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農貿市場買的新鮮黃魚,破開肚子裡面居然有一條4釐米左右長的線蟲在蠕動,一名瑞安女子一邊端著手機拍攝,一邊不斷驚呼:「寄生蟲啊,這麼大條,這個魚肯定吃不得!」「這魚肚子裡的蟲比蛔蟲還大,會吃死人的……」而她一旁的母親則稍顯平淡地說:「市場上很多人在賣的,清洗一下,燒熟後就可以吃了。」指其不必大驚小怪。
近日這段視頻在微博朋友圈裡被熱傳。據提供視頻的黃女士介紹稱,網上熱傳的視頻是她朋友拍攝並上傳的。視頻中的黃魚是從普通農貿市場買來的,原本打算清除內臟後經過簡單蒸煮就直接食用的,但卻發現黃魚體內竟然有蠕動的蟲,這讓他們大呼吃驚,她朋友更是嚇出一身冷汗。
不少市民看過該段視頻後驚呼「有寄生蟲的魚吃不得」,但也有網友表示這種寄生蟲很常見,煮熟後吃對人體並無多大影響。
究竟有這種寄生蟲的魚能不能吃呢?
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的相關工作人員看過視頻後回應稱,黃魚體內的活蟲體小呈圓柱形,應該是一種具有寄生性的線蟲,在淡水、海水、陸地上隨處可見。但由於並未見到活蟲實體,他表示很難單憑視頻判斷活蟲是屬於哪個種類的線蟲。「深海野生魚或淡水養殖魚身上有寄生蟲都屬於正常現象,不能單獨因為魚體內存在寄生蟲就直接定性該魚類不健康或者不能食用。」工作人員分析稱,只要清除乾淨魚體內的內臟以及寄生蟲,再用高溫煮熟燒透後進食的話,一般不會對人體產生太大影響,但生吃帶有寄生蟲的魚肉或誤食沒有煮熟的魚肉後身體出現不適的市民,則需及時到醫院就醫。
-新聞連結
○小龍蝦:小龍蝦是肺吸蟲的中間宿主,用烤、炒或醃、醉等方法,都不能將肺吸蟲幼蟲殺死,必須100℃高溫蒸煮10分鐘以上才可。肺吸蟲進入人體後,能引起慢性肺部感染,還能在人體器官(如肝臟)內移行、寄居,給人體帶來傷害。
○生魚片:魚體內往往寄生了肝吸蟲等寄生蟲,食用生魚片、生蝦等很容易感染肝吸蟲,該寄生蟲進入人體後往往寄生在膽管內,會引起膽囊發炎和膽道堵塞,從而使肝細胞壞死,誘發肝硬化和肝膽癌。
○螺:管圓線蟲幼蟲長期在某些陸生或水生螺體內發育,長期食用帶管圓線蟲幼蟲的螺體,會使該幼蟲停留在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炎,我國就曾有過從肺血管或眼部檢出蟲體的病例。
○菱角:薑片蟲常寄生在菱角、荸薺、茭白等水生植物的表皮上。所謂薑片蟲病,是寄生於人體小腸內的寄生蟲病,其成蟲為人體寄生蟲最大的一種吸蟲。感染輕者無明顯症狀,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亂而出現全身乏力、腹痛和腹瀉。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