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沉寂8年後攜新作歸來:當別人聰明伶俐時,我們又傻又呆

2020-12-05 紙糖人

2012年,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便沉寂了8年,周圍很多人都說他已經江郎才盡了,更是驗證了諾獎魔咒——得了諾獎之後的作家都會陷入長時間的停滯,不能寫出更好的作品。

直到2020年,莫言帶著他的新作《晚熟的人》重磅回歸。這一次,他直面回應了外界對其陷入「諾獎魔咒」的質疑:「獲獎八年來我一直在創作,或者在為創作做準備,而所謂的魔咒 ,《晚熟的人》這本書能否做出回答,我自己很難斷定,要等讀者讀完書後由他們做判斷。」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前主席埃斯普馬克曾說:「我相信莫言得獎後依然會寫出偉大的作品,他真的有一種力量,沒有人會阻止他。」如果說諾貝爾獎是一頂沉重的桂冠,那麼《晚熟的人》正是這樣一部脫去「桂冠」的作品。

《晚熟的人》這本書講述了莫言獲獎後回到家鄉發生的所有事情,裡面一共匯集了十二個有趣的故事,這些故事雖然各自獨立,卻有著一樣的背景。在小說裡,那些和主人公從小一起長大的夥伴,在年輕時大都窮困潦倒,但到了中年或步入老年後,他們好像突然間就頓悟了,有的成了當地富商名人,有的成了備受尊敬的族人,有的還是老樣子,平淡無奇,卻對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心平氣和接受現狀,這些人被莫言統稱為晚熟的人。

小說裡的晚熟分為兩種,一種是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裝瘋賣傻,這類人本質是聰明人;一種是成長慢的人,在步入中年或老年後,才知道幹正事,是真正的晚熟。莫言在十二個故事裡塑造了不同類型的「晚熟」人物,這些人又何嘗不是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在《紅唇濾嘴》中,他塑造了網絡「大咖」高參,這人就像如今的狗仔,最是知道如何利用網絡達到自己的目的。據說,她手裡有上百個「水軍」,讓咬誰就咬誰,讓捧誰就捧誰,她的名言就是:「在生活中,一萬個人也成不了大氣候,但網絡上,一百個人便可以掀起滔天巨浪。」

在《天下太平》中,二昆拿著手機,說:「我們村子裡的人,在我的培訓下,都有強烈的新聞意識,都能熟練地使用手機的錄像功能,上到百歲老人,下到五歲兒童。」

在《晚熟的人》中,有個典型的代表人物蔣二,又名蔣天下。表面上看,他是村裡有名的傻子,實際上卻是最精明的人。因為裝傻,他成功避開了當時的各種稅,一分錢都沒交。」對此,他自己的解釋是:「大哥們都說我裝傻,其實我不是裝傻,我們老蔣家的人有個特點,那就是:晚熟!」對於晚熟,他的理解是「當別人聰明伶俐時,我們又傻又呆;當別人心機用盡漸入頹境時,我們恰好靈魂出竅,過目不忘、過目成誦,昏眼變明目,禿頭生毛,我就是一個例子。

年輕時期的傻子,多年後卻混成了老總,妥妥的成功人士。也許是因為小時候窮怕了,成功之後,他各方面都變得特別高調,要吃最好的飯店,出門必坐豪車,住的地方更得金碧輝煌。

他有多「晚熟」呢?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學會了裝傻;當大環境形勢發生變化時,他直接把名字改為蔣天下;當莫言獲獎回歸後,他大肆售賣對方的盜版書,各種攀附,利用名人效應賺錢。

他曾對莫言說:「我們晚熟的人,要用一年的時間幹出那些早熟者十年的業績。」但真的是這樣嗎?對此,書裡是這樣寫的:「他可不晚熟,他大概已經熟過好幾茬了。」

那什麼才是真正的晚熟呢?就如莫言所說,生有些人早熟,成功的比較早;而有些人就是晚熟的人,他們到了三十歲以後,才慢慢搞懂人生的軌跡,才能看清自己要走的路。

在如今這個社會,除了有家底的,起點就是別人終點的人,我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到了30歲以後才能看清自己要走的路。所以,如果你30多歲還未有所成就時,不要慌,只要你堅持自己的信念,永不放棄,終有成功的那一天。俗話說得好,晚熟要麼是厚積薄發,大器晚成,要麼是真的成長晚熟,無論是哪種,它都不可怕。像華為的任正非,聯想的柳傳志,歷史名人姜子牙、演員張譯等何嘗不是晚熟的人呢?

網上有這樣一段話: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有人22歲就畢業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有人25歲就當上CEO,卻在50歲去世。也有人遲到50歲才當上CEO,然後活到90歲。

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步伐、節奏,不用著急,慢慢來。馬上就到年底了,如果你覺得自己這一年混得不怎樣,尤其是跟同齡人相比,更是羞愧不已。別人這一年要麼是賺得盆滿缽滿,要麼是學業有成,要麼是事業更進了一步,解決了婚姻大事等等,再看看自己,只有一地的雞毛,年初的計劃一個都沒完成。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不妨看看這本《晚熟的人》,也許你能從中找到答案,幫你建立起信心,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爭取早日達到你想要的目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噢。

相關焦點

  • 《晚熟的人》: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並成為更好的自己
    ——莫言《晚熟的人》吸引我注意有兩點,一是這部作品是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十年後首部作品,想看看莫言的新作品;二是書籍的標題,「晚熟的人」帶著希望和寄託,想看看「晚熟的人」是一群什麼樣的人。首先,在看這部新作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作者。
  • 烏賊攜玄幻新作歸來,十天欲將萬族之劫擠下神壇,評分10.0!
    烏賊攜玄幻新作歸來,十天欲將萬族之劫擠下神壇,評分10.0!1.《長夜餘火》愛潛水的烏賊烏賊連載新作,開書僅十餘天數據就超越了同網站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小說,10萬字不到便狂攬九十多萬粉絲,其餘各項數據也都是頂尖存在,可想而知,在長夜餘火上架後會有多火爆,將萬族之劫擠下神壇也是指日可待的。最後,烏賊出品,必屬經典!
  • 莫言新作談對對聯 已為二月河絕對出了三副下聯
    《人民文學》2019年第3期目錄顯示,莫言又發表了新作——散文《對對聯》。獲諾獎之後,莫言曾在《人民文學》上發表詩歌、劇本等體裁的作品。從《人民文學》公布文章的部分內容看,文章寫了莫言自己對對聯的幾個故事。
  • 傻狍子是什麼動物? 傻狍子真的很傻嗎?
    在我國東北地區有一種很常見的野生的動物,那就是人們口中的傻狍子,在人們心中,傻狍子似乎擁有著呆萌的外表和傻乎乎的性格,而事實上,傻狍子並不傻。 傻狍子的大名其實是東方狍,這裡的東方是與生活在烏拉爾山和高加   原標題:傻狍子是什麼動物? 傻狍子真的很傻嗎?
  • 獲「諾獎」後這些年,莫言都在做什麼?
    正如多年前獲得諾貝爾獎的文學家莫言,距離他上一部作品發表,距今已有十年。獲「諾獎」後這些年,莫言都在做什麼?十年蘊積,《晚熟的人》如同莫言的獲獎後記,莫言將自己寫進小說,用幽默的筆調,毫不避諱地向讀者敞開了獲諾獎後的生活裡外。全書一共十二個故事,故事中有喜有悲,有荒誕亦有現實。
  • 張小斐小品cue鹿晗竟稱老公 活在別人綜藝裡的傻狍子登上熱搜
    張小斐小品cue鹿晗竟稱老公 活在別人綜藝裡的傻狍子登上熱搜時間:2019-02-21 12:44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張小斐小品cue鹿晗竟稱老公 活在別人綜藝裡的傻狍子登上熱搜 2月19日,湖南衛視元宵晚會上張小斐在表演的小品中飾演一個追星媽媽,她在教兒子學英文,提到
  • 說別人傻的人,是真傻;說別人笨的人,是真笨!
    01說別人傻的人,是真傻;說別人笨的人,是真笨!把別人當傻子的人就已經快要摔跤了,當別人誇你的時候,一定要警覺了。輕易說別人傻,其實這種人,話說多了,自己就是最傻不啦嘰的一個人,人的智商從來都不是寫在臉上的,這世上,有一種叫大智若愚的人,還有一種叫裝傻充楞的人,他們活得比任何人都通透,心裡跟明鏡似的,但是他們就是不喜歡露出自己聰明的一面,寧願在別人認為的糊塗和傻中自由地活著,輕鬆自在,這是一種厲害的處事方法。
  • 愛潛水的烏賊攜新作歸來,二十萬字將詭秘之主擠下神壇,口碑炸裂
    愛潛水的烏賊攜新作歸來,二十萬字將詭秘之主擠下神壇,口碑炸裂  1.《長夜餘火》愛潛水的烏賊 「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的解讀都太過模糊,似乎在迎合不同的需求,讓不同的人都能從解讀裡找到鍥和自身的描述。」愛德華喝了口錫伯紅茶,低聲嘆息道,「比如,遇到很多波折,有太多的厄難,但最終會看見曙光,呵呵,誰也不知道曙光什麼時候會到來,比如,你這趟旅程不是太順利,但肯定能活著抵達,嘿,死人是不會來反駁我的。」  3.《一世之尊》愛潛水的烏賊
  • 獨家剖析莫言獲獎原因
    十年後,2012年10月11日傍晚,消息傳來:中國山東作家莫言榮獲新一屆諾貝爾文學獎。世界文學和輿論界從此開始了「莫言時間」。為什麼是莫言?近30年的寫作裡,這個土地之子如何使神秘的高密東北鄉成為世界性的中心舞臺?他的作品,又如何痛哭著歡笑著解釋苦難?從1985年《透明的紅蘿蔔》到2009年《蛙》,為自己取名「莫言」的管謨業筆下卻是寫不盡的千言萬語。
  • 傻狍子是啥動物,它真的Sa嗎?
    在我國東北地區有一種很常見的野生的動物,那就是人們口中的傻狍子,在人們心中,傻狍子似乎擁有著呆萌的外表和傻乎乎的性格,而事實上,傻狍子並不傻
  • 楊振寧,莫言和屠呦呦,3個曾經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現狀如何?
    楊武之的長子楊振寧從小天資聰慧,聰明伶俐,在母親的嚴格要求下,年僅4歲就能認識3000多個漢字。1927年,年僅5歲的楊振寧就可以背下《龍文鞭影》,而這篇文章已經達到初中水平。讀中學的時候,通過暑假時間,楊振寧就能將《孟子》從頭到尾背誦下來。
  • 楊振寧,莫言和屠呦呦,3個曾經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現狀如何?
    然後在斯德哥爾摩,你會呆上一周,出入都會有專門的車和司機接送,頒獎由瑞典國王親自授予獎牌和證書。莫言本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省濰坊市,父親管貽範,曾擔任大隊會計,後來因為「文革」原因導致輟學,曾經在農村勞作長達10年,主要從事種高粱,種棉花,放牛等工作。
  • 重生算什麼/世事往往如此,覺得自己智珠在握的,其實只是別人沒揭穿.把別人當做傻子,往往自己是最傻的.
    2014年8月3日在晉江文學網開寫,講的是主角陳禾在修仙路上的各種奇聞趣事(奇葩遭遇),與小攻師兄相親相愛的故事。主角陳禾的人生裡時常出現一些瘋子,他們對陳禾懷有很深的成見,會作出一些奇怪的事。天道不公,瞻前顧後,到頭來就能稱心如意了嗎?不痛痛快快的活這一世,給天道添添堵,我生何益?
  • 俠情不滅重又燃魂,管平潮新作《燃魂傳》出版面世
    2018年7月20日晚,著名作家管平潮(《仙劍奇俠傳》、《血歌行》作者)攜出版新作《燃魂傳》歸來,在深圳書展與讀者見面。《燃魂傳》這部帶有深刻管平潮烙印的東方玄幻IP,一經面世,即受業界追捧。國內最大數字閱讀平臺之一的咪咕閱讀,攜手廣東出版老字號花城出版社以及萬達影業,同步線上線下發布。
  •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首部小說集《晚熟的人》,讀後感受頗深
    距離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已經過去8年時間了,那時候我還在上學,幾乎把能找到的莫言所有作品都讀了一遍。到現在還有印象的只剩下一些小說的題目和《紅高粱家族》的大致情節,在所有被時間衝淡的記憶中還留下了高密東北鄉這個地名。
  • 莫言獲獎演說或談故鄉農民 回國後到北師大任教
    本周將踏上諾貝爾文學獎領獎之旅的莫言,有太多的「將來時」待解。最眼前的事情是,他的獲獎演說將講什麼?而從長遠來看,莫言在領著750萬人民幣獎金,帶著輝煌榮耀歸來之後,他是像海明威那樣長久地發揮影響力,還是像大多數獲獎者那樣逐漸被人淡忘?  獲獎演說會講什麼?
  • 莫言領諾獎後,卻被楊振寧調侃出身問題,莫言:以中國農民自豪
    ,這些都成為他日後講故事的講述來源。透明的紅蘿蔔》讓他一炮而紅後,莫言相繼創作了《紅高粱》《食草家族》《酒國》《豐乳肥臀》《紅樹林》《檀香刑》《生死疲勞》《蛙》等,今年莫言的新作品《晚熟的人》正式發售。
  • 《美麗人生》羅伯託·貝尼尼攜新作亮相柏林電影節
    《美麗人生》羅伯託·貝尼尼攜新作亮相柏林電影節 時間:2020.02.2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