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敏發表建議:個人認為整個的規程的命名有兩個關鍵點:一個就是「病原微生物」,一個是「裝配式建築」。第一點就是病原微生物,它是特定的名稱或者有利於對整個規範更有集中性、後期使用的明確性,建議還是不要擴大它的範圍還是以病原微生物為好;第二個就是裝配式建築,個人更傾向於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應用裝配式建築技術規程, 更傾向於是有一個建築的概念,讀出來會更容易理解,讀得懂大家也看著會更為清晰。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設計處副處長鄧文敏
趙四清發表建議:裝配式實驗室應該把握這幾個原則:一個是兼顧性,第二個是耐用,再一個就是快捷性,還有一個所有接口的標準化。關於標準名稱,如果是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話,就涉及到生物安全概念的問題。這裡面可能要把「病原」兩個字去掉,會簡單很多;如果加上「病原」這兩個字,這個實驗室的構造要求就會很高。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主任趙四清
王榮發表建議:要跟住建部大的裝配式的概念相一致,它裡面的裝配式主要是包括幾大部部件,主體建築,鋼筋混凝土,然後維護結構就內牆裝飾牆維護結構。實驗室這一塊有兩個建議:第一個定義上,既然叫裝配式,要跟那些方艙就是鐵皮盒子的那種一個分開,那種車載的也不考慮,避免重複。第二個就是我們在標編制標準的時候就考慮新建的這種改造的,因為改造的需求量更大,生物安全實驗室就是幾百平米,他要單獨建肯定很少,大部分都是在現有建築裡面抽出來這一塊面積。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CNAS)
研究員王榮
周永運發表建議:裝配式主要是通過模塊化在現場搭配一種方式。一個標準必須有銜接性, 生物安全法的出臺之前都是叫生物安全實驗室,一說生物安全實驗室大家也比較局限,就是指的病原微生物的實驗室;現在生物安全法出臺以後又增加了植物生物安全實驗室,對生物安全的外延擴增了,加上「病原」微生物實驗室這樣界定更清晰。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CNAS)周永運
宋冬林發表建議:第一最主要的是框定使用範圍,太寬泛了以後我們就不能叫病原微生物實驗室了 ,提煉出來的一些標準要求就會很淡化,沒有聚焦,所以適用範圍以及它的功能目標定位很重要。第二跟我們現有的標準儘量不要重合太多,可能目標指向還是比如說靈活的,或者有臨時性的,或者是可以重新裝配的,根據需求在不同的地方來可以重複使用的,甚至像這樣一些定義凝聚了以後對它的維護結構和相應的一些要求就可能比較容易做到了。從這兩方面來入手,把目標功能定位明確。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宋冬林
王棟發表建議:標準的名字我比較傾向於加上「病原」兩個字,叫裝配式病原微生物建築技術規範。另外就是我們這個標準編制,它主要目的是傾向於將來給建築公司,還是說給建築企業、建設單位做一些指導性的意見,還是將來給我們使用做一些指導性意見?對於標題的影響還是應該挺大的,還是看我們的目的主要是要做哪個方面。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國家動物病防控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副主任、高級工程師王棟
李曉斌發表建議:我們對這個標準命名要按照生物安全法裡面的切入這個定義。我們如果單獨推出一個新名稱或者是新的說法,現在如果是裝配式的話,我覺得就和移動實驗室重複,這個實驗室其實就是模塊化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動物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副主任、高級工程師李曉斌
張宗興發表建議:對於標準命名要加個「建築」會比較好一點,如果變成移動實驗室的話,就是說我們的移動生物實驗室的一個標準,標準已經通過了,就沒必要。所以更突出裝配式,是固定來使用的這種模式。
國家生物防護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張宗興
何清發表建議:從臨床的角度, 病原就是一個比較致命的,把「病原」兩個去掉以後,微生物一些非致病性的微生物,它也可能是會在研究範疇之內,會更寬泛一些。另外建築規程和技術規程,技術規程涵蓋更廣泛一些。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何清
馮永文發表建議: 我覺得應該是「裝配式病原微生物安全實驗室構建與驗收標準草案」可能比較合適,這樣達到了推動這件事情做的過程的標準,以及做完了以後驗收的標準。第二個還要增加一個總則裡面特殊場景的應用,可移動實驗艙的應用,也就是固化的可移動的實驗艙並非要直接裝配、小型的實驗艙的應用也要在這裡面增加。
主任醫師,重症急救醫學部主任,急診科主任,ICU主任,急診ICU主任,醫學碩士,兼任深圳市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馮永文
李奇林發表建議:對於標準命名認為要把「病原」這兩個字去掉,叫「微生物實驗室建設技術標準」,不要規程,改成技術標準更合適。講到這個問題就是涉及到我們這一次抗擊新冠疫情,根據我們抗新冠方面希望特別要加上一個診室,有醫生他們的診室。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急診科)教授、主任李奇林
肖平發表建議:你的使用範圍在到底用於什麼場景?所以這一塊我就覺得這樣我們非常看重。第一個裝配式也好,模塊式也好,咱們我覺得應該聚焦於建設建築技術的一個規程。把它聚焦在裝配式的病原微生物的實驗室這個點上可能後面的東西就可以理的更清楚一點。
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北京大學臨床研究所(深圳)所長肖平
張芳婷發表建議:根據2016年就國家科技部第18號令,強調鼓勵企業進行非公益性的高等級實驗室的微生物實驗室的建設,所以我們裝備的實驗室是不是要緊扣國家的政策?第一我們這個題目上面「病原」兩個字我認為是應該加上的,能體現出你有等級的區分,不是只是面向普通的;第二驗收,也就是審核誰來驗收,哪個部門能夠牽頭,就像有些企業它會提到了我裝配式的實驗室,我要發往國外,許可證應該誰發,誰能確定我這個東西是安全性的,你的等級評估的機構是哪是哪個機構?這個需要確認。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醫學創新中心辦公室主任,公共實驗平臺負責人,汕頭大學生理學碩士生導師張芳婷
申華東發表建議:關於標準大綱我認為兩個都需要,無論用哪一個都需要再適當的補充和修正。它跟實驗室現在的做法和要求是不一樣的,生物實驗室和潔淨手術室他們兩個在內部結構上是有比較大的區別。
深圳市眾安康醫療工程有限公司總工、深圳市潔淨行業協會專家顧問申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