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科技人物顏寧:從清華跳槽去普林斯頓真相

2020-11-25 閩南網

立志當記者的科學家

  「我從沒有想過科學界有沒有圈子這個問題,如果真有,我也不混圈子。我很宅,時間都花在了實驗室,業餘時間就宅在家裡上上網,追追劇,看看書。其實我是個網癮少女。」顏寧這樣描述自己。

  2010年11月,新浪微博剛開通,很多人還不知道其為何物的時候,顏寧就發了第一條微博。至今她已經發了3000多條微博——考慮到與此同時她在科研上的高產,這個數字還是很可觀的。對此,顏寧解釋說,她把發微博當作寫論文時的調劑,「有時腦袋卡殼了,就打開微博,寫140字發出去,再回到論文上,思路就已豁然開朗。」

  「施一公和我對顏寧早年的印象都是憨厚。她擔任系學生會主席期間,默默地為系裡做了很多事。另外,她一直比較 文藝 ,喜歡看小說、看電影,還擔任系刊的主編,我那時從來沒有想過她後來會從事科研這條路。」清華生科院院長、顏寧的「損友」兼大學時代的輔導員王宏偉回憶說。

  據顏寧的大學同學兼閨蜜、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李一諾在《我和顏寧這些年》一文中的敘述,顏寧從小學就開始看武俠小說,追明星八卦,大學時選修了電影課,到處看電影。大二時,被李一諾認為「不靠譜」的顏寧,忽然要去競選系學生會主席,沒想竟一舉戰勝了外班的一位競爭對手,成功當選。王宏偉對此也有些詫異,「我當時跟她說,但凡某某某用一點點心思也輪不到你呀!這句話被她一直記著,說我胳膊肘往外拐,還被寫進了回憶文章裡。」他笑著說。

  顏寧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兒,在大學畢業申請美國學校時再次發揮作用。當時,施一公是普林斯頓分子生物學系的助理教授,負責面試亞洲學生。顏寧因病錯過了施一公回清華的講座,便給他寫了一封英文自薦信。在列舉了自己的種種成績後,信是這麼結尾的:「我覺得自己在各方面能力都很出色,我希望把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但申請出國太浪費時間和金錢了,如果普林斯頓大學錄取我,我就不用再花精力申請別的學校……」這封信給施一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從普林斯頓打電話面試了顏寧。大四寒假時,顏寧獲得了普林斯頓的錄取通知書。

  小時候,父母對顏寧從沒有提過什麼要求,只希望她和妹妹兩人健健康康、開心地長大。「因為小時候我眼睛不好,父母不許我多看書,為此我還很不高興。」顏寧的性格或許與成長經歷有關:她從小在一個寬鬆有愛的家庭氛圍裡長大,人生的路一直走得很順。

  儘管父母並沒有提出什麼期待,但顏寧對自己有要求:不和別人比,但要做到自己的最好。大學第一個學期,她的微積分考了67分,差點全班墊底。這對於之前一直是全年級第一的顏寧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不過她表示,整個大學期間也就只考過一次這麼爛的成績。「我的大學成績排全班第四名,已經不是學霸了。在我的概念裡,只有第一名才是學霸。」

  做一名「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的記者,是顏寧曾經的理想。因此,在高中分班時顏寧選擇了文科。但在當時「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風氣下,年級第一的她,被班主任老師強行拉回了理科班。報考清華生物系也是父母的主意。顏寧更加嚮往自由開放的北大,但是父母親對清華更加青睞。「上了大學以後才發現,我來清華是來對了!」

  「清華厚道、大氣、穩重,普林斯頓優雅、淡定、高貴,這是我一生中最愛的兩個地方。」在2014年清華大學畢業典禮上,顏寧這樣表示。她對清華園充滿感情。她很少跑步,但喜歡走路,平時做實驗、寫論文累了,就在校園裡走走。因此,她清楚地知道清華園哪一處幾近廢棄的老房子背後有幾株臘梅,哪一處園子在什麼季節最漂亮。

保有質疑

  2016年5月,某科學微信公號報導了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在基因編輯領域的最新研究,引發國內多家主流媒體相繼報導,包括一些院士在內的國內生物學家也對韓春雨的工作做了高度評價。

  顏寧對此一直很冷靜,當發現事態趨於狂熱時,她在當年5月19日發了這樣一段微博:「1.我很佩服韓老師,在支持條件這麼差的情況下堅持科研,真心佩服;2.希望藉此能夠關注對於本土培養的青年科學家的支持問題;3.這個研究如果所有數據solid(可靠),前景巨大,好極了;4.這項研究不屬於創新型研究,是跟風型的,沒必要神話,原創在2014年。」

  兩個月後,國內外同行陸續發現無法複製韓春雨的研究結果,韓本人後來也撤回了發表在《自然》子刊上的文章。談及對韓春雨事件的反思,顏寧說,「這是缺乏質疑精神的表現。Be critical,是我們在科研中必備的素質。」在普林斯頓,顏寧接受的科研訓練便是,課下讀十幾篇論文,在上課時,老師會隨意叫一名學生站起來,指出這篇論文的缺陷與不足。「我們看的都是生物學領域歷史上已經發表的重要論文,很多都是經典文獻,但老師依然要求我們從中找出問題。這種訓練是我過去從來沒有過的,它教會我學會質疑。科學沒有挑戰權威的質疑精神,就不可能有創新。」

  在這種氛圍下,與導師施一公爭論學術問題,是顏寧在美國讀博期間的常態。「由於我思慮不周或欠缺相關背景知識,爭論的結果一般還是一公正確的時候多。但我想強調的是,即使你還只是一名小小的學生,也不能盲目地崇拜權威。」

  顏寧將她在普林斯頓受到的訓練帶回了清華。在她的課堂上,學生不能只舒舒服服地聽著老師講課、埋頭做筆記,而是要經常發言,接受顏寧的提問或者陳述自己的主張。

  身為一名體驗過國外一流科研體系的海歸,顏寧對於國內科學界也有自己的觀察與思考。比如一個很奇怪的事情便是,身為女科學家,性別並未讓顏寧在實際中感覺受到歧視,反倒是年齡,一再將她擋在了門外。「他們總是說,你還小,等下次吧。有的人今年再不評上,到明年就超過項目規定的年齡限制了,先把機會讓給他們。」對此,顏寧很無語。她說,國家針對青年科研人員,專門設置了一些資助計劃,本意是為了鼓勵年輕人,但實際上,這一年齡限制反倒成了卡人的門檻。招人、項目評獎的時候,本應該只看能力,而不是生理年齡。在美國,考察學術成就看的是從博士畢業到真正成為一名PI(獨立研究員)花了多少年,這樣就更加合理。此外,她也在力所能及的時候,為改善國內的科研環境做一些事。在去國赴美之時,她並不想多談這些,但她打算將來有機會把這些想法寫出來。

  在成長為一名優秀科學家的同時,顏寧也開始關心公共事務。一開始,有人喊顏寧「女科學家」,她只是下意識地反感,喊多了她就開始思考,為何人們在提起科學家時總要強調女性這一性別?慢慢地她發現,身邊有很多優秀的女博士在完成學業後都沒有繼續從事科研。她覺得需要為改變這一局面做點什麼,開始在各種場合鼓勵女性從事科研。

  一次,在學院面試博士生時,一名男同事問一名應試的女生,「你現在到了一定年齡,將來怎樣平衡家庭和科研?」顏寧立即插話:「你可以不回答這個問題。這是一個有性別歧視的問題。你們為何從來不問男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顏寧一直單身,但對於此類話題,她一概不予回應。在社交網絡上保持高調的同時,顏寧也嚴密地守護著自己的個人世界。一次,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學術報告會上,一位男生站起來提問,「顏老師,請問您每天的作息時間是怎樣的?」顏寧當即回答:「關你毛事。」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問顏寧,「你覺得自己跟大眾印象裡的主流科學家有什麼不同?」她又冒出一句神回答:「我不就是主流科學家嗎?」

原標題: 顏寧為何從清華跳槽去普林斯頓?她終於說出原因

責任編輯:曹瑞

相關焦點

  • 為何從清華跳槽去普林斯頓大學 顏寧終於說出原因
    顏寧。攝影/張沫顏寧為何從清華跳槽去普林斯頓大學,她終於說出原因了......  影響中國 2017 年度科技人物 顏寧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拜耳講席教授、結構生物學家。2017年,她因受聘於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擔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而在國內引起強烈關注。
  • 清華回應39歲顏寧出任普林斯頓終身講席教授:持開放態度
    2007年,年僅30歲的顏寧從普林斯頓大學學成而歸,回到自己本科時的母校清華大學任教,成為當時清華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清華厚道、大氣、穩重,普林斯頓優雅、淡定、高貴,這是我一生中最愛的兩個地方。」顏寧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表示。
  • 清華顏寧發微博求救 我去不去普林斯頓關基金委什麼事?
    近期,《清華才女顏寧教授為何負起出走普林斯頓》在微信圈和其他社交媒體上流傳。文章表示,顏寧是因為連續兩年拿不到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科研項目,負氣而去。未來網(www.K618.cn)北京5月9日電(記者賀卓輝)今日中午時分,清華大學教授顏寧@nyouyou在微博上發表「求救」:「萬能的微博,請問如何投拆這一類造謠公眾號文章?
  • 顏寧、李一諾這對清華姐妹花為何如此強大?
    可看到如今的顏寧與李一諾,你卻很難把她們和「偷看美女」的大學小姑娘聯繫在一起,因為她們都太耀眼,太「高大上」了,仿佛和凡人隔著天與地的距離,我們只好仰望——顏寧,清華畢業後赴普林斯頓讀博,師從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學成歸來受聘於母校,30歲即成清華最年輕的教授,而後又成為普林斯頓大學首位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
  • 顏寧入職清華年薪10萬住周轉房真相,並非賣慘,本人發聲闢謠
    近段時間,關於顏寧教授入職清華年薪10萬的消息引起了眾人的關注。不少人甚至猜忌難怪留不住人才,難怪顏寧會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當教授,原來問題出在這兒。那麼真相真的如此嗎?甚至表示清華的收入並不見得比普林斯頓差。她舉了一個跟她一起前往普林斯頓的博士後作為例子,雖然明面上普林斯頓的薪資高,但是扣除房租、保險以及日常消費後,實際到手收入還沒有之前在清華當博士後的收入高。
  • 清華顏寧留學之後回國,落選中科院又出國,入選美國科學院
    ,回到自己的母校清華。回國那年,顏寧才30歲,就因為在醫學界的成就被聘為清華大學的教授,也是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2017年12月,她榮獲「影響中國2017年度科技人物」。2017年,顏寧迎來了對自己而言最大的挑戰,她參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眾所周知,兩院院士是我國學術界給予科學家們的最高榮譽,挑戰難度極大,只有極少數的科學家可以入選。
  • 師徒兩人相繼落選院士,施一公辭去清華副校長,顏寧當選美國院士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赫赫業業地做事,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武漢疫情的出現,很多學術界大佬紛紛走紅網絡,其中饒毅校長、施一公校長是早就聞名於學術界的,而舒紅兵院士、王延軼所長和高福院士則是在這次事件中新走紅的學術大佬。
  • 高顏值科學家畢業於清華,跳槽去國外惹網友爭議,其中原因何在?
    在我國顏寧就是其中之一,她從小就是學霸級人物,成績優異。不僅如此,還有極高的自律性與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一路進階到清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在從清華大學本科畢業之後到了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學習分子生物學,她渴望在這方面獲得更高的成就。
  • 一個月前,棄清華遠赴美國的天才女教授顏寧,為美國「再立新功」
    那麼如果有個人才華超眾,為世界做出過貢獻,而她本人又是一位美貌佳人,這就更加鳳毛麟角了,比如我們今天關注的顏寧教授。 顏寧教授是生物領域的牛人,她就讀於世界名校,畢業後成了清華女教授。然而這麼一個生物領域的天才教授,後來卻放棄清華,選擇了遠赴美國,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
  • 13年前毅然回國的超級博士顏寧落選院士「負氣出走」?顏寧:扯淡
    此後的10年清華的研究室一直有個忙碌的身影,顏寧把自己的青春揮灑在了研究室,獻給了科學。每天最少14個小時泡在實驗室,到了攻克階段忙到凌晨5、6點也是常有的事。2014年顏寧帶著自己的團隊,攻克人類50年都未解決的難題「膜蛋白」,這也為了收穫了眾多榮譽,2016年她被《Nature》雜誌評為「中國科學之星」,2017年她被評為影響中國2017年度科技人物。
  • 清華學術女神—顏寧,10年的"清華情",猶換不來美國的一紙邀約?
    顏寧,曾任職於清華大學,是中國最優秀的科學家之一,也是清華最年輕的教授。顏寧,因為她的美貌與才華,被國人稱之為&34;。顏寧,女,1977年11月出生於山東章丘 ,結構生物學家 。2000年,顏寧從清華大學畢業,之後又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學習分子生物學,並於2004年獲得了博士學位,以及留校一年做研究。2007年她跟隨恩師--施一公毅然決然的回到了國內報效祖國。同年,她被聘任為清華大學的教授,她也是清華園最年輕的博導。先後發表無數論文,獲得眾多獎項。
  • 顏寧: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奉獻10年又返美,楊振寧這樣評價
    顏寧:我國的天才科學家,回國奉獻10年又返美,楊振寧這樣評價!「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從火藥發明到火箭升空,從鴻雁傳書到信息通訊,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可以說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史。上至國防建設,下到衣食住行,科技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而科技的創新突破則離不開科學家的努力研究。
  • 「清華學術女神」顏寧在線打假@顏寧!
    9月6日凌晨,清華教授顏寧在個人微博@nyouyou 中打假:微博帳號@顏寧 與我無關。 她表示,目前的微博帳號@顏寧 不是她開設運營的,但這個帳號卻有冒充「清華教授顏寧」來誤導網友的嫌疑。
  • 被傳「3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後離棄祖國」,顏寧:扯淡!
    【文/觀察者網 陸雨聆】自從5月13日連發兩篇Nature的那一刻起,「顏寧」這個名字又雙叒成為了自媒體的「香餑餑」。連日來,網上流傳著多則講述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早年經歷的故事,稱其身為「清華才女」,卻在連續3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最終離棄祖國,花落美國科學院」。
  • 清華教授顏寧緣何接受普林斯頓終身講席:怕故步自封而不自知
    清華教授顏寧緣何接受普林斯頓終身講席:怕故步自封而不自知 晉浩天/光明日報 2017-05-08 11:46
  • 清華最美女教授顏寧去美國之後說:並未達到預期
    很多人猜測顏寧2017年遠赴普林斯頓是因為她在國內沒能當上中科院院士。實情當然並非如此。顏寧兩個字就代表了一個傳奇。顏寧的顏值很高,可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的她卻還有著超高的智商,已經有了超高的智商還給了她專注力和求知慾。總之,大多數人聽了顏寧的成長經歷,只會有一個想法:老天也太偏心了吧!顏寧出生於1977年,兒時的她特別頑皮,爬樹、下河什麼都幹。
  • 顏寧回國10年重返美國,是負氣出走還是另有隱情?楊振寧這樣評價
    2000年從清華大學畢業後,開始赴美留學,僅用了4年時間就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了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繼續留在普林斯頓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她是著名生物學家施一公的女弟子。作為施一公得意的女弟子,2007年顏寧在博士後出站後,在施一公的建議下,她回到了清華大學任教。2008年,施一公辭去在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職務,全職回到了清華大學,擔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
  • 清華女教授再次取得突破,攻克困擾國際50年難題
    2017年,清華女教授顏寧出走美國,在當時引起不小的轟動,這位才華橫溢的美女科學家離開時曾說:換一種環境,希望能夠在科學上取得新突破。那麼這3年來,她突破了嗎?,本科畢業後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學習,師從著名生物學家施一公先生,獲得博士學位,後在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
  • 清華才女顏寧「棄國赴美」,在美國攻克人類50年難題
    不過我國現在的科技也已經非常的強大,並且人才在我國也是非常吃香的,獲得了更多的優待,這也吸引廣大留學生回國。在2017的時候,清華才女顏寧「棄國赴美」的消息傳出之後,瞬間引起了一陣轟動。,也得到了極大的認可,因此在2017年的時候,她獲得了中國影響力的年度科技人物獎。
  • 清華才女顏寧落選國內院士,去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原因主要有3點
    2017年,分子生物領域的科學家顏寧辭去清華教授一職去普林斯頓大學擔任終身教授,這個消息一出,全網瞬間沸騰了。這樣一位顏值與才華兼備的女科學家在清華任教10年,為什麼突然選擇出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