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國泰君安證券
生命無價,中國心臟驟停形勢嚴峻。心臟驟停是中國心腦血管疾病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死亡人數為54.4萬/年,位居世界首位,搶救成功率僅為1%。室顫是心臟驟停最常見的類型,心臟在不協調的亂顫下,3-5分鐘即可致人死亡。心臟驟停有別於急性心肌梗死,需在「黃金4分鐘」內對患者進行心肺復甦配合AED消除室顫。
急救法寶,AED操作簡單便利。交流電除顫器是目前認為最有效的心臟驟停除顫儀器,可以大幅提高病患的生存機率。有別於心臟起搏器,除顫器利用足夠大的電流刺激患者心臟來消除室顫。AED作為除顫器的一種,其使用方便,通過聲音與動畫提供針對性心臟驟停導航,AED三步傻瓜式操作可被非專業人士用於除顫治療。
他山之石,中國AED普及率過低。中國AED配置率僅為0.2臺/10萬人,遠低於日本(555臺/10萬人)、美國(317臺/10萬人)等國際水平。2002年皇室悲劇刺激日本AED法律修改,納入基礎教育加速普及。20世紀90年代美國最早開始公共除顫計劃,美國總統大力推動AED配置工作。中國急救知識普及率僅為1%,遠低於日本(92%)與美國(89.9%),預計2055年中國可達到日本、美國最初普及AED的水平。中國一線/新一線城市開展AED部署工作,深圳市走在前列,已實現17.5臺/10萬人。《深圳市「十三五」AED配置使用實施方案》提出用10年的時間達到100臺/10萬人的國際水平。
加快推進,AED市場空間廣闊。中國已批准上市半自動和自動AED,進口品牌佔據AED主要市場,3家國產企業已批准上市AED,邁瑞醫療地位突出,市場份額已超20%,其新型AED有效提升心臟驟停急救速度與質量,市場優勢明顯。魚躍醫療2017年收購普美康AED產品線,產品性能優異,持續推進產品技術與製造的國產化。國家高度重視AED配置工作,《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明確指出完善公共場所急救設施設備配備標準,政府應加強長期護理機構AED的配置。參照深圳AED配置標準:17.5臺/10萬人,我們將AED推廣工作劃分四個階段:中性預期一線/新一線城市AED市場空間接近20億元;一線+二線城市AED市場空間突破30億元;城鎮AED市場空間超過50億元;最終全國AED市場接近100億元,市場前景廣闊。維持邁瑞醫療、魚躍醫療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AED普及速度不及預期;AED銷售價格不及預期。
由於本報告篇幅較長,以下為部分節選內容。歡迎聯繫國君醫藥團隊獲取完整版報告。
01 心臟病中心臟驟停危害嚴重
心臟驟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是中國心腦血管疾病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搶救成功率僅為1%。《中國統計年鑑2019》顯示,心腦血管疾病是2018年農村、城市居民的「頭號殺手」,死亡率高達275.22/10萬,為中國疾病第一大死因(43.8%)。其中死亡人數較多的心臟驟停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突然終止,大動脈搏動與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嚴重缺血、缺氧,最終導致生命終止。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報導,中國每年死於心臟驟停人數為54.4萬居世界之首,每分鐘約有1人發病,目前先進國家的搶救成功率已提高至近40%,而中國僅為1%。心臟驟停病因包括心源性:冠心病、心肌病、遺傳性心律失常、瓣膜性心臟病等,非心源性:情緒激動、劇烈運動、藥物因素等。
心臟驟停危害嚴重。心臟驟停是指心臟突然停止有效搏動,導致心電功能紊亂,心律失常,最終心臟泵血功能消失。心臟驟停需儘快進行心肺復甦(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並配合自動體外除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進行治療。
02 室顫是心臟驟停最常見類型
應及時進行除顫治療
室顫(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是心臟驟停最常見類型。心律失常較為常見,是指心跳失去了原有節律和頻率,普通心律失常不會馬上造成患者死亡,但發生室顫這種最嚴重的心律失常時,患者將面臨高死亡風險。心臟驟停類型包括室顫、無脈電活動和心室停頓,其中室顫最為常見(71%),是指心室肌在不協調的亂顫下,心臟無排血,心音和脈搏消失,導致全身血液循環即刻停止,3-5分鐘即可致人死亡。
需在「黃金4分鐘」內及時除顫。醫學研究表明,除顫每延遲一分鐘,生存率下降7%-10%。在心臟驟停發生1分鐘內進行電除顫,患者存活率可達90%。4分鐘內完成有效除顫,搶救成功率可達60%。5分鐘後則下降到50%左右,第7分鐘約30%,9到11分鐘後約10%,而超過12分鐘則只有2-5%。超過5分鐘進行除顫,將會出現不可逆的腦損害。數據顯示中國各大城市救護車到達現場最少要15-20分鐘,及時施救顯得尤為重要。《2015美國心臟協會CPR和ECC指南》指出,90%以上心臟驟停發生在醫院之外,非專業急救者在面對突發情況下,應不離開患者立即撥打急救電話,鼓勵非專業人士進行心肺復甦,利用除顫器對患者及時除顫,等待急救團隊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