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江門病人生食螺肉治失眠 疑似感染管圓線蟲
疑似感染廣州管圓線蟲 廣州日報作者:羅愛萍 記者昨天從江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江門市一家醫院近日收治的一名病人因為生吃螺肉而出現了腦壓升高、深度昏迷等腦膜炎症狀,並且有生命危險,疾控中心的專家懷疑其感染了廣州管圓線蟲。 目前,專家已到現場採集了其曾經吃過的螺的活體,以作進一步檢驗。
-
小夥總愛喝生水 腦中長了管圓線蟲
經過多輪檢查,醫生發現小林的腦中竟然布滿了一種名為「廣州管圓線蟲」的寄生蟲。相關文獻顯示,目前全世界已報告廣州管圓線蟲病病例僅有 3000多例。當時,小林體溫高達39.7℃,胸部CT顯示雙肺感染,更奇怪的是小林出現下肢疼痛的情況,只要輕輕觸碰都會感覺到劇烈的疼痛。經過多輪檢查,醫生發現小林腦脊液的嗜酸粒細胞值偏高,而這很可能與寄生蟲有關。
-
颱風過後非洲大蝸牛橫行,疾控中心:不要吃更不要養,當心得病!
據了解,它和著名的福壽螺一樣,都是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 廣東省疾控中心曾接到一些散發病例報告,有聽信偏方可治療疑難雜症而生吃東風螺得病的病例。 廣東省疾控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鄧卓暉主任醫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介紹,廣州管圓線蟲進入人體後,能侵襲中樞神經系統,引起腦膜炎等疾病。
-
省衛生部門:螺肉不可生食
來源:蘭州晨報 作者: 2006-08-22 09:38 編輯:郭棟 省衛生監督部門就 北京福壽螺事件提醒廣大市民 ———螺肉須煮熟切不可生食 晨報訊(記者趙匯)日前,北京市發生了50人因生食福壽螺後患上腦膜炎的事件,給生食水產品敲響了警鐘。
-
生吞蛞蝓治喉嚨痛不可取 可能患廣州管圓線蟲病
當時就驚呆了,她說是民間土方,老一輩說吃了很有效。」昨天,寧波慈谿徐女士的這條微博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徐女士說,最近自己喉嚨底痒痒的,有時候還有些隱隱作痛,聲音也變得沙啞。媽媽從別人口中得知一個「土方」,說是把土話叫「涎涎螺」的蟲子泡在米湯裡,喝下去能治療喉嚨痛。「媽媽說讓我生吃,我當時就驚呆了。」徐女士說,看著一條暗褐色的蟲子在碗裡蠕動著,怎麼也下不了口。
-
喜歡吃螺的人注意了!害網友流產的福壽螺,最好別吃
雖然事件本身還有待核實,但福壽螺確實會傳播一種叫廣州管圓線蟲病的寄生蟲病。除了福壽螺,中國人餐桌上最常出現的螺類——中國圓田螺、褐雲瑪瑙螺等,都是廣州管圓線蟲的宿主。人吃了沒煮熟的感染螺,廣州管圓線蟲的幼蟲就會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早期症狀包括發熱、嘔吐、抽搐、頭痛等,較嚴重的症狀還有視神經受損、面神經受損等,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
第六節 糞類圓線蟲
第六節 糞類圓線蟲 糞類圓線蟲(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 Bavay,1876)為兼性寄生蟲,生活史較複雜,包括自生世代和寄生世代。主要寄生於人體小腸,引起糞類圓線蟲病(strongyloidiasis)。也可寄生於犬、貓等動物體內。
-
「福壽螺」又出事了 龍蝦田螺千萬不能這麼吃
似乎也並沒有:《成都商報》:多家網紅田螺餐館用福壽螺 食藥監局:法律不禁售但必須煮熟原來,因吃「福壽螺」而容易感染的「廣州管圓線蟲」,在高溫條件下是可以殺死的。也就是說,只要徹底做熟,福壽螺是可以吃的。
-
福壽螺:每個帶寄生蟲數千條,1年繁殖30萬(組圖)
如果生吃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極易引起食源性廣州管圓線蟲病,感染此病,線蟲幼蟲會入侵人腦,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嗜酸細胞增多性腦膜炎。廣東人嗜食魚生,「肝吸蟲病」防治任務是重中之重。因食物感染寄生蟲病,除了食福壽螺引起的「廣州管圓線蟲病」外還有很多,包括吃螃蟹、小龍蝦引起的「肺吸蟲病」,吃豬肉引起的「旋毛蟲病」「豬肉絛蟲病」和「囊蟲病」,吃青蛙、蛇引起的「曼氏迭宮絛蟲病」「裂頭蚴病」,吃海魚引起「異尖線蟲病」,以及吃植物食物荸薺引起的「薑片蟲病」等等。 方悅怡說,對付這些食物源性寄生蟲,只有一個字「熟」。
-
【緊急擴散】路邊看見蝸牛不要摸,內含寄生蟲!
注意了在路邊看見這種巨型蝸牛千萬不要亂碰!特別家裡有小孩的父母一定要注意!▼經過兩天的降雨這種巨型蝸牛大量冒了出來怒刷存在感! 實際上,「大蝸牛」不僅不能吃也不能夠亂碰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大蝸牛」體內很可能感染有寄生蟲小朋友和大蝸牛親密接觸極易被感染千萬要小心
-
破開黃魚肚子發現一線蟲在蠕動 這魚還能不能吃?
溫州網訊 農貿市場買的新鮮黃魚,破開肚子裡面居然有一條4釐米左右長的線蟲在蠕動,一名瑞安女子一邊端著手機拍攝,一邊不斷驚呼:「寄生蟲啊,這麼大條,這個魚肯定吃不得!」「這魚肚子裡的蟲比蛔蟲還大,會吃死人的……」而她一旁的母親則稍顯平淡地說:「市場上很多人在賣的,清洗一下,燒熟後就可以吃了。」指其不必大驚小怪。
-
別吃!別碰!這個大蝸牛壞得很,弄死它
這樣一個「能吃能生」的「大個子」,已然成為世界性的檢疫有害螺類。 這種行動緩慢的生物是如何傳入到我國的呢?據稱,該螺首次在廈門大學校園內被發現,認為是從新加坡運回的植物中夾帶著非洲大蝸牛的卵和幼螺而繁殖起來的。 目前,該螺已擴散至我國廣東、香港、雲南、廣西、湖南、福建及臺灣等地,並對當地的環境造成了較大的破壞。
-
江門一打工仔為治失眠生食螺肉 出現深度昏迷
新快報訊(耀文)據江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透露,江門市一家醫院近日收治的一名外來工病人因生吃螺肉而出現了腦壓升高、深度昏迷等腦膜炎症狀,並且有生命危險,疾控中心的專家懷疑其感染了廣州管圓線蟲。目前,專家已到現場採集了其曾經吃過的螺的活體,以作進一步檢驗。 據其親屬介紹,小文身體一向較好,近期由於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出現嚴重的失眠。
-
動物滅絕警鐘再度敲響
在著名環保組織「世界自然保護聯盟」9月公布的2007年瀕危物種「紅色名單」上,猿、珊瑚、禿鷹、海豚等常見的動物都存在滅絕危險,全球動物物種的滅絕警鐘再度敲響。為全球動物敲響警鐘的,是成立於1948年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這個著名的國際自然保護組織定期發布的瀕危物種「紅色名單」是最具權威性的物種評估文件。這份「紅色名單」顯示,目前全球有41415個物種面臨生存威脅。其中,有16306個物種有滅絕危險,比去年增加了188種。近500年來,全球已有785個已知物種滅絕,另有65個物種通過圈養或人工培育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