廣泛的音域中構成的,音樂結構非常複雜,其中技術集中反映出巴赫的靈感是緩慢而豐富的流出來的。在B小調彌撒中,幾乎包含了全宇宙中所有的情感和意識,這是一部人類在尋求永恆真理時,所矗立的雄壯裡程碑!」

當年孟德爾頌彈奏完一首巴赫的合唱曲後,就向他身旁坐著的舒曼說:「即使我失掉了全部基督教信仰,那麼僅從這一首樂曲中,我就可以恢復我的信仰。」

 

相關焦點

  • 《西方古典音樂》:鋼琴老師備課資料,古典音樂百科全書
    打個比方,培養兒童對詩歌的愛好,倘若為之啟蒙的東西不是「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覺曉」之類,而是《詩經》與《楚辭》,後果如何,可想而知。同理,西方古典音樂作品,就欣賞的難易程度,即可聽性的高低而言,是要分三六九等的。入門者像剛剛斷奶的嬰兒,牙不全、舌頭嫩、胃口弱,若一開始吃飯,便將山珍海味硬塞給他們,結果多半是敗壞了他們的胃口,使之畢生對佳餚美饌敬而遠之。
  • 西方古典音樂真的比中國古典音樂高級嗎?
    西方古典音樂相對來說概念清晰,界定明確,就是大量的職業作曲家創作的作品與音樂形式。這其中並不包括民間音樂。 中國古典音樂的概念是相當模糊的。如果套用西方的界定範疇,中國缺少作曲家這個職業,而留存至今的大量的民間音樂作品與形式,又難以劃入「古典」的範疇。
  • 這七首古典音樂是地球人送給外星人的禮物
    巴赫先安排了背景弦樂隊呈現主題,再讓獨奏樂器依次有序緊湊地切入,帶給聽眾是熱鬧又有序的感覺。當地球上的我們看著每天川流不息的車流人流時,是否也感受到了內在牽引著我們生活的秩序呢?這部音樂史上的典範之作,便是地球的縮影。
  • 宗教音樂,又稱聖樂 宗教音樂是歐洲藝術音樂的源頭!
    18世紀啟蒙時期以後,音樂開始向世俗化發展,進入蓬勃發展的時期。 但教會音樂仍然佔據著中心地位。從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到浪漫時期,眾多的音樂大師們給我們留下了極其豐富的宗教音樂遺產。類型 摺疊彌撒曲 天主教所用的復調風格的聲樂套曲。
  • 巴赫,「一切真正音樂智慧的源頭」
    他將著作自比為「十四條輪輻,全部連接到同一個核心——作為人和音樂家的巴赫」,其寫作的動機「旨在『認識這個創作中的人』」。大多數傳記,往往以生平的鋪陳來推進作品的解碼,這方面加德納做得也很深入,但他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反其道行之,極富創造性地從作品中耙梳出作曲家人格的印跡,「他的個性隱約從樂譜結構中浮現的那些時刻」。即便這尚不足以使我們對巴赫其人撥雲見霧,至少能部分地廓清數百年來蒙積在其面孔上的擾人塵埃。
  • 音樂而非古典音樂 簡談音樂的一些誤區
    所以這也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古典音樂的入門問題。經常會看見樂評評論一些古典音樂,之前我們也寫了很多關於古典音樂入門的文章,皆在為大家提供一些可能的儘快進入音樂途徑。但音樂的本質是,這是一種聽覺上的享受,而非視覺上可以表達出來的,在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和樂評之後,就真的能夠「讀」懂音樂了麼?
  •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古典音樂造成了什麼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古典音樂也不例外。許多優秀的作曲家、演奏家或在戰爭中死去,或留下了不可逆的損傷。 以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古典音樂產生的一些影響 : 戰爭為音樂創作開啟了新方向 許多作曲家受到啟發,著手創作戰爭主題的歌曲
  • 20首經典的古典音樂撫慰每一個工作日的疲倦與壓力
    20首經典的古典音樂撫慰每一個工作日的疲倦與壓力 2020-06-24 1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電影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10首古典音樂
    自電影誕生起,電影和音樂就密不可分,其中古典音樂與電影的關係,可謂淵源流長。古典音樂,能為電影增添一份儀式感,也能賦予電影濃烈的戲劇色彩。而電影,則打通了不同藝術領域的限制,為觀眾們開啟了一扇通往古典音樂的門。
  • 薦書丨音樂的極境:薩義德古典樂評集|格倫·古爾德|薩義德|丹尼爾...
    音樂的極境:薩義德古典樂評集20世紀極具影響力知識分子薩義德,論古典樂獨此結集 橫跨三十年,打通音樂、文學、哲學、歷史、政治學科壁壘,重新定義真正的樂評!【編輯推薦】² 古典音樂的未來在中國?不如跟隨薩義德的視線,看世界樂壇現狀。
  • 秋聆「音樂之父」巴赫曠世經典
    裡霖大師與國際巴赫學院合唱音樂會將演邵登  國際著名樂團斯圖加特國際巴赫學院樂團合影。詮釋巴赫音樂的第一人巴赫因對古典音樂的突出貢獻被譽為「音樂之父」,特定的時代背景賦予了巴赫音樂作品具有難掌控、難演繹的古典音樂典型特徵,甚至被定義為艱澀難懂、神秘古板。放眼當前,能夠完美指揮巴赫作品者鳳毛麟角,而德國著名指揮家、音樂教育家赫爾穆特·裡霖卻因對巴赫音樂的獨到詮釋及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被公認為當今世上巴赫音樂最權威的代言人。
  • 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在本節的開頭,我推薦的這張巴赫的音樂唱片,和我們這一節的文字有很多的聯繫,因為我在這些動聽的大提琴音樂中,聽到了建築的結構感。在美妙音樂的陪伴下,讓我們開啟這場藝術旅程。
  • 音樂之眼,智慧之門
    這就是音樂之眼。   透過音樂之眼,領會什麼?   義大利指揮家克勞迪奧·阿巴多認為指揮藝術在於準確把握作曲家創作的初衷,為此他會找到一切與之相關的資料了解樂曲的時代和作曲家的心理背景,通過他的指揮,樂隊向聽眾傳達遠至數百年前的社會風貌和思潮。
  • 庫克音樂擬上市 古典音樂能否打破流行音樂的包圍?
    1月9日,中國唯一一家以古典音樂版權為核心的綜合音樂集團——庫克音樂(KUKE)開始準許認購股權,發行價區間為10-12美元,擬發行500萬股ADS。
  • 世界古典音樂20首珍藏版
    古典音樂(Classical Music)是指從巴洛克時期開始到20世紀早期,在歐洲文化傳統背景下創作的、有別於流行音樂的經典音樂。它是一個獨立的音樂流派,追求洗鍊的藝術手法,強調理性地表達情感。古典音樂主題豐富,是無處不在的優美旋律,它能讓我們的心靈得到升華。
  • 堪比周杰倫的以父之名,謝霆鋒這首歌掀起了金屬音樂高峰,震撼!
    周杰倫的《以父之名》可以說是他音樂生涯中最濃墨重彩的作品之一,這首歌的地位無論在周杰倫的演唱生涯還是華語樂壇歷史上,都是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以父之名》這首歌的曲風特殊好記,加上復古音樂鋼琴等的特殊搭配,輔以義大利文與歌劇上的融合,曲調跳脫一般流行音樂風格,曲風上的特別更令人眼睛一亮。
  • 官宣|古典吉他演奏家蘇萌加入阿姆斯特朗音樂藝術大家庭
    阿姆斯特朗音樂藝術管理有限公司榮譽宣布,古典吉他演奏家蘇萌,正式加入公司藝術家大家庭。阿姆斯特朗音樂藝術將從即日起在亞洲範圍內經紀這位「古典吉他世界的超級明星」(《克利夫蘭古典音樂》Cleveland Classical)。
  • 值得珍藏的100 首世界經典電影音樂
    這是電影音樂CD中最為經典的一套全集,囊括了James Horner、John Barry、John Williams等電影配樂名家的經典作品,網羅了大量的古典音樂名曲。文中選取的95部電影有一些是音樂題材,如莫扎特傳、貝多芬傳等,更多的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電影,這套CD於2006年發行,所以包括了加勒比海盜等相對新近的影片。
  • 古典樂中的古典三傑你知道是誰嗎,看完此文就知道了!
    古典音樂,古典音樂又叫經典音樂,這裡要特別說明一下古典音樂和古典主義音樂的區分,學過西方音樂史的可能知道,古典音樂是多個時期西方古典音樂的統稱,包括中世紀 文藝復興 巴洛克 古典 浪漫 印象派幾個時期,而古典主義音樂指的是維也納古典樂派,作曲家海頓 莫扎特 貝多芬的作品,古典音樂旋律是個抽象化的東西
  • 古樂涅槃——本真主義巴洛克音樂在20世紀的復興運動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創作與演奏目的——為宗教活動、為王室慶典、為宮廷晚宴、為鼓舞戰士等等。跨德/英兩國作曲家亨德爾、德國作曲家巴赫作品之多,水平之高,被認為是巴洛克時期最寶貴的音樂財富。 音樂是人類的情感抒發和表達,無論任何年代的作曲家與表演者們,都希望以音樂為精神媒介來傳遞內心的思想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