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T細胞會「衰老」 中國科學家揭示調節T細胞衰竭的關鍵激酶

2020-12-08 健康一線視頻網

內源性或轉移的細胞毒性T細胞是抗腫瘤免疫的基本介質,持續的抗原暴露會使T細胞逐漸變成衰竭狀態。了解如何防止T細胞衰竭,從而擴展其功能是目前免疫腫瘤學中最緊迫的問題之一。

造血祖細胞激酶1(HPK1)是一種免疫抑制調節激酶,也是一種T細胞受體(TCR)的負調節因子,會破壞TCR信號複合體的穩定性。先前的研究表明,HPK1激酶可以抑制多種細胞的免疫功能,而滅活其結構域足以引發抗腫瘤免疫反應效應。這表明,HPK1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腫瘤免疫治療的候選靶點。

2020年8月28日,清華大學廖學斌課題組與中山大學魏來課題組合作, 揭示了HPK1介導T細胞功能障礙,並且是T細胞免疫療法的藥物靶標。相關成果發表在《Cancer cell》上。

https://doi.org/10.1016/j.ccell.2020.08.001

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已經證實,在25種不同類型癌症的腫瘤浸潤性T細胞中,抑制性PDCD1(編碼PD-1)受體和MAP4K1(編碼HPK1)之間存在強烈的正相關關係。現通過進一步檢測MAP4K1與腫瘤浸潤性T細胞中的其他抑制性受體的相關性發現,不同癌症患者的MAP4K1與T細胞衰竭信號(CD3E、TIGIT、PDCD1、CTLA4、HAVCR2和LAG3)呈正相關,而檢測患者腫瘤標本中抑制受體和HPK1的蛋白表達時也發現衰竭T細胞中HPK1表達上調。這些結果證實了HPK1與腫瘤浸潤性T細胞耗竭呈正相關,提示HPK1可能是調節T細胞耗竭和抑制抗腫瘤免疫反應的關鍵激酶。

不同癌症患者的MAP4K1表達及與T細胞衰竭信號相關性

為了進一步驗證HPK1對T細胞的抗腫瘤活性或腫瘤細胞生長的影響,研究人員檢測了HPK1在腫瘤細胞中的表達,發現HPK1在腫瘤細胞中很少表達。研究人員採用B16OVA模型,發現與野生小鼠相比,MAP4K1細胞中OVA特異性CD8+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s)的數量增加,MAP4K1缺陷小鼠表現出脫顆粒標記物CD107a的表達增加,並在佛波醇PMA和離子黴素刺激下產生更多的顆粒酶B和幹擾素-g(IFN-g)。因此, MAP4K1缺失的CD8+TILs不僅能減少衰竭,而且具有較強的抗腫瘤活性。

之後研究人員進行相關機制研究,發現HPK1-Blimp1軸可驅動CD8+直到耗盡。研究人員先分析了腫瘤浸潤性T細胞的RNA序列數據,發現HPK1基因敲除引起共抑制受體(如PDCD1、HAVCR2、LAG-3和CTLA-4)和凋亡相關基因(如ANXA1、FAS、BCL2L2、CASP3、CASP1和CASP4)的下調,細胞周期相關基因的上調(例如,GADD45B、CDKN2A、CDK2、CCNB1、MAD1L1、TFDP1、CDC25B和CDC25C),而小鼠體內蛋白表達水平也證實了該結果。

此外,在黑色素瘤患者中,PRDM1(編碼Blimp 1)和TOX與MAP4K1呈顯著正相關。先前的研究證明,HPK1作為一種關鍵的TCR近端激酶發揮作用,其通過陽性細胞調節腫瘤浸潤性T細胞衰竭Blimp1表達對T細胞活化進行調控,而本研究中的一系列實驗也證實了這一結果。

HPK1-Blimp1軸及HPK1與其他信號通路之間的相互作用

之後,研究人員進一步探討了HPK1對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功能的影響。他們發現,與敲除了PD-1的 CAR-T細胞相比, 敲除MAP4K1的 CAR-T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毒性顯著增強。

接下來,研究人員採用患者衍生的MM NSG小鼠模型,評估MAP4K1敲除的CAR-T細胞的臨床前療效和安全性。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在體外培養的第7天,MAP4K1敲除的B細胞成熟抗原CAR-T細胞中TOX和GATA3的表達降低,TCF1的表達增加。此外,其可顯著抑制腫瘤生長並延長小鼠存活期。與對照組相比,這種細胞顯著產生的並不是更高的IL-6,而是更高的IFN-g和更少的IL-15,而且毒性更小。這些結果表明,敲除MAP4K1的CAR-T細胞明顯地平衡了安全性和有效性。

實驗流程圖

鑑於以上實驗結果,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系列HPK1的小分子抑制劑,最終發現ZYF0033對IC50小於10 nm的HPK1顯示出良好的效價。

在毒性研究中,ZYF0033也凸顯出了較大的優勢。在小鼠模型中, ZYF0033抑制腫瘤生長並導致腫瘤內DC、NK細胞和CD107A+CD8+T細胞浸潤增加,但減少了調節性T細胞、PD-1+CD8+T細胞、TIM-3+CD8+T細胞和LAG3+CD8+T細胞的浸潤。隨後的藥物化學優化開發出了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PROTAC)試劑SS47並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驗證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總結而言,遺傳敲除、藥理學抑制或PROTAC介導的HPK1降解在血液和實體瘤的各種臨床前小鼠模型中提高了CAR-T細胞免疫療法的功效。這些策略比在CAR-T細胞中遺傳敲除PD-1更有效。

改善T細胞衰竭和增強效應子功能是增進免疫療法的有效策略。因此,開發HPK1抑制劑或通過PROTACs降解HPK1可能是腫瘤免疫治療研究的新前沿。

參考資料:

[1]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Kinase1 (HPK1)Mediates T Cell Dysfunction and Is a Druggable Target for T Cell-BasedImmunotherapies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揭示調節T細胞衰竭的關鍵激酶
    內源性或轉移的細胞毒性T細胞是抗腫瘤免疫的基本介質,持續的抗原暴露會使T細胞逐漸變成衰竭狀態。了解如何防止T細胞衰竭,從而擴展其功能是目前免疫腫瘤學中最緊迫的問題之一。
  • 原來T細胞也會「衰老」,中國科學家揭示調節T細胞衰竭的關鍵激酶
    內源性或轉移的細胞毒性T細胞是抗腫瘤免疫的基本介質,持續的抗原暴露會使T細胞逐漸變成衰竭狀態。
  • 中國科學家揭示阻礙健康衰老的保守調節因子
    中國科學家揭示阻礙健康衰老的保守調節因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7 10:50:13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蔡時青和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陸斌研究團隊合作取得一項新突破。
  • 科學家發現人體製造健康t細胞的分子關鍵
    科學家在《實驗醫學雜誌》上發表報告,指出一種基因和蛋白質家族對免疫系統中成熟和功能完備的t細胞的形成至關重要,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為多發性硬化症和ibd等免疫疾病帶來新的療法。研究人員表明,當ap-1與某些染色質結合時,它與它的分子伴侶nfat1(活化t細胞的核因子)結合。研究人員說,早期的研究集中在個體成員ap-1家族蛋白的遺傳破壞上,其中有18種。然而,在目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說他們廣泛地阻斷了人類原始t細胞中的整個ap-1蛋白家族。當研究作者抑制ap-1時,他們說它阻止了細胞核中正常發生的染色質變化,t不能激活。
  • 中國科學家研究揭示靈長類動物發育和壽命調控的關鍵通路
    中國科學家研究揭示靈長類動物發育和壽命調控的關鍵通路 中科院聯合研究團隊合影 本文圖均為 中新網 圖中新網北京8月23日電,中國科學院23日發布消息稱
  • 廖學斌/魏來課題組合作揭示HPK1可成為T細胞免疫療法的靶點
    造血祖細胞激酶1(HPK1)是目前已知的對T細胞功能具有關鍵調控作用的激酶,然而,它是否可以調控T細胞的分化以及發揮作用的分子機制現在並不清楚(Sawasdikosol et al., 2012)。在T細胞表面受體(TCR)被激活後,胞漿中的HPK1會募集到細胞膜表面,與不同的銜接蛋白結合,從而參與對不同信號通路及轉錄因子的調控(Boomer and Tan, 2005)。那麼,調控T細胞的衰竭的關鍵轉錄因子有哪些?HPK1是否調控這些轉錄因子的表達?HPK1是否通過調控T細胞衰竭影響了機體的抗腫瘤免疫效應?
  • Nature:蛋白Tox是慢性感染期間產生和維持T細胞衰竭的關鍵因子
    2019年6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細胞毒性T細胞是對病毒感染和惡性腫瘤產生保護性免疫反應的必需調節物,並且是免疫治療方法的關鍵靶標。然而,長期暴露於同源抗原通常會削弱T細胞的效應能力並限制它們的治療潛力。
  • 低氧條件下T細胞衰竭的驅動因素
    低氧條件下T細胞衰竭的驅動因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6:46:04 美國匹茲堡大學Greg M. Delgoffe研究團隊揭示在缺氧條件下持續刺激引起的線粒體應激快速驅動T細胞衰竭。
  • NF-κB誘導激酶在抗腫瘤免疫中維持T細胞的代謝適應性
    NF-κB誘導激酶在抗腫瘤免疫中維持T細胞的代謝適應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7:22:09 近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孫少聰及其研究組發現,NF-κB誘導激酶在抗腫瘤免疫中維持T細胞的代謝適應性
  • 腫瘤抑制基因的遠程調控在腫瘤中起著關鍵作用
    它與腫瘤抑制基因相互作用,並探索其參與正常t細胞發育和t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T-ALL)。 Daniel Herranz, PharmD博士,Rutgers癌症研究所的住院研究員和Rutgers大學藥理學助理教授,是該研究的高級作者,並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的期刊《血癌發現》上分享了更多的研究結果。
  • 外周T細胞耐受:T細胞生命旅程中的檢查點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NFAT1活化的不平衡導致了幾個參與無能狀態蛋白基因的誘導表達,例如二醯甘油激酶-α(DGKα)和調節性泛素連接酶CBLB。  定義無能的標誌性功能改變包括在TCR刺激下IL-2、INF-γ和TNF水平的顯著降低。這種獲得性難治狀態與生長停滯和細胞周期進程缺陷有關。
  • 黃波團隊發現IL-2促進T細胞衰竭
    CD8 + T細胞衰竭會削弱抗腫瘤免疫力。
  • 中國科學家繪出DNA修復關鍵組分的高清結構
    新華社華盛頓11月30日電(記者林小春)中國科學家30日說,他們首次以近原子解析度描繪了一種DNA(脫氧核糖核酸)修復關鍵組分的結構,為新型癌症治療藥物的研發提供結構基礎。  基因組DNA穩定性維持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一旦感受到DNA損傷的跡象,一種被叫作ATR激酶的酶就會活化細胞固有修復系統。
  • 體內T細胞「警察」記憶之謎揭示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傳來一則消息,該研究所黃波教授團隊歷時3年多的研究,揭示了T細胞記憶形成與維持的關鍵機制,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的《自然—細胞生物學》雜誌上。 「只有從機制上解釋清楚記憶如何形成與維持,才有可能讓記憶維持更長時間,不被『敵人』偷襲。」
  • 科學家揭示絲氨酸-蘇氨酸激酶變構激活的起源
    科學家揭示絲氨酸-蘇氨酸激酶變構激活的起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2 11:48:52 美國布蘭代斯大學Dorothee Kern課題組揭示了絲氨酸-蘇氨酸激酶變構激活的歷史起源
  • 研究揭示體內T細胞「警察」記憶之謎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傳來一則消息,該研究所黃波教授團隊歷時3年多的研究,揭示了T細胞記憶形成與維持的關鍵機制,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的《自然—細胞生物學》雜誌上。  「只有從機制上解釋清楚記憶如何形成與維持,才有可能讓記憶維持更長時間,不被『敵人』偷襲。」
  • Science:在體外成功重建T細胞受體信號通路
    2016年4月13日/生物谷BIOON/--T細胞在抵抗感染的適應性免疫反應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宿主免疫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在MHC分子遞呈下,外源抗原接觸T細胞受體(TCR)從而啟動初始T細胞(naive T cell)激活,並且這種激活也需要諸如CD28之類的共刺激分子(co-stimulatory molecule)的參與。
  • 對衰老理解更近一步!中外團隊研究揭示衰老的分子印跡
    該論文通過研究衰老過程中小鼠和人類不同組織中存在的分子印跡,揭示了衰老的重要調節因子。蒼老的頭髮變成灰白,衰老的肌肉力量衰弱,此外一系列衰老相關疾病也預示著機體在細胞和分子水平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由於衰老影響機體不同組織的幾乎所有細胞,研究衰老的調節機制在我們對抗衰老這個永遠的敵人過程中具有重大價值。
  • 研究揭示RNA m6A修飾調控人幹細胞衰老的新機制
    已有研究表明,m6A作為基因表達調控中的重要節點,通過調節靶RNA的出核、穩定性、選擇性剪接和翻譯過程,參與調控諸多生物學事件,而關於m6A在衰老特別是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研究卻鮮有報導。因此,m6A在人幹細胞衰老過程中的動態變化規律、調控作用及關鍵調節因子均需進一步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