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16日報導 英媒稱,雖說「聚會」常被看做是現代人社交的一個基本方面,但它其實也是人類的一個原始本能。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8月11日報導,進化心理學家稱,聚集成群且有節奏地一起移動是人類遠古祖先與他人密切聯繫、交流以及生存的一種方式。那些協調性和節奏感更強的人或許擁有某種進化優勢。
報導稱,美國《紐約》雜誌「我們的科學」專欄作者德雷克·貝爾表示,大多數現代人所說的「聚會」其實就是法國社會學家埃米爾·迪爾凱姆所說的「集體興奮」的一部分。
迪爾凱姆稱,人們在與其他人密切接觸的時候會產生一種特定的情緒高漲的感覺。蒙特婁大學的研究員保羅·卡爾斯解釋說,這種感覺還會感染其他前來參加聚會的人,讓他們也感受到一種「高度集體興奮感」。
卡爾斯說:「這是一股非個體的、超出個體的力量,是宗教的核心元素。它將個體帶到一個全新的理想境地,讓他們超脫自我,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在和非凡的能量進行接觸。」
報導稱,「聚會」不僅源於我們祖先的行為,同時也源於宗教儀式。康乃狄克大學的人類學家季米特裡斯·埃克斯加拉塔斯說,在絕大多數宗教場景中都會有一個人來引領人群體驗某種興奮。
埃克斯加拉塔斯稱,聚會中也有引領人群到達另一世界的「薩滿」——DJ(唱片騎師)。人們蜂擁來到夜店、酒吧以及戶外活動地點,聽他們最喜歡的DJ打碟,從而獲得那種讓他們飄飄然的感覺。
報導稱,人們也能在宗教場景中看到人們在聚會時的類似行為——佛教徒誦經、基督教福音派教徒高舉雙手。音樂愛好者則兩者兼有。
埃克斯加拉塔斯說:「儀式是一種社交方法。這裡面既有交際的意味,也有人類的原始本能,那就是跟隨節奏,讓節奏來掌控自己。」
此外,美國趣味科學網站稱,雷丁大學2006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我們的祖先跳舞並不是為了取樂,而是為了存活。
報導稱,研究表明,這一行為是人類史前祖先與他人建立關係的一種方式,那些身體協調、有節奏感的人或許有著進化優勢。
研究小組分別對舞者以及動作笨拙之人的DNA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舞者體內擁有兩種與社交技巧相關的基因。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舞步靈活的人體內的血清素(一種能影響人情緒的神經遞質)含量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