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首部小說集《晚熟的人》,讀後感受頗深

2020-12-05 書山有路SHYL

距離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已經過去8年時間了,那時候我還在上學,幾乎把能找到的莫言所有作品都讀了一遍。

到現在還有印象的只剩下一些小說的題目和《紅高粱家族》的大致情節,在所有被時間衝淡的記憶中還留下了高密東北鄉這個地名。

2020年8月,莫言出版了獲獎後的首部小說集,我用一周的時間看完了。

再次感嘆,讀書真的是一種人生捷徑。一個偉大的作家,苦苦醞釀了好幾年的思想結晶,我們靠幾段碎片時間就讀完了。如果願意,我們可以用幾個月的時間讀完某個作家一生的作品。榨乾了這麼多偉人的思想精華,再加上自己的思考,想不優秀都難,所以說,「吸星大法」是真的存在的。

說回《晚熟的人》,全書由12篇短篇小說構成,前八篇寫於2011年到2017年,最後四篇是2020年寫的。

十二個故事雖然都是獨立的,但是基本都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題:獲獎後的莫言回鄉,見證了高密東北鄉各色人物的變化並發出深沉的感慨。書裡的故事在現實和虛構之間穿插,莫言是故事的見證者和講述者,在似真似幻、如夢如戲的氛圍裡,緩緩講述身邊可悲可嘆、荒誕又真實的故事。

第一篇:《左鐮》

左鐮是左撇子用的鐮刀,作為北方農村最常用的一種農具,鐮刀出現在書中好幾個故事中。故事的開頭是有人委託鐵匠打造一把左鐮,使用左鐮的人並不是左撇子,只是右手被父親砍掉了。因為兒童間的惡作劇,因為有人不敢承擔責任,也因為嚴厲的教子方式,但是更重要的是當時處在階級鬥爭時期。在特殊年代,面對生活的苦難,只能選擇堅強或者放棄。挺過來了,就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第二篇《晚熟的人》

這一篇的諷刺意味比較強。晚熟的人指的是質樸、老實、思想成熟晚的人。莫言的獲獎,讓自己的家鄉變成了旅遊景點。看到新建的景點,看到盲目的遊客、看到自己的盜版書,也看到了已成為大老闆的髮小。回想到貧窮但純真的青年時代,再對比充滿商業包裝和利益鏈條的現在,不由得感覺這個晚熟的人有點熟透了。書中大部分篇幅在回顧過去,在地裡幹了一天活,為了不錯過電影開頭,餓著肚子跑十幾裡路去蹭知青的電影,和知青發生衝突打架。那時候的人都是真實的,現在都帶上了油膩的面具。

第三篇《鬥士》

鬥士是一個釘子戶,或者說是一灘爛泥。一個從階級鬥爭時代走過來的人,用死纏爛打和睚眥必報的精神和身邊的一切做鬥爭。到最後,人人敬而遠之,這就是勝利了嗎?當一個人把自己的弱勢變成了作惡的資本,那就是「光腳不怕穿鞋的」。一個人放棄了尊嚴,也就真的沒有了對手。鬥爭了一輩子,最終也只能成為一個「孤獨的勝利者」,一個「兇殘的弱者」,一個享受「五保戶」待遇的保護對象。

第四篇《賊指化》

故事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船上。一群文人參加筆會,除了酸就是文人相輕,一個個裝模作樣、勾心鬥角、輕浮輕佻,被莫言不動聲色地描寫出來。每個人都有兩面性,人前一面人後一面。越是在人前努力營造一種什麼樣的形象,人後可能就是這個形象的反面。整天嬉皮笑臉的人沒準最深情,整天道貌岸然的人沒準最不堪。這篇更像一個偵探小說,聚會的時候被錢包偷了,賊到底是誰?從不同人的角度看到的信息是不一樣的。

第五篇《等待摩西》

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這一篇跟宗教有關。看到名字的第一眼,想到的是貝克特的《等待戈多》,看到裡面主人公多次改名字,又想到了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這也是一個人和命運抗爭的故事,主人公因為爺爺是基督徒當兵被拒,曾怨恨命運和爺爺,後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發家致富,一時風光無兩。卻在人生達到頂峰時突然消失35年,最終又神秘回歸家鄉。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人性展現出來。

第六篇《詩人金希普》和第七篇《表弟寧賽葉》

這兩篇故事有連續性,主題也差不多,可以看作一篇故事的上下兩部。普希金葉賽寧都是俄國詩人,故事中的兩個人敢把名人的名字反過來作為自己的名字,儼然是兩個欺世盜名的偽文人。曾經聽說過一句話:這個世界對稍微有一點才華的人是最殘酷的。因為有一點才華,就不甘於平庸,可是自己的這一點才華又不足以支撐自己的野心。結果兩頭都荒廢了,只能痛苦地過完一生。故事中的兩個人又不完全一樣,金希普靠自己的小聰明招搖撞騙,寧賽葉對自己的懷才不遇憤憤不平。

第八篇《地主的眼神》

還是關於階級鬥爭,地主在人民的監督下勞動改造。老地主作為一個階級的代表,在外形上是被打倒了,內心真的會被改造嗎?眼神能反映內心真實的想法嗎?是老地主用惡毒的眼神看著我們。還是我們用有色眼鏡看著被改造的老地主?我們真的明白輿論的力量嗎?一篇經過指導的小學生作文可以給一個人的一生帶來多大的影響?這應該是帶給人們思考最多的一篇故事了。

第九篇《澡堂與紅床》

這是2020年的新作。成名後的莫言很忙,忙碌的莫言很疲憊,疲憊的莫言被朋友安排去洗澡按摩。在澡堂偶遇老工友,泡在池子裡的一群人在聊天中展現了世事變遷。國營工廠可以成為澡堂子,看來一切都要給資本讓路。原來的廠長變成了澡堂的終身VIP,廠長說沒拿好處,工人即使不信又能怎麼樣?洗完澡去按摩,按摩分兩種,一種是正規的。好像所有地方都差不多。

第十篇《天下太平》

個人很喜歡的一篇,感覺整個故事籠罩在一片神秘的氛圍中,開頭的幾個時空轉換帶來了恍惚的感覺。太平指的是太平村,村長是個傳奇人物,傳奇人物一般都不是善類。在一片大霧中,村子裡來了兩個打魚人,這一切都被一個孩子看到了。打魚人不僅捉到了魚,還有鱉。既然說了鱉會咬人,就肯定會有人被咬。警察來了,更多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關於環境汙染,關於土地承包,關於警察執法。

第十一篇《火把與口哨》

這是一個悲慘的故事。先說口哨吧,一個有高超吹口哨技術的年輕人去接親,因為吹口哨結識了3個好兄弟,他們的友情像太陽一樣耀眼。可是太陽下也有陰影,看似陽光的人也有不堪的過去。其實人類的文明就是努力克服人性的過程。在從獸向人進化的過程中,克制的獸性多一些,就會更像人一些。火把是對付狼用的。狼有飢餓的幼崽,把豬羊吃完了就要吃人。狼是兇狠地,為孩子報仇的母親是不要命的。

第十二篇《紅唇綠嘴》

紅唇和綠嘴是兩個公眾號,公眾號的主人是一個網絡大V。自媒體濫用網絡影響力只是故事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講這個大V的成長曆程。在文革時期,一個好的出身意味著一切,世界都是他們的,迫害死幾個人根本算不了什麼。但是他們也是脆弱的,從不可一世到黯然退場也只需要一封舉報信。人的一生中能決定命運的時刻也就那麼幾個關鍵點,可能錯過了一步就再也來不及了。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裡也存在著各種詭計和陰謀,兵法從來不只是用在戰場上。

說明:

這應該是全網第一篇對《晚熟的人》進行逐篇討論的文章,為了不劇透,沒有過多討論故事的情節。文章觀點只是我在閱讀過程中的個人感受,難免有偏頗,如果你對《晚熟的人》也感興趣,可以在自己閱讀原文後跟我交流討論。

相關焦點

  • 莫言拿下諾貝爾文學獎後,為何沒成為公眾偶像,卻反被很多人罵?
    但當代文壇還是有一件令國人振奮的事情,2012年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得此獎項的人。 再者,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後的莫言勢必在國際上也颳起一股熱潮,莫言的作品就作為能代表中國的文學作品出現在世界讀者的面前。
  •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不單是靠《蛙》,也不是《紅高粱》,而是這些
    2012年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中國籍作家第一個,也是中國本土第一個獲獎者,直到三年後屠呦呦再度斬獲。中國文明和傳統文化及中醫等再度顯耀世界,作為第一個,莫言獲獎是其綜合實力的表現,也是巨大創作力的印證。第一個,具有劃時代,破天荒的意義。
  • 繼莫言後,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出現,卻一點都不出名
    諾貝爾文學獎是一個充滿歧義的文學獎項,國外人趨之若鶩,而我們自己也很想榮獲,但卻表現出嗤之以鼻的態度。這事從莫言獲獎最能看得出來,莫言獲得諾獎後,國人先是大喜過望,然後迅速陷入種種苛責。莫言本人也跟著大眾讀者經歷了一把過山車。
  •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將成為我國文學的新代表,網友:魯迅呢
    所以在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領獎臺上,莫言顫顫巍巍地講出了隱在心中的故事。 他的母親如何的不被重視,含辛茹苦仍成為苦命人,被舊社會的人欺凌見怪不怪,同時也講了人生起落和種種命運的寓言。真故事打動萬千佛。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們對他做出了如此評價,也是他的頒獎詞;莫言是一個詩人,他撕破程式化的宣傳畫,從云云大眾中走出來。
  • 繼莫言後,最有希望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出現,卻並不出名
    諾貝爾文學獎是一個充滿歧義的文學獎項,國外人趨之若鶩,而我們自己也很想榮獲,但卻表現出嗤之以鼻的態度。這事從莫言獲獎最能看得出來,莫言獲得諾獎後,國人先是大喜過望,然後迅速陷入種種苛責。莫言本人也跟著大眾讀者經歷了一把過山車。首先諾獎是世界性榮耀,是全球文化人翹首以待的文學殿堂,這個自不必說。
  • 《晚熟的人》: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並成為更好的自己
    ——莫言《晚熟的人》吸引我注意有兩點,一是這部作品是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十年後首部作品,想看看莫言的新作品;二是書籍的標題,「晚熟的人」帶著希望和寄託,想看看「晚熟的人」是一群什麼樣的人。首先,在看這部新作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作者。
  • 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去世,生前評價批評者不懂莫言
    馬悅然對漢語學習有著很高的天分,他跟隨漢學家高本漢學習兩年中文後,便能夠閱讀《左傳》《莊子》《詩經》。在很長時間內,馬悅然是諾貝爾文學獎評委中唯一一位懂得並且精通中文的評委。馬悅然1924年6月6日-2019年10月17日馬悅然與中國的緣分頗深。
  • 「非好即壞」,2012年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大家對其看法如此極端
    九十年代因為他那部爭議頗大的《豐乳肥臀》,莫言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詬病,多少人都會解氣般地羞辱他一番,大致來說,是因為大家認為莫言寫出了羞辱母親,曲解歷史的文學「敗筆」。 在劉白羽等老牌作家的批評聲中,莫言「壞」作家的聲譽就被坐實了。可是當代文學不僅莫言一個人被質疑,整體都受到了尷尬的評價。有人說當代「無文學」,當代文學依然成了「碎片化」。
  • 莫言奪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成中國第一人
    北京時間10月11日晚上7點,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作家莫言。莫言因此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大陸本土作家。至此,自8月國外博彩公司公布賠率以來,種種對於諾貝爾文學獎猜測的爭鳴也終於偃旗息鼓。
  • 莫言,首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為何課本卻不收錄他的文章
    他作為中國第一位,亞洲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用他獨特的寫作角度和文筆獲得了國際認可。莫言的很多作品都銷量不錯,再加上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的人文筆不用說,但為什麼卻沒有教材再收錄莫言的其他經典作品呢? 其實自從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很多消息稱教育部可能會把他的作品收錄到中小學語文課本中,但卻一直沒有動靜。
  • 為何獲得諾貝爾獎的莫言,沒有成為全民偶像,而是不被認可?
    文學圈自古都有「文人相輕」,莫言的批判也是從文人圈子裡面開始的,一開始從文學愛好者古川、北風等開始,共同公開發表了《中國民間人士反對莫言被授予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的公開信》,要求諾貝爾文學獎取消莫言領獎資格,就此掀起了一場文學界對莫言的大批判。
  •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文作家不是莫言?自稱世界公民!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文作家不是莫言?而他卻自稱世界公民,他就是高行健!高行健祖籍江蘇泰州,1940年生於江西贛州。1962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在中國國際書店從事翻譯工作。1969年與相識12年的女友結婚。
  • 莫言:中國首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因描寫過於直白露骨課本不收
    莫言:中國首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因描寫過於直白露骨課本不收說起莫言,那真是中國人的驕傲。他作為中國第一位,亞洲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用他獨特的寫作角度和文筆獲得了國際認可。但從2012年到2020年,除了在獲得諾獎之前收錄的《賣白菜》之外,再無作品入選課本。莫言的很多作品都銷量不錯,再加上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的人文筆不用說,但為什麼卻沒有教材再收錄莫言的其他經典作品呢?
  • 楊振寧,莫言和屠呦呦,3個曾經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現狀如何?
    能夠獲得諾貝爾獎,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生夢寐以求的事情,,楊振寧除了獲得諾貝爾獎之外,還獲得具有劃時代意義的3個獎項。長年的農村勞作,使得莫言的文學作品富有鄉土氣息,他的作品大多具有批判性,帶領大家探尋生命的真諦。2011年,莫言憑藉《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2年,莫言的《蛙》又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中國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 文學盛宴|諾貝爾文學獎歷年獲獎名單1901-1922,回顧莫言
    西班牙《不吉利的姑娘》由於他以適當方式,延續了戲劇之燦爛傳統覺界文化(圖片來源網絡)同時,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中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莫言以及作品2、《豐乳肥臀》:莫言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小說熱情謳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創造者——母親的偉大、樸素與無私,生命的沿襲的無與倫比的重要意義。1997年《豐乳肥臀》奪得中國「大家文學獎」。3、《蛙》:這部小說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真實地反映了計劃生育國策當年在高密東北鄉的艱難推行過程。
  • 楊振寧,莫言和屠呦呦,3個曾經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現狀如何?
    ·根策爾和安德烈婭·蓋茲他們因為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2011年,莫言憑藉《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2年,莫言的《蛙》又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中國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這個曾經連中學都沒有讀完的作家,如今卻站在了學術界最高的頒獎舞臺,一時間使得莫言的名字名聲大振,一夜成名。
  • 莫言:諾貝爾文學獎中國第一人,為啥還被人辱罵貶低
    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為啥還有那麼多人去貶他酸他,這是為何? 我曾經問過在農村生活的奶奶,莫言書裡所說的一切到底是不是真的,是的!對於我們出生在地地道道文化和經濟都貧瘠得如同死水的農村人來說就是現實。
  • 莫言獲「諾獎」因作品迎合西方?獲獎8年來,他這樣回應外界!
    在國內我們熟知的有茅盾文學獎,在世界級別有諾貝爾文學獎這兩個獎項對於作家來說可能是至高的榮譽。作家莫言是第1個獲得,當然獲獎之後,莫言也受到了很多外界的質疑。論秦莫言的文學功底,毫不誇張的說,他是當代小說家中最有魅力的說故事的人之一,宏大的敘事,現如今已經不多見30多年的寫字生涯,近40部作品,讓我們也看到了中國鄉村史的發展。
  • 莫言之前獲得過世界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中國作家們
    諾貝爾文學獎獎章 諾貝爾文學獎可以說是世界文學領域的最高獎項了,我們都知道莫言在2012年獲得了世界諾貝爾文學獎,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莫言之前,在中國有很多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作家,有的人可能知道一兩個,但是知道的也不全面,今天我特意整理出來和大家一起欣賞這些作家。
  •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後,這3個作家給出了不同的評價,你更認可誰
    劉震雲說,莫言獲獎後很多人問我感受,這就像我哥娶了嫂子,洞房花燭夜,別人問我感覺怎麼樣?莫言獲獎,這本來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然而卻引來了很多不同的聲音,而且這些回答都有點叫人捉摸不透。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的拐點,不僅代表著中國文學事業的豐收,也代表作家莫言的文學事業迎來高峰。在讀者歡呼之時,一些同行作家也紛紛給予了肯定,不過也有作家並沒有實心實意地表示祝賀,反而說了一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