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網絡分析中centrality的重要指標介紹

2021-02-20 腦功能成像

在腦網絡分析中,用到最多的方法是圖論(graph theory),其目的就是找到其重要作用的腦區,其重要性也可以了解其他腦區的作用。centrality的概念旨在通過總結節點之間的結構關係量化圖論理念,它可以實現以下幾個方面:(1)A measure of how network structure and position contributes to a node’s importance;(2)Value associated with every node;(3)Many different measures which capture different aspects;(4)Can be characterized by the nature of the flow。它包括Degree、Closeness、Betweenness和Eigenvector四個測量維度,下面對這四個維度分別介紹。

Degree Centrality

An actor with high degree centrality maintains numerous contacts with other network actors.

Actor-level degree centrality is simply each actor’s number of degrees in a undirected graph:


When ties are directed, we calculate total number of ties sent (out-degree) and ties received (in-degree). Out-degree typically indicates influence, in-degree indicates prestige or popularity.

Closeness Centrality: emphasizes the distance of an actor to all others in the network

An actor that is close to many others can quickly interact and communicate with them without going through many intermediaries.

Actor closeness centrality is the inverse of the sum of geodesic distances from actor i to the g-1 other actors

Betweenness Centrality: is the extent to which an actor falls on the geodesic paths between other pairs of actors in the network.

Actor betweenness centrality for actor i is the sum of the proportions, for all pairs of actors j and k, in which actor i is involved in a pair’s geodesic(s)

Eigenvector Centrality: a centrality measure where node’s degree is weighted by the centrality of the nodes it is connected to.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清華大學鄭路教授的講課內容,在此表示感謝!

歡迎關注腦功能成像!

相關焦點

  • 物種網絡構建與關鍵物種篩選
    基礎網絡構建成功後,緊接著,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擺在了我們面前:該如何挑選展示物種?通常,我們對群落的研究不是毫無目的性地「漫灌」,菌海茫茫,大多是我們不需要的噪音信息。因此,我們需要使用一些關鍵的評估指標找到關鍵的物種信息,幫助我們快速篩選獲得樣本群落中的核心微生物。
  • 網絡拓撲結構-節點和邊特徵的簡介和R計算
    前述網絡基礎概述中提到,在數學中,「網絡」(networks)通常被稱為「圖」(graphs),一個圖G=(V,E)是一種包含「節點」集合V與「邊」集合E的數學結構,其中E的元素是不同節點的無序組合{u,v},u,v∈V。同時,對網絡的基礎要點做了簡介。網絡圖中的基本元素是節點和邊。當元素存在於網絡結構中時,會被賦予一些重要的「節點特徵」或「邊特徵」,可幫助進一步分析網絡的拓撲結構。
  • 科學家通過薈萃分析揭示反芻思維的默認網絡腦機制
    反芻思維的薈萃分析對理解反芻思維的神經機制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並沒有相關研究。因此,該文研究者對反芻思維的相關腦成像研究進行一個薈萃分析,以便整合不同研究的結果,從而為理解反芻思維的神經機制提供一種綜合信息。 該研究採用SDM(Signed Differential Mapping)軟體對反芻思維的腦成像研究進行薈萃分析。
  • 從「圍觀模型」看交流困境——微博社會網絡圖譜分析
    ,基於社會網絡分析理論,將微博中人與人的關係量化,用社會網絡分析軟體Ucinet進行數據分析和圖表製作,得出直觀模型——微博「圍觀模型」。五,數據分析: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將社會關係量化,通過分析數據構建社會網絡。本文主要通過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研究、社會網絡圖來對微博中的社會網絡進行分析。
  • SCR脫硝催化劑的重要指標分析
    基於脫硝催化劑的影響以及催化劑對SCR脫硝反應的重要性,文章結合SCR脫硝反應實際,分析SCR脫硝反應中催化劑的表現以及催化劑的重要指標,為SCR脫硝反應提供有力的催化劑支持,並通過催化劑指標的分析,掌握催化劑的特點,為催化劑的應用和催化劑的性能優化提供必要的支持,解決脫硝反應中催化劑應用不當和催化劑應用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 描述性統計分析指標介紹
    描述性統計分析對調查總體所有變量的有關數據進行統計性描述,主要包括數據的頻數分析、集中趨勢分析、離散程度分析、分布以及一些基本的統計圖形。下面介紹一些常用統計描述指標。一、分類變量的常用描述指標頻數:在一組依大小順序排列的測量值中,當按一定的組距將其分組時出現在各組內的測量值的數目,分類變量的頻數即落在各類別中的數據個數。
  • 腦區到腦網絡:認知神經科學的系統論轉向
    20世紀90年代,複雜性網絡這一數學模型被引進認知神經科學,腦網絡研究在認知神經科學中興起,腦網絡的研究發現,人腦網絡是一種高效的「小世界」網絡,人類心理不但與腦區的活動有關,還與腦區之間的網絡連接有關。不同於腦區的還原論研究,腦網絡研究具有系統論的特點,這是認知神經科學內部的系統論革命,對認知神經科學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萬字長文 | 中科院蔣田仔教授:腦網絡組圖譜及其在腦認知與腦疾病...
    以下為蔣田仔教授的大會報告內容,雷鋒網作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整理:蔣田仔:大家好,今天報告的題目叫《腦網絡組圖譜及其在腦認知與腦疾病方面的應用》,將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介紹什麼是腦網絡組圖譜,接著重點介紹怎麼繪製並驗證圖譜,以及圖譜的應用和對未來的展望。在講腦網絡組圖譜之前,首先要講一下什麼叫腦網絡組。
  • 萬字長文|中科院蔣田仔教授:腦網絡組圖譜及其在腦認知與腦疾病...
    如跟智力、注意等相關的網絡是否有遺傳基礎;第五個方面是對網絡進行仿真與建模;如果大家對腦網絡組有興趣,可以去看我於2013年發表在《NeuroImage》上的一篇文章《Brainnetome:A new -ome to understand the brain and its disorders》,裡面詳細介紹了什麼叫腦網絡組,以及一些腦網絡組研究的基本內容。
  • 化合物體外篩選試驗中重要指標介紹
    表型篩選盛行於藥物開發的早期階段,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製藥公司對這一方法青睞有加,主要是因為它在新穎藥物開發中表現出來的巨大優勢(圖二)。化合物的篩選是一項複雜的過程,會產生很多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有效的辨識和分析,是項目成功的重要條件,以下對幾種比較重要的數據做一簡要介紹。
  • 淺談keras中的metrics作用-神經網絡評價指標
    #科技新星創作營# #機器學習# #深度學習# #神經網絡#背景介紹最近在用keras寫模型的時候,參考別人代碼時,經常能看到各種不同的metrics,因此會產生這麼幾個問題:metrics評價都對哪些指標進行評價?
  • 行上行下|2020年腦科學技術乾貨合集
    網站系統的入門腦機接口和神經科學1. top14的腦電公司介紹2. 腦電圖(EEG)發展歷史及前景3. 如何提高EEG/MEG研究可重複性4. 電生理源成像:腦動力學的無創窗口5. 認知神經科學 | 腦電信號處理的機器學習6. 全腦神經網絡時間動態:腦電微狀態介紹7.
  • 簡單介紹常用網絡分析儀器的基本概念
    簡單介紹常用網絡分析儀器的基本概念 胡薇 發表於 2018-05-03 11:06:42 隨著無線電技術的發展,遇到射頻儀器的機會也多了起來,其中有一些看起來具有相似的用途
  • 多模態神經影像學在癲癇網絡中的研究進展
    然後選擇不同的腦區作為節點,所追蹤到的腦區之間存在的纖維連接作為邊,從而進行腦網絡的構建。Qiu等對14例兒童失神癲癇的研究發現,默認網絡的纖維網絡結構存在異常,並且平均擴散率與癲癇的持續時間有顯著的相關性,這為研究癲癇的發病機理提供了重要參考。
  • EEG信號處理與分析常用工具包介紹
    轉載 | 腦之說Hello,這裡是行上行下,我是喵君姐姐~在腦科學領域,EEG技術可以說是研究大腦的最重要的技術手段之一,而對於採集得到的EEG信號需要經過較為複雜的多個步驟的分析和處理才能夠獲得我們所需要的最終結果。
  • 分析方法驗證中的統計指標
    轉換成我們熟悉的分析方法驗證的科學名詞就是「檢測限、定量限、線性」,「準確性」和「精密度」,以及包裹在內核中的「專屬性」。在新的USP1200 Requirments for compendial validation中,「檢測限、定量限、線性」已經被新的「可檢測性」的概念所取代。
  • 研究揭示反芻思維的腦網絡機制
    這是一種比喻形式的命名,反芻是反芻類食草動物的一種習性,它們會把在胃中半消化的食物再退回口中咀嚼,當沉浸在負面想法中無法自拔時,就像反芻動物一樣把早已消化的念頭不斷地拿回來反覆考量。反芻思維和抑鬱症(重性抑鬱障礙)存在密切聯繫。它是在抑鬱症患者身上常見的心理現象,也是導致抑鬱症的重要風險因素。
  • 網路遊戲成癮者腦結構和功能存在特徵性異常
    由於其潛在的心理及社會危害性,業內對網路遊戲障礙(IGD)的研究興趣日益濃厚,針對IGD的腦影像學研究證據也在不斷累積中。Sohn J-H. 2018)中國學者[4]則採用基於皮層的形態學分析方法對青少年男性網遊成癮者進行研究,發現他們雙側島葉、右側顳下回皮層厚度增加,且成癮症狀嚴重性與左側島葉皮層厚度呈正相關(圖3);同時雙側顳上溝、右下頂葉皮質、右側楔前葉、右側中央前回、左側顳中回等多個腦區皮層厚度減小。
  • 前沿綜述:大腦結構網絡、功能網絡和網絡控制中的物理學
    表徵是如何在腦中傳遞?知識怎樣修正?解答大腦複雜系統的一系列謎題,物理學視角越來越重要。、功能網絡和網絡控制的角度,梳理了物理學在腦科學研究中的進展。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統計物理、資訊理論和動態系統控制等模型、直覺和理論在腦結構與功能網絡中的使用。
  • 神奇腦網絡揭秘——DTI腦幹、丘腦腦網絡圖譜
    雖然人類如此聰明,但天才並不多見,因為我們的大腦並沒有完全開發出來,即便如此,被開發的十分之一大腦也遠超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電腦,大腦的創造性思維是電腦無法比擬的,對於大腦的研究,已經成為現代科學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也是最難攻克的科學堡壘。目前已經取得許多突破性的成果,但這還遠遠不夠,依然有無數的問題等待我們去探索和解答,所以開發大腦意義重大。